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户口究竟有什么好处呢?[抠鼻]
1、摇号
搞不懂你们能直接上家里牌子车为啥要挤破头摇号?北京摇不到号的多的是。
2、购房
北京挣完钱回家购房不香吗?价格还没有那么贵!说实话, 我一个生在密云这个地方的朋友,告诉我户口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红利,如果有选择,他愿意去重庆买,没办法 根在这。
3、医疗
医疗资源都是给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们的红利,北京平头老百姓没啥优待,照样排队排半年看不上病。
4、教育
重点学校都集中在那么几个区,别的区一样跟不上,不要想后辈能如何如何,北京城里的更多的都是大爷,奋斗好学的没几个。同样是京卷要比国卷好考,但是你想多没有,京教育还比其他地区教育的少呢,其实是一样的。
5、养老
这点我承认确实比其他城市要高,但是你别忘记了,生活成本可还比其他城市高呢。
你们觉得呢?
#公务员考试#
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政治基础知识
#公务员考试# #国考#
【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技巧合集】
申论技巧:如何在日常练习文章写作?
申论技巧:申论文章开头如何写?
申论技巧:申论议论文开头写作的基本逻辑
#市井生活中的小温暖# 每当节假日来临的时候,人们喜气洋洋。我们没有忘记城市生活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养老院
这是我经常随演出队去做公益的养老院之一。在这家养老院养老的老人走有一百多位,大部分是瘫痪老人。这家养老院的创始人是一位下岗女工,下岗后在自谋职业的过程中,在亲友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创办了这家在密云已经小有名气的养老院,至今已经有快20年的历史了。现在在这家养老院养老的老人有之前的企业领导、子女在国外工作的单身老人,年龄最大的老人已经超过九十岁。这位创始人除了带领员工做好老人的日常护理工作外,每到大小节日,除了为老人准备礼物,还会请演出队为老人们表演节目,一起过节。老人们特别喜欢有演出队来表演,每次活动,老人们在护理人员安排帮助下,穿上喜庆的服装,早早来到会场。
我们这支演出队是以演唱红歌和地方戏曲擅长,队员是以退休人员组成,队员中有曾经的国家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员工,大家因喜欢演唱红歌聚集在一起,并热心做公益。每次活动大家事先排练、并自购服装,认真演出。我们演出队的口号是:做公益,我快乐!
农村穷小子是如何追到北京媳妇经历,靠着北京媳妇老丈人走向人生巅峰。(自述)
我出去在东北偏远农村,我们家是村里最穷的。不夸张的讲,吃饭都是个问题。我是家中老小,上边有两个哥哥。两个哥哥因为没钱读书就很早辍学在家,而我学习成绩不错,成了家里唯一的希望,为了供我上大学父亲带着两个哥哥到处打零工赚钱,给我攒学费。我也算争气考上了北京一所不算知名的大学,就此踏上北京,到了北京那一刻我发誓一定要混出个人魔狗样,不然对不起父亲与哥哥辛苦的栽培。
大学四年时光很短暂,毕业之后我留在了北京工作,我打算留在北京闯出一片天地。
与朋友的聚会上,我认识了现在的老婆,她是北京人,而且是独生子女,在怀柔是个公务员,家里条件不错。说句实话我根本不喜欢她,因为她也不漂亮,甚至有点丑,而我急功近利,想走捷径,利用她,我很清楚自己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要什么没什么,走捷径也许是条出路。
心里想着如果能找个北京媳妇那就厉害了,不仅在家人面前一定很有面子,在北京就可以立足扎根了。大家就会高看我一眼,所以我疯狂的用各种办法追求她,可毕竟是北京人女孩内心多少还是高傲的,不可能轻易看上我一个穷小子,我心里做好了各种被拒绝的准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打算。
我故意装作很浪漫,很喜欢她,保证爱她一生一世,送这个送那个,不断的献殷勤,但一切都是假的,为了追到她,我用尽了各种手段,学习不少追女孩的方法。她慢慢被我的诚意所感动,我们开始一块逛街,吃饭,看电影,交往了半年,她终于答应做我的女朋友。最后我用很浪漫的方式单膝下跪向她求婚。她被感动哭了,我们也顺利的走进婚姻殿堂,并且有了孩子。
结婚以后我靠着北京媳妇的人脉关系,和老丈人的鼎力支持,盘下了密云一家即将倒闭的连锁酒店。在我的经营下酒店生意风生水起,从之前的亏损慢慢开始盈利,到如今的年盈利近百万。
可我心里总有个结,因为当初追求媳妇的时候是出于利用她,都是假的,没有什么爱可言。我根本不喜欢她。可以说有了她,才有我的今天。虽然现在生活好了,可我心里总是愧疚,觉得对不起老婆。
在北京读了四年书,发现北京人身上有三个特点:
一,北京人觉得北京话就是普通话。如果在北京待久了,多多少少会染上一些“京腔”,说话不由自主就带了几分北京儿化音的味道。其实北京话和普通话差别不算大,和粤语、吴语这些方言相比,北京话和普通话可以说颇为接近了。就像我遇到的一些北京人,从小到大都浸泡在北京话的语言环境里,他们自然而然地觉得北京话就是普通话,两者没啥不同。
我有位室友是北京当地人,老家在密云,其实和他交流之后,会发现很多北京话里爱用的词,在我们平时用词里也经常出现。比如管男人女人叫“爷们儿、娘们儿”,管小气叫“鸡贼”等等。相处久了,这些词我也用习惯了。
二,北京人不喜欢给别人打工。毕业前曾经和北京室友聊过几次天,问他毕业后打算做什么,室友答曰先找机会去大企业历练两年,然后自己创业。我发现不少北京人都有这个念头,北京人身上向往自由的性格是很明显的,无拘无束的工作生活,不喜欢给别人打工。
这种性格不止老北京身上有,北京年轻一代更为明显。之前在大学上课时,我们老师讲了一个94年的北京小伙创业的例子,让我记忆犹新。那人在澳洲留学十年,回来后没有去企业大厂而是去了河北乡下种黄桃创业,不过他作为高学历的海归,并不是做以前那种传统的种植业,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人们爱吃什么就种什么,另一方面通过盒马门店去卖这些果子,没想到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种出的第一批果子刚在北京的盒马门店上架就大火,还有500多户当地农户跟着他干,每年都能增收过万。
老师说,这其实就是北京年轻人身上的一种冒险精神,并没有选择大企业或是公务员安逸的环境,而是自己动脑子创业,更是敢于跳出舒适圈跑去乡下田间,自己做自己的老板。
三,很少见到北京人吵架。我在北京这些年,就我个人而言基本没怎么看到北京人吵架的场面。北京人对吵架的定义比较严格,如果是真的发火生气了,大动干戈地问候对方才叫吵架,平时那种“小打小闹”只能算是斗嘴。如果两个北京人产生了矛盾,更多时候会互相挖苦、讽刺对方,表面上看不出他话里的意味,转念一想才发现不对劲,我就被身边的北京朋友挖苦过几次,不过个人感觉北京人脾气还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