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手表定律公务员题

我炒股,绝不再看这家公司是干啥的。 什么都不看,就看样子。 之前什么都看,看死了。

我炒股,绝不再看这家公司是干啥的。

什么都不看,就看样子。

之前什么都看,看死了。

十几年来,赚过500来万吧,最终倒亏1000余万,主要是外汇。

没个具体数,都在水里,没下去数,冷。

我好刻苦啊,我好努力啊,我好拼啊。

梦里都是红的绿的,最长7天7夜没睡觉,就复盘搞清一个问题。

我博览群书,连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都啃过了。

硬把我一个中师生,逼成“战略家”、“政治家”、“军事家”、“量子力学家”、“经济学家”等,“百科全书式的巨人”。

我弟弟,北大硕士,专家,三句话就被我顶死在墙角。

结果,都是过家家。

我但凡看一点,我就会作出我个人的专业判断,然后被打脸。

我一个巴掌脸,硬是被巴掌扇成大饼脸。

本可以靠颜值,被迫靠才华。

大腿已经废了,粉碎性骨折,半身不遂,基本失去了直立行走的功能,回到爬行动物时代。

白天都看见星星,有时还很多。

繁星满天,仰望星空。

浩瀚。

无垠。

痛定思痛,我只有当傻瓜。

我本来就是傻瓜,顶呱呱的傻瓜。

终于信了巴菲特,回归常识。

常识告诉我们,我们主要用眼睛,而不是用脑子。

脑子,哪怕进一滴水,马上掀起万丈狂澜。

想多了,就是想多了。

我不再看任何多余的信息,但凡看一点,我就听见大海的声音。

根据手表定律,两块表,时间更乱,不知道哪块表更准。

我就只看一块表,看图,裸图,裸K。

一个女人,是不是永远真的对我好,我看一眼就知道。

就看是不是我妈。

看样子,凭感觉。

不想为什么会涨,为什么会跌。

没有人能想得清,当然是说我。

2016年,高盛向全球高净值人士,发布6大顶级交易策略。

不到半年,全部止损,一个都不少。

高盛,华尔街顶级投行之一,拥有世界一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等。

金融市场是人类最复杂的系统,对初值极为敏感,然后病毒式传染。

奥巴马当选总统,澳柯玛直线涨停。

文章出轨,马伊琍且行且珍惜,伊利股份暴涨。

传说有个庄家喝醉了,对操盘手一顿吼,拉,给老子拉,秒涨停。

第二天酒醒了,趴在地板上,被老婆用脚踢,放狗咬。

我听到传来的谁的声音

像那梦里呜咽中的小河

我看到远去的谁的步伐

遮住告别时哀伤的眼神

不明白的是为何你情愿

让风尘刻画你的样子

就像早已忘情的世界

曾经拥有你的名字我的声音

那悲歌总会在梦中惊醒

诉说一定哀伤过的往事

那看似满不在乎转过身的

是风干泪眼后萧瑟的影子

不明白的是为何人世间

总不能溶解你的样子

是否来迟了命运的预言

早已写了你的笑容我的心情

不变的你 伫立在茫茫的尘世中

聪明的孩子提着易碎(心爱)的灯笼

潇洒的你将心事化进尘缘中

孤独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宠

分享一个心理学小知识,叫“手表定律”。

一块手表,可以让你知道时间;

拥有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手表的人,并不能比只拥有一块手边的人知道的时间更准确。

甚至如果你有两块手边,反而会时间混乱。这就是手表定律。

其含义是:每个人都不能同学遵守两种行为准则或价值观念。

在求职择业和人际交往上,你都只能采用一种准则,哪怕这种准则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喜好。这就叫逻辑自洽。而逻辑自洽的人,一定走的更长远。

我是为好优姐姐,为好优,为女子优。我提供有温度能操作的职业辅导——竞争力扫描、职业问题诊断与行动建议、霍兰德职业规划解析、简历修改、模拟面试1-2次每次30分、OFFER选择建议。

