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临安区公务员面试通知

话说在南宋都城临安城钱塘门内,有一家裱糊匠铺,裱糊匠姓璩,老两口子带着一个女儿秀秀生活。这天,一大队人马游春而回,路过钱塘门。大队人马之中,轿子之中有一位贵人,随便往轿子外面一看,正好看见了年轻漂亮的

话说在南宋都城临安城钱塘门内,有一家裱糊匠铺,裱糊匠姓璩,老两口子带着一个女儿秀秀生活。这天,一大队人马游春而回,路过钱塘门。大队人马之中,轿子之中有一位贵人,随便往轿子外面一看,正好看见了年轻漂亮的秀秀,马上找来麾下一个虞侯,无论多少钱,也要把这姑娘买到家里来。

这位贵人不是别人,正是爵封咸安郡王的南宋开国名将韩世忠。韩大帅曾经在黄天荡大破金兀术,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可是这位韩大帅恃功而骄,也经常在民间干出一些不法之事,朝廷其实也根本也不敢管。

韩大帅派出的虞侯去找璩老者,问:这姑娘是谁啊?璩老者说:这是我女儿秀秀,年方十八。虞侯问:结婚了吗?有没有工作啊?璩老者说:我们家没钱,给不起嫁妆,这不耽误下来了吗?

虞侯说:既然这样,你倒不如把姑娘卖给我们咸安王府,我们王爷肯定给你一笔钱给你老两口子养老,你女儿还找到了工作,两全其美,是不是?你如果有意呢,明天就带着女儿来王府参加面试吧。

璩老者觉得虞侯说得不错,第二天就带着秀秀来到了王府应聘。韩王爷见这姑娘长得不错,关键是有一手漂亮的刺绣手艺,就把秀秀留在家里,当了一个养娘,相当于丫鬟,平时伺候夫人,有刺绣工作时就专门负责刺绣。

韩王爷给了璩老者一笔丰厚的银两,两下签了卖身契,璩老者就把女儿卖给了王府。

这一天,朝廷赐给韩王爷一领团花战袍,韩王爷非常喜爱,命秀秀按照原样复制一件。秀秀废寝忘食,每天熬夜,终于按照原样给王爷重新绣了一领,王爷一见,也是非常满意。

#历史那些事# #历史上的趣事# #历史冷知识#

宋朝历史上有好多你不知道的冷知识,非常有趣,不信,你向下读,看看你知道多少?

一.沈括怕老婆

沈括是北宋著名的科学家,他的第二任妻子张氏,不但对他呼来喝去动辄唾骂,而且经常大打出手。有一次她将沈括的胡须连皮带肉揪下来,场面血腥,孩子们看了都害怕的哇哇大哭。

尽管沈括天天被虐,但是他对老婆的感情却很深。活脱脱就是那人虐我千百遍,我待那人如初恋。

后来张氏病逝,朋友们都替沈括高兴,祝贺他终于摆脱了跪搓板的厄运。沈括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没了妻子的狂虐,沈括反而不适应了,整日恍恍惚惚,有一次船过扬子江,他竟然思之若狂想跳江自杀殉情,幸亏旁边人死活拉住才得以幸免。

二.宋朝的奇葩法伊律

宋朝有规定,驸马在迎娶公主之后,辈分要往上升一级,和自己的父亲同辈,因为这样公主就可以不必行儿媳之礼了。

宋朝法律还规定,如果妻子要状告丈夫,无论对错,都要经历两年牢狱之灾。

女词人李清照因无法忍受丈夫张汝舟的虐待,以营私舞弊等罪名状告丈夫,并提出离婚。

不过因为李清照在当时也算个响当当的人物,生活备受关注,且朝中有亲戚朋友相助,所以最后只在狱中待了九天便被释放出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清照的表姐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妻子。

宋仁宗时,士兵的军饷是按照每个人的身高来定标准的,长得越高,军饷领的就越多,长得越矮,自然就领的越少。

如身高五尺八寸(1.80米)以上,月薪一千文;

五尺七寸(1.77米)以上,月薪七百文;

五尺六寸(1.74米)以上,月薪五百文;

