家里有车的注意啦!开车有哪些违章行为需要注意?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每家每户基本上都会拥有一辆自己的爱车,可以说汽车是现代化的象征之一。汽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出行基本是离不开的,无论是节假日自驾游,还是逢年过节回老家走亲戚,有了汽车就方便多了。
我们经常开车上路,出现违章行为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对于有些违章是可以避免的,有些违章行为是可以注意的。以下小编为你整理了开车驾驶要注意的几条违章行为 希望能帮助到你。
1,故意遮挡号牌扣12分,顶额处罚.
2,边抽烟边开车的扣1分,罚200元
3,副驾不满14岁乘坐,将扣六分,罚300元。
4,超速50%以上扣12分,重新考科目一
5,开车时拨打电话或接电话,扣2分,罚200元
6,酒驾将影响子女一生,考研、考公务员、入党入伍都会受到影响。

对于以上这几条,条友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评论!#生活身边事儿#
神童张炘炀: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后为何逼父母为其在北京买房?
01 天赋异禀的神童,开始超速前进
1995年,张炘炀出生在辽宁盘锦的一个小县城,他的父亲是一位公务员,母亲则是高中老师,父母对他寄予了很高的厚望,于是取名为炘炀,寓意着这个孩子的人生能够像火焰一样旺盛不息。
由于身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对张炘炀的教育非常的严格,年仅三岁的张炘炀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记忆力,竟然能够在短短三个月内识得上千汉字,可以说是天赋异禀,父母对于张炘炀的聪慧也都感到十分意外。
在这个年纪,很多孩子都只知道在外嬉戏玩耍,有的人连话都说不清,张炘炀却拥有如此强大的学习能力,这让他的父亲下意识地觉得自己的孩子可能是一个神童,对他的教育也更加的重视了起来。

2000年张炘炀进入了小学,也逐渐拉开了和同龄孩子之间的距离,原本需要六年才能学习完的知识,张炘炀仅仅用了几个月就完成了,这种连续跳级的速度就连老师都感到震惊。
张炘炀除了记忆力超群之外,数学运算能力也非常的惊人,只用了两年就把小学六年的知识全部学完了,后来更是成功地跳级到了初中,成为了全国年级最小的初中生。
进入初中之后,张炘炀再一次表现出超凡的学习能力,虽然比同班的同学年纪都要小,但是他的成绩却始终名列前茅,每次考试还总能提前三分之一的时间交卷。
他逐渐开始觉得课堂上的知识太过简单,出现了三心二意的状态,在课堂上经常会因为不专心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张炘炀的父亲也觉得学校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自己孩子的需求,便选择了让他退学回家。
回到家里之后,张炘炀开始预习高中的课本,只花了短短半年的时间就将高中三年的知识全部学完,直接进入到了当地高中念高三,当时张炘炀不过是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而已。

父亲认为孩子已经具备了参加高考的能力,就为他报名了高考,由于当时张炘炀还没有身份证,所以父亲临时为他在当地的派出所开具了一个户籍证明,这才成功报名了高考。
02 全国最小的大学生,接连打破记录
2005年,10岁的张炘炀走上了高考的考场,最终以510分的成绩被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录取,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小的一名大学生,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分数比本地的二本分数线还高出了50多分。
消息一出各大媒体纷纷前来采访他,当问到未来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时,张炘炀表示自己以后要去全中国最好的学校当教授,此番豪言壮语也令他的父母非备感荣耀。
为了让儿子更好的学习,张炘炀的父亲选择了离职,亲自到天津进行陪读。进入大学之后,张炘炀也很快就适应了独立的学习环境,在开学时的英语测验当中,以94分的成绩位于全班第一,包括令大多数人头疼的高数考试上,他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年后,张炘炀顺利地从学校毕业,在父亲紧锣密鼓的安排下,他又参加了研究生的考试,最终被北工大录取,13岁的他也成为了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
随后16岁的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生,再次刷新了中国最年轻博士生的记录,可是这样一路走来看似顺利的人生却隐藏着许多难以预料的弊端。
张炘炀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其他孩子需要数十年才完成的学业,在很多人看来这是“神童”的表现,但其实这种揠苗助长式的教育反而暴露出了许多的劣势。
当张炘炀到了上大学的阶段时,却还处于初中生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在读研以后,由于本身自主研究能力还有所欠缺,导致无法适应比本科更有深度的学习,最后更是在赶鸭子上架的情况下才勉强完成学业。
此外在读博期间,张炘炀除了要完成学业之外,还要参与导师的助教工作,这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很难驾驭的,张炘炀的学术研究能力也表现出了很明显的不足,相对于已经成年的同学来说,他只能更多的把重心放在书本理论上。

