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7酉阳公务员职位表(酉阳县公务员考试网)

#重庆头条# 重庆疫情消息来了   12月9日0—24时,重庆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40例(九龙坡区131例、南岸区27例、北碚区10例、永川区9例、渝北区7例、奉节县7例、巴南区6例、大渡口区5例、江北区5例、沙坪坝区5例、梁平

#重庆头条#

重庆疫情消息来了

 

12月9日0—24时,重庆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40例(九龙坡区131例、南岸区27例、北碚区10例、永川区9例、渝北区7例、奉节县7例、巴南区6例、大渡口区5例、江北区5例、沙坪坝区5例、梁平区5例、万盛经开区5例、涪陵区3例、渝中区3例、巫山县3例、潼南区2例、开州区2例、长寿区1例、璧山区1例、武隆区1例、忠县1例、秀山县1例),其中,129例为此前的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48例(渝中区562例、九龙坡区456例、南岸区336例、江北区323例、北碚区87例、渝北区64例、巫溪县40例、云阳县39例、永川区36例、彭水县35例、合川区33例、秀山县31例、江津区23例、梁平区20例、大足区17例、璧山区16例、万盛经开区15例、涪陵区13例、垫江县13例、忠县12例、万州区10例、巴南区10例、巫山县9例、綦江区8例、潼南区7例、荣昌区7例、武隆区4例、沙坪坝区3例、长寿区3例、南川区3例、铜梁区3例、开州区3例、酉阳县3例、大渡口区2例、丰都县1例、奉节县1例)。

 

从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算来,已经过去了近三年时间。随着疫情防控时间拉长,不少人的心理承受和忍耐程度倍受考验,甚至正一点一点在流失。正如有的网友说:如果第一年是恐慌,带着一点窃喜,能在家好好歇会儿;第二年开始迷茫,盼着疫情快点结束;第三年则是有些抱怨,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量大,感染风险未知,且人与人之间难以保持1米距离,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没有有效防护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所病毒传播的风险更大。

 

疫情路上,我们都在努力,感谢那些可爱的人,感谢那些坚守在岗位的人,感谢背后默默的人,不要畏惧寒冬,因为暖春总会来临。隔离病毒,绝不是隔离爱。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

#重庆头条#

隆福佳人冉剑,善行大健康

创始人冉剑先生,1971年出生于世外桃源---重庆酉阳。他现在担任的社会职务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西促会经济贸易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学术委员,北京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北京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微商工作委员会主任,重庆市维护企业权益协会理事会副会长,重庆市渝中区旅游业商会理事副会长。

“乐善有恒,大爱无疆”,善良的他经常帮助山区和敬老院孤寡老人以及身边的弱势群体。而立之年,他已拥有令人羡慕的成果,但勤奋的他仍然努力奋斗,并用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理念,以“永远把帮助别人放在第一位”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曾多次对学校捐款捐物,为其母校捐资达到了二十万元人民币,被酉阳县政府授予“大爱无疆”的荣誉,还给敬老院送温暖。2020年春,冒着疫情的危险,为各社区和战斗在一线的同志送防御必备品。

历经风雨数载,他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营、管理经验。他坚定的认为,一个人无论多么成功,都不叫成功,能够带领一群人一起成功,才叫成功,他以“人生的价值是你让别人有了价值才是最高价值”作为人生格言,并为此而辛勤付出践行格言!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小康生活,实现人生梦,实现中国梦,2013年,他用睿智的眼光选择了健康产业,而当时国内这一产业并没有形成良性发展的环境,很多人病急乱投医,使得很多假冒伪劣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他认为作为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新兴产业,规范化和品牌化则是全球健康事业发展的不变趋势,于是他创办了最有良心、最有爱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企业----重庆隆福佳人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立志做行业的标杆,决心将隆福佳人打造成中国民族形象品牌,并通过自身稳健的运营发展和进入资本市场的各种优质资源的整合利用,向世界500强的宏伟目标挺进。

