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个体工商户的几个预测,或与创业者相关:
1、双免个体部分园区仍然会有。双免个体是即没有增值税,也免个税的个体工商户。
2、个体核定政策部分园区也会保持。这种政策年度可以开票480万左右,月度150万左右,还是可以继续核定的。
3、个体工商户个税减半征收的政策预计也会延续。
4、有限公司+个体工商户搭配,成为创业型公司的选择之一。
为什么会有这4个预测,主要源于:
1、受口罩问题影响,经济还需要一段修复时间
2、个体工商户体量大,全国有超过1亿多个市场主体是个体工商户,还需要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3、今年出台的一些个体工商户政策还需要市场进一步验证和落地
#合肥头条#合肥:市民要做到“两无两免”!
合肥倡导市民做到“两无两免”:无症状不核检,无症状不吃药,避免采样时被感染,避免乱吃药伤害身体。

现在采样已成为感染的第一途径。
按照专家预测,本轮疫情80-90%的人会被感染,长时间看,每个人都会被感染一次。
而核检人员聚集,感染的几率很大。
同时,专家也提醒,晚感染比早感染好,一是病毒毒力会进一步下降,二是越往后医疗资源越充沛,治理效果也越好。
一旦感染了,也不可怕,无需恐慌。因为无症状不是病,不需治疗。
专家预测,本轮感染90%以上是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
轻症也要合理用药,网上已有报道,成都一个患者,感染后拼命喝水,结果造成水中毒;近期不少医院也接诊了肝损伤的患者,就因为过量吃药和乱吃药。
所以,吃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按说明书吃药。千万不可病急乱用药。
现在最需要的是做好两手准备:“必有一染”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感染”的知识储备。

学杂费和书本费是近二十年的事,八十年代号称义务教育,九十年代实行两免一补,照顾了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大概百分之十左右,当时老师也很为难。
这5类专业的学生有福了,毕业后包分配有编制,家长务必替孩子把握机会
一直以来困扰一部分家长的问题来了,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实现毕业后进入体制内,竞争压力相对小一些的?
1、公费农科生
公费农科生可以享受国家两免一助的政策,并将直接分配到与政府有关的基层单位工作。
2、公费师范生
毕业后可以安排事业单位,不需要参加特别难的考试,享受两免一助政策,这些都是公费师范生在签订三方协议中写的。
3、免费定向医学生
享受国家两免一助政策,毕业后可以到相关县区医疗机构工作,一般是县级医院。
4、直招士官生

这类学生和军校生是有区别的,专门培养的是军队的管理人员。
5、海关管理类学生
每年国家不断增加这种人才的需求数量,尽管这类学生毕业时也要参加相关的公务员考试,但是只要孩子正常学习,几乎有一个算一个的全被录取了。
这些政策真的很不错,如果能报上这5类政策的话,能够很大程度减少家庭压力,最主要的还是这5类学生包分配的就业岗位会让多数家长眼热。#三公计划#
报考地方专项的学生能享受两免一补吗?包不包分配?
海南日报海南日报官方账号【海南高招地方专项计划投档分数线发布,详情→】7月17日,海南省考试局发布2022年海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地方专项计划平行志愿院校专业组投档分数线。其中,海南大学(15)投档线为641分,海南师范大学(17)投档线为604分、海南医学院(06)投档线为588分。考生可登录海南省考试局官方网站查看具体投档分数线。#2022年海南高考#(作者黎鹏 高春燕)https://res.hndaily.cn/file/20220717/cid_100_313248.html

毕业后想端上“铁饭碗”,一定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类大学和专业!有的一毕业就100%分配,有的虽然不分配,但进入体制内的概率可达到80-90%,还有的比较容易进一些待遇不错的国企。以下分4种情况具体罗列一下,感兴趣的家长和考生可以深入了解。
一、毕业就是“铁饭碗”,均在提前批招录,大学期间“两免一补”,毕业有编、有岗!
1、军事类院校(有军籍的专业),100%分配工作,入校即入伍,上学期间基本不用花钱。有政审,对身体条件要求极高。
2、公费师范生(包括部属和省属)。
3、优师计划。
4、免费医学生。
二、端上“铁饭碗”概率极高的院校,均在提前批招录,有政审,对身体条件要求较高。
5、公安类院校的公安类、公安技术类专业,可参加公安联考,入警率90%以上。

