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报名的倒数第二天,我决定放弃了。
由于工作的不顺心,想要逃避,所以打算去考公务员,书也没买,也没有准备,就这样一股脑的想法。
但现在,书也到了,我却打算放弃了,公务员有多难考,大家也都清楚,我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重。
明明知道不会成功,何必去做无谓的挣扎呢。
#长期没有工作是什么感觉# #公考# #公考上岸指南# 公考不易,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功。讲得还挺清晰。
大闺女在石家庄读大四,报考了天津的公务员。13号晚上给我们发微信说,14号中午所在大学要封校两周,这样原本26号的考试就没法参加了。商量着是否先回家,考试时候从家里直接过去。可是三河因为疫情封城了,没法出去接她回来。让她独自从学校出来暂时住宾馆一段时间不放心,也有点不太现实。我们三口最终商量决定就在学校了,不折腾了。至于考试,除了盼望考试能够因为疫情延期之外就只能听天由命了。能参加考试更好,实在不行就再找工作吧。(当然,如果没能参加考试,孩子心中肯定会有遗憾的,毕竟都没能试一试)

还好,刚刚看新闻如我们所愿,天津公考时间真的延期了。
盼着疫情快点过去吧,生活早日回归正轨。
今天已经是封城第三天第二次核算检测了。
#公务员备考# 气死我了,9号该省考了,盼了这好几个月,终于要开考了,就是看不见儿子复习,进屋看他不是睡觉就是玩游戏。我是彻底服了,再也不心存幻想了,就这学习状态再考十年也考不上,以后他的事儿也不管了,再也不让他报考了,白交报名费,报了这几个考试就当捐款了,考完就让他找工作去,一天也别在家待着气我。
曾老说:报考公务员人越多说明百业萧条!
有网友私信@兄弟说公考 ,他今年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报了某地区县乡镇岗位。前几天还不到50个人报名,结果最后两天多了一百多个,感到很意外。

事实上,这属于正常现象。绝大多数人在选择报考岗位的时候,都持观望态度,等最后悔一两天才下定决心。因此,最开始的报名人数,参考意义并不太大。
怎么办呢?有一个建议,可以参考近一两年的报考情况。另外,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以及兴趣进行填报。
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又是怎么解决的呢?欢迎关注@兄弟说公考 留言评论!
#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
有的人生想法的还是不要去报考,虽然公务员想对轻松,工作稳定,但是当你老了,回首往事的时候,不觉得白活了吗?
决策与信息杂志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官方账号
“很难, 但我不能说”: 一份基层青年官员的潜入调查
让你不考公务员!后悔了吧![耶]不过没有关系!还可以报名参加![耶]
31岁那年,我参加了一次公务员招考,以第一名的成绩跃居榜首。接到录取通知时,全家人开始发愁了。我舅舅一直摇头说:“可惜了,可惜了。”
我也左右为难,去还是不去,好几天都拿不定主意。究竟要不要辞掉现在的工作?实在是头疼。
当时我在一所知名的中学任教,工资待遇不错,学生素质也高,加上有寒暑假,是很多女孩子羡慕的工作。
我所任教的学校在市区,而我报考的岗位却在十几公里外的小县城。只听说从县城跑到市区的,没有听说从市区到县城的。但公务员考试能考上,实属难得,多少人挤破头考了好多年都没有能如愿。

怎么选都会有好也有不好,没法十全十美,一方面觉得老师岗位好,另一方面觉得公务员社会地位似乎更高一些。全家人坐在一起商量来商量去,拿不定主意。他们最后打电话给在体制内工作很多年的我舅请教。
我舅一听也不知道怎么选,他一直觉得我很有才华,如果在教师岗位上还有施展的余地,一旦去了基层,以前所学的就白费了。
我毕业于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师范院校,教书育人多年,深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听说我可能考走,一个老同事也一直感慨“可惜了,你的才华以后可能要埋没了。”
其实我也没什么才华,就是平时喜欢写点文章,学校的报纸上刊登的几乎都是我写的散文。我指导的学生小论文也经常在省里拿到一等奖。
我们即将退休的副校长知道我要走,特意来找我做思想工作,说体制内无趣,他同学工作了一辈子就是一个副科级别退休,常年不得志郁郁寡欢。

我们正校长更绝了,直接在几百人的教师大会上点名批评我,说我是教育的败类,拿着学校的工资偷偷备考,人在曹营心在汉,是教师队伍的叛徒。
我想解释说我没有备考只是随意一考,结果同事们听了都不高兴,说我吹牛,狂妄。
这下子我不得不走了,毕竟学校都骂我了,我再呆下去就没意思了。在学校的压力下,最终选择了离职。
离职前需要学校盖章做一个工作经历证明,我去找校长请求同意盖章,校长死活不肯放人,接着对我又是一番羞辱。
后来我每天去校长室蹲守,还找了和他关系好的一个段长去说好话,他才愤愤地盖了章。但还是扣押了我在学校多年的工作合同,导致我那些年的工龄至今没能算上,工资少了一些。
如今我已经在体制内工作十二年了,正如我们副校长所说,有些不得志,连个副科都没有,每天兢兢业业地干着没有任何知识含量的活,也很久不写文章了。

经常有人问我:后不后悔离开教师队伍?我觉得这个问题无法回答,两份工作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不好,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即便我再次回到十二年前,我依然会面对两难的选择。
当我享受到体制内的稳定带来的好处时,我不后悔过去的选择;当我因为不会运作社会关系至今还是一个股级干部时,我也会想起以前在讲台上意气风发的样子。
人生道路究竟怎样选才是最好的,我一直不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现在,珍惜现在拥有的,至于未来如何只能边走边看了。
面试才关键了,我18年考乡镇公务员,笔试第二,岗位要4个,前12名进面试,还报名参加面试培训了,结果还是经验缺点,没有入围最终的前四名。现在不培训中心去培训,基本没有戏。人人都培训,就你不去肯定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