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这样
悟隐阁主躺平or奋斗:一名被边缘化公务员的内心独白
如是公职人员那他是准备自我边缘化了。如是私企员工那就是想不干了。
我于2004年考入公务员单位,至今已经工作10多年了,不出意外的话,我应该在这个单位直到退休。
经历了刚参加工作那个时候的热血沸腾、加班加点,到如今的主动边缘化和躺平。
边缘化其实也意味着已经提拔无望了,在晋升无望的背景下,躺平和主动边缘化自然是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主动边缘化至少还有这几个出路。
一是利用工作闲散的有利优势,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多锻炼,不参加应酬,打造健康的体魄。某种程度来说,健康的身体就是人生的最大成功。还有就是多照顾家庭、多陪小孩、多关注小孩的学习,下一代的成功就是最终的成功、最后的赢家。
二是提升其他方面的工作能力。这个结合个人的情况,比如有写作能力的,可以写写小说、在自媒体上写作和拍视频等等,这样工资之外,就有了一份收入。比如手上有点余钱的,也可以搞点小投资,只要没有利用职权干预,应该都是可以的。
边缘化的人,肯定是基本不用加班的,准时上班,准时下班即可。那么剩下的时间、双休日等等,就应该充分利用起来,让自己有另外一个方向的追求,既可以是身体锻炼和家庭陪伴方面的,也可以是其他合法收入方面的。
如果有一天了,想离开体制了,我们也有足够的资本,可以潇洒的离开。
体制内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叫做“默等月圆”
举个很现实的例子。一个研究生,事业编制女生,33岁,考上了某地宣传部。她刚刚过了试用期,很快就把自己边缘化了。
姑娘认为自己没有公务员身份,部里的事业领导岗位都被年轻人占据了。 有了公务员身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就自己的条件来说,就算累死也没有升职的机会。 还不如直接把自己边缘化,只要工作岗位还在,按时上班,不争不抢,说话客气点,不要轻易得罪老人,都无所谓。
姑娘把这叫做“默等月圆”,意思是我只是静静的得过且过。升职机会落在我头上更好,过几年不能升职也没关系。 反正照顾好家庭,赚点钱开心就好。
这种现象好吗?你见过这样的人吗?#职场进化论#
在类似国企的单位工作3年了,由于工作强度大等等的原因,一直萌生换工作的想法,但是了解了一圈就连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也没有合适的岗位,不是区位太远就是岗位也清闲不到哪里去工资也不高。
而且近年来行业发生了一些变革,传统对口的公务员岗位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去公务员行业也算是“不稳定”,前路未卜的选择了。
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暂时还是先不走……
那么就需要转变心态对待工作。
以后会记录下一些工作时候的心路历程,从客观的角度记录一些情况,有助于让自己疏解一下心情。
也顺便探寻一下“愉悦自己的”工作方式
体制内领导想废掉我怎么办?
被边缘化这件事不用去计较。
我曾和几位公务员朋友都交流过,其实边缘化是一个很不错的“待遇”,可以就坡下驴,顺势躺平。
现在很多地方待遇都少了,但活越来越重。
从性价比来看,越边缘的部门越吃香啊。
剩下的时间用来关心家庭,生儿育女,养生健体;或者对外输出劳务,挣点体力脑力钱,生活岂不是更滋润。
领导和其他同事刁难你,怎么办?
就让他们刁难你。那又怎么样,他们能把你怎么样?
这是体制内啊,兄弟,最讲规矩的地方。
体制内最大的招数虽然是举报,但这招杀伤力太大,我是不建议一开始就用。
体制内能刁难你什么呢?
让你多干点活?
这个你按自己的节奏办好了,材料慢慢写,写不完是能力问题,不是态度问题。
让你加班?
没问题,你就加班得了,但节奏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身体有毛病,该请假去看病,就要去看医生。对自己的身体,要做到轻伤不下火线。体制内还是有这些保障制度的。
让你工作完不成?
做好工作记录,及时向直接领导报告工作困难。完不成怎么办?直接领导的责任啊,分工不合理啊。
让你背锅担责?
平时做好各项工作日志,熟悉工作制度,理清职责、任务、责任人。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只是对自己负责的那一小块儿负责。把自己那块儿搞好了,不会承担责任的。
到处给你抹黑?
