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几十万博士毕业找不到工作,大部分都去竞聘公务员、中学教师。
我是思想家,怎么想也脱离不了困苦的生活[捂脸][捂脸]//@德才兼备冰淇淋Tk:涨能耐呀!应聘!考公务员,读大学,功博士!当科学家,军事家。怎么不能改变身份呀?
朱启臻头条群星榜·10月人气作者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都说做农民难,但你知道有多难?# 农民的难,难在不能选择身份;农民的儿子当农民,进城务工了,也是农民工。农民难,难在无法回避风险;无论是自然风险,还是市场风险!

2022年了博士待遇如何?八卦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的薪酬待遇现状!
我相信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准确告诉你目前中国博士的数量,因为博士每年的数量是逐渐增加的,是一个动态的数量。自1983年中国第一批博士毕业到现在(2021年2月),中国博士的数量为97w人左右,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数量。为了证明数据的可信性,我就为大家简单计算一下,希望能让各位朋友心服口服。
截止到2017年12月,我国博士完成毕业的人数大约在70万,同时近几年每年博士的毕业数量在9万人左右(包括在职博士和全日制博士),经过2018年--2020年的发展,这三年博士的毕业数量为27万左右。所以截止到2021年2月(2021年博士还未毕业,暂未进行统计),中国的博士总数量为97万左右。

下面我们就结合博士毕业选择的行业不同来分析一下博士毕业后的薪资水平。
1、高等院校
博士毕业后去高校教书育人,这是大部分博士的理想职业。我的大学同学就是因为想要到高校老师才下定决心读博士的,据他介绍博士期间的压力大的使他经常失眠。那么博士毕业后进入高校教书育人的薪资待遇有多少呢?
以我同学所在的南京某二本高等院校的待遇为例,由于他本科院校非211、985高校,所以博士毕业后只能选择非211、985高校。面试了几家高校后,他最终选择了南京的这所高校,相对于面试的其他高校来说,这所高校给的待遇可以和一般的211高校差不多。
博士入职后直接给予事业编制,安家费20W--40W不等,科研启动经费3W--8W不等,一年后给予副教授职称。转正后,工资+申请课题资金等综合年收入在25W--50W之间,这个数额并不固定,和自己申请的课题有关。

2. 机关单位公务员
博士毕业后选择去机关单位当公务员的也有一大部分,对于这部分的学生主要是怀揣着理想的人。当然博士毕业后进机关的层次不一样,待遇肯定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比如:去年我们地区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招聘了2名双非院校的博士,这在我们当地这个四线小县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引起轰动的主要原因是博士也比进入县城科局工作有点大材小用,而且县城对于博士的引进政策并不是十分优越。
我们县城引进的博士,一年试用期,试用期转正后定级为二级主任科员,享受正科级领导待遇,加上人才引进不同,每月收入6000元左右,综合年收入也就在10W上下。这对于读博期间付出的成本来说相当地不划算。所以我们私下讨论的时候,都预言这个博士在县城呆不久,至少会去我们当地的高校工作。
而对于大部分博士毕业生来说,进入机关的层级基本都是省厅部门或者部委机关。这样的岗位平台起点高,职级晋升得比较快,职级晋升快就意味着可以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对于省厅或者部委的公务员来说,一般副处以下岗位到点就提,不会像基层那样有严格的名额限制。

当然博士进入机关单位的工资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只能说比一般的高等院校的工资要低不少。根据博士进入不同层级的机关,可以将博士的待遇分为两个等次,第一等次为部委或者省厅岗位年综合收入在20W--25W之间,第二等次为地市级及以下岗位综合年收入在15W--20W之间。当然不同地域的公务员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以上数据仅限于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数。
3. 科研院所、医疗等事业单位
博士毕业生中有一部分人毕业后会选择去科研院所工作,这种人基本上属于学术大牛、专业性较强,想在学术上有一番作为的人。当然科研院所的待遇也是很不错的,据可靠资料证明,科研院所的待遇和部委机关公务员的待遇差不多,只不过平常的科研经费要比一般的高等院校多点。
同时科研院所的工作内容也比较单一,主要是研究自己所学领域的高精尖技术,然后争取科研上的一丢丢突破,这就相当了不起了。所以对于科研院所博士的待遇我们就不再列举具体数额说明了,大家心里有个待遇水平即可。

