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铜山区基层公务员调动(铜山区干部)

摇摇晃晃,徐州市的行政区划终于有了 一点调整,一点点的微调,可以说,比以前更加合理了。前段时间,我们说淮海国际港务区要撤销,很多朋友都不相信,说我是随口一说,就把一个港务区给说没了。其实这是一个若干年一

摇摇晃晃,徐州市的行政区划终于有了 一点调整,一点点的微调,可以说,比以前更加合理了。前段时间,我们说淮海国际港务区要撤销,很多朋友都不相信,说我是随口一说,就把一个港务区给说没了。其实这是一个若干年一来,徐州一直再坚持的方向,就是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始终坚持扩大主城区面积,让徐州市变得更大。

现在传闻落地,国际港务区不再直接属于市政府管理,而是改为由泉山区受托管理,也就是说,不再是与泉山区、铜山区平行的单位,而是委托泉山区管理了,也就是说,港务区的事情,是泉山区说了算了。目前来看,港务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于某,已经调动到了铜山区,担任副区长、代区长。

从这个人事安排上来看,港务区实际上,已经被上级定位了他们的级别。

这个港务区。从开始策划,到呱呱落地,成立之后,一直在进行前期的工作,主要是招兵买马,实际上,已经聚集了一批精兵强将,也是为后期的发展,腾出来很多的发展空间。但是说实话,如果不是从铜山区划去很多的资源,港务区市没办法养活自己的。就像位于铜山区的所谓徐州高新区一样,虽然级别很高,但是,实际上还是依靠铜山区输血,依靠铜山区的资源来招商引资、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事业建设,离开了母体,根本没办法养活自己。港务区其实和高新区一样,其实都是铜山区的冤孽,运转起来之后,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铜山区的柳新镇,依靠的也是铜山区柳新镇的土地及境内电厂等企业的税收。

现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已经不适宜再复制西安经验,建设所谓的国际陆港了,外地的一批无水港,实际也在进行调整。徐州新的领导班子,确实水平非常高,以这种方式,对港务区进行一定的调整,等于主城区的范围立刻大幅度扩大,一方面可以利用泉山的管理能力规范溪北城区的管理和运行,同时为港务区这两年的运行进行善后;另一方面,也扩大泉山区可以发展面积和基础,等于给泉山区充了电。一举两得,真是高招。

港务区这个过程,受益最大的,是柳新镇和茶城办事处的居民。正像其他从铜山区划分到市区的徐庄镇、大庙大黄山镇的居民一样,直接从农村变成了城市人,享受城市的待遇;其次是泉山区,柳新镇行政区域的几个纳税大户,可以增加泉山区可用的财力,泉山老百姓也是有福的。一如既往,铜山区受到的影响,基本都是负面的,因为负担没有带走。

#徐州##徐州头条##徐州身边事#

#连云港头条#民国军界赣榆籍显要人物简介:

佘念慈(1888或1889-1956),字心梅,祖籍赣榆青口镇,出身于广东省广州市。是清代同治二年(1863)进士佘培轩的长孙。清宣统元年(1909),佘念慈在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二期骑兵科毕业,民国6年(1917)1月考入北京陆军大学第五期正则班,民国8年12月毕业。

民国12年(1923)2月,佘念慈任北洋政府陆军第6师(师长齐燮元)参谋长,率部驻防南京地区,参加江浙战争。民国16年12月,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陆军军官教务处处长,不久免职,转任安徽省泗县县长。民国17年10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战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改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何应钦)陆军署军务科长。民国18年(1929)12月,任陆军第一骑兵旅(旅长安俊才)副旅长、代理旅长等职。在攻打某城时,佘念慈在城外看地形,遭敌方徂击,子弹从前胸射入,后胸洞出,击中其背后某军官丧命,佘念慈幸存。民国21年4月13日,改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兼陆军军事处处长。民国25年10月,调任江苏省第12行政督察专员兼铜山县县长,翌年3月调任福建省(主席陈仪)保安处副处长,5月21日,授陆军少将军衔。

