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公务员,每天加班写材料,又写不出来,人都要逼疯,已经重度抑郁了,想辞职又有五年服务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公务员到底忙些啥,是不是每天一张报纸一杯茶。别人我不知道,我自己却是经常忙得喝茶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尤其是现在正值岁末年初,写不完的材料,民主生活会材料,各位总结报告,各种规划要点,兼职要了卿卿性命,腰椎间盘都要突出了[捂脸][捂脸][捂脸]
在单位里,我的工作是拿笔杆,这一拿,就是二十多年。
写材料是寂寞而辛苦的。我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偏执,总想让语句不同寻常,让材料有思想有文采。
领导说我的材料写得好,说我是单位一支笔,有什么材料总忘不了我。
我也沉浸在这种美好中,感到一种价值实现的自豪。在我的意识中,只要干好工作,写好材料,就行了,上苍不负辛苦人。
但是,在领导一次次夸奖我好文笔中,我一次次与提拔擦肩而过。有一次我们办公室提拔副主任,局长的司机只是工人身份,公务员都不是,但最后提拔的就是他的司机。
渐渐的,我心灰意冷了。随着年龄奔四奔五,我不想再被别人当枪使了,为别人作嫁衣裳。我向我职业生涯中的第四任局长提出,自己想到业务部门,对写材料已力有不逮,力不从心了。
局长挽留了几次,但我去意已决。最后我中午从写材料的岗位离走了。 但是,后来领导遇到单位大的材料,或是自己的年终述职报告,民主生活会的发言等,还是习惯性地想到我。不好意思,不在其位不谋其事,我都拒绝了。
有的领导,只要你埋头干事,只会说几句口慧而实不至的扯淡话,对这样的领导,不值得你为他拼命,要么和他据理力争,为自己找回该有的利益,要么,早点转身走人。
工作中接触了好几位公务员,
发现他们近期普遍很疲惫!
一聊之下,得知疫情以来工作压力大,
家庭难以照应,
必须随时待命!
写不完的材料加不完的班!
基本上没有节假日和休息天,
受疫情影响政府财政吃紧,
绩效降薪也不可避免……
这次疫情,
其实最苦最累压力最大的,
还是基层公务员,
每天早出晚归超负荷工作……
毕竟再怎么苦和累,
工作还是稳定的,
不象企业的倒闭、裁员……
他们也是有苦衷的!
#公务员考试# 申论考试中,很多同学感慨:“为什么那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词汇,我在概括材料内容的时候就想不到呢?”
正是因为你对规范表述词的积累太少了,像下面这样的精准概括练习,每天练一练,你离申论80+就不远了!
公务员看似工作简单整天有人也在议论,每天无事可做,那仅可能是个别人,可能是年岁比较长,又啥也不会的人。不过现在又出现一些佛系年轻人,也是比较另类的存在。
但凡有点想法,想进步,又能干的人承受的肯定比其他人多。由于你工作能力强,领导也愿意用你,写个材料、做个报表、写个简报、做做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宣传工作、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都将会交给你这个比较能干的年轻人。
对于这样的年轻人,多数人评价还是好的。领导也喜欢用,因为他们没有怨言,就算有也藏在心里。经过几年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这个年轻人确实会成长为多面手,说起任何工作都能拿下干好,因为他们干了太多工作,每干一种工作就得研究怎么干好,自然也就成长了。
《贞观长歌》里一段电视剧台词:太子整天被大臣和谋士围着宠着,自然能力弱。但是李恪等其他皇子无人宠,干什么都得自己来,自己闯荡反倒练下一身本事。
他们加班不是领导要求的,而是手头的工作太多,自己又想着干完,结果是刚干完这个那个又来了,应接不暇。那么多工作在等着,他只能自己放弃晚上或者周六日休息去加班。
有时候,上午上级通知要调研,让下午下班前完成。那他们中午就不休息了,吃了午饭来到单位就开始干。领导也没说你中午别休息,只是文件交到你手里了,那么你就得完成,找什么时间太紧的理由不太好,只能是自己多累点。
有人说就是这么忙这样的人也不一定能提拔。但是如果真的不这么干,又怎么提拔你呢?
