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资本回流本土冲击力度过大,央行再等调控时间窗。
华尔街见闻华尔街见闻官方账号 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不再将宽松进行到底?媒体:日本央行或于明年评估货币政策
《南方商业评论》今日财经20221219星期一
1、央行行长易纲发表文章称,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要完善货币政策体系,维护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落实金融机构及股东的主体责任,提升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证券时报网)

2、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尹艳林表示,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加大对绿色低碳产品、技术等支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扩大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融资规模,发展绿色基金。(财联社)
3、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表示,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作出部署,强调要支持医疗机构加强医务人员工作条件保障,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做好医务人员健康监测,落实激励保障政策等。医务人员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中坚力量,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他们默默奉献,全身心投入日常诊疗服务;他们义无反顾,当疫情发生时始终冲在一线救治患者。要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共同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证券时报网)
4、王华庆表示,疫苗接种之后要产生保护作用确实需要一定时间,一般接种疫苗之后能够产生抗体是在一周到两周,但是如果要是产生比较高水平的抗体,全程免疫之后大概在4周左右。加强免疫之后产生抗体的时间更快更短,另外产生的水平也更高。这也就进一步提示着没有完成疫苗接种的老年人,要尽快去接种疫苗,没有完成接种的要尽快接种,没有完成加强的要尽快加强,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财联社)

5、李兰娟表示,从目前的研究数据看,感染一次奥密克戎后短时间内再次感染的概率较低,再次感染的概率也和病毒变异情况相关,病毒变异得越明显,再次感染的概率就大。另有证据表明即便再次感染,第二次感染的病程就会更短,症状也更轻。因此大家无需恐慌。(证券时报网)
6、乔杰表示,可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南方和北方变异的病毒株略有不同,北方略微干燥,天气比较冷,病情略重,但病程基本在5-7天,个例的重症主要和基础病有关,比如原来有肝肾功能不好的、高血压、糖尿病的,这些就及时就诊。(财联社)
7、谢伏瞻表示,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实现了经济总体平稳运行。(证券时报网)
8、刘世锦表示,中国绿色转型所付出的重置成本和沉没成本相比发达国家较低。(财联社)
9、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根据乘联会数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段结构走势是持续上行,高端车型销售提升明显,中低价车型销量减少。5万元以下车型的销量占比目前仅有4%,较2020年的占比持续上升。(证券时报网)

10、张润钢表示,近日国家对防疫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为住宿业的复苏带来了希望,预计2023年下半年会出现较为全面复苏。(财联社)
11、心灵点滴:人生的三大错觉就是,认识人多,就厉害;勤奋,就会成功;好朋友,都不会害自己。
【重阳投资:理财产品和信用债市场压力仍然较大,企稳仍需多方共同努力】如何止住恶性循环?目前银行理财赎回潮仍在持续,监管部门多管齐下缓解理财赎回压力。首先,央行需要提供更中长期的流动性。11月中旬起,央行指导大行通过X-Repo系统提供隔夜回购,并在12月初降准0.25个百分点。但是,从市场反应看这些并不足够。目前二级市场1年期国股同业存单利率已经接近MLF政策利率,央行本周超额续做MLF 1500亿元,有助于缓解短债利率上升压力,稳定市场情绪。在资金和资产供需存在结构性错配的情况下,必须保持流动性在总量层面的充裕。

其次,引导保险等长期资金积极承接理财资产。
第三,通过阶段性调整理财估值方法等降低理财产品净值波动,通过调整银行年末指标考核要求等方式降低银行自营资金考核压力。
总的来看,当前利率债已经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以稍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利率债可能是本轮理财赎回风波后的受益者。理财产品和信用债市场压力仍然较大,企稳仍需多方共同努力。网页链接
#思进每日美股点评# #午盘:主要股指可能录得连续第二周下跌#美股周五午盘跌幅扩大,主要股指可能录得连续第二周下跌。投资者担心美联储坚持激进加息政策将使美国经济在明年陷入衰退,因此在年底前继续抛售股票。
周五是所谓的Triple Witching(“三重魔力日”),股指期货合约、股价指数期权及个股期权同时到期,价值2.6万亿美元,这是相对于近两年来股市规模而言的最高金额。

