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近七成招录计划专招应届生#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正式开始报名了,今年国家计划面向全国招录3.71万人,其中,2.5万个计划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这个明显偏向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计划,让广大想要考公上岸的“社会人”哀嚎一片,感叹“太难了”!
实际上,出现这样的公务员招录计划,我们认为国家有3个方面的考量:
第一个方面,是国家在促进就业。
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超过千万。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还将继续扩大,预计将达到1174万人。
去年以来,无论是中央部门还是各地政府,都在出台措施,面向高校毕业生挖掘更多的政策性岗位。公务员招录扩大应届高校毕业生招录,也是在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很多的就业渠道和选择机会。
毕竟,如果连国家都不带头为应届生们提供工作,谁还肯招没有经验的应届生?
第二个方面,是国家在公务员培养上的体系完善。
说直白一点,刚走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都是“一张白纸”,也是新鲜血液,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还没有形成,相较于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的“社会人”,他们有很大的“可塑性”。
同时,他们也会有更多的热情和理想去干出一番事业,干事更有冲劲。
再加上公务员培养体系逐步完善,内部自己培养的人才,要比招社会考生靠谱得多。
第三方面,相较于社会考生,应届毕业生的应试能力更强。
公务员考试一年一次,社会考生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太多时间去复习、学习,因而在备考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状态上都远远不及应届毕业生群体。
而高校毕业生在学校有更多时间去学习,他们考取公务员的几率也会更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公务员招录的麻烦,避免出现社会人员考生,报了名却不参考,或者考上了又不去的情况。让公务员招录工作保质、保量、顺利、顺畅地完成。
考公务员一次上岸的成功率大不大呢
我感觉不能一概而论,应届生如果你成绩优秀、党员身份、学生会干部,你可以直接考选调生啊,选调生几率很大。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感觉竞争对手比较强的应该是考霸级人物,他们全国各地哪里招考报哪里,积累了丰富的考试经验。这些年来考公务员热,应届生参考的比例很大,等到应届生考上以后,会发现他们工作以后状态并不是很好,躺平的很多,当然我这里边儿并不是指所有的好,只是说我在工作中遇到过的。
如果你是应届生的话,只要你合理安排好复习时间,远离手机游戏,在岗位选择上不要太好高骛远了,那么成功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如果你不是应届生,觉得你应该注意一下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保证足够的刷题量,在于日常积累,特别是在职备考,每天要保证行测刷一份卷子,加上一个专项训练,申论最少三天要做一套题,每周有自己模拟,行测申论各一套,成功的几率大大提高。
第二就是靠自己的运气,运气不要太差,如果遇到大神了,考了160多分,那只能认栽。
第三自己千万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好高骛远,自己目前处于什么样的水平,自己心里边一定要有数,在岗位的选择的时候,可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如果你想提高成功率的话,只能在岗位选择上考一些竞争力小一些的。
如果你下定决心要想进入体制内的话,你要记住成功上岸才是第一位的,在岗位选择的时候,如果你是应届生,最好是选择应届生的岗位,这样竞争力要小很多,我曾经遇到一个应届生,在岗位选择的时候没有选择应届生的岗位,最后惨遭淘汰,他的分数如果报应届生的岗位,基本上可以上岸,今年他在省考的时候,选择了乡镇招考人数最多的岗位,一是专业受限,二是政策转变,三是需要尽快上岸。
不知道我分析的对不对。
众所周知,应届生考公优势非常明显。然而,还有不少考生竟然不知道自己还算应届生,主动放弃了应届生的资格,太可惜了!
不管国考还是省考,许多待遇好的职位往往“明人不说暗话”:只要应届生!原因很简单,应届生年轻,不仅能吃苦,可塑性也非常强。
然而,不少考生却不知道自己还算不算应届生。其实,以下四类人都算应届生:
[比心]第一,2022年应届毕业生。通俗地讲,你在哪一年毕业,就是哪一年的应届生,这个很好理解。
但需要注意的是,算不算应届生还不好说。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报考指南中说明:2021年应届毕业生一般应在2021年7月底前取得相关学历、学位,不能按期取得相应证书的,将取消考试资格。
[比心]第二,2020年、2021年未就业毕业生。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
[比心]第三,留学回国人员。2020年1月1日至面试前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职位。
[比心]第四,服务基层四项目人员。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员统称为服务基层“四个项目”人员。这类人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职位。
你属于这四类情况吗?千万别错过了。
#公务员考试##师者说##2022国考#
奉劝应届生!
如果你是应届生,一定珍惜应届生身份,能直接进国企的话就先进国企,千万别以为应届身份好考公务员事业编,不少国企只要应届生,别到时候编制没有考上,国企也进不去了,除非你有绝对把握能上岸,如果进不了国企只能进私企的话在考虑在家备考,因为私企一般随便进,不太看中应届生。
关于应届生到底要不要缓就业,广东的这个政策或许可以作为参考?
一旦公务员、事业单位对应届生的界定发生变化,以及岗位上做调整,那些不找工作一直全职考研考公的人的确会受不少影响。
在我看来,可能真的要“先就业,再择业”,也只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才能在考试的时候目标更为清晰,不会轻易因为辛苦半途而废。
而且,就业的过程也是跟社会碰撞,认识自我的过程。
(图片源自xhs网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