随着网络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他抓住时代最新趋势,把握机会,响应国家战略政策的号召,在当今互联网分享经济的推行下,为隆福佳人健康产业不断注入新活力,通过不断的大胆探索与创新,特别是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推广,受到中央部委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各级职能部门、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可。因其创始人的胸怀和大爱,共创分享平台的优越性,给社会许多草根创业者提供了自主创业的机会,给社会广大严健康者带来了健康,董事长冉剑先生也受到了政府部门和协会、机构的表彰,获得了诸多的个人社会殊荣称号。

冉剑先生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业为重,心怀回报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在艰辛创业中创办隆福佳人,让很多没有经济基础的人实现了草根创业的梦想,解决了很多社会民众的工作、就业问题,仅2016年上半年,就吸引了数千名无固定工作者创业,大大减轻社会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着实为政府排忧解难。同时,冉剑先生认为:一个公司的经营理念,一定要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让公司的发展为社会做出贡献。当今,中国国民整体身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劣势,冉剑先生从提高民族大众健康素质出发,创建隆福佳人并生产出打破常规、质量上乘的食品,他倡导用真心、爱心、良心做产品,并要求产品要具备高尖端技术、高纯度含量,要高于同行业产品水准!有这样的要求和理念,公司的生物科技产品势必惠泽及改善全社会民众的亚健康状态!感激祖国,心怀苍生,不遗余力,回报社会,他做到了。因为心中有民族大爱,家国慈情,如海胸怀,才能谱写宏伟的民族盛世篇章!

我们看到,隆福佳人,在创始人冉剑先生的带领下,一个代表中国民族尊严的品牌正在东方冉冉升起!

#重庆头条#

重庆疫情消息来了

12月6日0—24时,重庆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4例(渝北区41例、江北区18例、北碚区18例、九龙坡区16例、巴南区11例、綦江区10例、渝中区9例、梁平区8例、铜梁区7例、开州区6例、城口县6例、万盛经开区6例、奉节县5例、合川区4例、沙坪坝区3例、潼南区2例、忠县2例、巫溪县2例、秀山县2例、黔江区1例、涪陵区1例、南岸区1例、长寿区1例、江津区1例、武隆区1例、丰都县1例、彭水县1例),其中,56例为此前的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124例在隔离管控人员中发现、4例在重点人员核酸检测中发现。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581例(九龙坡区534例、渝北区511例、江北区465例、南岸区451例、渝中区387例、北碚区288例、永川区100例、涪陵区95例、巴南区69例、铜梁区67例、潼南区57例、奉节县54例、合川区51例、巫溪县46例、云阳县42例、垫江县32例、梁平区30例、万州区27例、江津区25例、南川区25例、荣昌区19例、丰都县19例、綦江区18例、大足区18例、长寿区16例、忠县16例、黔江区15例、大渡口区15例、沙坪坝区13例、秀山县13例、城口县12例、万盛经开区11例、璧山区10例、石柱县10例、彭水县9例、巫山县8例、酉阳县2例、武隆区1例),其中,3544例在隔离管控人员中发现、33例在重点人员核酸检测中发现、4例在社区筛查中发现。

从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算来,已经过去了近三年时间。随着疫情防控时间拉长,不少人的心理承受和忍耐程度倍受考验,甚至正一点一点在流失。正如有的网友说:如果第一年是恐慌,带着一点窃喜,能在家好好歇会儿;第二年开始迷茫,盼着疫情快点结束;第三年则是有些抱怨,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量大,感染风险未知,且人与人之间难以保持1米距离,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没有有效防护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所病毒传播的风险更大。

 

疫情路上,我们都在努力,感谢那些可爱的人,感谢那些坚守在岗位的人,感谢背后默默的人,不要畏惧寒冬,因为暖春总会来临。隔离病毒,绝不是隔离爱。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

#重庆头条#

1982年,重庆,红军师长王光泽遇害现场,出土的一副脚镣。

王光泽是湖南衡山人,1930年王光泽加入组织,经过三年的锻炼,表现优异的他就从赤卫队队长直接升到了团长职务,1934年王光泽随红六军团到湘西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并被任命为黔东独立师师长,此后他率部在黔东地区坚持斗争,不幸的是他于1934年11月28日在四川秀山被敌人逮捕,后来王光泽被带到了酉阳县接受审讯,为了从他嘴里得到有效的情报,残忍的敌人用烧红了的铁钉钉进了王光泽的脚踝骨处,忍受着巨大的疼痛,王光泽始终没有向敌人透露了半个字,最终被残忍杀害。