早上好!9月29日,星期四,忌“逃离”,历史上的今天,2007年9月29日,中投公司在北京宣告成立。

投资箴言:我们偏爱把大量的金钱投放到那些不需要我们再做什么其他决策的地方。 --查理·芒格

财经科普 手表定律: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

拿破仑说:“宁愿让一个平庸的将军领导一支军队,也不要让两个天才同时领导一支军队。”这句话体现了管理学中的手表定律。如果你身上有两只手表,而且时间还不一样,那么你就很难知道哪个时间才是准确的。在管理中也是,一个老板可以有很多属下,但一个下属只能有一个领导,否则一个领导让你往东走,另一个让你往西走,你怎么走都是错,如果出现这种状况,就是公司管理层水平低下的表现。

手表定律:太多的表会让人无所适从

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以上的表时就无法确定时间。手表定律是英国心理学家P.萨盖提出的,指拥有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帮人更准确的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时间的判断。手表定律带给我们一些非常直观的启示:对于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所适从;对于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而对于一个企业,更是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否则将使这个企业陷于无序状态。

——翟海潮《金科玉律》005

手表定律

战争体裁影视剧里,我们会看到墙上挂着几个时钟,那是确认作战时间与地域时间时差的,当然必不可少。

然而在生活中,同时拥有两块手表并不会对我们准确判断时间有所帮助,这被称为管理学的“手表定律”。

一个人不能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价值观念,否则就会陷入选择混乱。

手表定律对个体成长的启示:在某一个人生阶段的目标,乃至人生终极目标亦应统一、完整。否则,由于没有一致的生活准则,人生前行的容易出现岐途。

经常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只有一个人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才能确立稳定的人生准则。

#微头条日签# #心理# #人生感悟#

人,一定要学会取舍

—手表定律解析

人生的道路有很多条,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选择;究竟如何做出好的选择确实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有的人之所以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不懂取舍。我们发现,一个人无论在事业、家庭上的成功,都遵循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坚定一个目标。多元化造成的结果就是目标多而散,容易影响主业,到头来不仅成功的难道加大,甚至会造成思维的混乱。

一个学生,学习再好,不能上遍所有的名牌大学;天下的漂亮女人再多,不可能把所有的都娶回家做老婆;挣钱的行业很多,不可能把所有的行业都做一遍!没有目标的盲目追求,就是瞎折腾。

很多成功的企业或者个人,都是在紧盯一个明确的目标,心理学上把这种明确制定目标的行为称为“手表定律”。

有各故事说,森林里住着一群猴子,它们日出而起,日落而息,过着几十年如一日平静安逸的生活。有一天一只小猴子捡到了一块手表,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聪明的小猴子很快就明白了手表的用途,于是开始向其他猴子炫耀自己拥有了掌握时间的秘密武器。

掌握了时间的小猴子,很受大家的欢迎,每只猴子都向小猴子询问时间,猴群的作息时间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并且小猴子建立起威望而成功的做了猴王。

当了猴王的小猴子心里很美,产生了如果找到更多的手表大家是不是就更尊重我的想法。于是小猴子就开始行动去寻找手表,终于又找到两块。小猴子本以为手表多了会给它带来更好的运气,没想到这三块手表,却给它带来了麻烦。

因为这三块手表显示的时间都不一样,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时间呢?这个问题实在让小猴子为难。

当有猴子来问时间,小猴子都难以回答,慢慢地猴子们的生活时间开始变得混乱,最后,小猴子被赶下了猴王的宝座。

只有一块手表的时候,人们能够确定时间;当拥有两块或两块以上手表的时候,各块手表显示的时间不同,人们反倒没办法确定时间。更多手表不仅不能让人们知道准确的时间,反而会引起时间混乱。

这就是心理学家提出的“手表定律”,它带给我们一下几点启示:

一,选择一块比较可依赖的手表

成功不仅要奋斗,还要学会选择。在鱼和熊掌面前,我们无法做出选择,不知道该择谁放弃谁。在这种矛盾面前,我们该怎么办呢?手表定律告诉我们,面对两块或两块以上手表的时候,唯一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比较可依赖的一块手表,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

二,坚守自己心中的那块手表

坚定目标,不要轻言放弃。有的时候,如果你已经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了,就没有必要再去寻求他人的意见,因为在这个时候,任何人的建议都只会影响你的自我判断和决心,“小马过河”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很多时候,并不是标准越多越好,对你来说,往往只需要一块手表。

三,手表不是越多越好

1+1不一定大于2。拥有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帮人更准确地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时间的判断,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手表定律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这个人的行为将陷于混乱,这种问题实际上也会在投资理财、企业管理等领域中出现。

