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铜陵玩?笑话!铜陵根本就不缺少朋友,池州、安庆,包括黄山,我们只将他们当作穷亲戚对待,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石头19741108:前些年提的“马芜铜”现在马鞍山和芜湖不带铜陵玩了;想融入合肥经济圈也没有动静;去年提出的“安池铜一体化”也没消息了。现在安庆池州和黄山宣城玩到一起去了,铜陵真的成为孤家寡人了[捂脸]
闲情偶记作家 明史学者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黄山、池州、宣城、安庆四市,联手推动“大黄山”四市一体化发展。这四家,是不是在等一个“龙头”?#铜陵#

整个江苏只有南京跨江发展了,而我们安徽有马鞍山、芜湖、铜陵三个城市跨江发展。
两者都是什么思路?孰优孰劣?
这是中部六省富裕程度最高的10个地级市
马鞍山以46557元位居第一,芜湖位居第三,铜陵32317元位居第十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富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的地方,富裕程度也是越高的。
中部六省总体发展虽然很快,但从局部来看,相比东部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中部六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最好的马鞍山也仅有46557元,与浙江,江苏等地方大多数城市的6万多元,还相差了2万多元。
除芜湖外,中部其他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洛阳,宜昌,岳阳,赣州,九江等城市的整体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没有进入前十,宜昌的31381元和马鞍山都相差约15000多元。#12月财经新势力#

安徽进入长三角,虽说勿以灯火论英雄,但相比江浙之下,黯然失色仍然是皖人心中不小的痛。
暂且不和他省相比高下,就本省发展情况,也是不尽均衡,合肥可以说是弈星独秀,其次就是靠近南京的沿江城市马鞍山芜湖铜陵一片辉煌,可见由于南京的带动不可小觑,滁州更是受到影响颇深。除此之外均是星罗棋布,众星拱月。
拿淮南来说,虽然亮度不是最高光,(也许因为受八公山的影响)但面积已超过其他城市,和凤台寿县基本上连为一体,再把光图放大,可以发现一些小的乡镇也是星光灿烂。
铜陵,芜湖,宣城 黄山 滁州,安庆,马鞍山 池州。这些都是安徽省下属管辖的地方区域,提到安徽大家都感觉安徽省属于我国北方省份,其实不然。因为安徽省是一个地理位置非常特殊的地方。他分为皖南,皖北,皖中。以上这些城市群体都位于皖南一带,这里空气温暖湿润,常年多雨是典型的南方气候。这些城市群体几乎都位于长江流域。这些城市群体的城市景色和城市发展都非常不错。非常适合大家来这里看一看。对于以上的城市群体,大家对这些有怎样的了解呢?希望大家把你所知道的和想知道的告诉给大家,我们一起来讨论。

2021年安徽各市总票房和人均票房
富裕地区合、芜、马、铜的人均票房最高,蚌埠超过滁州紧随其后列第五!
✔合肥,人均60.0元
✔芜湖,人均39.8元
✔马鞍山人均39.0元
✔铜陵,人均33.9元
✔蚌埠,人均32.1元
✔滁州,人均26.6元
✔淮北,人均26.1元
✔淮南,人均25.6元
✔宣城,人均24.8元
✔黄山,人均24.0元
✔池州,人均20.7元
✔六安,人均20.3元
✔阜阳,人均20.2元
✔安庆,人均19.3元
✔亳州,人均18.6元
✔宿州,人均16.4元
这是安徽省下辖16市
建成区面积排名,很多都是意想不到:芜湖约仅有合肥的1/2,马鞍山不敌淮北,铜陵第13。
芜湖,是整个安徽省的副中心。在综合实力上处于安徽省第2,甚至在某些领域要高于省会合肥。在2021年芜湖的建成区面积为236.09平方千米,比处于第3的蚌埠多出83.29平方千米。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芜湖的建成区面积约仅有合肥的1/2。

马鞍山在经济上处于安徽省前列,尤其是民富水平上,更是在合肥之上。意想不到的是,在建成区面积上,马鞍山仅有96.15平方千米,还不敌淮北的96.17平方千米。
铜陵的面积并不大,仅有2991.87平方千米的区域面积,是整个安徽省处于第15。其建成区面积则相对较大,有73.68平方千米,处于第13。
对此,你怎么看呢?
安徽沿江五市,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要携手合作,不能各玩各的。
安徽所有的资源都倾向了省会,举全省之力倾心打造合肥新一线城市去了。安庆池州铜陵马鞍山芜湖位置这么好,硬被拉下了。
怅望山河安徽沿江五市,不能再等了。过去安徽沿江芜湖、马鞍山、安庆、铜陵都挺厉害的,特别是芜湖、安庆更是领先全省,可是近几年发现它们的步伐慢了,而滁州、阜阳、六安步入发展快车道了,这是怎么回事?合肥更不用说了,它的下属县一个比一个牛,未来有超过沿江五市之一的池州的可能。当别人都在进步,你进步慢了,就会被甩下,这五市赶快努力吧!#安徽沿江五市#
2022年1~5月,安徽各市财政收入!
蚌埠排序再跌2名,由第7跌到第9!
♦序号、城市,1~5月财政/5月当月财政
01、合肥,455.2亿/91.4亿
02、芜湖,166.6亿/38.8亿
03、滁州,129.7亿/24.8亿
04、马鞍山,97.2亿/20.9亿
05、宣城, 87.4亿/15.7亿
06、阜阳, 87.4亿/16.3亿
07、六安, 84.3亿/18.9亿
08、安庆, 83.9亿/17.8亿
09、蚌埠, 80.1亿/12.5亿
10、亳州, 73.6亿/11.2亿
11、宿州, 71.0亿/14.2亿
12、铜陵, 54.4亿/11.6亿
13、淮南, 52.6亿/10.1亿
14、淮北, 50.3亿/10.4亿
15、池州, 41.6亿/ 7.8亿
16、黄山, 37.4亿/ 6.2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