由于当时的消息闭塞,再加上时局动荡,王光泽的遗体一直没有被找到,直到1982年,时隔将近50年之后,当地政府才找到了他的遗骸,当有关人员将遗骸发掘出来之后,竟然发现王光泽烈士的脚骨上仍然钉着脚镣。

1982年,重庆酉阳县挖出带着脚镣,2颗铆钉直插脚踝的无名遗骸,万万没想到,竟是国家找了48年的红军师长。

王光泽,出生在湖南一个小山村,自幼家贫,上了3年私塾,因父母无钱付学费,不得不辍学,给地主家放牛帮补家用。

11岁时,王光泽就意识到放牛成不了大事,自己一定要有一技之长,便辞别父母到衡阳茶陵县学做木工。

外出行走的这些年,王光泽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挽救中国,才能让百姓和自己过上好日子,19岁时,他毫不犹豫地参加了革命。

因为思维缜密,作战勇敢,先后任命为营长、独立团团长等职务,1934年10月,红六军团和红二军团长征顺利会师后,两军合力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根据地的建立引起了敌人的注意,老蒋火速调集部队准备围剿。为了保留大部队的实力,组织决定留下三支队伍在黔东,德江,川黔边地区继续作战。

同时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向湘西挺进,拖住人数是自己十倍以上的敌人,当时便抽出500人精兵强将,组成中国工农红军黔东独立师,王光泽被任命为的师长。

面对敌人强攻猛打,王光泽却化被动为主动,采取“分而制之”的游击战术,带领部队和敌人打游击战,半个月内,还是将敌人向大部队追击的脚步人死死钳制住,让大部队顺利挺近了湘西。

王光泽的独立团让敌人吃尽了苦头的同时,也成了对方的眼中钉。为了将独立团消灭,敌人几度增加兵力,造成独立团补给跟不上,人员伤亡更大,只剩下100人不到。

面对敌人的攻势,王光泽没有丝毫的慌张,他依旧冷静地制定着作战计划,带着剩余部队突围,一路撤退到贵州地区,准备在这里休整之后再追上大部队。

然而敌人再次加大的围剿,面对越来越大的伤亡,为了保护革命的火种,王光泽劝服战士们,化整为零,缩小目标,分散突围。

王光泽在一户农民家换上了农服,便只身上路到了四川秀山县的上川,虽然一再掩饰身份,但还是被巡查的敌军,通过口音辨识出来他的异样。

就这样,王光泽被敌人逮捕,很快被识别了真实的身份。敌人为了诱降他,高官厚禄,美色诱惑。

王光泽听闻这话当即啐了那人一脸吐沫,眼睛瞪得溜圆,指着那人的鼻子怒骂:,一群猪油蒙了心狗东西,早晚有一天,我们工农宏军会革了你们的命,走着瞧。”

敌人被羞辱得脸红耳赤,最后恼羞成怒,下令对王光泽施以重刑,锁上沉重的脚镣,并用两颗已经烧得很红的粗毛钉钉死,令王光泽几乎不能移动半步。王光泽宁死不屈。

1934年12月21日,川军将领刘湘接到了蒋某人的命令,将王光泽就地处决。

时年31岁的王光泽,一直到离世之际,也未能摆脱那狠狠钉进脚踝骨的脚镣。

王光泽去世后,我军就不断寻找他的遗骸。

直到1982年,酉阳县的农民在家修建房屋,挖出了遗骸,多方证实,正是消失了48年的红军师长王光泽,。

一副钉在了骨头里的脚镣,让人们陷入了悲恸之中。

人们小心地把英雄脚上的脚镣取下,随后葬入了烈士陵园,让王光泽和其他战友们得以“团聚”,让革命英雄可以安息。

而那副脚镣也被存放在酉阳县文管所。

我们如今岁月静好的生活,正是因为有王光泽这些舍生忘死的革命先烈,忆苦方能思甜,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悼念和尊重。