四,不能使用两块显示时间不同的手表

标准要统一,否则容易混乱。手表定律中的手表,只是给管理者提供一个衡量的标准,如果管理者连基本标准都不能确定,该企业注定会走向失败。

最后我要说的是,人经常会站在十字路口,会迷茫、彷徨甚至是无助;但是手表定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一块走时准确的表就已经足够了!对于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管理学家西蒙指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它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荣辱、生死存亡。可以说,领导者科学理性的决策等于成功了一半。

58.儒佛尔定律:有效预测是英明决策的前提

59.吉德林法则:认识到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

60.手表定律:别让员工无所适从

61.皮尔斯定律:完善培养接班人制度

62.羊群效应:提升自己的判断力,不盲目跟风

63.自来水哲学:大批量才能生产出廉价产品

64.松下水坝经营法则:储存资金,以应付不时之需

65.巴菲特定律:到竞争对手少的地方去投资

66.吉格勒定理:设定高目标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67.卡贝定律:放弃有时比争取更有意义

68.布利丹效应:成功始于果敢的决策

69.普希尔定律:再好的决策也经不起拖延

70.沃尔森法则: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

71.哈默定律:天下没有坏买卖

72.隧道视野效应:不能缺乏远见和洞察力 

73.青蛙法则: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74.坠机理论:依赖“英雄”不如依赖机制

75.奥卡姆剃刀定律: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

76.帕金森定律: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学心理学可以治愈自己吗# #每天学点心理学# 手表定律

只有一个标准时,做起事来往往比较从容,而如果有两个或者多个标准,则会让人变得无所适从。这说的就是“手表定律”。

人生的很多苦恼都来自于太多的标准,拥有太多的“手表”,这所有的“手表”就会让情况变得复杂,让人无所适从。很多人都说这么一句话:“简简单单过一生。”这所谓的“简单”就是尽量减少自己的“手表”。

就像电影《天下无贼》中的傻根,他之所以快乐,就是因为他只有一个标准。

友友们是不是在苦恼一天的事情太多了,忙忙碌碌,可忙什么呢?最后发现好像没做个像样的事!

那么从今天开始,试着专注一件事,拥有一个“手表”,至少在自己规划的那段时间专注做规划的事吧!

费斯丁格法则,化解你生活中90%的烦劳。

生活中有10%是我们不能决定的,但是90%是可以决定的,不要因为那10%影响到90%。我们无法控制那10%,但可以控制剩余的90%。

费斯丁早上起来把手表放在洗脸的旁边,妻子看见了,就把它放在桌子上,儿子去桌子上拿面包,就把手表掉地下摔坏了。

结果费斯丁对着儿子屁股一脚,然后对着妻子一顿脸色。

他没吃早餐就去上班,结果到了公司发现没带公文包,又回去拿,发现钥匙在公文包里,给妻子打电话,妻子匆匆忙忙回去在路边撞翻了别人的摊子,因为请假没拿到全勤奖,儿子因为挨骂学习一天不畅,他则因为迟到受到公司批评。

这一天费斯丁过得很郁闷,妻子过得很郁闷。想想看,事情的起因仅仅是因为那一块手表掉地下了。

故事里的手表掉地下就是那10%。

剩余的那些事就是那90%,是可以控制的。

这个世界没有完美,我们只能让自己过得更美,不要因为那10%掉进90%的漩涡。

1,不和傻瓜论短长,不要和烂人烂事纠缠,把时间花在有价值的地方。

2,终身学习,时代抛弃你时,不会说再见。

3,保持健康,不要失去少年感,敢拼敢闯,60岁的吕良伟看上去40岁,有的人40岁看上去60岁。

4,不要太闲,不要在该奋斗的年龄选择安逸,无限风光在险峰。

5,不要把糟糕的一面留给家人和爱人。

6,爱不要卑微,等不到的人就不要等。

7,看清自己,不要自欺欺人。欺骗自己比欺骗别人容易,但是叫醒自己比叫醒别人难。

8,不要浪费时间解释自己。漫漫长路,走自己的路。

9,不要总是和别人比较,不要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比,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你不必做得比谁更好,只需要做更好的自己。

10,不要只走好走的路,

11,不要怕犯错误,进步等于试错加修改加再执行。

12,不要等一切都准备好才开始,天时地利人和往往是开始之后出现的。

13,不要因为出现的不可控的10%,影响到可控的未出现的90%。

股市里的“手表定律”

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但当他同时拥有两块或更多块手表时,却无法确定。拥有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帮人更准确的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时间的正确判断。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

A股市场卷商软件为什么给你提供了macd指标、威廉指标、布林线指标、交易量指标、心理指标等那么多指标?其实真实情况正是利用了“手表定律”使人们失去对走势的正确判断.

