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新闻发布会##新警事儿速递#【公安队伍已有190万人具备执法资格】记者从公安部9月1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为切实发挥以考促学、以考促训、以考促用的作用,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推行并不断改革深化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制度。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在职民警约有190万人取得基本级执法资格,6万人取得高级执法资格。在此基础上,不少地方公安机关出台措施,鼓励民警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如厦门市公安局截至目前共有700余名民警通过了法考,有效地提升了广大民警的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
本人28了,211本科,未婚,目前在职公安干了五年了,中部小县城乡镇派出所,月薪4000+,离家200多公里,第一学历大专法律,自考本科去年过了法考。不想在基层干了,浪费时间。想辞了回家找个律所,家里有房有车没压力。有没有相同经历的前辈指点一下。

1、建议你还是继续在乡镇派出所做个警察吧,四千多块钱虽然相对不太高,但是对于乡镇的工资来说工资还是可以的,派出所工作稳定,收入也是稳定的,特别是从长远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
2、律师行业,不是从表面看的那么高薪风光,律师行业,岗位竞争激烈,各种优秀人才多之又多,僧多粥少,有些供大于求的局面,律师收入高低差距大,收入不稳定,除了工作能力与专业能力外,还要有一定的人脉资源。
36岁,警察,乡镇派出所副所长,当了6年了,到手工资5000多,目前的工作游刃有余,但长期和家人两地分居,未来基本没有晋升机会,为了家庭团聚,想辞职去家人所在的城市,有A证、在职法硕,不知道从事法务还是律师,纠结中,担心跳出去给不了家庭稳定的收入。望大家给予指导!谢谢!
1、好不容易做到副所长,建议你还是慎生选择辞职吧,虽然你有A证,在职法硕,但不一定在法律方面的优势,无论是做法务还是律师基本上都需要从零开始,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累积才有可能变的好一些,前几年的收入估计不会太高,且不稳定,即使几年之后,你的收入也不一定有多高,况且依然是稳定的,律师与法务方面的人才是多之又多,竞争激烈,僧多粥少,收入差距也特别的大,20%的工资是高一些,大多数收入相对可能是一般的

2、你目前应属于公务员工性质,可以先做着,看未来是否可以调动,调到家人所在城市,这个是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公安系统工作相对都是非常不错的,还是珍惜吧,一旦失去,估计后悔都不及的。
【缅甸警方破获了一起警察和社会人员勾结敲诈勒索吸贩毒人员案件】ly
缅甸国管委信息宣传组9月2日发布信息称,仰光市破获了一起警察和社会人员勾结敲诈勒索吸贩毒人员案件,逮捕了5名男性、一名在逃警员和6名在职警员。
宣传组发布的信息显示,警方收到举报信息得知,有部分腐败公务员及不法分子,发现吸贩毒人员后,不仅不对其进行追责,反而假装为缉毒警员,对他们进行恐吓后勒索钱财。
为此,相关警察脱下警服着便衣,开展了侦办工作。8月27日晚7点,警方在仰光省巴汉镇区耶达谢街区耶达谢旧路内,逮捕了参与恐吓勒索钱财团伙中的耶达谢新路内人士,丁温昂@丁基、敏昂@昂特咩。晚8点,在仰京镇区一酒店内,抓获了耶达谢新路内人士奈林昂@瓦纳、仰京镇区12号街区青年迪萨路人士凯谬温@蓬路和在逃警员维漂吞@维漂登。晚8点30分,在耶达谢旧路,逮捕了耶达谢街区郭敏郭钦路人士欧嘎敏@林丹乌。

