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0岁的何赛飞去老师家吃饭,她看到照片中老师的4个儿子,她预感自己会成为老师的儿媳妇,没想到后来她真嫁给了4兄弟中的一个。
1963年,何赛飞出生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家里有三个女孩,她排行第二。
在特殊时期,因为父亲工作的性质,整个家庭都受到了影响,父亲被安排在农村。
何赛飞的妈妈,因为不能接受丈夫离开了原来风光的工作单位,又拿着一个农村户口。
所以在她四岁的时候,妈妈提了离婚,姐姐和妹妹都跟着妈妈,当时何赛飞哭着喊着求妈妈留下。
何赛飞从小喜欢拍照,那天,妈妈和姥姥就拉着她去照相馆,何赛飞很开心,以为又是去照相了,但到了照相馆以后,何赛飞看到是父亲一个人来接她了,并不是照相。
当时父亲一把抱住她就往回走,所以父亲却下决心要一个人把她养大,女儿不成人他就绝不再娶。

为了维持生活,父亲很是辛劳,不仅做手工艺,还上海岛的山上采石。他在拉平板车时,在货堆上挖个孔,让小赛飞坐在中间,用绳子绑住她。父亲到哪,她就到哪,怕她丢了。
何赛飞和父亲生活的非常艰难,有一次父亲拉着板车跌跌撞撞回到家,几乎饿昏倒在家。那天起,父亲决定教女儿烧饭。
那时候越剧电影《红楼梦》、《碧玉簪》等在农村放映,何赛飞乐感不错,学了几段。父亲对她说,农村户口的人到了剧团,就可以成为城镇户口,可以养活自己。
在父亲严厉管教下,何赛飞学习三弦,后来岱山剧团招工,但只招收越剧演员,于是父亲给何赛飞找老师,现学越剧。
1982年,何赛飞如愿以偿考入剧团。这也成为了她命运转折的开始。
当年何赛飞考岱山越剧团的时候却仅仅是为了能把户口再迁回城市,能有份可以谋生的工作,能够让父亲过得开心一点。

1983年,20岁的何赛飞调到
小百花越剧团,在那里何赛飞遇到了她的未来婆婆黄老师。
黄老师对学生很是关心,她经常会叫团里的小姑娘去她宿舍改善伙食,对有着坎坷童年的何赛飞,更是照顾有加。
有一次她去老师家里做客,她看到老师家里挂了一幅全家福,看到老师的4位儿子,那一刻,何赛飞心里咯噔了一下,直觉告诉她,她以后一定会嫁给老师的其中一个儿子,成为老师的儿媳妇。她也不知道自己的脑海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想法。
而其实那时候她从来没有见过老师四个儿子中的任何一个。
后来演出时老师生病,老师的二儿子杨楠从外地回家,何赛飞刚好也在。没想到,杨楠对何赛飞一见钟情。不久后,便对她展开了追求。
杨楠不仅相貌英俊,而且性格温和,让何赛飞觉得踏实可靠。黄老师在从小缺少母爱的何赛飞的心目中,早已成了“妈妈”的代名词。杨楠及其一家人满足了她对稳定安宁生活的渴望。

很快两个人便陷入热恋,虽然两个人都是彼此的初恋,但是他们的恋爱就是奔着结婚去的。
热恋期间,何赛飞也跟普通的姑娘一样,为心爱的人亲手织毛衣,织围巾。
何赛飞与杨楠的这段恋情也是何赛飞的初恋,两人在相恋5年后,成功迈入了婚姻的殿堂。但遗憾的是自己的父亲没有亲手把女儿交到杨楠的手上。
他们领证那天是大年三十,两人什么都没准备,何赛飞拉着自己的箱子,把东西放在杨楠的屋子里,就算是两人成了家。
因为从小缺少母爱,总是让何赛飞觉得自己比别人家的孩子差上点什么,分外的敏感,怕别人说起妈妈,问起妈妈。
而杨楠知道何赛飞内心深处的想法以后,他郑重对何赛飞承诺:此生绝对不会离婚。
结婚后的两人依旧与父母住在一起。半年后,何赛飞被分到宿舍,他们才搬了出去。后来丈夫为了支持妻子的事业,俩人商量暂不要孩子,谁知这一等竟等了十年。

