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琳生长在乐清某小镇,琳琳父亲就是温州最早一批玩弄电器的民间商人,“在当年我算得上名人”这话他什么时候都说得响当当。但对于自己这个独生女的婚姻,他自我感觉极为不成功:一个穷得丁当响的小子凭什么做我的女婿?琳琳结婚的那一天,他给女儿扔下自己的全部积蓄,也丢下一句话,“你要跟定他,以后是死是活都别来找我了!”父亲的这句话对于当时的琳琳来说,犹如秋日的轻风从她耳边飘过。她坦然接过父亲给的这笔资金和丈夫阿军另起炉灶开始了创业的第一步。
阿军能说会道,19岁就跑遍全国各地推销乐清两家厂生产的电器产品,是出了名的鬼精灵。但不知怎么的,5年过去,他并没有攒得多少财富,偏又家贫如洗,他再聪明能干也没辙。不过,有一点很幸运:因为都在一个圈子里转悠,他有机会认识了个老前辈的千金琳琳,并爱上了她。更令他兴奋的是,琳琳爱他胜于他爱琳琳。有了琳琳,他深信自己今后的路子会走得舒坦些。
琳琳与阿军的创业经历不用多说你也能猜出几分来,譬如夫妻创业初期,琳琳是最敬业的助手,白天公司里当副手,阿军掌握大局,琳琳把握细节,一切都按照意愿行进,顺顺当当。晚上家中琳琳服侍老公孩子、料理家务,尽力让阿军能够每天精神抖擞,干劲十足。阿军外出的时候,因为有琳琳,他心里面特别踏实,根本不用担心没他在,有谁会吃里扒外。
有琳琳这“另一半”的无私奉献,企业不知节省了多少人力成本和管理费用,琳琳老爸给的这笔资金可以说都用在了企业发展中最需要的地方。就这样,哪怕企业处于最艰难竭蹶的低谷,也并没有削减琳琳与阿军的斗志。
企业发展得如此迅猛着实让琳琳父亲傻了眼。从那以后,他逢人就夸阿军,“我那女婿”不离口。随着财富的快速增长,作为年轻一代民企的代表人物,阿军和他的企业逐渐活跃于公众视线。在开始走向巅峰状态的那些日子,阿军动情地对琳琳说:我所得的一切都是你给的,我永远记着这一点。
琳琳与阿军一起分享共同创业擦出的成功火花,一起领受成功直接带来的奖赏——幸福的生活。双双对对地出入于逐渐牛气起来的公司;双双对对出现在体面的公众场合,周围的人看了不免既嫉妒又羡慕。
有一天,阿军对琳琳说,“现在每家企业都在加速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如果我们不做出一些改革措施,明显会力不从心。”琳琳点头称是。紧接着,阿军说道,“企业要改革,首先得调整人事结构,毕竟夫妻档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智商并不低的琳琳听出了阿军的话外之音。
企业这场“管理上的大革命”,活生生地剥夺了琳琳总经理的职位,让她这位企业里的“内当家”回到家中成了名副其实的“内当家”。一介女流,没有那么强烈的权欲,琳琳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她相信阿军的决定确实是为了企业今后的更好发展,她没必要与他抬杠。
琳琳把手中的权力拱手相让给不相干的外来人之后,一段相夫教子的生活让她坚信,自己在里在外都会是一把好手!阿军看不出她有何失落感,禁不住连连夸奖:最理解自己的还是妻子啊,这样的好老婆,疼你一辈子都不够。
“我早就意识到,这样的决定其实也意味着夫妻两个人从此要走上两条完全不同的生活轨迹。”为了与在市场竞争中越拼越大气的丈夫保持一致性,不让自己在柴米油盐的琐事中日见憔悴,琳琳尽力参与到各种可以参与的社会活动中去,回家后悉心照看儿女,日子过得倒也充实。
但是,琳琳仍然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落寞,尤其是当两个孩子先后被送到上海读初中之后,她的这种感觉与日俱增。导致这种感觉俱增的直接原因是,阿军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待在家中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了。
有一天,琳琳一位女朋友告诉她,阿军在外面早有女人。
当一切变化在琳琳眼前渐渐明晰时,她发觉阿军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一心一意为企业为家庭为老婆的阿军了。而更让琳琳感到吃惊的是,阿军毫不避讳:“是的,在外与人交往,这是免不了的,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我不过都是逢场作戏,当初对你的承诺我至今没改变,所以你真的不必太在意。”阿军甚至将外边的那个女人的情况向琳琳作了个详细汇报。那个女的国色天香,满腹才情。