抗日战争爆发后,佘念慈调任首都(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部副参谋长、参谋长,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南京沦陷,佘念慈最后一个撤出。12月16日,升授陆军中将军衔。民国27年(1938)1月,任国民军第9战区第2兵团第29集团军总司令(王瓒绪)部参谋长,率部参加武汉会战。民国28年4月,任第5战区第29集团军第67军第162师师长,翌年7月,任第67军副军长兼第162师师长,率部参加随枣会战等战役。11月,任第67军军长兼第162师师长。民国31年(1942)12月,免去所兼第162师师长之职,只任第67军军长,率部参加枣宜会战、豫南会战。民国32年,第6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密报:“佘念慈与新四军李先念过从甚密。”蒋介石下令逮捕佘念慈至重庆。佘念慈之老上级参谋总长何应钦和老乡第3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联名力保,蒋允许撤差免究。民国32年(1943)12月,佘念慈免职,寓居重庆。翌年,第67军番号撤销。

抗日战争胜利后,佘念慈只身到徐州,无所事事。淮海战役结束后到竹庭(赣榆)县,被县公安局短期关押。后任南京文史馆馆员,1956年因旧伤复发逝世。

#马鞍山头条#

10月4日重阳节,气温降低,室外秋风吹着,凉爽。我登濮塘烈士陵园山道,拜刘一鸿烈士、邢骏烈士墓。

刘一鸿(1906~1943)原名刘传儒,马鞍山市杜塘乡坝头村人。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父亲刘向以塾师为业。

民国23年(1934),刘一鸿调任采石邮局局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抛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踏上腥风血雨的抗日战争。民国25年(1936)12月,刘一鸿回到家乡,在父亲的支持下,变卖部分家产购置枪支武器,发动家乡群众,组织起一支有70余人的抗日自卫队,活跃在坝头、小丹阳、横溪桥、采石一带,经常割电线、扒铁路,袭击日军,保卫家乡。

1942年5 月,刘一鸿和团的其他领导人率领四十六团在溧水尤村粉碎了日伪军3000 人的“大扫荡”。7 至8 月间,刘一鸿又率部回横山地区恢复抗日根据地,消灭了博望伪绥靖分所。接着又于10 月打桑园铺,11 月打铜山镇(谢村),12 月进入当涂打马家桥,全歼铜山和马家桥两个绥靖分所,使日伪军心惊胆战。

1943 年5 月,四十六团在溧水新桥马家村休整,21 日,刘一鸿在试炮中不幸左腿被炸断,流血不止。因流血过多,在抬送旅部治疗的路上与世长辞,时年37 岁。

马鞍山抗日英雄刘一鸿烈士是与最美抗日女战士和县成本华齐名的英雄人物。但是国内成本华知道的人多得多,但是成本华牺牲地和县东门城墙今天已经不复存在,没法去凭吊。

但是,刘一鸿的英名是不该被世人忘记的。我希望借我的这个帖子,让更多的马鞍山人知道刘一鸿的英名。

邢骏(1995年11月至2018年3月14日),男,汉族,安徽马鞍山人,2014年9月入伍,生前是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绍兴支队柯桥大队柯桥中队副班长,武警下士警衔。入伍4年以来,邢骏先后多次受到部队嘉奖。

2018年3月14日6时46分,“95后”年轻消防战士邢骏因灭火负伤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年仅23岁。

1940年8月,运河支队2大队准备攻打贾汪据点,开始紧急备战。日伪军防守严密,如何将枪支带入据点?成为困扰2大队大队长的难题。1位农妇得知情况,主动站了出来,表示:“我能将枪带进贾汪据点。”

在我国的历史中,面对外虏悍然入侵,总有一批巾帼女杰站出来,抵御外虏。古代有花木兰、杨门女将,她们在战场浴血拼杀,赶走了侵略者,保卫了国家。到了近现代,面对国家危亡,更是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女性。

1918年,在山东峄县1户贫苦的王姓农家,1个可爱的女娃娃呱呱坠地。父母亲给女儿取名为王脉凤(女杰的叔叔回忆:其小名为凤,没有大名,辈分为脉字辈),期望女儿能够顺顺利利长大,平平安安度过一生。

只是当时处在民国乱世,军阀之间互相攻讦,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在兵乱中,王家也遭受了灭顶之灾,失去了仅有的田地、房屋。1935年,17岁的王脉凤为了家人不被饿死,选择“嫁”到了铜山县魏集村张姓劣绅家中。