或许正是杨楠和家人的这种支持,才让观众们看到一个有着成功事业的何赛飞。
后来她与张艺谋导演合作,出演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三姨太,成功由越剧演员转战电影。后来她又和陈宝国联手主演《大宅门》,凭借杨九红一角红遍全国。
等待的时间很漫长,但杨楠毫无怨言,终于在杨楠42岁那年,两人才迎来了他们的儿子。在儿子出生后,杨楠将重心转回家庭。
后来,有人问何赛飞,“当年你也算是个名角,嫁给杨楠,什么都没要,你后悔不后悔?”
何赛飞坦然答道:“那有什么后悔的,我和杨楠之间用不着这些虚的,我觉得真正的夫妻在一起,靠的不是外在的那些东西,而是骨子里的这种情分。”
回忆起童年的经历,何赛飞坦然说道:“我觉得老天是公平的,我的父母婚姻不幸,却让我有了一份相守32年的感情,我曾经自卑自己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如今我的家庭真的很幸福。”

也许这就是真正的幸福吧,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相濡以沫。
从某种角度上说,原生家庭是一个人的宿命。
个人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会是他以后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而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所受的心理创伤,会伴随他的一生。
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幸福的童年中长大,不管你曾遭遇过什么,如今的你,正通往更明媚的未来。#情感#
何赛飞和初恋在一起没多久,突然发现对方之前有过一个女朋友,觉得被欺骗的她,直接和男友说“我们不可能了,拜拜吧”,接着买火车票气冲冲就赶回了岱山老家,男友花了好大功夫才把她追回来。
后来两人结婚,何赛飞回忆说,当时自己确实太任性了,其实老公和前女友之间交往时间很短,根本没有什么。

何赛飞和老公相识是在她20岁那年,当时她和其他姑娘在剧院的院子里洗衣服,忽然走进来一位英俊的小伙,两人对视了一眼,彼此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位帅小伙竟然是自己老师的儿子,更没想到的是,这位小伙以后还成了自己的丈夫,在未来的岁月中默默支持和守护着她。
何赛飞出生于浙江,家中一共有三个孩子,她在家中排行老二,小的时候因为父亲事业陷入低谷,母亲选择了离婚,她则被判给了父亲,虽然家庭破碎了,但父亲给予她的爱却一点都没有减少。
因为父亲是文艺出身,他希望孩子能有出息,从小便教她一些技能。
16岁时,何赛飞经常跑去剧院看一些越剧电影,每次回来都会给父亲学上几段,父亲感觉女儿很有表演天赋,便不惜重金给她找了一名辅导老师。
何赛飞也很争气,19岁时成功考进了浙江岱山越剧团。进入剧团的第一年,她就凭着出色的表演功底出演了越剧《终身大事》中的女主角,在当地打开了名气,还被称为越剧五朵金花之一。

1984年,何赛飞首次接触电影,拍摄了她的第一部影片《五女拜寿》,在其中饰演一个小丫鬟,这让何赛飞感到了荧幕的魅力和吸引力。两年后,她被导演铁骊选中,出演《红楼梦》中的“妙玉”一角。
这部剧前后拍了三年,让何赛飞的演技有了很大的进步,也使她被大众所熟知,还被张艺谋邀请去出演《大红灯笼高高挂》。
2000年以后,何赛飞主要以电视剧为主,并先后出演了《大宅门》中的“杨九红”和《孝庄秘史》中的宸妃海兰珠,拿到了许多大奖,开启了“姨太太专业户”的角色生涯,深受观众喜爱。
而何赛飞在事业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丈夫杨楠的默默支持。何赛飞与丈夫结婚32年,从来没有传出绯闻,难能可贵。
因为从小父母离异,导致何赛飞对婚姻渴望不可求,并且也一直没有人追求自己,后来恰巧在学习曲艺的时候,认识了老师的儿子杨楠。