拆台式育儿,最终伤害了谁?

  心理学上,有一个“手表定律”。

  它指的是,当一个人只带一个手表时,他可以清晰知道时间。

  但当他带两块或以上的表时,他就容易被混淆,同时也失去对准确时间把握的信心。

  亲子教育其实也是如此。

  当孩子总是听到两个声音,一个让他往左走,一个让他往右走,尤其当孩子不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时,往往会对孩子成长造成伤害。

  一方面会让孩子不明是非:

  父母两方各执一词时,孩子会选择靠近对自己有利的一方,觉得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从而排斥对自己不利的那方,把TA的话当耳边风。

  然而事实有时并不是如此。

  就像前文的例子,孩子喜欢陪着自己玩游戏的爸爸,而对干涉自己的妈妈讨厌不已。

  这样的孩子,便会认为“玩游戏”是正确的,长此以往,容易模糊孩子的是非观。

  甚至,正如心理学家认为:“红白脸”教育模式下,孩子容易学会“钻空子”,跟妈妈说一套跟爸爸做一套,成为行为的“两面派”。

  另一方面会让孩子处于一种撕裂自责的环境中:

  有一个学生,曾写过一篇日记:

  “每次学习累的时候,爸爸心疼我让我休息一下,我内心是不敢的;

  因为我怕妈妈会反对,然后爸妈就会吵起来。

  我该听谁的?

  我只想把每件事都做好,不能让爸妈因为我而吵架。爸妈这样,我很难过。”

  当父母因为孩子教育问题而争执不休时,孩子潜意识会认为自己是导致父母矛盾的“刽子手”。

  强烈的自我谴责和压力之下,孩子很难在内心建立稳定的自我体系。

  有句话说得好:

  “父母本是孩子世界中的两根顶梁柱,如果这两根柱子不仅不和睦,还互相拆台称对方不高大、不牢固。孩子的世界将变得低矮、狭小,甚至可能崩塌。”#家庭教育# #畅谈家庭教育# #幼儿教育大家说#

崇尚团队合作精神

50.华盛顿合作定律:团队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

51.木桶定律:注重团队中的薄弱环节

52.苛希纳定律:确定最佳管理人数

53.凝聚效应:凝聚力越大,企业越有活力

54.懒蚂蚁效应:懒于杂物,才能勤于动脑

55.蚁群效应:减掉工作流程中的多余

56.飞轮效应:成功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

57.米格—25效应:整体能力大于个体能力之和

 打好营销这张牌

92.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

93.“100-1=0”定律:让每一个顾客都满意

94.鱼缸理论:发现客户最本质的需求

95.长鞭效应:加强供应链管理

96.弗里施法则:没有员工的满意,就没有顾客的满意

97.250定律:不怠慢任何一个顾客

98.布里特定理:充分运用广告的促销作用

99.尼伦伯格法则:成功的谈判,双方都是胜利者

100.韦特莱法则:从别人不愿做的事做起

 成也细节,败也细节

87.破窗效应: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

88.多米诺效应:一荣难俱荣,一损易俱损

89.蝴蝶效应: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

90.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91.王永庆法则: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

 竞争决胜的智慧与策略

81.犬獒效应:让企业在竞争中生存

82.零和游戏原理:在竞争与合作中达到双赢

83.快鱼法则:速度决定竞争成败

84.马太效应: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85.生态位法则:寻求差异竞争,实现错位经营

86.猴子—大象法则: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

77.达维多定律:不断创造新产品,同时淘汰老产品

78.路径依赖:跳出思维定势

79.跳蚤效应:管理者不要自我设限

80.比伦定律:失败也是一种机会

 决策是管理的心脏

58.儒佛尔定律:有效预测是英明决策的前提

59.吉德林法则:认识到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

60.手表定律:别让员工无所适从

61.皮尔斯定律:完善培养接班人制度

62.羊群效应:提升自己的判断力,不盲目跟风

63.自来水哲学:大批量才能生产出廉价产品

64.松下水坝经营法则:储存资金,以应付不时之需

65.巴菲特定律:到竞争对手少的地方去投资

66.吉格勒定理:设定高目标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67.卡贝定律:放弃有时比争取更有意义