王脉凤说是“嫁”,实则是当劣绅家的小妾,受尽了欺压剥削。她每天和女仆一样辛苦劳动,却换不来1顿饱饭,还常常受到劣绅的殴打、折磨。后来,王脉凤有了身孕,生下了可爱的女儿,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

原来,劣绅一家重男轻女,看王脉凤生不出儿子,更加残酷折磨她。王脉凤为了女儿,趁夜逃离了劣绅家,就此和张家断绝了一切关系。“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王脉凤这位坚毅的女性离开夫家后,靠着给别人家洗衣服维持生计,艰难抚育着女儿。

经受了旧社会的摧残后,王脉凤开始思考:“劳苦大众日夜劳动,为何吃不上一顿饱饭?恶霸劣绅不从事劳动,为何各个吃得大腹便便?”她暂时没有找到答案,直到遇到了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她才解答了心中的疑问。

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宣传抗战思想,积极团结群众,老百姓自发团结在八路军身边。王脉凤听说了八路军的主张,明白:“只有跟着八路军走,自己和女儿才能过上太平日子。”随即,王脉凤秘密参加了八路军,成为八路军的地下交通员。

1年间,王脉凤多次奉命潜入贾汪据点,打探出日伪军调动的情报。1940年8月,八路军运河支队2大队准备攻打贾汪据点,开始进行紧急备战。只是日伪军防守严密,任何人要进入贾汪据点,都要受到日寇数道岗哨的严密排查。

如何将枪支带入贾汪据点,2大队侦察科长想到了地下交通员王脉凤,秘密与王脉凤取得联系。1天,王脉凤和往常一样,抱着洗衣盆走出贾汪镇,来到镇外小河边洗衣服。一会儿,远处走来1位农民打扮的人,对着王脉凤喊:“胖张嫂(王脉凤),我家里有几件脏衣服,你帮我洗洗衣服吧。”

王脉凤当即回答:“好,你去把衣服取来,我在这里等你。”十几分钟后,来人将衣服交给了王脉凤,王脉凤摸到口袋里的枪支,回答:“衣服晾晒好后,我去给你送去。”王脉凤洗好衣服后,将带手枪的衣服藏在木盆最下面,返回贾汪镇去了。

因为王脉凤每天出来洗衣,日伪岗哨习惯了,根本没有盘查她。就这样有惊无险,王脉凤将枪支带进了贾汪据点,等待运河支队2大队战士们来取枪。第2天一早,几位战士假扮成赶集的农民,闯过几道岗哨进入贾汪据点。

战士们隐藏在王脉凤家中,当天深夜,拿着手枪展开了行动。夜里12点许,在镇外埋伏的运河支队第2大队主力听到镇内的枪声后,立即发起了攻坚行动。两股部队里应外合,通力配合,很快攻克了日伪军贾汪据点,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

因为日寇援兵到来,运河支队2大队迅速撤离,王脉凤主动选择留下,继续打探日寇动向。日寇援兵进驻贾汪镇后,立即展开全镇大搜查,搜查到了王脉凤家中。在王脉凤家中,日寇找到了几顶男性草帽,将王脉凤抓捕起来。

在狱中,日寇对王脉凤展开严刑拷打,妄图对她屈打成招。王脉凤这位柔弱的女子咬紧牙关,保持了坚贞不屈,始终没有对敌人吐露一个字的情报。日寇软硬兼施,王脉凤选择了宁死不屈,恼羞成怒的日寇决定活埋她。

几天后,浑身是血的王脉凤被日寇押到贾汪北门外,凶残的日寇已经挖好了1个大土坑。日寇小队长寺西拿着刺刀,问:“给你最后1个机会,你滴交代不交代?”王脉凤怒目冷视,轻蔑一笑回答日寇:“要杀就杀,别说话了。”

最终王脉凤高呼着抗日口号,选择慨然赴义,年仅22岁。围观的群众们(被日寇强押来观刑)无不落泪,亲眼目睹了女杰殉国的一幕,永记在心中。

雍正时期,年羹尧是一个绕不开的角色。在雍正王朝里,年羹尧是雍正谴谪时的包衣奴才,算是时代家奴,也正是因为和雍正的关系,受到重用,并一步步飞黄腾达,和另一外雍正的宠臣李卫有点类似。这两位在雍正王朝里有点哼哈二将的意味,都是雍正的依仗。