而对于学有专长的博士来说,最典型的要数临床医学博士,他们毕业后大部分会进入知名三甲医疗机构,对于这个群体的博士来说,他们的收入也是很客观的,毕竟人家掌握的技术一般人掌握不了。以一名三家医疗机构博士生的待遇为例,,年综合收入在30W--80W之间。具体的收入待遇水平还要看自己所在医疗机构的水平和业务量。
4. 企业
对于很多博士毕业的人来说,很少有博士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除非自己所学的专业比较特殊,比如:药学研究、化学、机械等。对于这样的人才只有高薪的企业才能聘用得起,所以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博士毕业生会选择到企业去工作,即使是独角兽企业或者是知名外企,大家也很少看到博士的身影。对于进入企业工作博士的待遇,因为行业的不同,提供的薪资待遇肯定也存在着较大差距,我们也就不在讨论了。

综合来看,我们国家的博士毕业生数量整体还不是很多,总数目前不会超过100W人,而大部分博士的薪资待遇还是比较客观的,无论是进入高校还是从政还是进入科研院所,博士待遇几乎可以秒超本科生。
#辅导员、中学教师、公务员与博士学位#现在很多高校都取消了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但留了一个口子,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两课专任教师和辅导员系列可以招收在职的博士。对教思政课的教师攻读博士,还可以理解,毕竟他们也要教书,也要做研究。但辅导员攻读博士学位始终不太明白,辅导员要求的是思想觉悟高,与更高层次的专业化教育之间没有太多关系。或者说,辅导员不需要读博士也能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但现在似乎明白了一些。现在流行低职高配,什么意思呢,明明我这个岗位只需要本科生就够了,但是有一堆博士来应聘,我干吗不招博士呢?于是乎许多中学就了博士毕业的教师,甚至有了副教授跳槽中学当教师。也有街道办招聘了一堆博士,而且是清北毕业的。今年我们院毕业的博士,有的去河北某县政府办公室,有的去了南方某市政府办公室。那么,身为高校,培养人才的地方,辅导员为何不高大上呢?记得当年听《杨家将》,说天波杨府看门的都七品。看来,能力重要,身份和面子似乎更重要。

现在硕士博士都不是为了研究什么高科技,都是想做个国家公务员赚点外快。
因为我们国家高学历的博士研究生人都喜欢考公务员,没人喜欢当工人![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的确是这样,做公务员最好,创业成功率太底//@金翅大鹏魔王:金玉良言[赞]。奉劝同学们一定不要看不上深造考研考博,贪图轻松早早放弃进一步学习,草草毕业就进入社会。即便不考研,在学期间也一定要多学习,考证书,参加实习。
郭东坡am本科毕业十二年后,深夜反思,我很后悔当初的择业选择。



一个职位竟有近60名硕博士报名,体制内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近期,单位进行了一次公开引进硕博士工作人员考试,岗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名,最终竟然吸引了近60名硕博士报名,其中博士近10人,竞争可谓相当激烈!经过面试,最终一名硕士成功上岸。
近两年,各个单位在招聘、引进工作人员时,学历门槛在逐步提高,硕士、博士引进力度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一些事业单位直接到名校抢人,只要来,直接事业编制。作为在职公务员,也无形中形成了很大压力,年龄已没多少优势,学历更是将很快被这一批批硕博士碾压,更可悲的是,还要面临延迟退休!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硕博士扩招、就业压力加大,将有更多硕博士进入体制内,体制内人员间的竞争将更激烈!
@体制局中人面对这种新形势,作为体制内人员,一是要心理适应,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二是要主动适应,在学历上、在知识上主动提升自己,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努力争取不落伍!#直言职场##直言职场##职场达人说##职场干货#
本科,硕士,博士全去考公务员了,这种社会导向不正确,如果这些人都去搞技术,搞科研了才是这个社会该倡导的,前提是给他们合理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许多人争议,硕士、博士考公考事业编,说内卷,说不公平。
但是,请不要剥夺了研究生、博士获得基层工作的权利,知识的力量是无穷尽的。
考公也好,考事业编也罢,只要专业对口,个人有爱好,无可厚非。从基层做起,才能掌握专业发展方向,提升自己内在潜力。水稻之父袁隆平,不也亲自下地种田吗?
其实需要警惕的,是硕、博无差别地选择职位,单位无差别地剥用毫不相关的硕士、博士,这才是国家政策层面应该引导的。
毕竟培养一个研究生,国家耗费颇多,占用了优质社会资源。毕业了,抢占一个风马牛不相干的基层公务员岗位,是人生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
专业相关,哪怕是车间一线岗位,硕士、博士也可勇敢选择,因为那才是专业的基础,创新的源泉。闭门造车能成就几个专家吗?
大家评评,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