五尺二寸(1.6米)以下,没有薪水,只管吃住。

三.宋朝人流行养猫

宋朝人流行养猫,都城开封还有专门的宠物食店,卖小鱼干。著名官员梅尧臣还为他死去的猫写了篇《祭猫诗》

秦桧的一个孙女,也就是最后成为崇国夫人的那个孙女,养了一只狮猫,有一天这只猫跑得不知去向。秦相家的猫,那可比人还贵重多了,临安府的官员得到这个消息,立马组织人开始寻找,挨家挨户搜查,逮捕了几百个人,找打了几百只狮猫,结果秦桧的孙女看了都不是。

最后万般无奈,临安府的官员,画了无数的狮猫图像,张贴在各处茶馆酒店,结果还是没有找到。

四.宋朝男子头上爱插花

男人簪花,唐朝时已经出现,到北宋蔚然成风。

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说:洛阳的风俗,大抵好花。初春时节,城中百姓无论贵贱,皆插花

甚至还有“四相簪花”的典故:北宋的韩琦、王圭、王安石、陈升之四人相约在广陵城各插一枝芍药,把酒吟诗,不亦乐乎。神奇的是,这四人在此后30年内竟然全都当了大宋的宰相…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简直就是“花团锦簇”——杨雄“鬓边爱插芙蓉花”;阮小五“斜戴着一顶破头巾,鬓边插朵石榴花”;而刽子手蔡庆,生来爱戴一枝花,于是人家干脆叫他“一枝花”…

五.四岁的进士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蔡伯俙4岁,实则3周岁。这一年,他的邻居有一位举人,为自己的父亲六十大寿写了一篇祝寿辞,每天早上起来朗声背诵。一连三个早上,举人还不能完完整整背下来,而在隔壁听了三个早上的蔡伯俙,竟然能一字不漏的朗诵出来。举人顿时惊为天人,心想:这孩子过耳不忘,必定是一位神童!举人随即向蔡伯俙父亲力荐,无论如何要让蔡伯俙去参加京城的童子试。

这一年,真宗诏告天下,要在次年的立春这天,在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举行童子试。举人得知这个消息,已经是当年农历八月了。福建福清距离河南开封数千里,于是在举人催促下,蔡父早早动身,带上蔡伯俙千里迢迢赶往汴京。

蔡家世代务农,一年收成仅够全家不饿。他们只能借了些许盘缠启程,但这点钱仅够吃饭住宿,不能买马,也雇不起轿夫。蔡父只好背着儿子一路跋山涉水,晓行夜宿,走了近两个月,才到达京城地界。

汴京城门有人值守。门监看到蔡伯俙骑在父亲身上,便开玩笑地对他说:你骑父作马。蔡伯俙脱口说道:父望子成龙。

就因这事,蔡伯俙的才名很快轰动了整个京城。

大宋的童子试,又称童子选、童子科、童子举,很像今天的大学少年班选拔考试。内容上,不是考儿童能识多少字,而是考儿童的记忆力,看谁能在最短时间,背下考官念过的诗词文章;对象上,年龄十五岁以下、能背诵经书、会写诗作赋的孩子才能向州府报名,获得皇帝亲自考核的殿试机会。这一年,从各地赶来京城参试的孩子不到20人。经过层层筛选,蔡伯俙顺利拿下殿试资格。

到金銮殿接受真宗皇帝面试时,蔡伯俙背诵了这次童子科考试题目——真宗的“御制诗”。

蔡伯俙在皇帝面前一点也不害怕,反而朗诵得绘声绘色。真宗龙颜大悦,当即赐诗一首给蔡伯俙。

真宗又赐予蔡伯俙进士出身,授秘书省正字职务,命他与晏殊一起,留在东宫,给年龄与蔡伯俙相仿的太子赵祯伴读。

仁宗在位时,蔡伯俙担任了分管农业的司农卿,直到83岁时退休回归故乡。蔡伯俙归乡后,居住在福州,辞世时享年87岁。

历史就像万花筒那样有趣,令人着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39453/
1
上一篇能国企进入公务员吗(不是公务员能进国企吗)
下一篇 按专业查公务员(怎么查询公务员岗位所对应的专业)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