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衡水公务员招录要求”看大学如何选择专业!
“就你们这些货色,跟我装逼,滚蛋!”
“我确实牛逼。我对你们这些货色,我就很牛逼。没办法,实力。”
这是河北衡水财政局的潘某,在饭店停车场发生交通肇事现场,拒绝交警处理,并高声辱骂现场围观群众的言语,态度蛮横狂妄,举止嚣张,最后在交警眼皮底下,强行驾车驰离肇事现场。
潘某在财政局是否任职,尚不清楚,但通过记者对衡水财政局的电话采访,可以确定,是该局工作人员。如果是公务员身份,应当予以党纪政纪严肃处理,或移交司法。
不管什么职务、什么身份,敢于光天化日气势汹汹说出这番话,只有两个原因:
一是当地财政局作为实权部门,统管全市财政大权,各部门无不敬惧三分,礼让七分,享受惯了别人仰慕的眼神和曲意的逢迎,个人养成骄横霸道恶习,把公权当成自己的“实力”,即便肇事也敢堂而皇之宣讲“牛逼”,高高在上凶恶的旧式衙役丑恶嘴脸暴露无遗。可见当地财政局在平时的党风党纪、工作作风建设,乃至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品德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是一般的大。
二是潘某作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如此荒唐的言论和失德之举,是否酒后无德,才猖狂到难以置信的地步。如果是酒后驾驶,作为肇事责任双方之一,无视交警劝阻,拒绝配合检测,并强行再度驶离现场,既涉嫌酒驾或醉驾,又有肇事逃逸的嫌疑。二者都关联刑事责任。
但有一个问题必须弄清。潘某在现场,事故尚未处理情况下,强行再度驾车驶离现场,作为执法的交警,为什么不采取强制措施进行拦截,或通过步话机通知下个路岗堵截?
如此“放走”如果是酒驾醉驾,行驶当中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为发生更严重的交通事故,埋下伏笔。
要知道,潘某如果是酒后驾驶,肇事后必须强制带往医院抽血化验,这是法律常识。而一旦放走,就等于销毁证据,错过有效化验时间,为其涉刑免责提供帮助,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酒驾司机遇到检查,宁可弃车逃跑,也不愿被抓化验,免得刑法追责。
目前,潘某已被行政拘留,是否涉嫌酒驾还在调查中。
#媒体人周刊#
#高考填报志愿# 临近高考了,高考结束马上就开始志愿填报。如果您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您是否在纠结上民办三本还是大专?分数只能上大专的话又有没有好就业的大专呢?今天学长以河北石家庄为例,为您推荐几所好就业、就业好的低调大专。您看完了绝对有所收获。
一、铁路系列专科院校。以河北省石家庄为例,河北轨道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同为铁路系列院校,男生毕业后国铁集团就业率85%以上,在铁路上班,央企,稳定、体面又多金,唯一遗憾的就是工人身份,比较辛苦,需要上夜班。工资的话,河北这块儿,转正定岗后到手工资8000+,公积金2000+。
二、警察系列专科院校。以河北省石家庄为例,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专科,2021年男生录取分数线为470分以上)为河北省内警察系列专科大专。毕业前所有该校毕业生参加公安联考,按成绩排名选岗,大部分学生就业对象为河北省各县公安局,正式公安民警,公务员编制,公职就业率90%以上。公、检、法工资待遇远高于同地普通公务员,举例:河北省衡水市某县民警到手6k,同县普通公务员3k。
最后,谈点题外话:现在经济环境日趋萧条,大学生毕业生数量连年增加,学历内卷越来越深,学长许多211本科甚至研究生毕业的同学就业质量都不如以上三所大专就业质量高。
居然有一个学校会没有寒假?衡水高一男生来信“寒假基本相当于没放”。
正月初三,记者收到河北省衡水二中一名学生的来信,他是一名高二学生,在信中这样写道,学校寒假期间,学校只在除夕和大年初一让学生休息,初二开始就在某办公软件上网课,下课后还要在老师视频监督下完成作业才能休息。
信的内容如下:
2021年1月12日回家后到现在,前半段时间都是网课+写作业,作息和学校差不多,“朝十晚五”。其实上网课大家本来没什么意见的,毕竟都明白老师要赶进度,但令我们很不满的是下课后要在老师视频监督下完成作业才能休息。
每天一大早就被闹钟闹醒,一天才睡4-5个小时,然后上网课一上就4-5个小时费神眼睛也不舒服,再加上低头写作业一坐就4-5个小时。这么半个月,身边的同学都陆陆续续出现视力下降、劲椎病等问题,都感觉自己压根不像17、18岁的青少年,而是退休的老人家。
更可怕的是,规定了写四天作业才休半天,春节最大的娱乐就是吃了个年夜饭,唉。。。。还有假期前自己热血沸腾做好的学习计划也泡汤了,每天都是没完没了的作业。
家长也是和学校站在同一阵线上,堂而皇之打着“为你好”的借口,根本没有考虑过个体差异,一刀切,一点学习效率都没有。
阿周聊教育:
阿周十分同情这名衡水二中同学的遭遇,回想自己当你高考的时候也经历过类似经历,客观来分析,学校和家长的出发点必须要肯定,但在做法是确实有值得改进的地方,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对于好学生来说,懂的知识点都懂,这样只是在消耗他们更进一步消化攻克难题的时间,而对于后进生来说,不懂的还是不懂,不学的还是不学。
况且现在教育行政部门也已经命令规定,寒假期间各学校一律不准安排线上教学活动,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
真正的教育不是填鸭式,而是讲求课堂效率,让课堂变得有趣、有料、有颜、有实,这才是教育的初衷,一味地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做教育,不仅伤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往大了说就是成了民族复兴的拦路石,万万不要得。
如果想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资讯,欢迎关注@啊周聊教育。
#教育##教育微头条##衡水学生的一封信:寒假基本没放#
讲一个真人真事,朋友家闺女,衡水中学文科实验班,喜欢法律,高考成绩公布后,北京化工大学,大学四年不敢怠慢,用心尽力学习,成绩优异,获得推免资格,大三暑假参加武汉大学夏令营,被评为优秀营员,顺利拿到武大保研资格。
毕业那年,参加河北省选调生考试,入职石家庄市某区政法机关,
现在每月实发5000元左右,稳稳的公务员,而且还是省委组织部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基层工作两年后,即可到省委,省政法委,省纪检(监察委),到部级政法机关,起点很高,平台广,机会多,前景看好,未来可期!