众多网友纷纷感叹,张炘炀自身天资聪颖,如果能够继续学习沉淀几年,以他的能力一定能够考出更好的成绩,甚至考上全国数一数二的名牌大学。
尤其进入大学校园以后,因为和周围的同学年龄差距差太大,张炘炀没有谈的来的朋友,也就显得不那么合群了,再加上当时他的生活起居都还需要父母照顾,并且又正处于青春期,后来还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
03 超前教育暴露弊端
在读博期间,张炘炀和父亲一直都是在北京租房居住,但是他对目前的生活非常的不满,他觉得出租屋的噪音影响他的学习,于是提出要父母在北京当地为他购买一套新房。
然而这样的要求对于张炘炀的父母来说根本无力承受,当时的他们以为这只是儿子的青春期作怪,但是张炘炀却非常坚持,父子之间还因此而大吵了一架。
后来有媒体采访到张炘炀对于未来的打算,他直言自己希望成为一个成功人士,而他心目当中对于成功人士的定义就是在北京有房、有本地户口、一份优越的工作,许多人都认为在张炘炀的身上有着一种和同龄人格格不入的成熟感。

如今已经26岁的张炘炀真真正正是一个成年人了,最近几年媒体也很少再去报导关于他的消息,张炘炀到底还是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给朋友开婚车扣了12分,为了让我帮他销分,他干了一件自认为万无一失,特不要脸的事,老天有眼,他竟然失算了,他又厚着脸皮来找我,本以为他会低三下四的求我,结果他一鸣惊人,只差没把我气吐血。
这个朋友是我初中同学,我俩是死党,初中那儿,经常一起翘课翻围墙出去玩。
后来虽然没有在一块读书,但经常聚一起喝酒撸串,通宵打游戏。
他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在乡政府上班,而我只是个打工族,在工地给人搬砖。
这么多年,他女朋友换了无数,老婆都换了一个,唯独没换工作和我这个兄弟。
两年前,他约我喝酒,说有个好项目,问我愿不愿意和他一起投资。

他在乡政府上班,项目就是他们乡政府的,他又是我兄弟,我自然相信他,当时就把手头唯一的5万转给了他。
因为信得过,项目启动后,我从未去工地看过,项目的进展都是从他口中得知。
那年过年的时候,老婆问我项目做完了没有,怎么一直没结账,我是一问三不知,在老婆的逼迫我,我给他打了个电话,问问具体情况。
结果他告诉我项目早停工了,因为乡镇领导出了问题,换了一批新领导,得等新领导彻查后才能结账。
我听到后都懵了,为什么项目停工他都没和我说?
老婆知道后,说他不靠谱,要我找他把本钱退回来,我说他投进去的钱比我还多,本来工资就不高,手头没什么钱,这会肯定比我更着急,不能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为了这事,我惹老婆生了好几天气。
后来,投资项目这事,我没问,他也没说。可能是觉得不好意思,他也没再约我喝过酒。

直到前年过年,他打电话告诉我又要结婚了,要我给他当伴郎,还请我给他开婚车。
去年春节遇上了疫情,当时我和老婆孩子在岳母家,因为疫情严重,老婆不肯让我回来,我不顾老婆的反对,在他婚礼前一天,一个人开长途赶回来帮他开婚车去接亲。
接亲的路上,他和我说,婚礼当天肯定会有朋友踩婚车,闹喜烟,为了不耽误吉时,让我快点开,越快越好。
我问他要是超速扣分怎么办,他说没事,扣分他全权负责,不要我管,只要不被他朋友拦到车就行。
婚礼当天,我开着婚车,载着他和他老婆,在他的指挥下一路狂奔,一路畅通,提前到达,但因超速扣了12分,他当时和我说他会给借他车的朋友处理,我便没为此操心。
去年下半年,他突然给我转了一笔账,说是上任的新领导要换一批人重新启动项目,不要之前的人做了,所以就结算了。

