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我竟然考上了!
去年一整年,感觉自己什么都没做,但又似乎做了很多事。我的母校是一个普通二本院校,在写完毕业论文,通过毕业答辩顺利毕业后,我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考研?考编?工作?一个个选项在我脑海中盘旋,实在不知道该怎么选。后来在和父母谈心之后,决定考公员,没想到我竟然一次上岸了。今天就在这里碎碎念地聊聊考公的那些事。
写在前面:我的专业是比较冷门的小语种专业,上岸时综合成绩排在第三位,虽然排名不是很靠前,但自我感觉考得还不错,已经很满足了。
1、为什么考公务员?
考公务员对我来说并不是为了逃避就业,事实上,我根本就没有仔细考虑过以后到底要做什么,对未来也没有任何规划。在和父母谈心的过程中,妈妈说要不你去考公务员吧,于是考公的种子便在心中发了芽。此外,我也有考虑到拥有编制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拥有了“铁饭碗”。
2、 如何选岗?
专业限制的越大、对学历要求越高的岗位越容易上岸,因为符合条件的人少,当然有很大可能会遇到学霸、考神。而我的专业只能报考三不限岗位,所以难度直接上升到噩梦级别。
3. 如何备考?
公考是行测+申论。行测资料不用太多,在市面上几家大机构出的教材中寻选一本就可以了,比如某公、某笔的。还有公考中的常识判断比较难,很多同学在考试中会直接放弃,但这很亏呀,一定要分分必争。
申论就很玄学,因为我就做了历年的真题试卷就去参加考试了,结果申论考的并不差。所以如果觉得申论难的同学,可以多看些资料,去网上多找找申论大神讲师的课程。
面试是我认为蕞难的环节,因为我一紧张就忘词,很多题目明明自己都知道如何回答,但是一张口发现说的和自己想的根本不一样。后来跟着网课学了一段时间,有认识了很多一起备考的小伙伴,克服了我这个问题(ps:网课用的是梦帆面试通关课)
4. 如何调整心态
很多人在备考期间会出现很大的情绪波动,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从小就很要强,总想向别人证明自己,后来在临近笔试时才发现我总结的错题还没看,当时心态就有些崩溃,甚至产生了不去考试的想法。幸亏后来通过听歌、散步,和朋友聊天等方式调整回了状态,不然当初没去参加考试,那可就亏大了,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心态问题。
#公务员考试# #公考# #公务员省考# #国考#
面试:教师资格证面试答辩的6大原则!
一月,刚刚结束考试
二月,考研出成绩
三月,纠结二战,考教师,考公务员
四月,写论文
五月,论文答辩
六月,忙档案,忙材料,忙租房
下半年,加油!
#头条#
省考延期是好是坏
应届生此时该怎么做#省考延期# #应届生#
今年各省公务员笔试延期已成定局,鉴于目前疫情防控趋势依然严峻,延期考试也是情理之中。但对于延期考试,大家反应不一。有些同学目前还没准备好,多一些复习时间能更好的准备;有些同学已经箭在弦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又有校招工作、毕业论文、研究生复试等事项需要顾及,如果延期考试可能会分身乏术。
但总体来讲,延期考试对大家是有益的。一则延迟考试给大家争取了更多时间,二则出于疫情防控和安全健康考虑,三则一旦按照之前的要求,将有很多考生因为异地而丧失考试机会,因此出于公平、效率和安全多因素,大方向上选择了延迟考试。
公务员考试延期,但对于应届生而言,毕业论文等事项可以通过网上答辩,因此不能掉以轻心。目前很多同学都已经返校,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拿到毕业证学位证,也是考公的必要条件。在校期间要积极调整心态,利用一切条件做好备考工作,用好的成绩、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接下来的公务员、事业编、企业校招等,从象牙塔出来实现人生理想。
#51岁TVB演员马浚伟考上香港公务员#宇宙的尽头是考编?近日,前TVB演员在社交网站发文说到:“一个已经生效的公职,我会努力,会很尽力地努力。”原来,马浚伟考公当上了香港自治区文体局的公务员,已经成功地由一名演员身份转变为公职人员。履历如此丰富的他,最后选择当公务员,还真的验证了那一句“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提到马浚伟,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鹿鼎记》中陈小春的最佳拍档小玄子、《洛神》中与蔡少芬无奈错过的曹植、《帝女花》中情比金坚的驸马爷、还有《宫心计2》等等。
活到老,学到老,2020年马浚伟在49岁“高龄”的时候,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硕士毕业论文答辩通过、顺利毕业。还曾在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就读。马浚伟的经历十分励志,无论是事业还是学业,他都一直秉持着“不进则退”的原则,如今成为了公职人员想必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最后祝愿马浚伟能够继续进步,期待他未来能更加优秀。
TVB的演员换了一代又一代,有些人选择退圈过平淡的生活,有些人则实现财富自由,还有人静下心来追求梦想,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51岁的马浚伟正事成为公职人员,并承诺会尽力的努力,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想着六十岁可以退休了,可是有的人五十岁才刚刚开始,这又是新的人生,所以我们要一直努力,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博士就业,该何去何从?