警方逮捕6人后,对其进行了审讯。根据供述信息得知,恐吓勒索吸贩毒人员时,巴汉镇区缪玛警局有4名警员、格麻育县警队办公室有2名警员参与。由此,相关警局抓捕了该6名警员。
据被逮捕人员供述称,2021年9月内,他们在巴汉镇区勃丘街区One Stop Mart前抓获的2名吸贩毒人员处,勒索了350万缅币,然后从达梅镇区1酒店老板处勒索了600万缅币。2022年4月内,他们在达梅镇区一俱乐部停车场内,从1名疑似售卖毒品的男性处勒索了350万缅币。之后,在该停车场,再从另1名男性处勒索了800万缅币。又在马严贡镇区格巴挨佛塔路与德达列路口处,从1名在俱乐部、酒吧和KTV做DJ的男性处勒索了1490万缅币。
7月内,在马严贡镇区一家KTV前,从1名男性处勒索了500万缅币,在巴汉镇区一家餐饮店停车场,从1名男性处勒索了400万缅币。8月份,在格麻育镇区一家KTV停车场,从1名男性处勒索了300万缅币。在马严贡镇区1家俱乐部停车场,从1名男性处勒索了30万缅币。在巴汉镇区一家KTV,从1名男性处勒索了40万缅币。在导欧格拉巴镇区City mart前,从1名在一家酒吧DJ处勒索了13万缅币。在巴汉镇区1家KTV停车场,从1名女性处勒索了60万缅币。在德贡镇区一家俱乐部,从1名男性处勒索了140万缅币。在达梅镇1家酒店,从1名男性处勒索了2000万缅币。他们共计勒索14次,犯罪所得为7073万缅币。

在上述恐吓勒索案,在逃警员维漂吞@维漂,社会人员欧嘎敏@林丹乌和奈林昂@瓦纳 3人为主犯,其余人员为从犯。凯谬温@蓬路参加了8次,丁温昂@丁基参加了4次,5名警员和敏昂@昂特咩参与了2人,剩余1名警员参与了1次。
警方称,对于6名在职警员和一名在逃警员,将以警察管理法以及民事刑法进行追责。对于社会人员欧嘎敏@林丹乌等5人,将以刑法立案追责。警方呼吁,民众们如亲自遭遇,或得知、或看见恐吓勒索案,可向就近安全部队营地及负责人们秘密提供信息,或者直接报警,警方将严厉打击。
这个事件发生好几天了,我也一直在关注,但是由于犯罪嫌疑人身份特殊,是一名在职的派出所民警,而且刚开始事件的经过报道并不详细,所以也不好说啥,只是觉得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让一个曾经两次见义勇为的人民警察变成了一个杀人犯,伤两人,杀三人。

随着对真相的了解,我也和很多人一样有些同情他,后来他弃车,弃枪,逃入深山,让很多人更是觉得他是个男人。
直到看到新闻说他杀害的三个人中,有两个孩子,一个五岁,一个八岁,我对他的印象彻底改变了,孩子是无辜的 ,大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不应该牵扯到孩子。
刚刚看到警情通报 ,犯罪嫌疑人李某已经坠涯身亡,也许这对他来说是最好的结局了。
做警察的时候奉命做个节目,由你编写并出镜给你冠名,版权跟你这个在职警察有啥关系,现在辞职了觉得这个节目版权是自己的,想多了。
上海,黄浦。男子穿假警服遇上真民警,谎称衣服是借来的,查明后才发现男子的真实意图,居然是想多搭讪女孩。
民警在外滩巡逻的时候,发现一名可疑人物,身穿警服但形迹可疑,民警赶紧上前询问,对方一时慌了神,称衣服是借来穿的,因为下雨了,这个衣服不过水。

这种说辞,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是在撒谎,哪能骗得过民警,经过一阵盘问后,男子经不住民警的威仪,如实交代了实情。
原来男子是一家餐饮店的服务员,自己都快30岁了,还没找到女朋友,就想出一个搭讪的好方法。看到大家都很崇拜兵哥哥,于是就在线上买了大量的民警衣服,经过实践操作确实有效,他现任女友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成功交往的。
男子为了搭讪女孩,将自己包装成民警,尝到了甜头后,他又买了大量的警服,想以此来搭讪更多的女孩,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又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一、男子持有和使用警服的行为,会犯法吗?
警服是由相关部门统一监制的,并且会统一管理。除了在职民警外,其他人不得使用和持有。
《警察法》第三十六 持有、使用民警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男子因为违反了上述法律,非法持有和使用警服被行政拘留了10天。由于男子这个行为还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严重后果,并没有构成刑事犯罪,所以只对男子进行了行政处罚。
那么我们不得不问,男子的衣服具体是从哪里买的?幕后人物到底是谁?
二、私自制造和贩卖警服违法吗?
确切地说是违法的,警服是专门指定的地方制作,发放也是统一管理的。怕的就是像男子这种不法之徒,利用警服的特殊性做出违法之事。
《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第十四条 单位或者个人非法生产、销售民警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或者个人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所以,民警继续追查幕后制造者,贩卖者,目的就是不让这些眼睛只有利益,没有法律的人再起波澜。