通常这一天的美股交易行情可能特别不稳定。此外,包括标普500指数在内的基准指数从技术面来看也在重新调整,这两种因素的结合往往会催生出今年最高规模的单日成交量。
周五美股走低,延续了周四的大幅下跌动力。周四道指收盘重挫764.13点,跌幅为2.25%,录得9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与纳指分别收跌2.49%和3.23%。
周四公布的零售销售数据令人失望,该数据显示通胀对消费者造成的打击比预期的更加严重。这使得投资者担心消费开支正在放缓,而消费者开支放缓是经济疲软的迹象之一。
经历周四重挫之后,美股本周可能录得连续第二周下跌。截止周四收盘,标普500指数本周已下跌1%,本月迄今已下跌4.5%。
在周三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将利率提高到15年来的最高水平后,美股一直在下跌。美联储表示,将在2023年内继续加息,利率最终将上调至5.1%,这一数字高于此前的预期。

周五投资者将关注约翰-威廉姆斯、米歇尔-鲍曼和玛丽-戴利等人的讲话,以进一步评估美联储未来的加息步伐和央行对经济的看法。
思进关注的几个焦点个股:
这两天,马斯克的ChatGPT被玩儿(测试)得经常Server down,我突发奇想:要是马斯克将ChatGPT整合进入推特的话,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马斯克刚套现了35亿美元特斯拉,是否就是准备做这个的;
苹果正在开发一款15.5英寸的MacBook Air,可能会在2023年春季推出;
大众汽车周五表示,将很快就其计划在东欧的电池工厂选址做出决定,并开始在加拿大寻找工厂;
印度航空或将购买多达200架波音737 Max飞机。
(#思进每日美股点评#:首先要说的是,之前说过多次了,其实美联储真正的OS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只有当美国经济进入温和的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之后,美联储才有可能实现2%的通胀目标,这才是正确的因果关系。

为此,美联储将在更长时间内维持更高的利率水平,货币政策将比大家的期望更具限制性。而市场将在更长一段时间内受到美联储政策的阻碍。我的预判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美国通胀回落到2%至少需要三年,而且这还是在美联储坚持高位利率的前提之下。
其次,在鲍威尔重申“更高利率将维持更长时间”之后,人们发现了之前对美联储政策转向的希望是自欺欺人,好些之前说美联储货币政策就要转向的投行分析师的声调也随之改变,只聚焦美国经济的放缓、甚至衰退对美股的影响了。
其中,德银分析师Binky Chadha预计得特别具体,随着美国陷入经济衰退,标普500指数将在明年第三季度暴跌至3250点,较当前水平低19%,然后在第四季度开启反弹,年底回升至4500点;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Michael Wilson认为,美股可能重演2008年暴跌,因为市场还没有对衰退完全定价。他此前曾经表示,到2023年3月底,标普500指数可能会比目前水平下跌约25%、降至3000点;而我则维持之前的判断,预计标普500指数在明年底将与当前水平(当时是3950)大致相当(请大家mark一下,一年后见)。

再提二点:
1、币安也有挤兑风险?客户三日提币60亿美元,会计师事务所暂停服务、撤回储备证明报告,使得虚拟币再度迎来新一轮跳水,比特币短时间内跳水近700美元;
2、“没有证据”表明CPI数据被黑客攻击;
3、需求猛增引发美国感冒药出现供应紧张 药厂感叹生意从来没这么火过。
Last but not least, 再接着将微信群友对我的直播观后感和大家分享。
陈老师直播观后感(七)
马斯克的机器人帝国→雏形已现!
1、一个人身上最值钱的是:人的大脑。穷尽全世界的能源,也仿造不了人类的大脑(的功能)!
但是,我们的大脑居然仅仅耗能25瓦!(即便是)科学家们的深度用脑,能耗也不超过50瓦。
2、特斯拉的机器人的 可贵之处在于:
①能耗控制惊人→25瓦
(和人类一样)
②成本控制惊人→2万美金

