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款耳钉和丝巾,让这位女副局长走进了舆论的漩涡,其实她曾获得多项殊荣,也有很多先进事迹!
据公开的信息显示,李少莉副局长生于1966年,现年56岁,民盟盟员。从内蒙古棉纺织厂工人干起,而后自学中医,在后在医院、卫计委、行政审批办公室等多个单位工作过,2020年9月至今任副局长。
其实,李少莉曾获得多项殊荣誉,包括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等。
有一个最典型的事迹就是,在2016年的4月,生病的李少莉仍就咬牙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最后被120急救车拉到医院才抢救过来。
还有一件事迹就是,副局长李少莉推行“一审一核”即办模式,创新工作模式,改进工作方法,方便了群众,还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在贫困助学、疫情防控等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

其实几天来,我也看了很多李少莉的资料和视频。从个人打扮上来看,她是一个很讲究的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非常精致,打扮得体,很有气质,给人一种十分高雅的形象。
至于说她在念稿子时磕磕绊绊,其实她在很多采访的时候,语速也都比较慢,这并不能成为指责其工作能力不高的理由。
至于说穿高档服饰和饰品,只要有经济能力,打扮得体,又有什么呢?毕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人向往的目标,谁喜欢地摊货呢?
忠诚履职心向党 一心为民谱新篇
杨亚利,女,43岁,二级警长,一级警督,郑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民警。从警20多年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默默战斗在基层一线岗位上,忘我工作,乐于奉献,用辛勤的汗水谱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杨亚利同志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曾被评为2005年度河南省公安厅统计工作先进个人,郑州市妇女联合会、郑州市公安局2015-2016年度全市公安系统三八红旗手,2019度年郑州市公安局经侦工作先进个人。

立足本职,兢兢业业
杨亚利凭着对党、对人民、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满腔热情,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坚守在一线基层岗位上,以高度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勤奋务实、埋头苦干,不断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方法,以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为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特别是自2021年10月水上分局成立以来,杨亚利同志勇挑重担,特别是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在分局党委的安排下,杨亚利同志承担着分局教育整顿的教育训练工作。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安排会议、协调专题讲座、安排集体参观、编写考试试卷、组织大练兵训练,杨亚利巾帼不让须眉,充分发挥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高度的责任心高标准完成了分局党委交付的任务。作为分局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综合组的一员,杨亚利同志认真研究市局方案,和其他同志一起详细分解各项工作,确保了分局教育整顿工作的正常运转。

坚持原则,严于律已
杨亚利不管是在以往的执法办案工作中,还是在个人工作生活中,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分局领导给了她很高的评价:执法办案讲原则,荣誉利益讲风格。工作中自觉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始终以公共利益为己任,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作为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不做违法之事,经得起诱惑,耐得住清贫。办理案件难免得罪人,但杨亚利同志一直说:我干工作要对得起头顶的国徽,对得起群众对我们警察寄予的厚望,入警的初心就是匡扶正义,除暴安良,我不怕得罪人。
甘于吃苦,乐于奉献
杨亚利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脚踏实地、默默耕耘,怀着崇高的使命感和紧迫的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去,凡是吃苦的事,主动走在前面,勤奋工作,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扑下身子认真干,受到委屈时,能够任劳,也能够任怨,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办案件时事事亲力亲为,抓捕、讯问、关押、提审,熬夜奋战从不叫苦;出差的时候,无论是路途遥远的偏远山区,还是条件艰苦的泥泞乡间,辗转前往从不叫累。自公安队伍教育整顿以来,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家庭、孩子都无法兼顾,但只要工作需要,从来不讲条件和要求,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