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件从法院的一审到二审再到再审,然后到检察院申请法律监督不一定能改判。因为这只是把程序走完而已!首先要提取三级法院的案件档案,审查四个方面即程序、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如果能从这四个方面找到一个问题,程序不合法或事实没查清,或采信证据(分配举证责任)不公,或适用法律错误,在再审中就会改判。如果不改判,可以举报法官枉法裁判。
5月14日上午,记者从全市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全覆盖工作动员部署会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培训会上获悉,全市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全覆盖工作分两阶段进行,重点围绕干部的出生时间、产假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及程序、学历学位、工作经历、聘(录)用手续等重要信息,尤其是对档案内容涉嫌涂改造假、重要材料缺失、档案记载信息相互矛盾扥情况重点审核。同时结合各单位实际、行业特点、岗位要求等,有针对性增加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学术评鉴等审核内容,确保档案信息真实、完整规范,高效有序圆满完成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全覆盖工作各项任务。
在干部专项审核中,怎么认定干部身份,干部身份的文件依据是什么?
认定吸收录用干部依据劳人干字【1982】147号;认定工人转干的依据中组发【1983】2号文;认定录用干部依据人发【2001】88文。 #大学毕业后档案重要吗##高校毕业生##学籍档案##退伍军人档案遗失该怎么办#
人事档案,一个记载你人生轨迹的神秘物件。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的档案,可是你也许永远也看不到自己的档案。近些年,国家对于档案审查日趋严格,因为档案问题查处的干部也不在少数。
如果你正在或者即将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那么建议你认真读完这篇文章;如果你恰好不在,那也建议你为了自己的孩子认真读完这篇文章。
01 档案里有什么
大多数人的档案都是装订成册的,大致分为履历、考核、学历、党团、奖励、工资任免等几类材料,今天编者将按照时间顺序“解密”档案材料。
多数人的第一份档案材料是“入团志愿书”。初中时候为了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我们都会填写一份入团志愿书,这份材料也是每个人人事档案的开始。作为第一份材料,入团志愿书中的出生年月、履历等内容往往也作为整本档案的重要参考。
例如小强同学的档案里出现了两个出生日期,分别是1992年3月15日和1993年3月15日,那么我们认定他出生日期的时候往往要参考入团志愿书填写的出生日期,以此为准。
高中阶段,档案材料逐渐丰富起来,比较重要的有高中毕业生登记表、高考志愿填报表等,一些学校还会把你高考试卷放进档案里。
大学阶段,放入档案的材料主要有入学登记表、成绩单、毕业生登记表等,还有大学获得的主要奖励也会放进档案里,诸如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优秀毕业生等等。
编者在上大学的时候经常听人议论,大学可以犯错,但是千万别被处分;可以被处分,但千万在毕业前把处分材料从档案里撤出来。的确如此,你的处分在大学毕业前不撤销的话会随着档案跟着你一辈子,对你的应聘求职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工作以后,和你就业相关的第一份材料是就业报到证,是学校开具的你去单位报到的凭证,很多小伙伴应该是见过的,拿着去单位报到,最后会回到你的档案里。
其他的材料也有很多,转正定级表(现在已经不是必须了)、劳动合同、年度考核表、工资变动的审批表以及职称评审的材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