68.布利丹效应:成功始于果敢的决策

69.普希尔定律:再好的决策也经不起拖延

70.沃尔森法则: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

71.哈默定律:天下没有坏买卖

72.隧道视野效应:不能缺乏远见和洞察力

73.青蛙法则: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74.坠机理论:依赖“英雄”不如依赖机制

75.奥卡姆剃刀定律: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

76.帕金森定律: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格局】

吴军

《要思考,需要慢下来》

1,生活需要掌握好节奏,现代的社会节奏是如果不忙就要落后,包括幼儿、小孩都被赋予了快节奏的生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忙是人生的常态,低效率的忙不如高效率的思考,有主动与被动的忙。 低效率的忙是被动的,高效率的忙是主动的。 忙碌之后是否有结果,没有人知道。

心亡为 “忙” ,忙就会被安排、被指挥、被支配。是被动的,是麻木的。80%是规划的,自愿的,有预见的,这就是主动性的忙,这样被动性就会少一点。

多数人付出与收获绝对不成正比,方法和效率不对,方法不对,努力白费,需要复盘的目的是提升和优化方案。在不断的复盘过程中思考并优化自己的结果是否满意。

2,人最重要的两件事:思考与行动。

方法和效率远比忙碌重要,有时需要慢下来…思考、总结,复盘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和优化方案,寻找新的突破口,提升效率,30%是思考,70%才是行动。

3,“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微笑”。人类怎样让自己慢下来?

1)行走。

行走的时候可以让自己静下来,尤其是吃完饭后的慢走。

2)呼吸,调整呼吸。

3秒吸气,3秒憋气,3秒呼气,让自己静下来。

3)音乐,戴上耳机听舒缓的轻音乐,通过音乐调整情绪,音乐能让人身心愉悦。然后才能栓住那只闹腾的猴子。

猴子定律

手表定律

行走、音乐、呼吸三者同频很快就会静下来,养成听音乐的习惯。人越在压力、困境时需要静下来。

每逢大事有静气,不服高人有罪。

忙是为了产生结果,若忙不能产生结果,那就是瞎忙,需要思考、调整。

不要用思想上的勤奋掩盖行动上的懒惰,用行动的勤奋弥补思想上的懒惰。

行动是创造结果的手段,正确的思考是创造结果的根本,慢下来才有可能做更多正确的事情。

感悟: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微笑”。

人类怎样让自己在思考的同时还能让自己慢下来。

1,行走

行走的时候可以让自己静下来,尤其是吃完饭后慢走。

2,呼吸

三秒吸气,三秒憋气,三秒呼气。

3,音乐

戴上耳机听舒缓的轻音乐,音乐能让人身心愉悦,然后才能栓住那只闹腾的猴子。

猴子定律,手表定律。

每逢大事需静气,行动是创造结果的手段,但正确的思考才是创造结果的根本。

所以人一定要学会让自己慢下来。

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猴子,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外出觅食,太阳落山的时候回去休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一天,一名游客穿越森林,把手表落在了树下的岩石上,被猴子“天天”拾到了。

聪明的“天天”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于是,“天天”成了整个猴群的明星,每只猴子都向“天天”请教确切的时间,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由“天天”来规划。“天天”逐渐建立起威望,当上了猴王。

做了猴王的“天天”认为是手表给自己带来了好运,于是它每天在森林里巡查,希望能够拾到更多的表。功夫不负有心人,“天天”又拥有了第二块、第三块表。

但“天天”却有了新的麻烦:每只表的时间指示都不尽相同,哪一个才是确切的时间呢?