#真知新坐标#

#红色文化#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湖北咸丰县大村举行会议,提出要创造“湘鄂川黔新苏区”口号。一九三四年,在向黔东进军途中成立由夏曦、关向应、贺龙、卢冬生组成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边革命军事委员会。一九三四年五月,红三军进入黔东,开辟包括贵州的沿河、印江、德江、松桃和四川的酉阳在内的黔东特区根据地。八月,湘鄂西分局决定红三军一方面巩固和发展黔东特区根据地,另一方面东出湘西,在湘鄂川边恢复老根据地,发展新根据地,以形成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大局面。一九三四年夏,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向湖南进行战略转移,计划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然而,蒋介石调集四十万兵力,设置了四道封锁线,妄图将中央红军消灭于湘江与潇水之间。七月二十三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命令红六军团离开湘赣根据地,转移到湖南中部开展游击战争,并同红三军取得联系。由任弼时、萧克、王震组成的军政委员会,于八月七日率红六军团九千七百多人开始战略转移,十月二十四日与红三军主力在贵州省印江县的木黄会师,当晚转移到松桃县的石梁。十月二十六日,在四川酉阳县南腰界举行庆祝会师大会。两支部队会师后即进行整编,统一配了干部。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的番号,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萧克、王震仍分任红六军团军团长、政治委员。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的率领下,红二、六军团对国民党发动了为期二个月的湘西攻势, 相继占领永顺、桑植、大庸等地,湘鄂川黔根据地已初具规模。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七日,义军占领湘西永顺县城。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萧克、王震等领导下,一举解放大庸县城。十一月二十六日,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在大庸建立以任弼时为书记的中共湘鄂川黔临时省委,以贺龙为司令员、任弼时为政治委员的湘鄂川黔省军区、省革命委员会,开创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十二月一日在天主堂内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由贺龙任主席,夏曦、朱长清任副主席。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建立后,领导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三十一个县的反围剿斗争。湘鄂川黔省委连发三个土地革命文件,在根据地中心区域广泛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斗争。湘鄂川黔省委吸取了以往土地革命的教训,对一些具体政策进行了修正和创新:只没收富农的土地,不没收其房屋、财产;道士、和尚、牧师等人,同样分配土地;对地主家属,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对工商业者,采取保护政策。仅大庸、永顺、桑植、龙山四县就有近十五万人获得土地。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日根据中央军委“实行运动战,选择敌弱点,在运动中各个击破之”的精神,红二六军团及省委、省军区、省革委迁永顺县塔卧。

一九三五年一月,湘鄂川黔根据地初具规模。二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成立以贺龙为主席,任弼时、关向应、夏曦、萧克、王震等为委员的军委分会。一九三五年四月十二日迁龙山兴隆街。四月十八日,召开兴隆会议,会议撤销了夏曦军委分会主席职务,改选贺龙为主席,决定省委、省军区、省革委会进迁茨岩塘。五月六日,省委、省军区、省革委会再迁龙山县茨岩塘。红二六军团开始进入了以茨岩塘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大发展时期。五月九日至十日,召开茨岩会议。传达了遵义会议精神;制定了红军休整,扩红和建立地方党政群组织的政策、方针;是在中央“积极防御,决战胜利。且在原地区争取胜利的指示下,并制定了:一、暂时不渡长江,仍在原地区争取胜利,省委立足茨岩塘;二、湘敌较强,取守势,鄂敌较弱,取攻势;三、出其不意,积极向鄂敌进攻,在反围剿中掌握主动权的三条战略方针。茨岩会议后,红二六军团指挥了一系列著名战役,五月十五日,忠堡大捷,活捉敌师长张振汉,全歼纵队指挥部和三个团;六月十八日至七月二十七日对龙山县城首善镇实施包围;七月二十八日,招头寨战役;八月三日,板栗园大捷,击毙敌师长谢斌,全歼敌四十八师;八月八日,芭蕉坨大捷。十一月十九日,红二六军团主力开始长征,红六军团第十八师奉命驻守茨岩塘策应红二六军团长征。十二月二十三日湘鄂川黔省直机关最后随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从茨岩塘撤离长征。