以上2大优势 使得马斯克的机器人 在未来极易【商用】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会到处都是马斯克的→家用机器人管家 (情感)陪伴机器人 医护机器人……
很多人(仅仅从外表)觉得马斯克的机器人 比不上Boston Dynamics,这些人显然是 failed to see the essence though the phenomenon…点到为止。)#今日美股#
【#道指创近3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欧洲央行与英国央行加息50个基点#】当地时间周四,继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并释放强于市场预期的“鹰派”信号后,最新公布的美国11月零售销售与工业产出数据都比预期来得更糟,加剧了投资者对美联储继续加息将把美国经济推入衰退的担忧情绪,美国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线下跌。截至收盘,道指下跌2.25%,标普500指数下跌2.49%,纳指下跌3.23%。其中,道指跌超760点,创3个月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美股科技类股与芯片股普遍显著下跌
从盘面来看,标普大盘11个板块全线收跌,与科技相关的板块跌幅明显。其中,通信服务板块收跌超3.8%,信息技术板块收跌近3.8%。芯片股普遍表现不好,高盛把西部数据股票评级从中性下调至卖出,西部数据股价大跌10%;其他芯片股方面,英伟达跌超4%,英特尔跌近4%。龙头科技股中,有报道称,流媒体巨头奈飞的订阅数据不理想,导致其股价周四跌超8.6%。
多项重要美国经济数据比预期更糟
周四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都令投资者失望。据美国商务部数据,美国11月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0.6%,为去年12月以来最大环比降幅,且差于预期。数据表明,美国消费者正在减少更多非必要支出。周四公布的美国11月工业产出指数环比下降0.2%,为该指数近五个月来首次出现环比下降,这表明美国工业活动遇冷。此外,美国劳工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不增反降,为21.1万,降至今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表明美国就业市场依然稳健,市场人士担心这可能会巩固美联储未来持续加息的立场。

欧洲央行与英国央行纷纷加息50个基点 15日欧洲主要三大股市集体显著下跌
欧洲方面,欧洲央行与英国央行如期放慢加息脚步,但均向外界传达了“鹰派”信号,令欧洲主要三大股市周四集体显著下跌。截至收盘,英国股市下跌0.93%,法国股市大跌3.09%,德国股市大跌3.28%。央行方面,欧洲央行周四宣布加息50个基点的同时,还宣布了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计划,并预计欧元区经济将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陷入萎缩。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欧元区通胀仍面临上行风险,未来需要进一步加息以遏制高通胀风险。同一天,英国央行也宣布加息50个基点,推动英国基准利率升至2008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英国央行表示,即便经济衰退将至,为使通胀回到合理水平,未来还将继续加息。
15日国际油价下跌 跌幅超1.5%
原油市场方面,多家央行纷纷加息、美元走强以及市场对经济衰退风险的忧虑等多重因素,导致国际油价周四下跌。截至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2023年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76.11美元,跌幅为1.51%;2023年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81.21美元,跌幅为1.80%。

(央视财经)
与全球其他主要国家相比,虽然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是极为轻微的,甚至在某些地区和行业反而出现了通缩,但是随着全球各国实际上的央行美联储的疯狂加息举措,大量的金融资本开始外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而本轮全球经济的衰退和萧条周期的最终结束时间,最终是取决于事实上的全球央行,可萨犹太人私人所有的银行美联储的量化紧缩政策何时结束,量化宽松政策何时开启。
虽然美联储的加息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部分行业出现了由资本外逃引发的流动性危机,但从中美两国长远博弈的大局来看,这类资本的外逃反而是在帮我们存在泡沫的经济刮骨疗毒,实现了我们一直想做但却没有做到的事情:经济的去泡沫化。
美联储持续加息虽然会让美国经济在短期内成功续命,通过引爆全球另外两大资产泡沫的方式将美国的经济危机化解,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反而是在帮助美国的最大竞争对手刮骨疗毒。