但其实,年羹尧属于汉八旗的镶黄旗,他父亲可是封疆大吏,他也是通过官方科举通道考中了进士才走上仕途之路的。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安徽凤阳府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人,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朝名将。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斡伟生番罗都等掠夺宁番卫(治今四川省冕宁县),杀死游击周玉麟。上命羹尧与四川提督岳升龙剿抚。岳升龙率兵讨之,擒罗都,年羹尧至平番卫,闻罗都已擒,引还。

川陕总督音泰弹劾年羹尧延误军情,应该撤职,上命留任。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越巂卫(治今四川省西昌市东南)属番与普雄(今四川省越西县)土千户那交等为乱,年羹尧遣游击张玉剿平之。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上命平逆将军延信率兵自青海入西藏,授年羹尧定西将军印,自拉里会师,并咨询年羹尧孰可署总督者。

年羹尧言一时不得其人,请以将军印畀、护军统领噶尔弼,而移法喇军驻打箭炉,上用其议。

巴塘、里塘本云南丽江土府属地,既抚定,云贵总督蒋陈锡请仍隶丽江土知府木兴;羹尧言二地为入藏运粮要路,宜属四川,从之。木兴率兵前来收地,至喇皮,击杀番酋巴桑,年羹尧疏劾。

李卫 ,字又玠,号恰亭,江南铜山(今江苏徐州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人,清代名臣。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入朝为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说年羹尧绕不开其实是他是雍正的心腹大将,在雍正不是皇帝的时候,年羹尧就和胤禛走得很近,在雍正夺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年羹尧站队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不能说没有他雍正就做不了皇帝,但至少年羹尧是立了大功的。也是因为这样,年羹尧一路直上,在当时他依仗军功和雍正的宠信,可以说权倾一时。

雍正初年,青海罗布藏丹增叛乱,年羹尧奉旨平叛,结果大获全胜,此战具有重大意义:

一,为圣祖康熙报酬,当年青海藏民叛乱,康熙御驾亲征,结果六万八旗子弟无一人生还,康熙为此始终是耿耿于怀;

二,稳定了当时的政治局势,雍正皇帝初登大宝,朝廷内外各股政治势力蠢蠢欲动,年羹尧平叛成功,使雍正长舒了一口气。

雍正王朝中,手握重兵的年羹尧为什么宁愿被杀也不反抗?

年羹尧之所以失宠获罪不是没有缘由的。

首先他仗着雍正的宠信,有恃无恐,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年羹尧的出场派头是很大的,骑着高头大马,沿途官员要磕头迎接,甚至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点点头。

所以年羹尧在朝中口碑极差,很多官员对他是恨之入骨。在形势突变的时候,憋了一口气的众臣掀起了弹劾年羹尧的浪潮。

其次就是结党营私。他还排斥异己,任用私人,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小集团。

这绝对是雍正不愿意看到的,毕竟他所在的位置也比较特殊,处于与准噶尔作战的前沿阵地,如果他有异动,不管是否能够成功,这对雍正都是个巨大的打击。

那么,手握重兵的年羹尧为什么宁愿被杀也不反抗?

年羹尧自恃功高,骄横跋扈,但他却不傻。

他能有今天,全靠的是雍正的宠信,一点雍正表态的话,那么自己手里还能够掌控多少军队,他自己心里是有数的。

要知道当时老十三还在,人称十三爷为“侠王”,他的身上有一种侠义精神,所以老十三在军中影响很大,要不是身体不好,根本没有年羹尧什么事。

当然了,最关键的是,雍正对付年羹尧还是非常有办法的。他直接来了一招釜底抽薪,趁年羹尧不在军中,让图里琛夺了兵权,调离了年羹尧等一众亲信,还让岳钟琪取代了年羹尧的位置。

把年羹尧调到了杭州,使他远离西北,还成了一个光杆司令。

可以说一纸命令,让年羹尧从天上回到了人间,真是应了那句话,“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样,年羹尧没有一点能力和资本造反了,只能任凭雍正发落了。