一九三六年一月九日湘鄂川黔省直机关与红六军团在贵州江口磨湾会师。这一系列重大战役和胜利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而且牵制了三十余万国民党军,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的长征。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省委、省军区、省革委会成立后共有九千六百多名青壮年参加红军,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红二六军团足迹遍及千余里,创建了八个区委五十个乡党部;九个区苏维埃、五十九个乡苏维埃。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古代志怪笔记多记载魂游冥界、仙境的故事,我们熟知的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袁枚的《子不语》、蒲松林的《聊斋志异》、还有《玄怪录》、《酉阳杂俎》、《夷坚志》、《太平广记》等等。在这些古代志怪笔记中,大有不少是根据当时真实事件写的故事,比如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就写过他家亲戚遇到怪异的恐怖事件。

本篇出自《酉阳杂俎》,讲的是唐德宗贞元年间明经出身的巴州清化县县令赵业的故事。所谓明经,是科举考试的一种,主要考人对古代经书的掌握情况。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难度大。明经科难度低于进士科,也正因为如此,明经出身的为官者,地位往往不及进士出身的,官场上常常失意。

本故事的主人公赵业是明经出身,朝廷只给了他一个县令职位。他心里很生气,想:自己满腹才学,最后却被任命为偏僻的县令。越想越有意见,最后竟病倒在床。时间久了,习惯了幽暗,便害怕窗外的光亮了;又似辟谷,一个来月没吃东西。直到有一天,突然暗室内有声如雷,现一红球,翻转滚动到他的床前,并腾跃上床,在他的胸口上方停住,只觉得有个穿戴红衣平帽的人拉着他的手飘忽而去。

精神恍惚的赵业,如同做梦一般,跟着这个身着红衣、戴着平顶头巾的人往东前行。他们走出山谷,一条从东向西流淌的河呈现在眼前,很多人长时间地定定地看着河水。他们继续向东走,看到一座装饰着金玉的桥。

赵业随着红衣人过了桥,向北进入了一座城。随后来到了一个官衙中,里边有很多百姓和官吏。赵业看见妹夫贾奕正在堂上为杀牛的事情狡辩,说不是他而是赵业杀了牛。赵业推测自己应该是到了阴间的衙门里,于是赶忙躲到一堵墙旁边。那堵墙通体漆黑,有数丈高,他可以听见里边有呵斥的声音。

红衣人把赵业带入大院,有小吏通报道:“司命提审犯人!”(注:“司命”指掌管生死寿夭的神)赵业再次见到了贾奕,于是与他辩论对质。贾奕一口咬定是赵业杀的牛,赵业正在无法自证清白之际,空中忽然升起一面直径近三米的巨型镜子。众人仰面看去,镜子中显出影像,正是贾奕磨刀霍霍欲杀牛,而赵业则靠着门,脸带不忍之色。面对着真相,贾奕这才认罪。

结清了这个官司,红衣人又带着赵业来到另一处,一位披着褐色披肩、戴着紫霞冠,状貌如同佛像的判官责问道:“你为什么偷了人家的鬓枣(注:古代女子梳头的工具)和头巾?又在滑州集市上藏匿了别人的三升橡子?”赵业非常吃惊,赶忙一再叩拜认罪。这说明人做了任何事情都瞒不过神明的眼睛。

红衣人随后带着赵业离开了官衙,邀他一起去游上清仙界,这也是赵业的缘分使然。二人登一高山,山上飞瀑甚急,山下波涛汹涌。赵业望而大惊,因为那瀑布中有万千人等随着水流而飞。惊悸间,他发现自己也已飘荡在那水流中了。仿佛过了很长时间,赵业发现自己站在一块岩石上,石面上有青白花纹。

此时那红衣人已化为两人,一个在前面做向导,一个在后面催促,又上得一石崖,走了一段后发现路边有奇异的植物,其色红蓝,枝叶茂密,光洁无刺,枝条上的花朵不时飞升飘荡于天空中;还有一种植物如莴苣,趴在地面上,也能飞花,由小而大,升至空中就变成了赤黄色。随后,又见天边有大火燃烧,如山一般横亘在天地之间,直到其渐渐熄灭,才得以过去。进入一城,大街上遍种果树,仙女成群,仙乐飘飘,穿过三重门,见有玉河横于面前,船只交错,船影光可鉴人。此时往上看不到天空,只有绛紫色的光晕笼罩着……

