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再成牺牲品。马克思故乡的特里尔大学官网发表声明宣布,将暂停该校孔子学院一切活动】原因是为声援受到中方制裁的同行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该中心因多次在新疆问题上有不当作为而遭到中国制裁。声明中表示,“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在过去的十年中已成为欧洲重要的智囊团,特里尔大学与其有许多合作”。
从2019年以来,欧美多国的政界和文化界对孔子学院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主要理由是他们认为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中国宣传机器的一部分,而不再是单纯的文化交流传播平台。认为孔子学院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人事安排等,受到太多来自中国的政治影响,对高校的科研与教学自由产生不利影响。欧美部分人士认为,高校是自由之地,应该允许不设限地自由讨论,但是孔子学院不允许讨论中国视为敏感的议题,这不符合高校的自由精神。孔子学院应该既面向高校内部,也向公众开放,"话题不设限制"。尤其要允许具有“批判性地探讨”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等问题。
其实,孔子学院是一个讲授中国文化和学习汉语的地方,是传播友好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是一个促进友好和相互了解的平台。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当代发展成就,没有不当之处。任何国家的海外文化教学和交流机构都不可能把批评自己的国家作为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即使欧美自己的海外语言教学机构和文化中心等(包括在设在中国的),也不会以讨论种族歧视、殖民统治、屠杀土著、冲击白宫、纳粹罪行、枪支泛滥、技术垄断为中心任务之一。中国各地的英语和欧美文化专业,各地与欧美高校的合作办学机构,也不是天天骂美国、骂欧洲的地方啊。
世界各国高校的外语学习机构,都是以语言教学为主,历史文化学习为辅,讨论现实政治话题本来就不是这些机构的职能。这与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根本不挨边。如果要自由讨论,那完全可以在孔子学院学习之后,各回各院系,在本专业范围内自由讨论,那才是专业学术自由讨论的空间,让一个学习语言的机构去自由讨论敏感政治话题,是职能错位,小题大做。部分欧美人士所谓的批判性、不设限,实际上就是要把孔子学院变成反华基地。其实这才是真正的不理智、不客观。
问题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就像很多人说过的那样,随着西方自身问题越来越多,他们对自己的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弱,觉得外来的文化已经达到了足以挑战西方制度和文化的程度,所以开始警觉。
现在国际关系和各国交往有种“泛政治化”情绪,什么都往政治上靠,什么都要靠政治手段解决,这个趋势很危险。
孔子学院是海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之一,大都是采取中国某高校与国外当地某大学挂钩合作的方式。国家"汉办"提供资金、老师和教材,国外合作伙伴提供基础配套设施和场地。院长分别由一位中方与国外伙伴各出一人共同担任(中方校长、外方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