当初孩子特喜欢学法律,只可惜当时不懂法学五院四系成员,只知道离家近,喜欢到北京去读大学,当然孩子分数够不着北大人大法大央财贸大等强校,所以志愿填报出现比较大的失误,入学后一段时间孩子深受重创,不能自拔。经过调整,孩子明确读研目标,争取推免,果然自己争气。现在看来挽救的很及时。
高考志愿填报,很难说对与错,只要孩子能够被心仪大学录取即可,即使浪费一些分数也没关系,因为到大学,孩子有较大的优势。一旦出现较大失误,也有及时救赎的策略和方法。
每天分享高考志愿填报真事,探讨高考、大学和就业规律,帮助家长和孩子圆梦!
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高中同学群,从事各种职业的同学都有。刚开始建群的时候,同学们都做了自我介绍,偶尔也会聊个天儿,不管是政府的公务员还是学校的老师,或是自己开店的老板,彼此之间都没有特殊的感觉,既不仰慕也不自卑。
去年有一个同学后加入了群,他自我介绍的时候说自己混的不太好,在衡水办了一个辅导机构。这一下好比一滴水滴入了热油中,很快被同学们团团围住,从辅导的科目到辅导的价钱和老师的资质,无一不打听的特别详细,都喊着加他微信私聊。
其实从我的老家到衡水有一千里地(衡水到秦皇岛),没有想到居然有不少把孩子送到衡中的。他们纷纷诉说的看孩子的不容易,有时候赶上高速路上堵车得走一天。由这个话头,他们有了共同语言,有的说一起去租房,有的说可以一起拼车,还有的说为了省钱,每次去都拉着米面和煤气罐,[捂脸]还有的说老师一个电话就赶紧往那边跑。
可以说最能够引起家长们兴趣的话题莫过于孩子教育了,也没有想到同学群里最受欢迎的居然是在衡水辅导机构的老师。我们都说在衡水上学的孩子们都很辛苦,现在看来家长也很不容易呀,培养一个孩子几乎是全家总动员。#教育微头条#
#衡水头条# 朋友家女孩,衡中毕业,本科南开英语专八,考上人大的法硕,通过校招入职老家央企,先是在人事部门,后转到综合部门负责法务,年薪12万左右,这薪资在老家算高的。
参加工作两年内,女孩和在市委办工作的高中同学结婚,生了个男孩,产假近半年,期间工资待遇不减。待男孩上了幼儿园,接着又生二孩,依然是男孩,产假又歇了半年。老二上了幼儿园,女孩毅然辞职。
她到市里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主要考虑照顾孩子,年薪也有20万左右。34岁那年,她考上了市中级法院的法官助理,虽然月薪只有7、8千,但是公务员,铁饭碗。
儿子说,进入大四,同学们就比较焦虑,在一起聊起未来,大家都在为自己想退路。
有的说:实在不行就回家继承家里的产业(家长开公司)。
有的说:实在不行就回家当公务员(家长是领导)。
有的说:实在不行就出国。
有的说:实在不行就回家卖保险(家长是保险公司高层)。
儿子说:妈,我实在不行能回衡水当老师吗?
我说:不行!妈这份工作虽然不光鲜,可是不能世袭,没机会考编,你就算本事再大,也进不来。
哎,孩子太难了。
#大学生#
核酸检测太频繁,面太广,我们河北衡水景县核酸检测俩天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浪费医疗资源,流动性不大的常住居民,封校的师生,两点一线的公务员都没有必要做,对流动性大的司机,业务员,返乡的人,主要检测他们就可以啦,节省医疗资源和医疗人员
#衡水头条#
阳谋高手
大学毕业前,孩子透露信息,想考研。并且已经买书,学习一段时间。周末回到家里,无意中与我们说起。我问老公,你怎么看?略一迟疑,老公发言。孩子想考研,北京方向看。如果真能去,一辈子把心牵。平民老百姓,买房还贷款。咱俩下半生,全在这里边。大的抱负咱没有,就是上个班。找个人嫁了,一辈子平平安安。
统一了思想,找姑娘谈谈。就你一个孩,不想离太远。你要去工作,我们也上班。现在帮不了你,以后也困难。我们老了需要人陪伴,你又离着很远。咱不如就近考个公务员,离着家近,有事方便。读书不是目的,就业才是重点。
话儿不多,都是重点。孩子听了,重心转换。后续发展,一切如愿。
那天和老公说起,他说孩子还算听话,咱出的主意她能听,而且照着办。以她的韧劲,真的去了北京,咱就悲惨,买个房子,一生负担。有事没事,围着她转。现在多好,退休赋闲。孩子离着家近,一声呼唤,就到眼前。看起来这老家伙早有阴谋在心里边,不,不是阴谋是阳谋,问题摆在桌面,道路就在眼前,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