我对了他发的账单,发现他转我的钱少了4000,便问他怎么回事,结果回了句:“你还好意思问啊?”
“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没看懂”,我特纳闷,我怎么就不好意思了,明明是他少付我钱啊。
“你忘记了,你开我朋友车扣了12分,得花钱买分销分啊”,他居然没脸没臊的说要我花钱买分。
“我懂了,你是扣我4000元拿去销分是吧?”面对他的理所当然,我特无语。
“是啊,12分的违章估计4000都不够”,他完全没察觉我在生气。
“没事,要是不够你再找我,我开的车,我认栽”,听到他的话,我真是暴跳如雷,又不想和他撕破脸皮。
从那以后,我俩一直都没联系。
前几天,他突然打我电话约我喝酒,我感觉没啥好事,果不其然,赴了一场鸿门宴。
他说他朋友的车年检到了,我扣的那12分花钱都销不了,因为摄像头只拍到了我的脸,他让我拿驾照去销分,过后,他会把扣我的4000退我。

他这是拿那4000在威胁我帮他销分啊,我宁愿不要那4000也得为自己争口气,于是我说最近很忙,需要开车到处跑,没时间也没办法处理,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
结果我老婆说我不该如此,虽然他做的这些事有点过分,但帮他处理好后不再联系就行了,没必要把关系弄得太僵。
但我坚持自己的想法,就想出口恶气,为此,我和老婆争执不下。
文中的主人公是我老公,我就是文中的那个老婆,这是我老公最近才经历的一件事。
我认为我老公即使往后不想和他来往,也没必要和他闹得太僵,毕竟两个人认识这么多年了,都在一个朋友圈,难免会碰到,没必要弄得彼此难堪,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虽然他不仁在先,但我们也不能不义,若真为此事闹翻,说出去也不好听,到时传得人尽皆知,只会让那些同学和朋友看自己笑话,不如好人做到底,就当积德行善了!

因为这事,我和老公争了好多次了,无论我怎么劝,他都不听我的,所以想问问大家的意见。
各位好友,你们是支持我老公还是支持我?
#我要上微头条# 近年来,透过人们对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评价和议论,可以看到我们的社会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少自相矛盾的状况,如“讥讽不正之风,自己办事却忙着找关系”、 “抱怨看病难、挂不上号,但有一点小病也要到大医院看”、 “指责房价高涨却又要借钱买房炒房”等。这些矛盾心态虽然或多或少反映了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但也有负面性,干扰着社会应有的变革和转型。这些矛盾心态为何存在?有多严重?影响多大?如何评价?又如何消除?
1、讥讽一夜暴富,但私下里又喜欢买彩票。
对于暴富的例子,人们往往毫不吝啬地加以讥讽,做生意一夜暴富的,肯定是做了见不得人的勾当,炒股一夜暴富的都是走了狗屎运。但是当人们路过彩票投注站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走进去,或多或少地买上几注,来延续自己一夜暴富的美梦。

2、恨贪官,却又想“当官发财”。
一提起贪官,大多数人都会气得眉头皱,恨得牙痒痒。然而,大多数人又向往着当官,不仅报考公务员拼得你死我活,而且认为“当官”可以“发财”。讥讽不正之风,自己办起事来却忙着找关系。例如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好学校,为了给亲属找一份好工作,第一个念头往往是动用关系和金钱去打通各个“关节。
3、抨击不良价值观,但又是不良价值观的实践者。
户口歧视、贪污腐败、封建迷信、拜金主义、贪图享乐、冷漠围观等等,这些不良的价值观每每随着新闻事件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人们都会口诛笔伐。不过轮到自己成为主人公时,还真不一定能比新闻事件里的当事人做得好。
4、痛恨“潜规则”,却又希望自己是“潜规则”的受益者。
每个有良知、有正义感的人都“无法抑制”内心对“潜规则”的悲愤。不过,谁又能否认,由于事先获知了某些 潜规则,人们在有些时候和有些事情上也会成为“沉默的受益者”。人们痛恨“潜规则”,却又希望自己是“潜规则”的受益者。看不起“富二代”,但结婚时又想着“傍大款”。当下“富二代”的负面新闻不断,醉酒超速、撞飞行人、威胁记者、殴打无辜、炫富斗富。媒体一旦披露,天下皆随之愤然。但是当人们嘲讽、鄙视他们的同时,傍大款 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有些地方甚至还办起了如何嫁给有钱人的培训班,而且异常火爆。
…………
这些社会矛盾现象,若消除这种状态,关键在制度设计,根据实际的行为逻辑来制定规则,而非单纯从道德理想出发。当然,崇高的道德非常重要,是美好生活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但如果在只需要或者只能够守住底线的地方偏偏高蹈起来,结果就难免流于虚伪。#我要上微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