洗去顽疾的同时,美国还帮我们做好了筛选,暴力加息实际上是帮我们洗掉了经济中的顽疾和毒瘤,这是美国万万没有想到的:
那些在我们国民经济肌体上吸血的、追逐暴利的国际金融资本出逃本质上是变相地割掉了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恶性肿瘤,而产业资本的持续流入将进一步筑牢制造业这个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之中的立国之基。
本轮经济危机之后,中国和美国两国的实力较全球其他国家而言会进一步提升,美国的金融立国和科技立国的道路看起来会更加稳固,而我们的制造业在进一步得到强化的同时,去掉泡沫轻装上阵会令我们的经济结构更加健康。
苏联解体30年后,国际格局将重新回到两强并立的局面。
【12月16日#投资避雷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赛为智能实控人收到《立案告知书》】近日,A股及海外市场潜在风险事件如下:

国内经济信息方面包括:1)本周光伏产业链价格迎来全线下跌;2)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年底购物节庆对消费电子带来的消费动能回升力道有限。
公司方面重点关注包括:赛为智能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
海外市场重点关注包括:1)美国11月零售销售环比下降0.6%,为2021年12月以来最大降幅;2)美国参议院当地时间周三(15日)投票通过法案,禁止美国联邦政府人员在政府下发的设备上使用TikTok。3)英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3.5%,利率水平为2008年10月以来最高。
【央行“超级周”来袭 欧股集体“哑火”!这股一夜暴涨35%!】本周被称为央行“超级周”。美联储将于北京时间周四凌晨3点公布12月利率决议,而在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后的不到24小时内,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瑞士央行、挪威央行、菲律宾央行、墨西哥央行等,也将公布年内最后一份利率决议。(上海证券报)

原油期货周五下跌逾2美元,追随全球股市广泛跌势,因担心经济衰退迫在眉睫,此前欧洲和北美的央行均表示将继续激进抗击通胀。
纽约时间12月16日14:30(北京时间12月17日03:30),NYMEX 1月原油期货合约下跌1.82美元,或2.4%,结算价报每桶74.29美元。交投更活跃的2月合约下跌1.69美元,或2.2%,结算价报每桶74.46美元。
交投最活跃的2月布伦特原油合约下跌2.17美元,或2.4%,结算价报每桶79.04美元。
1月RBOB汽油期货合约下跌3.45美分,结算价报每加仑2.1323美元。交投更活跃的2月RBOB汽油期货合约下跌3.41美分,结算价报每加仑2.1459美元。
2月取暖油期货合约下跌14美分或4.4%,结算价报每加仑3.0746美元。
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表示将在明年进一步提高利率,即使经济可能陷入衰退。周四,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也加息以对抗通胀。

瑞穗银行能源期货主管Robert Yawger表示,“讨论的话题突然变成了面对经济衰退需求将遭破坏。”
“经济形势不那么乐观。尽管今天没有,但美国原油正朝着再次下探每桶70美元的方向发展,在那之下,情况就不妙了。”
在本周前三天涨势的帮助下,两大指标周线均攀升。布伦特原油创下10月初以来最大单周涨幅,但此前一周曾创下8月以来最大周线跌幅。
重质原油价格走强,因加拿大至美国的Keystone管道继续关闭,没有重启时间表。Kpler首席石油分析师Matt Smith表示,虽然此次事故对重质原油价格起到支撑作用,但对全球基准轻质原油“毫无作用”。
稍早美国能源部表示,将开始回购石油补充战略石油储备(SPR),这是自今年创纪录地从库存中释放1.8亿桶石油以来首次。随后,油价一度短暂收复部分失地。
Kpler首席石油分析师Smith称:“目前还不清楚这次回购是一次性试水还是一个趋势的开始。如果是一次性的,就不算什么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