《省委书记》小说中提到领导真正喜欢用得人只有两种:一种人是铁杆心腹,能舍命替他办一切事情,包括那些最黑最丑的事。这种人即便能耐不大,不懂业务,他也会重用。还有一种人就是业务能力特别强的,虽然不那么贴心,不会整天阿谀奉承,不走关系,但老实憨厚正直,起码不给他找麻烦。这种人他们也会重用,这是他们制造政绩少不了的人。
这也就是基层公务员为什么也有通过苦干实干能干被提拔的,然后网络上就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说靠关系,一种是说靠能干,其实并不矛盾,只是你自己属于哪一种。
上面说的这种勤奋的人大多数都是第二种人,正直、能干、任劳任怨,终究也会被提拔使用,至少待遇会得到。
你们说这样苦干实干的人会得到重用或者好处吗?
省委书记/小说/官场
我真的很纳闷,为啥现在愿意写材料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我们单位外聘的合同工写材料一年20W不难,要是写得好,再加上肯吃苦,愿意加班,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也会很有优势。
我当年报考大学,也是为了避开写出来而报了历史专业,可毕业以后考了公务员文书岗位,就一直在跟材料打交道。那个时代没有电脑,但我真的是从小就爱看书,参加工作以后更是天天读书看报,文书岗位还有这个优势,各类内参、文件都优先看到。
在单位主持过知识竞赛、文化广场晚会等等,串场词都是自己写,也写过上万字的省检工作汇报。现在有电脑了,感觉材料好写多了,重点是懂得如何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写材料其实也没多难,甚至和学什么专业都没关系,无非就是多看,多写,多想!天下文章一大抄,积累素材才是关键!只要有足够的素材,去借鉴,融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改一改,差不多写个几遍,就明白写材料是这么个回事了!要知道体制内的,会写材料确实优势大大的!写材料贵在有素材多写多读多看,一份分类清晰的资源很重要,初始阶段写的不好不要紧,坚持写下去定能锤炼成材!
最后,这份《公文写作高手必备》2.56G的素材,到你退休都够,既有范文,又有框架,既有标题,还有词组,根本不需要自己再去花时间搜集整理,因为是电子版,直接可以编辑。可以点击图片下方“看一看”就可以获得一个材料写作的工具箱。
考上公务员,以后才知道的事情!1、真的不累!很多人会认为考上公务员以后都是干一些机械性的,重复性的工作,每天不是在和文字打交道,就是在和表格打交道,觉得人生就这样一眼望到了尽头,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很累。但实际上作为一名过来人,我想说的是有这种想法的人想多了。虽然具体的工作中确实有很多文字材料和表格,但是它却不是机械性和重复性的工作,其实也是一种工作能力的锻炼,因为你每一份材料都需要倾注大量的思考,而且你每一份材料都写完之后,可能都是一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就像是修建公路时的设计图一样,你写的材料可能将会变成未来几年某些地区的具体实现的工作,从这个角度来说,你还会觉得这是重复性的工作吗?你还会觉得这样的工作没有意义吗?你只会更加重视自己的工作内容,唯恐出现一点差错。那么有人该问了,那这样跟不累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了!首先你会觉得你做的事情很有意义,做有意义的事情,你还会觉得累吗?其次,你不用担心很多别的事情,不说自己35岁以后被辞退,比如做生意,搞创业的,赔了怎么办?最主要的就是心不累。考上公务员以后,只用操心一件事情,那就是干好本职工作。别的很多事情你不用考虑,所以我说真的不累,毕竟大部分公务员的工作都是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的室内工作。相比别的很多职业好多了,人要学会知足。
2、对象真的好找。说一点很现实的问题吧!公务员的工资真的不高,而且还经常加班加点,照顾不了家庭,但是奇怪的是,找对象真的很好找,相对来说容易多了。一个人考上公务员以后,当别人知道他都是单身的时候,就是会有很多的人来介绍对象,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是觉得把一个公务员介绍给一个学历很高的人也可以,介绍给一个很有钱的人也可以,或者介绍一个长相十分出众的人也可以。总而言之,好像介绍对象的人觉得把一个单身公务员介绍给任何一种社会上别的职业的人好像都不掉价。而且公务员这个职业好像就能先天性的把这个单身的人的容貌不好或者是家庭条件不好等条件给自动屏蔽了。也说不出来,为什么?反正就是大众对公务员作为相亲对象,还是十分认可的。
