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地税公务员如何遴选(国家税务总局遴选公务员)

2023年国考正在报名,每年税务系统都是岗位最多的,很多网友奇怪,为什么他们每年都招这么多人,以前招的人哪儿去了?税务局工作怎么样?今天我给大家说说我所了解的税务局的情况。

2023年国考正在报名,每年税务系统都是岗位最多的,很多网友奇怪,为什么他们每年都招这么多人,以前招的人哪儿去了?税务局工作怎么样?今天我给大家说说我所了解的税务局的情况。

我侄女1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我们县的国税局,我同事的儿子15年也是以第一名的成绩上的我们县的国税局,说说他们上班后的情况。同事的儿子首先是分到乡镇税务所的,工作还比较轻松,但因为他能力强,踏实肯干,就经常被借到县局各个科室,反正哪个科室忙不过来都借他去用,市局也借过很多次,甚至想长期借用他。现在在县局二所,全所二十多号人,就他和另外一个干活的,而最近两年另外那个家里父母都生病了导致经常请假,实际上就剩他一个干活的,他们管土增税,工作量相当大,最后实在忙不过来把一个还在休产假的女士叫回来上班了。

我侄女她们那一批进了8个人,6个被分到大厅办业务,刚开始说呆满两年就去科室或所里面,结果遇到国地税合并,现在6年了还只我侄女一人两个月前去了所里,其他还在大厅。自从她开始上班,每次见面就成了她对税务局的吐槽大会,据她讲她们有多个人累哭过的。她因为跟我同事的儿子一样,能力强又踏实,学东西快,所以每天累成狗,分管罚款和大工程房产之类的,业务太多太忙,并且她们还要经常参加培训学习,每次有新业务要学习都派她去,然后回来还要培训其他同事,培训纳税人,还有各种考试等等,就一个字累。本来她早就有机会去机关了,但领导舍不得放她走,今年终于有机会调岗了,几个科室争着要她,最后被一个最不想去的所长硬要了去。去了以后那个所长恨不得把所有工作安排给她,国资,房地产,还有内勤都甩给她。每天回家累得话都不想说,前段时间闹疫情,她说我为什么没去有疫情的地方逛逛我想被隔离。她们所十几个人,干活的也只有三个,所以太累了,她说有个小姐姐已经哭好几次了。

她们之所以如此累有几个原因,一是资格老一点的不做事,二是非税业务太多,她说有二十几项非税业务也给她们办,三是管理方面的问题。

这一次有二十多个报了遴选,有三个重要岗位的负责人都调去其他单位了。年年招人,但留不住人,资格稍微老一点的就只拿钱不干活,就抓到几个年轻人使劲压榨,大家受不了干满5年能跑的都跑了。所以吃不了苦的还是不要报考税务局,除非你一来就摆烂,不想晋升。

27 岁女生,公务员编制,上岸复旦研究生了,要不要辞职去读呢?

我马上27岁了,在生日之际,收到了复旦研究生复试通过的消息,这本是我期盼已经的,在真正达成夙愿的时候,我却感到有点害怕了。

我是2016年本科毕业的,学校不是很好,当时就准备继续深造,可是父亲突然重病,家里还有个刚上初中的弟弟。万般无奈之下我选择回到家乡参加公务员考试。当时只有一个要求,离家最近的单位就行,就这样考进税务局了,但是我本科是汉语言,对税收一窍不通,所以入职了也是做文字工作,在办公室做文秘,特别累,也很忙。我试图学习过税法什么的,一是没时间,二是真不会,后面就没办法了。

2018年我爸走了,我弟也上高中了,我妈陪着我弟去市里读书去了,我就常年一个人待在小县城,有多小呢,就是连肯德基麦当劳电影院都没有的程度,出去溜达半小时就逛完了。

我在平复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以后,重新审视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我发现我年纪也不小了,可是我无法在这里解决个人问题,工作上也很难有突破和调动(尤其是在国地税合并以后,上升渠道非常狭窄),我也想过参加遴选,但是机会不多,岗位也没有特别满意的,有些比较不错的单位限制了必须在地市级以上工作过的经验。而且最主要的是,我真的不想再写公文,会议纪要,工作总结了。我实在就是喜欢我原来的专业,我想完成没有完成的梦想。所以我特别想考研,我也需要一个特别好的学校来证明我的选择是值得的,就这么冲动地报了复旦。

在这种情况下,2020年我一边上班一边自学,每天下班了都学到凌晨三四点,其实当时真的只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成了固然好,没成的话,我努力过了,我也能接受一切后果,接受现有的生活。

没想到就通过了……

我现在看着复试通过的消息,却有点惶恐了。我真的应该去读吗,我能养活自己,能找到工作吗,年龄会成为我的限制吗?太多太多的问题让我恐惧,请大家给我分析分析,多谢!(来自网友投稿)

#爆料# #公务员考试# #研究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40609/
1
上一篇财务财会类 公务员(公务员财会审计类)
下一篇 开封公务员值得(开封市直单位公务员待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