其实在工作中没有什么朋友。少点朋友,工作更清静。
体制内,如果有人想废掉你,那是比较难的一件事。
废掉一个人,我的理解就是让他丢掉工作。那是很难办到的。
如果你把废掉你,理解成不能提拔晋升,那是很有可能做到的。如果一个人在单位里名声坏了,以后就没啥机会了。
我认识一个朋友,就是这样,因为他曾给纪委写过举报信件,内容就是本单位的违纪事实(调查后发现不属实)。这件事被本单位的人知道了,结果自己在单位混不下去了。最后托关系,调到别的单位。如果他不走,估计这辈子都没可能升到中层了。
现在他们要搞坏你的名声,可以直接和他们谈谈,大家都退一步。你自己也找好下家,离开这个单位就完事了。
如果他们不识抬举,非要把你逼入绝地。你得好好收集一下关于他们的材料,告诉他们,自己别无选择,只能找有关部门反映问题了。
体制内要调动一个单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调不走怎么办?那就老老实实待在单位呗,混着过日子就行。
被边缘化又怎么样?
至少你有一份工作呀,安安稳稳,每月按时收工资,生活一片岁月静好。
把生活重心转移一下,把人生的思路拓展一下,这个世界有很多能让你开心的事物,有很多兴趣爱好值得你去探索。
在体制内的人,一般都喜欢读书,有时间就读读书,了解历史时政、伟人传奇;喜欢写文章,就在头条写写文章;喜欢喝酒,就找朋友开怀畅饮;喜欢钓鱼,可以约上钓友,去当个姜太公;喜欢美女,可以约上吃饭聊天逛街;喜欢运动,大汗淋漓地释放体力。
不要有压力,不要自己给自己找难过,沉着应对就行。
#公务员考试##国考##省考##公考##公务员#
被边缘化后该怎么办,苏东坡早就身体力行地告诉你该怎么办了。现代人在职场中,最容易产生的幻觉之一就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自己一身才华,怎么偏偏就遇到了这样的领导,不仅成天让我干些无聊的琐碎的事情,还要在整个职场生涯中把我边缘化了。
要说有才,唐宋八大家的苏轼那是有才了吧。苏轼21岁那年,进京考公务员,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当时的阅卷人是诗坛宿将梅尧臣,他看了苏轼的文章,觉得牛逼极了,只是苏轼用了个“皋陶杀人” 的典故,阅卷人却不知道来历,后来专门问苏轼这话是谁说的,苏轼答:“沃兹基硕德。” 他当时的文章得到了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有了伯乐欧阳修,苏轼声名大噪。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母亲父亲先后去世,接着就是王安石改革。但因政见不合,作为有一颗赤诚之心的苏轼,上书表达了新法的弊端,引起了王安石的不满,于是王安石找人在皇帝面前告了他一状。苏东坡于是开始了他的被边缘化之旅。作为职场新人,初生牛犊不怕虎,仕途(哦不,是被边缘化)来日方长。
他43岁的时候,苏轼调任湖州当官,到任后给皇帝写信《湖州谢表》,以此谢恩。苏轼是诗人,情感丰富,公文写作的时候,夹带私活,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大概意思是:恕臣愚笨,不能追随新法变革,我年纪大了,在这个小地方不生事端,治理百姓挺好的。结果好好的一封信被新党利用,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结果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只是各路达官贵人出手相救,苏轼才免于一死。
苏轼的职场生涯,玩的就是一个心跳,运气好的时候,他担任过皇帝日常生活的秘书、中央政府的秘书长、国家级院士,负责为皇帝起草文件。运气差的时候,苏轼被贬成县级民间自卫队的副队长,或者天边蛮荒小岛上的八品小官。
可苏轼被边缘化之后,他就自暴自弃,彻底躺平了吗?当然并没有,苏东坡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做出了不少政绩。当然,在工作之余,为了缓解内心的愁闷,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不至于因郁闷而患上抑郁症,把情感都寄托在了诗词之中,创作出了流传久远的诗词歌赋,同时,由于自己热爱美食,还研发出了各种美食,比如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凉粉,东坡羹,东坡饼。
如此职场,苏东坡绝处逢生,终于把自己炼成了唐宋八大家,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苏东坡的哪首诗或者哪道菜让你印象深刻,评论区里来交流呀。
来自于身边88年,大哥的称述: 这辈子当公务员是彻底走错的一件事。年纪轻轻快40岁就被边缘化。家里没背景,没关系,没人关心你,更没人提拔你,别人都不干的破烂岗位,全轮到我来拾漏。活得被别人瞧不起。走错了地方,不就是为了这碎银几仟块。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公务员。我社恐,而且家里没有关系背景。不知道怎么巴结每一位同事。周围的人一个个都被提拔起来了。我却求生不得求死不成。每一天过着这生不如死的生活。没有希望,没有目标。奉劝宝子们,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在体制内的。最压抑的生活纯粹叫浪费生命。