6、司法类院校的司法行政警察类专业,有便携入警机制,中央司法警察学院(唯一的本科院校)入警率在80%以上,其他专科院校在60%左右,且未来的入警比例会逐步和公安类追平。
7、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就业率几乎是100%。
三、端上“铁饭碗”概率较高的大学(五大官校),不包分配,但考入公务员的比例很高。
8、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9、外交学院
10、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11、上海海关学院
12、国际关系学院
四、更容易考取“铁饭碗”的专业
13、电气工程类。
14、财会金融类。
15、烟草专业。
16、铁路轨道类。
想进体制内,优先选择以上大学或专业,有您中意的吗?
欢迎关注评论,了解更多报考干货!
双减政策下师范专业还能报考吗?现在很多人都在劝退师范专业,包括志愿填报老师也是劝说尽量不要选择师范专业。其实双减政策对于热心当老师的人来说其实是一个机会。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大家都知道双减政策,教师招聘竞争压力加大,师范专业录取分数应该比往年有所降低,可能有机会捡漏到一些原来上不了层次高一点点的大学。再说了教师招聘竞争激烈是因为今年教培行业下岗人员多,部分会给应届大学生抢岗位现象肯定正常,如果是今年上大学,那么四年后才开始面对教师招聘,这四年中大部分人已经有了稳定的岗位了,不会再有大量的失业人员参与竞争的,最近一两年竞争激烈肯定存在。就算四年后还有部分失业人员参与竞争,对一个应届大学生来说在四年中努力学习各种考试知识,在招考中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在编教师招聘考试一般考核教育公共基础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一般第一个考核的是专业知识,第二个考核的是综合能力。很多大学生平时不注意学习,有的甚至不知道需要考核的科目,这样状态参加考试怎么能够竞争过别人呢。真正热心教师的学生,如果在大二开始准备招考学习,每天抽三十分钟时间学习招考知识,在在编教师招聘考试中是很轻松就能够通过的。学习是一种不断的积累,不是临时十天半个月能够解决的问题。只要有正确的认知充分的准备,对口的专业肯定能够考上教师的。有的人不清楚招考情况,担心有什么猫腻或者不公平的地方,可以说现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考核都是非常公平的,笔试、面试都是全程监控,简单说面试情况,面试的考官一般在考官人才库随机抽选,被抽中的人马上通知到宾馆集中,上交手机。第二天随机抽选去哪个考室,考生也是随机抽选的,在抽选过程有纪委全程监督,考官和考生通过双随机抽选后抽签按照顺序进入面试,一般七个考官,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其他考官平均成绩就是最后面试成绩,而且面试要求有严格规定,不能穿有标志服装不能说自己学校这些,有一点犯规直接取消面试资格。各种规定堵住了可能产生问题的渠道,所以说是想当公平,有的考试的考官甚至在相邻几个城市互相交换考官,避免作弊行为。有的人不努力把自己的不成功归于各种原因是不可取的,还是一句话机会永远为有准备的人降临,不管多难只要准备充分就没问题。同样现在大二大三的孩子如果想当老师一定提前准备了,因为近两年确实教师招聘竞争激烈。
当然能够考部属公费师范和国家优师专项计划的肯定优先选择,毕竟有两免一补政策还可以毕业直接分配工作,成绩差点的在困难地区的也可以考虑省属公费师范生,享受的政策一样,只是一般会分配到乡镇工作。
我是四川高考王老师,每天分享高考志愿填报知识,讲解职业规划,欢迎大家点赞关注,有什么问题请留言,我会抽空回答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