“天天”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当有下属来问时间时,“天天”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因此变得混乱。

过了一段时间,猴子们起来造反,把“天天”推下了猴王的宝座,“天天”的收藏品也被新任猴王据为己有。但很快,新任猴王同样面临着“天天”的困惑。

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

只有一只手表,可以知道时间;

拥有两只或更多的手表以后,却无法确定几点。

更多的手表并不能更准确地告诉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陷入混乱,失去信心。

这样的定律可以直观地告诉我们:

对于任何一件事,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会让人无所适从;

对于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入混乱。

同样的,在职场里,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不知道听谁的;

一个企业,更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否则这个企业将无法发展。

写到这里,我想起我年轻的时候在医院里实习。

年轻人勤学上进是毋庸置疑的,对于那么近距离的接触实际工作,我抱着极大的热情,不懂就问,追求着完美。

可是,不久就遇到了一个矛盾的问题。

写病历是每个实习生必修的功课。才接触的时候,对于每个细节都务必追求完美。好不容易写出了一篇自己满意的病历,满怀信心地给带教老师看,带教老师还是能挑出这样那样的修改意见。

于是,回去修改完,心想不能再要求修改了吧。

在交作业之前,又给了不同的医师,有老的、职称高的,甚至是副主任都看过了,同样他们给出了修改意见。

这下犯难了,有的建议图文并茂,有的建议修改段落顺序,有的建议数据更加准确一些等等。

各种意见加在一起,重新写都不为过了。

我马上陷入了混乱,眼看最后时间要到了,还是没有办法交出自己满意的作业。

同样的一篇病历,每个医师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意见,无可厚非。但这样的就会面临检验标准的不同,那么要以那一条为准绳就让我无法抉择。

拿破仑早就说过:“宁愿要一个平庸的将军带领一支军队,也不要两个天才同时领导一支军队。”

既然是领导当然都想下属按自己的命令做事,哪怕是一个平庸的领导,但是如果两个人同时领导一个部门,又彼此意见不一,一个说要向东一个说向西,那下属怎么办?

只能等待领导意见统一以后才行,否则待在原地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曾经谈到过“布里丹定律”,同样的两难选择的问题,与这个手表定律有相似的地方。

但,布里丹定律是选择两堆草料中哪一堆是“好料”;

而“手表定律”则重点在于两块手表哪一块是标准。

怎么办?

这个时候,爸妈总是会给你一个意见,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啊!

对,选择哪个是标准出现困难的时候,要么选择一个手表信赖它,尽量校准它,以它为标准,听从他的指引行事;要么就看新闻联播吧!

共勉!

#阅读的温度# #孩子教育#

16【木桶定律】

●定律内容

这个定律大家很熟悉,一只木桶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怎么做?

1.引导孩子不偏科。现代社会需要综合性人才,所以音、体、美、政、史、地都很重要。

2.如果木桶中的短板不影响储水量或影响不大,比如偏斜着接水,则不用抓的短板不放。

17.【手表定律】

●定律内容

当只有一只手表的时候,我们能确定时间。当我们有两只手表的时候,反而不知道以哪个时间为准。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该怎么做?

家长在给孩子制定规矩的时候,家里所有人应该统一观点,明确相同目标,否则孩子无所适从,也可能偷奸耍滑。

18【禁果效应】

●效应内容

禁果效应又称潘多拉效应。潘多拉的盒子,成人听到都很好奇,何况是小孩子。

对于未知的事物,人们都想去尝试。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对于一些成人已知而孩子未知的事情,应该怎么做?

1.禁止尝试的事情,家长不应该回避,甚至说谎。比如关于“性”。

家长应该给孩子用科学的角度解释清楚,可以借助老师、书籍等正常途径。

如果家长越隐藏,孩子越好奇,越想去犯规,愈禁愈为。

2.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多以讲理引导为主,而不是粗暴的命令和压制。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19【甘地夫人法则】

●法则内容

印度前总理甘地的夫人,带他大儿子做手术时,阻止了医生安慰式的“善意谎言”。

她想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挫折,面对困难,而不是躲在谎言背后。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是教会他们独自面对风雨。

父母一味地为孩子遮风挡雨,最后孩子会变得任性,懒惰,无责任心,不勇敢。最后成为巨婴。

20【真爱法则】

看似简单的法则,其实很难做到。什么是真爱?

●真爱是陪伴,不是监视;

●真爱是沟通,不是命令;

●真爱是授之以渔,不是授之以鱼。

(无奈时间不够用,只有在娃玩耍时偷偷码字,所以每天写的不多。但会坚持每天更新1~2个教育法则,希望自己学习的同时,也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喜欢的欢迎点赞收藏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38646/
1
上一篇上海公务员 补录用(上海市事业单位补录)
下一篇 报考公安公务员身高(报考公安机关公务员有身高要求吗?)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