想被组织边缘化,你以为有那么容易吗?很多体制内的朋友觉得现在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重、晋升通道狭窄,而且问责力度大,动辄得究,都表示愿意被边缘化,愿意做佛系公务员。都这样想的话,那组织还怎么运转?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刚进入体制的90、00后,年轻人再怎么佛系,都是会有追求、想进步得多,刚进体制就破罐子破摔的毕竟还是极少数。年纪大点的70、80后,好多已经在体制内打拼了很多年,有的已经有了一些职位,就算心里不想干,嘴上也不好说。有网友说,你不想干就放弃呗。其实没那么容易放弃的。如果你提出放弃实职,领导会以为你是在将他的军,或者是在发泄对组织的不满,然后会做你工作,做到你放弃了放弃的念头为止。放弃就是逃避,那么多活等人干,你说放弃就放弃了?放弃,没那么容易。除非你破罐子破摔,真不想好了,直接跟领导翻脸,为了不当实职,跟组织干个鱼死网破,能做到吗?体制内,真正被边缘化的还是绝对少数,而且大多是被边缘化,并不见得多快活。体制内,主动边缘化的,少之又少。
我今年42岁,男,离异无子女,是内地五线小城正处级公务员。说得再具体一点,就是一个比较边缘化的正处级部门的领导。或许这对大多数人来讲是令人眼馋的职位,但我想辞职,逃离这种生活。
我是外事办主任,离开体制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是这个工作越来越边缘化,没有存在感,更没有成就感。二是职务什么的味同鸡肋,要下决心只在当下,再拖延就真的晚了。专业一直没撂下,水平还算不错,就是在这里了无用处啊。
我本人是学英语出身的,而且不谦虚地说,英语水平比较好,用英语来开展工作是没有问题的,也曾经在国外工作过(公派)。
本来,一直在单位里做业务工作,阴差阳错,走上了行政之路。开始的时候也曾经沾沾自喜,觉得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件蛮有面子的事。慢慢地,觉得和自己的性格啊,志趣啊,完全不一致。每天忙于会议和我并不擅长的行政管理,我们的工作,也让我渐渐觉得毫无成就感可言。每天总是觉得苦闷和压抑。
早就有辞去职务的想法,回过头安安静静地做自己喜欢的业务工作,翻译、设计对外交流项目什么的,这些工作,能给我带来乐趣和成就感。可现在这个体制内,我看不到任何进步的空间,当然,我指的不是仕途。
其实年轻的时候我也是满怀抱负的。刚刚当领导的时候,也忙着策划了几个成功的项目,效果还不错。后来真的是无暇顾及专业了。估计今后情况更是如此。每天上班都要忙一些行政上的事情,这样的日子还有18年才能退休,要是延迟退休到65岁还会更久,是不是一种对时间对生命的浪费呢?可是要是走出体制,我这个年龄还能做什么。我苦苦修炼的专业技能还能不能继续发挥作用?去外地又不舍得日渐年迈的父母。很迷惘!
我已经42岁了,我生活的这个小城也很闭塞,没有过少国际化的元素,况且,因为离异,我没有钱。我应该怎么办才好,要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擅长的事,那就应该离开这个体制,如果是这样,42岁是我最后的机会了。
@如梦令丶清风:
这位朋友,你这42岁的正处级职务,如果是比较重要部门的话,继续干下去真的是前途光明。如果保持现状你有强烈的不甘心,况且你离异了,无牵挂,有机会的话可以停薪留职出去闯闯试试,不过你现在的年龄已不是优势了,如果一直在业务口,专业技能没落下还是可以一试。
很多人在40岁左右的年纪都踏踏实实随便地过了,因为人到中年安稳才是核心,大风大浪折腾不起了,所以有的人妥协了。 但我觉得你应该把自己的人生想明白,因为在男人的40岁不算晚,哪怕多付出几年青春,但当你真正想清楚了敢于付出行动的时候,那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人不就是希望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吗?
但有几点也希望能考量下:
1、父母渐老,不宜远走;
2、年龄不上不下,如果没有停薪留职的渠道,不宜壮士断腕;
3、可以等30年工龄满再退休;
4、目前应该立足于通过网络方式找兼职或利用业余时间搞创业,脚踩两只船;
5、目前城市如果谋第二职业有局限,看能否谋求调进省外事部门,然后在省城开展第二职业。比如雅思培训从教。
大方向:混住现在的,扩展自己的。
我是@如梦令丶清风,朋友们觉得42岁正处级的人生该辞职吗?
#情感事务所##体制内##公务员#
#年龄偏大不能提拔怎么办#我办公室主任就是因为年龄大了没有被提拔的,因为他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政策由村干部考到公务员的。当时考到公务员已经35岁了,做了四五年后,都40岁了,在去年乡镇换届选举中,在偏向提拔年轻人的背景下,没有得到提拔。这次机会错过了,就真没有了,以后也是大概率没有了。现在,他躺平了,虽然也在做工作,可是就再没有以前那么努力了,经常出工不出力了,或者是干脆不做工作了,换届之后,单位也把调离了重要岗位,去到了一个边缘化的办公室做一般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