不过雍正也是念起旧情,并没对他赶尽杀绝,只是让他自裁了。

李长庚(1751-1808年),中国历代百大名将之一,是清代历史上最著名的水师将领。李长庚鞠躬尽瘁,征战东南沿海海疆一生,为清廷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海军将领:民族英雄江南提督陈化成、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浙江提督邱良功、广东水陆提督李增阶、浙江提督、福建水师提督李廷钰等。李长庚,字超人,号西岩,清代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人,生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四月二十五日。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庚寅),恩科武乡试中式武举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辛卯),恩科殿试第三甲第二名赐同武进士出身,在五十名进士中,位列第十,年仅二十二岁,授蓝翎侍卫(正六品),多次护驾南巡。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调任浙江衢州营都司(正四品),累功迁提标游击(从三品)、太平参将(正三品)、乐清副将(从二品)。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署理福建海坛镇总兵官(正二品),因别人误报被参革职。李长庚深知只有弄清真相,才能大白于世。因此,散尽家资,自筹资金训练一支水师出海捕盗。因功以游击(从三品)重获启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因战功提任铜山参将(正三品)。嘉庆三年(1798年),署理福建澎湖水师副将(从二品)。嘉庆四年(1799年),升任浙江定海镇总兵官(正二品)。嘉庆五年(1800年),全歼安南(现越南)海盗,缴获安南四总兵印章,处斩安南侯爵伦贵利,放归安南王敕。安南海盗自此不敢再入浙江海域。嘉庆六年(1801年),提任福建水师提督(从一品)。因例需避原籍,不久调任浙江提督(从一品)。嘉庆九年(1804年),任总统闽浙两省水师军务总兵官,受命专剿清代三大海盗之一的蔡牵。(清代三大海盗为:蔡牵、郑一嫂、张保仔,蔡牵1808年被李长庚部将王得禄和邱良功剿灭,郑一嫂、张保仔均受清廷招安)嘉庆十二年(180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追剿海洋巨盗蔡牵至黑水洋(广东省潮阳县)的战斗中,蔡牵仅剩三船,李长庚立功心切,身先士卒,以旗舰挂住蔡牵坐船,准备活捉蔡牵,不慎被炮击中壮烈牺牲,年五十八。嘉庆十三年(1808年),嘉庆帝加恩追封李长庚三等壮烈伯(超品),御葬赐奠,谥忠毅,建立祠宇,春秋祭祀,准其子孙承袭伯爵十六次,袭完给予恩骑尉(正七品)世袭罔替。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正月初一,嘉庆帝授三道七色诰命圣旨予二等侍卫加一级世袭三等壮烈伯李廷钰,诰赠李廷钰的曾祖父李宗德为振威将军、三等壮烈伯,诰赠李廷钰的曾祖母赵氏为一品夫人;诰赠李廷钰的祖父李希岸为振威将军、三等壮烈伯,诰赠李廷钰的祖母余氏为一品夫人;诰赠李廷钰的父亲李长庚为三等壮烈伯,诰封李廷钰的母亲吴氏为一品夫人。 嘉庆十七年(1812年),李长庚嗣子李廷钰二十二岁承袭三等壮烈伯,授二等侍卫(正四品);历任江西南昌城守营副将;九江镇总兵;广东潮州镇总兵;江南狼山镇总兵;浙江提督;福建水师提督。1839年,时任广东潮州镇总兵的李廷钰,率亲兵418人随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虎门销烟,驻守虎门威远炮台。1841年1月鸦片战争爆发,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镇守靖远炮台,李廷钰镇守威远炮台。他们身先士卒,与数十倍的英军浴血奋战。几次向琦善要求增援均被拒绝。2月26日,靖远炮台被攻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为国捐躯壮烈牺牲。英军调转炮位,全力攻打威远炮台,李廷钰终因弹尽粮绝,手下伤亡惨重,被迫撤退。第一次鸦片战争虽然失败了,但是,这些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永远载入史册。李廷钰被誉为“鸦片战争名将”。同治十一年(1872年),因李廷钰之子李逢时丁忧中突然病故,以继长孙李维实承袭伯爵。历任福建水师闽安海坛;金门协副将;浙江金华等协副将;福建督标左营右营水师营烽火门;铜山营参将;水师提标后营遊击;督办团练;会办德化渔团行营中军各军务等。宣统二年(1910年),李维实长子李香宾承袭伯爵,授二等侍卫大门上行走(正四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41773/
1
上一篇新疆专科生考公务员
下一篇 科技型企业中层管理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