3、精英真的很多!很多网民对公务员的认识都是那种二本三本学习不好的人才考公务员,学习好的人都去什么大厂赚高薪了。但是你要从数据上看的话,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比往往都会比一般层面上的公司的竞争比要大得多。你见过有几家大公司做招聘人,还得组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一类的东西?而这些都是公务员考试的基本。同时,考上公务员以后,你真的不单单是得学习好,你得各方面都很优秀,才能应付好工作,而不是像很多别的单位一样,只要埋头苦干就行了,别的什么都不用思考。说白了,公务员这个职业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单拿出来公务员的某一项可能不是很突出,但是如果论上情商、智商、反应速度、抗压能力等等各项数据,公务员里面的精英还是很多的。
4、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当公务员就是为大家做事的人,这更符合我们中国人传统的认知,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好像我们的骨子里面都有一种想为别人服务,想为他人做奉献的基因所在,当然了,从本质上来说,各行各业都是在为别人服务,都是在做奉献,但是只有公务员这个职业更显性,会更容易的让人认为他是在为别人服务,为大家服务,是在做奉献,这种做事的成就感,会让很多人感觉人生很有意义。举个简单的例子,虽然自己的工资很一般,赚钱不多,但是看到自己的努力,路是你找的项目,树是你安排人种的,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你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当然了,现在需要想说的一点就是,想当公务员,你就得考试,而考试你就得学习,不学习,不努力,还想考上公务员,那真的是不大现实。马上该过年了,又有假期了,推荐想考公务员的亲,看一下下面这本书吧,学习要趁早,省的错过一年,自己后悔。点击下方蓝字链接,就可直接购买。
【官方正版】升级版公务员国考/省考/事业单位行测通用得分机器
考过两次公务员,两次研究生,目前上岸两年,个人体会:在体制内工作,文字能力是必备素质,不一定要文采飞扬、妙笔生花,但至少得能写一篇结构完整、语言通畅的文章。
我就是喜欢写材料,不想升职加薪,就是纯粹的喜欢,我一直梦想做个体制内学者型,但是别的都不太擅长,唯独喜欢专研写材料,写材料使我快乐。有同事打趣到羡慕我写材料,我笑笑说材料这东西,不管是不是专职写材料,可以不精,但上不能不写,四平八稳的东西,做业务也要会写。
很多领导都是写材料上去的,一般都会自己动手修过材料,甚至很多比较重要或者独特的材料都还自己写。写材料虽然累,但是能接近领导层,不会被边缘化,在领导身边写材料,即是苦差事,又是推助器。
平时写材料,大多是搜集大量的素材后,进行提炼总结,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我见过材料写得好的那些人,很多都是理科生,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个好东西《公文写作高手必备工具箱》,既有范文,又有框架,既有标题,还有词组,根本不需要自己再去花时间搜集整理。
体制内没有背景的普通公务员想往上走,想开挂的路子
我想就只有
做个写材料的笔杆子加上一战成名了吧。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成名!
毕竟写材料的太多了。
下面来分享一下我这个基层老鸟
这几年在基层工作的所见所闻吧。
唐三是我们单位写材料的老手,一年能写个十几万字,就是各种领导发言稿、调研稿、活动方案啥的
但是从来不署名,只是以单位的或领导的名义发行
虽然写得好,但是只是单位少部分人知道
而且,基层往上升要考虑很多因素,所以一直是大头兵。
结果后来,他参加全省的公文比赛一下子获得了银奖。
而且有几篇鸡汤软文还被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夜读转载。
这一下子名气就打出来了。
结果,市两办、宣传部、组织部、调研处都来抢人。想要过去写材料。
后来,唐三通过一些其他机会,调到了省直机关。没过多久顺势解决了副科。实现了弯道超车,而且还没碰到天花板。
如果唐三不出名,还在基层趴着,那这辈子运气好到祖坟冒青烟,能排上一个副科,挨近班子,就是幸运了。
这就是名气和机会的重要性。
当然,你也要有一手拿的出来的本事,写好材料不失为没有背景的体制内人的一条捷径。
致敬放不放假都在防疫一线的基层工作者。
来自朋友圈截图
#辞旧迎新打卡挑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