阿军几乎不回家了,他以堂而皇之的理由远离琳琳的视线,只有孩子们寒暑假回来的时候,他才会出现,共享天伦之乐。那些天,他会亲自下厨炒出一桌桌好菜,变着花样给孩子们说笑话,把小日子弄得有声有色。不过,随着假期的结束,孩子的离去,这男人的兴趣立刻从灶台转移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他会说,这几天我耽误了许多事情,得有好几天不能回来了。阿军是找他外面的那个女人去了。
一个家到了这一步,就成了虚拟的空间。琳琳多少次想要解除这个婚姻契约。可离婚容易,代价不小,这点阿军早已掂量过。一旦离婚他得一分不差地与琳琳平分所有财产,除此之外,最为昂贵的代价是他的社会名誉将会大损,起码“忘恩负义”这顶帽子他是免不了要戴的。
琳琳当然明白,离婚后想找个忠诚可靠的男人不比博体彩头奖容易。看在孩子的分上,也看在曾经深爱过的分上,琳琳甘愿牺牲自己。
衡水中学模式到底值不值得推广!
“两眼一睁,开始竞争”,这是悬挂在衡水中学平湖分校的一幅标语,字里行间充满了师生家长的焦虑与希望。衡水中学以其军事化的管理和突出的升学率全国闻名,如今它准备开枝散叶,把分校开到浙江平湖。
衡水中学的全国制霸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此前他们南下浙江乐清,西进昆明,南征北战。只是,此番再入浙江,却引起了强烈反弹,有官员公开表态:“它(衡水中学)是个应试教育的典型,眼睛里只有分数没有人。跟我们浙江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合,我们浙江不需要。”
在中国,人们常常说起的“超级中学”有两种。
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是第一种的代表。它们往往地处十八线小城,实行封闭式管理、军事化作息,这些学校的目标就是不断刷新“达线率”“一本率”“清北率”,被称为“高考工厂”。第二类超级中学,每个省会都有那么几所,它们往往以“外国语”“省实验”“大学附中”命名,个别名校传承自民国,声名更是显赫。辉煌的历史、先进的设施、雄厚的师资是它们的标配。
省会名校的学生,有更多机会参加各类比赛和游学,开阔眼界。高考不是他们的唯一道路,即便要走进考场与全省学生竞争他们也能轻易胜出,“素质教育成为它们的标签。
相比省会名校高喊“素质教育”,第一类学校从不讳言自身为应试教育而生,“考上重点大学’这个目标统领了学生们三年的生活。他们何尝不羡慕远在省城其至北京的超级中学呢?可是身处四五线小城,衡水模式几乎成了年轻人唯一可以通过高考的途径。
我们一边斥责“只有分数没有人”的模式,另一边又不得不承认,在现行制度下,这套模式行之有效。所有家长和学生都清楚,高考可能是当下最公平的上升通道,尽管它无奈,而且尴尬。
人们常常批判衡水中学的模式,而忘记了催生它的土壤。人们常常讽刺家长太过疯狂,却忘了他们也只是身不由己。
很多人以为,衡水中学的学生往往是普通老百姓出身,渴望用极端的方式借高考改变命运但事实上,很多学生来自于公务员、医生等“小城中产”家庭。衡水模式不能带领高考洼地的人们与教育资源集中的地区抗衡它只是在地区差异和阶层差异大背景下,必然产生的一个结果。超级中学,是一种市场需求。
浙江是中国公认素质教育改革最普及的省份。衡水中学的到来引起一些争议,原在意料之中。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所回应,衡水中学引发的争议反映了教育资源总体不足,地方教育部门应推动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同时国家也需要进一步深化考试制度改革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今天的衡水中学分校没有违法办校,家长与学生是否报名入读,一切出于自愿。而人民欢不欢迎衡水中学,官员说了不算,衡水中学自己说了也不算,而是我们现行教育制度说了算。
你会让你的孩子去上衡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