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尽忠哥尽孝,空战英雄杜凤瑞与胞兄的家国情
○殷晓章 马庆赐 王民(河南)
2017年4月7日晚8时,央视7频道《军事纪实》栏目播出的“清明祭”特别节目《永生的神鹰——杜凤瑞》,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关注。杜凤瑞,河南方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员。1958年10月10日,杜凤瑞驾机在福建福清县龙田镇上空,击落敌机2架、重创敌机1架后血洒长空。杜凤瑞因此被国防部命名为“空军战斗英雄”,他生前所在大队被命名为“杜凤瑞大队”,英雄故里改名为“凤瑞村”。他的事迹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并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国庆10周年时,烈士父母赴京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今年89岁的杜凤瑞胞兄杜凤嘉,也曾是一名空军战士,为了让弟弟安心飞行,他最终选择了回家尽孝,可以说杜凤瑞的身上也承载着哥哥杜凤嘉的飞行梦想。直到今天,一提起这段往事,杜凤嘉仍有说不完的话……
一人承载着两人的飞行梦想
每年清明节前夕,杜凤嘉便从河南方城县远赴福州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祭奠胞弟杜凤瑞。文林山革命陵园位于福州市西郊将军山东南麓,这里长眠着“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的英灵。对于杜凤嘉来说,弟弟25岁的青春身影,永远挺拔伟岸。只不过,每次想起弟弟,他都会掉泪。
1933年8月,杜凤瑞出生于方城县杨楼乡赵洼村一个贫苦家庭。为了生计,父母用箩筐挑着出生8个月的他外出逃荒。杜凤瑞8岁那年,到地主家放牛,经常遭到辱骂和毒打。1948年春,15岁的杜凤瑞毅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先后参加了宛东、淮海、渡江等战役,因为作战勇敢,奋勇杀敌,参军不到一年就立功两次。
杜凤瑞画像
1952年3月,杜凤瑞被选调为空军飞行员,来到长春航空预备学校学习。杜凤瑞没有上过学,对数理化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但他没有退缩。他整天抱着书本刻苦研读,最终顺利地闯过了文化关。同年7月,杜凤瑞又来到厦门第五航空学校学习航空专业知识。航空专业知识涉及发动机、燃料、气象、仪表、无线电、武器等多门课程,他就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自学。结业考试时,杜凤瑞由成绩最差一跃成为第一名。
毕业后,杜凤瑞被派到陕西阎家良第十一航空学校,学习初级和中级教练机飞行。3个月后,杜凤瑞便能单独驾驶战鹰翱翔蓝天。1954年4月,他又到山西临汾第十二航空学校学习高级飞行技术。1955年6月,杜凤瑞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航校生活,被分配到航空兵第十四师四十一团一大队。
杜凤瑞胞兄杜凤嘉,比杜凤瑞早28天入伍,参加过著名的淮海战役,曾在空军二十四师警卫营当排长,1955年复员回乡,历任乡团总支书记、高级社社长、大队党支部书记等职。谈到为何要复员,杜凤嘉说,弟弟杜凤瑞给他写信说:“家里父母年龄大了,没人尽孝照顾不行。我是飞行员,国家培养个飞行员不容易,我得为国家出力,报效国家。忠孝不能两全,你就替我尽孝吧!”
“一个尽忠,一个尽孝”,比杜凤瑞大4岁的杜凤嘉决定转业回家。于是,杜凤瑞身上承载起了兄弟两人的飞行梦想。
时年23岁的杜凤瑞英俊潇洒,但他为了自己心爱的飞行事业,一直没有考虑婚事。团政治部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将自己的侄女于兰芳介绍给杜凤瑞。1958年8月1日,杜凤瑞和于兰芳在河北的空军飞行大队驻地举行了简朴的婚礼。获知儿子结婚的消息后,杜凤瑞的父亲杜龙章和母亲王长青分外高兴,他们把门前的一棵椿树砍掉,做了一张床,又做了桌子和凳子,王长青还缝制了两床新被褥,他们盼望着儿子和儿媳早日回到赵洼村。然而,让二老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再也没有盼来儿子的身影。
驾机击落敌机两架后壮烈牺牲
1958年,台海上空阴云密布。8月23日17点30分,金门炮战开始。炮战的第二天,美国就向台湾增调兵力。有了美国撑腰,国民党的空军开始活跃起来,经常侵扰大陆。
杜凤嘉老人
8月25日,杜凤瑞所在的飞行大队接到了赴福建执行战斗任务的命令。因为杜凤瑞仅有飞行300小时的经验,这次原本没有派他参战,但是杜凤瑞毅然向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翌日清晨,深明大义的于兰芳默默地为杜凤瑞收拾好行装,将他送到机场。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结婚24天后与丈夫的这次分别竟成永诀!
9月24日,国民党空军出动140架次飞机,分批次进入福建上空。我军分别从汕头、连城、漳州、福州等机场起飞240余架次战机进行拦截,在泉州上空把敌机团团围住。这是炮击金门后,国共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国民党4架飞机被击落。
10月10日,是国民党的“双十节”,国民党出动了400多架次飞机入侵大陆。早上7时,国民党空军第五大队少校指导员路靖带领6架F-86型飞机,窜至龙田地区上空。杜凤瑞所在飞行中队8架战机起飞迎敌。福建沿海地区雨量充沛,大多以阴雨天为主,这对杜凤瑞这样的新飞行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按照命令,二中队引诱敌机,杜凤瑞所在的一中队隐蔽飞行,伺机截断敌机退路。路靖见我方飞机烟带仅有4条,立即@头条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