如果这些人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民警将会对其负责人或者个人行政处罚,拘留15天,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倍罚款。
但如果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将会追究负责人或者个人的刑事责任,绝不姑息。
这件事让人想想都可怕,男子已经利用自己假民警的身份,骗取了现任女友的信任,都处于正式交往的阶段。
但是大家都知道,以这种骗人的方式获得的感情是不长久的,露馅也是迟早的事情。如果双方能够顺利分手,那也还算是万幸,如果不能顺利分手,男子会不会因为害怕被揭穿后承担法律责任,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另外,男子在取得现任女友的信任后,就萌生了想搭讪更多的女孩,他的目的是什么?到底又想干什么?确实值得深思。
@法律联盟 希望女孩子在交往男友时,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千万不要被表面的东西给蒙蔽了双眼。

对于这件事,大家怎么看?#我与宪法40年# #律师来帮忙# #法律联盟#
【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三年来】持续聚焦法治公安建设,不断提升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三年来,全国公安机关持续聚焦法治公安建设,不断提升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聚焦法治公安建设目标,坚持不懈推动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不断提升,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执法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完备。推动重点领域公安立法,不断完善执法标准,规范执法程序,修订完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制定完善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现场执法指引等执法制度,为基层执法办案提供明确、具体的操作规范,减少执法的随意性。执法监督管理更加系统严密。把内部法制审核监督与外部监督制约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深化受立案改革,推进由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对刑事案件重点执法环节进行统一审核、统一对接检察机关的“两统一”改革;在派出所等基层执法单位实施法制员制度,强化对执法办案全过程的质量把控。建立健全执法全流程记录制度,实现对执法活动的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健全完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协作配合和制约监督机制,深化“阳光警务”,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执法服务保障更加智能高效。全面完成派出所等基层执法场所的办案区规范化设置,按照“安全、规范、集约、智能、高效”的原则,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建设“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推行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保障一体化运行模式。截至2022年3月,全国公安机关共建成执法办案管理中心2900余个,完成率达到95.9%。全面推行网上办案,开启执法办案的网上“单行道”和“快速路”,执法办案更加透明规范,执法监督更加精准高效。执法能力水平取得显著提升。深化全警实战大练兵,组织开展“教科书”式执法培训,推行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制度,不断提升民警的法治素养和执法能力水平。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在职民警约有190万人取得了基本级执法资格,6万人取得了高级执法资格。

#公安部新闻发布会#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李蓓:这一年,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法治公安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法治公安建设目标,坚持不懈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稳步提升。积极推动和参与制定有组织犯罪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法规,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和指导意见,为基层一线执法办案提供了有力法律武器。累计建成市、县两级公安机关集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保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2794个,完成率达91.3%。加强执法源头、执法过程和执法质量管控,深化落实法制员制度,全国已配备专职法制员1.6万余名、兼职法制员7.3万余名。持续推进执法资格考试工作,全国在职民警共有190余万人取得基本级执法资格,6万人取得高级执法资格。不断加强执法监督管理,深化落实受立案制度改革等24项改革任务。大力推动执法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升执法办案和监督管理效能。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集中整治有案不立、压案不查、降格处理等执法突出问题和顽瘴痼疾,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了国泰民安##你的平安我的节日#
从警三十年,二零一九年光荣退休,祝全体在职民警节日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