临近毕业季,很多博士正陆续参加论文答辩。若论文答辩顺利通过,就意味着此生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结束,也意味着博士生们的华丽转身——正式由博士生变成博士。而一件事情的结束,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始。求职就业则是摆在很多毕业博士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当大学老师,进研究所,当白领、公务员、中学老师,或者继续做博士后,也可以出国或自主创业……
进大学或研究所工作,目前仍然是很多博士的首选,但目前该行业竞争仍然激烈,很多重点大学(研究所)的用人机制是招聘制,无正式编制,且科研要求高(C刊论文+国家项目等),采取“非升即走”的办法,可以说压力山大呀!普通大学或单位配有编制,竞争压力也不大,但发展平台不好,收入也一般化,让博士们的选择进退两难。因此,部分博士为了追求高收入、好地方,毅然决然去高中当老师,这当然也无可厚非,若越来越多的博士入职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福音。也有部分博士选择去高职就业,其中既有收入的考量,也有无奈的成分。
总之,不管选择何种行业,何种工作,要有一个基本信念:找工作如同找对象。实在找不到我爱的,那就退而求其次,努力找一个爱我的。若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与特长,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那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才不失为明智之举!
今晚失眠了。毕业生就业太难了,好多考试没有开考,银行拒签了,部队文职面试遥遥无期,大厂初高中不去,公务员竞争太激烈不好考,经过毕业论文盲审答辩,他对读博也失去了信心,也许只有回老家了。
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要求来了!!具体内容文件如下图:
超过30%重复率,为不合格。论文不达标后期也不能申请学位[皱眉]
不查重不答辩直接上分已成过去式!
政策越来越严,难度也逐渐增加!
#学历# #本科# #学位证# #专升本# #考研# #考证# #考公务员# #自我提升# #你的人生规划是什么?# #你认为哪些人生经验越早知道越好# #经常看书的人和不看书的人有什么区别#
有个大四学生学习一般,没想到通过了公考的层层关卡。他觉得等通知办入职就行了,没想到由于一个原因被卡掉。
这个学生平常对专业课的学习并不是很上心,但是挺喜欢看课外书,天文地理都能聊上几句。
就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学生,通过了笔试、面试、体检等,从将近50:1的公务员考试中脱颖而出,同学们都挺为他高兴。
可等到毕业单位通知入职办手续时却发生了意外,我知道这个消息后也十分为他惋惜,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所有学生,尤其是应届学生。
用人单位在办理入职检查各种资料时发现,这个学生并没有取得学位证书,也就是说不符合公务员的招录标准,只好取消了他的录用资格。
这个学生也受到了挺大的打击,毕业时才知道自己因为补考过多达不到取得学位的要求,原先还以为补考都通过就可以了,其实这些内容都在入学发放的学生手册中便有提及。
因为应届生报名是不用提交毕业证和学位证的,所以尤其应该注意,对照学生手册看看自己是否达到了拿学位的标准。
虽然各个学校要求略有区别,但大致有以下几项内容:
一,有些学校将学位证和英语四级还有普通话证书挂钩,通不过考试便拿不到学位,不过很多学校已经不做这个要求了。
二、一般来说,有考试作弊行为或者因为其他违反学校规定而受到处分的学生,对学位证也有所影响。
三、有些学生本着及格万岁的念头每科只能混个及格分,殊不知有些学校规定如果绩点过低也是不能取得学位的。
四、最基本的论文答辩必须达到通过标准,重复率在规定之下,按导师要求仔细完成。
每个学校拿不到学位证的虽然很少,但每个班总有一两个混日子的学生,到毕业时才后悔莫及。#公务员考试# #头条教育星师计划#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留言,欢迎关注。
我较为认可的一个领导:他刚过50岁吧,正处级有七八年了吧,他很是个做官的料子,但由于开始做了几年的大学教师,后来才转到了行政上来了,所以造成了提拔副科晚了好多年的。起步晚了很多,但自晋升副科以后,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周围人对他的评价上,都是有很好的口碑的。据说他升成正科长以后参加了一市里的副处级干部考试,结果他考中了,在原单位的挽留下他放弃了做公务员的机会,不久单位里举行副处级干部选拔考试及答辩时,他是完胜的,我的部门一个一起参加考试的综合科科长说:“某某人选拔上我是服气的,考试及答辩咱都弄不过他,就连喝酒咱也搞不过他的呀”。我说的这个人据说讲话和唱歌的水平也是不一般的,过了几年以后他就晋升成了正处级领导干部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个人做了正处级领导以后和他做副科长时,我发现他见到了任何人,从他的上级到最基层的保安、保洁等临时工时,只要是他认识的都是一样的打招呼,没有因为职务的变化而改变与周边人的互动,没有任何架子,也尊重每一个劳动者,这一点我认为是比较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