两人一见面,何赛飞就心跳不已,之后他们聊得很投机,杨楠无意中的一个举动更是让她瞬间沦陷。杨楠对她说:“我喜欢海,也喜欢海的女儿”,这让出身在海边的何赛飞感到很温暖也很浪漫。
杨楠比何赛飞大六岁,当时何赛飞对婚姻比较传统,在日益相处中,觉得眼前这个男人老实、靠得住,就在1988年的除夕夜嫁给了他,那会没车没房,算是典型的裸婚。
之后有人问起何赛飞后不后悔,她说丝毫没有。婚后,她想继续自己的演艺事业,丈夫当即表示全力支持她,这也导致他们在结婚十年后才有第一个孩子,而且孩子的姓跟随妈妈,也可以看出杨楠对她的爱。
孩子出生后,杨楠为了不影响妻子的事业,主动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把所有的家务都打点得有条不紊。何赛飞每次在采访中提到丈夫时,脸上也满是幸福的笑容。
如今的何赛飞已经57岁,她与丈夫相恋了32年,两人之间却没有任何一点的负面新闻,虽然年少时家庭破碎,但在丈夫的支持下,她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从苦命女到金凤凰,何赛飞的爱情,令人羡慕。
我是@五美吟 ,欢迎关注。
南京中考分数2日下午公布,几家欢喜几家愁。我一个朋友小孩662,没有具体排名,65名以内,南师稳了。
不要羡慕,南外前400名的孩子还直接进入高中部呢。6.23万初中生,能考到600分以上都是非常优秀的孩子,前20%只要努努力,本科还是没问题。
六大预估623分之上,位次在6190之上,只有10%的孩子进入。620-625分段有1601人,1分就有320人,此分数段如果想挤进去,确实还需要点运气。
大部分家长都说小孩发挥不好,依据是比模考低。确实今年的卷子难度不大,基本功扎实的反而能够超过模考。
每一个分数都会焦虑。考630的发愁,六大进入也是普通班,如果是非六大可以进9中的英才班、雨花的强基班等等。600分的也发愁,雨中岱山末尾,南航附中、12中差不多、燕子矶又不甘心。570分的更发愁,稍微不注意就会滑档,普高上不了。

中考人数比去年增加7884人,到达6.23万高峰,牵动了近6万个家庭。虽然各大学校扩招,但人数增加使得分数段中部区域较为集中,一分就有大几百人。各大学校的分数线预计也水涨船高,一般能高2-5分,预计面向全市招生的学校,分数线涨相对高点,都说江宁的孩子实在厉害。
各大学校开启浑身解术,2日晚纷纷开启咨询会,各大学校人员爆满,咨询人络绎不绝。家长务必到各个意向学校现场咨询,看到实地还能收获很多,跑几个你就清楚孩子志愿的方向了。4-5号填志愿,这两天学校都会开放,随时有人答疑。
对于指标生,就是高分段的双保险,每个学校一般2-4个,竞争比较激烈。学校都会建议指标生和第一志愿同时报考,增大几率,也使得位次落后的,填报指标生变得毫无意义。当然对于本区的会有数量级的增长,这也是本区指标生优势。

下面仅做参考,帮助更多的人,欢迎留言补充(或私信我):
1、9中618,东大英才626。
2、雨中610,强基625,985班618,海安612。
3、田家炳602,天一610。
4、燕子矶585,南大特招610,海门创新600,海门实验590。
……
国庆期间,因本地突发疫情,宅家不能出门的我在床头翻看相册时,大哥的音容笑貌又浮上了心头……
印象中,母亲特别疼爱既爱读书又懂得尊老爱幼的大哥。大哥和我相差十几岁,我和弟弟是龙凤胎,刚出生时母亲的奶水就不够我们吃。大哥在我们还没断奶时,已考到莆田二中读书。在城里学习时,大哥每周都会把节省下来的伙食费和路费,买了“乳燕牌”牛乳,给我们补充营养。
我和胞弟刚上幼儿园那年,大哥应征入伍去了浙江岱山当了一名海军战士。到部队后,他知道全家老少有七口人,要靠父亲一个月30多元的工资开支,是捉襟见肘的。因此,大哥经常把每月省下来的津贴费寄回家。

大哥每次给家里写信,都会提及我们几个弟妹的学习情况。记得我们上三年级时,大哥在信中告诉父亲让我们也给他写信。刚开始,我们不知道信怎么写。父亲就教我们说:“开头要写亲爱的大哥,您好!‘你’字要加一个心字表示对大哥的尊重,接下去的内容另起一行,信中可以写家里发生的事,也可以写你们的学习情况……”
大哥每月收到我们的信后,在回信中都是先表扬,再指出信中写的错字和语言上表达不对的地方,最后又问些家乡的变化和我们的学习近况。我和胞弟每次收到大哥的来信都是愁眉苦脸的,因为大哥总有问不完的家事。
七十年代末,我们上初中时,父亲在乡下供销社上班,因身边无人照顾,积劳成疾,不久就去世了……因此,大哥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在信中对二哥和三哥说:“你们要么去学一门技艺,要么出去打工赚钱,在家靠劳动,田地少赚不到多少工分的,结婚后还要养家糊口。”二哥听了大哥的话,就在供销社找了一份拉货的活赚钱,三哥也出去学五金修配技艺。

