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下社区工作者得事吧,因为刚才看了一个关于厦门社区工作者得文章,在此以客观态度谈谈。
1-社区工作者身份很多,第一公务员
我知道的一个社区书记是公务员,干了几年后回街道了
2-事业编制,一般是因为原单位不知道啥原因没有了。这些人有编制,安排在社区。基本上喝茶看报,算是最清闲的
这两类人干着社区工作的工作,有精神文明奖,考核奖一类的,毕竟身份在这里
3-企业编社区工作者,这类人。工资4000左右,年底精神文明奖几万,很是很羡慕的哈哈
4-招考形式的社区工作者,工资4500左右,说的厦门,五险一金!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活还是很累的,不是加班就是没有双休……好在能干到退休。算是安稳!
5-政府都买形式的社工,一般是机构的社工来居委会。工资不清楚,但很多社工想考社区工作者因为待遇稍微好点,也一部分不想考,觉得社区工作者没有双休太累。每个人追求不一样

6-网格员-根据所在区工资不一样,据说历下区网格员到手3700,历城区3200左右?五险一金怎么交也不太清楚。
刚才的文章有人酸的说,社区工作者比教师待遇好。大错特错!公务员事业编年底发的精神文明奖考核奖一类的,让人羡慕。退休后待遇那简直不用说哈。不过毕竟公务员事业编不好考。不是人人都能考上的,自己尽力而为吧!有能力当然考公务员事业编,退而求其次的可以考虑社区工作者……
厦门市委市府含泪包下9000套新房,至少100多亿。不学湖南石门县高喊买完一套买二套,买完二套买三套,也不学安徽泗县号召公务员要发动亲友买房。实付款解决问题。
按厦门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厦门城发展集团在历下区和市中区买3000套;高新区和历城区买3000套;槐荫区和天桥区3000套。
这些房子买回来经过封闭管理全部用做人才的公租房,只要是来厦门的人才就可以拿很少租金住进来。

厦门这招不错,既缓解了房地产销售的压力,防止房地产企业大面积破产,又能吸引人才留在厦门。
山东人爱考编,山东人爱去江浙北上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能够低成本让大学生在厦门安家落户,能缓解人才流出的困局。
给厦门点个赞,悄蔫的办了个大事,全国都可以学习下。再发展下,估计生3胎也能住上公租房了。
2021年厦门市历下区事业单位笔试成绩已发布
一、笔试合格分数线
2021年厦门市历下区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合格分数线为:笔试成绩不低于45分。
二、确定面试人选
在笔试合格分数线以上,根据应聘人员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名,并按招聘计划与应聘人数1:3的比例确定面试人选。达不到规定比例的,按实有合格人数进入面试。笔试合格人数未达到录用计划3倍的职位,确定现有的笔试合格人员为面试人选;最后一名笔试成绩并列的,并列人员同时确定为面试人选(名单见附件1)。

三、面试人选资格审查
因疫情原因,此次资格复审不再组织现场审核。请进入资格复审及面试范围人选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6月15日17:00前将复审所需材料原件的图片或PDF版发送至招聘单位邮箱(邮箱地址及咨询电话见附件2)。相关材料包括:
①《2021年厦门市历下区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报名表》;
②《2021年应聘厦门市历下区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诚信承诺书》;
③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应聘的,提交学校核发的就业推荐表;其他人员应聘的,提交国家承认的学历、学位证书(须在2021年5月10日之前取得);
④在职人员应聘的,须提交有用人管理权限的单位及人事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应聘介绍信;
⑤留学人员应聘的,需提供国家教育部门的学历学位认证。已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但未获得教育部认证的,需提供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及有资质的机构出具的翻译资料,并提交规定时间内可取得相关材料的承诺;

⑥岗位要求的资格证书;
——鼎成教育
我是浙江某四线城市独生女,公务员家庭,市区3套房,211研究生。因为对男朋友没什么防范,刚在一起时这些信息他都知道。
对于男朋友,我一开始只知道是厦门人,独生子,985博士生。交往半年中,他很少提及家里,只是隐约知道有一些公务员亲戚,他吃穿用度都不便宜,想在北京久居,就给我留下家境不错的印象。
一次约会中,我问起他是厦门哪个区的,他短暂的支吾后说是历下区,我也没起疑,继续和他聊厦门的风土人情。
一个星期后,他向我坦白,他实际是厦门某县某乡人,家里住平房(之前和我说住高层小区),父母是农民。甚至告诉我,他怕年龄比我大太多我接受不了,所以他实际比对外公开的年龄要大2岁。
现在我心里过不去的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屡撒小谎掩盖家世。现在这个年代,城乡差距不大,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还会因为不齿身世,不惜撒下总会被揭穿的谎言?其实刚在一起时我能明显感觉到他在观察判断我的背景,判断我是不是温柔乖顺,是不是宜居宜家。他打的一手好算盘,却把我蒙在鼓里。
二个确是家庭背景。他一心想留北京,实际并未为我考虑,他的父母把独苗养大,又没有正式工作,将来一切都要他去打理。但我也是父母独女,我的父母谁来照顾?
我们俩在一起半年,偶有拌嘴但总体很亲密。在他看来,他在恋爱初期就坦白,问题不大。但我把握不准,也觉得总会有疙瘩在,所以家人们给点意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