大哥成家后,每月仍然寄回来20块钱补贴家用……1980年他退伍后,县政府把他临时安排在军人复退安置办公室做文员。大哥觉得那不是他想干的工作,便果断辞职回家,埋头翻看摄影方面的书。大嫂经常唠叨:“你光看书能当饭吃?家里米缸都快见底了。”“我在充电……”大哥的话不多。
同年7月,是我参加高考的日子。母亲身体不好,我和胞弟又是长身体的时候,大哥对我说:“弟弟当兵去了,到部队有干饭吃,不用担心了,你太瘦了缺乏营养。”大哥说着就要拿出开照相馆的钱,给我买营养品补身体。我不敢喝口服液,他就让大嫂买些鱼肉,给我加强营养。
1986年,胞弟退伍刚成家时,大哥已是开照相馆的个体老板了。他一边在村委会兼管计生,一边和大嫂经营着摄影生意。胞弟第一胎生男孩后,按照计生要求,他们夫妇是不能再生第二胎了,弟媳妇意外怀孕后,她想把小孩生下来,大哥却动员弟媳把胎儿打掉,他说自己人一定要起带头做好计生工作……

结婚后的我,夏季在鞋厂工作太清闲,看到大哥门店的摄影生意门庭若市,我也想跟他学一门技艺。大哥收我为徒后,在洗黑白相片中,我发现他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有时生意太忙,不管洗出的相片质量好不好,只要客户来取我就给。结果有一次,客户拿走的相片因头型尽寸不合格,不能做身份证。大哥知道了,他要我认真验收每张出店的相片后才能交给客户。在大哥的影响下,我对后来的每一份工作都能力求做到最完美。
1993年,我随军到部队,听说西天尾街少林路两边的地皮要出售给私人盖房子,价格也不贵,但不是当地户口很难买到地皮。我委托在村委会当文书的大哥帮忙买一块地皮,然后准备盖有天有地的套房。结果大哥说:“我是党员,怎么能用权力为自家人谋利益?”大哥照相的门店是村委会盖的,在少林路最繁华地段,多少人想买都买不到。大哥是村干部,他想要可以优先转让,价格也是很优惠的。但大哥又说:“我是党员不能以权谋私。”他不但这么说,还教育当时刚加入党员的女儿说:“你在村委会当干部,入党了就不要谋私,要谋私你就退党,我们有一勤劳双手,幸福的生活要靠自己的血汗来换取……”结果侄女跟着大哥学摄影的同时,眼睁睁看着别人把这个门店盘走了。现在一年店租就能收回当年购买摄影门店的成本,不知大哥知道了后悔不?

“要让身边的人觉得有你在而温暖,不要让别人觉得有你在而麻烦。”大哥经常用父亲从小教育他的话,来教育我们。所以我一直觉得他象父亲一样关爱和教育我们成长。
普职融合是一种新的高中教育,不同的学生都要不同的选择的机会上大学。
中考推迟普职分流,减少初中生的内卷,让孩子们都可以选择上普通高中,这是家长的愿望,但是确实存在一些学生在高中无法跟上,听不懂,学不会,一次考试就被打击一次,时间长了就会自曝自弃,白白荒废高中三年的美好时光,心理还受到打击,有些学生还会变得抑郁寡欢,缺乏自信心,走入社会也很难改变,给家庭,社会带来负担。
国家教育部在是《国家145发展纲要》中提出了“职普融通”。
普职融合(通)是关于加强职业本科教育时提出的新概念。其内容如下:

在普通高中学校中拿出一定的名额招收成绩没有达到普高的分数线的学生,单独组班,由高中教师进行文化基础课教学,有机融入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形成“普教+职教”特色;这种高中称为综合高中,这种高中的普高生在高考可以转成职高生参加高考,职高生可以转成普高生参加高考,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他们都可以参加高考,但高考的形式不一样,普高参加夏季高考,职高生参加春季高考,都有本科,专科志愿。这种方法叫“普职融合(通)”高考模式。就是给学生在高考中多了选择的机会。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发现:通过职普融通高考班,或者普职融合(通)高考班,中专生(中职生)是可以参加普通高考的,是可以考大学,继续深造的。
中专学校(中职学校)的职普融通高考班,或者普职融合(通)高考班的新高考模式打破“普通高中只能升学、中专学校只能就业”的传统体制,适应学生发展需求,形成普职融通转换机制:让学生在“文化基础课、专业技术课、技能课”三大课程体系内自主调整和转变学习方向,确保有能力考上大学的学生上大学,继续深造;有技术特长的学生发挥技术特长,成为技术能手;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实现就业创业,形成“职普兼容”的综合高中发展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