经过三道门,赵业和红衣人来到了一处金碧辉煌的宫殿。往上看不见天,好像被一层淡淡的绛色笼罩着。三重正殿,都供奉着神像。赵业看见一位道士,好像是旧日的相识,便请求做他的弟子,道士没有答应。

红衣人于是领着赵业离开了宫殿,来到南面一个院子中,查看簿录。有霞帔紫冠的绛衣人,让赵业与两个红衣人坐在大厅里,开始先查阅戊申年的簿录。这种簿录与人世间的法律文书差不多,首先记载人的生辰,然后是姓名、年龄;另起一行横列六十个干支,人的所有功过都在每一天下面详细记载。如果那一天没有什么事,就写“无事”。

赵业看见自己的簿录,姓名、出生年日月,一字不差。要知道,这种簿录数以亿兆,不可胜数。红衣人告诉他,每六十年,天下所有人都要登记一次,用来考评他们的善恶,据此加减寿命。此时的赵业能够窥见天机,也是造化使然。

看完了簿录,红衣人带着他回到了来时的路,并告诉他:“你现在是游魂状态,沿着这条路走,不要回头,便可回家。”赵业依言而返,走得稍微快了些,不慎跌了一跤,好像从梦中惊醒。醒来才发现,自己已经死去七天了。根据这段经历,赵业写了篇《魂游上清记》。

从幽冥至仙境,赵业的经历玄之又玄,尤其是顺瀑布而下,于岩石上飞升,又遇见奇异的飞花和绚烂的仙草。赵业地府、天上一游,晓得了天机,那就是天地是不会被欺瞒的,人在世间的善行、恶行都被记录在案,丝毫不差,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来就没有爽约过。

2013年,一个中年男人找到戴杏芬,递给她一张100万的支票,但被她谢绝了。临走时,男人又悄悄拿出5万现金、价值10万多的补品,留在了戴杏芬家。几天后,戴杏芬跑了几千里,将东西还了回去。

这个男人,叫何荣锋,他与戴杏芬的相识,得回到1993年。当时的何荣锋,17岁,还是个瘦弱少年。

何荣锋是重庆酉阳麻园村人,父亲是屠夫。1993年,父亲按照惯例,预收了十几户的土猪,宰杀后到县里交易,再把钱给老乡们。可卖猪的一万多,刚拿回家,就被小偷偷了。

在村里,一头猪就是很多人家一年的收入。拿不到钱,别人一家老小糊口就困难了。老乡们气势汹汹跑到何家要钱,有的还带着柴刀。有人对母亲怒吼:“把你家男人叫出来!”其中一个人,还扯住了母亲的头发,将她摔倒在地。

何荣锋家也穷,就算把家里东西都卖掉,也不过值个三四千,一万多是个大窟窿!在一片混乱中,父亲跑了。担心母亲的何荣锋无心再上课,狠心退学,将自家柴刀磨得锃亮,每天插在腰间。

一次,与讨债的对抗,何荣锋被砍伤了。母亲怕他年轻气盛,惹下大祸,执意让他离开。去打工,何荣锋想,这是替父还债的唯一希望了,便带着伤,和两个同村小伙走了。

三人的目的地是温岭,其中一个小伙的姐姐在温岭。

到杭州后,三人遇了小偷,已经身无分文。他们只得一路乞讨、风餐露宿,有连续3天,没有讨到一点吃的。饥饿、疲惫、还有已经化脓的伤口,折磨着何荣锋。更让他难受的,是别人的提防、白眼。

乞讨了13天,他们来到了仙居县杨府乡杨府村。何荣锋开始发烧,眼前发黑,再也走不动了。

三人中的大哥敲响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大门,一个二十多岁的面善女子打开了门。大哥说:“大姐,我们已经3天没有吃东西了!”

女子没有喝斥,没有白眼,反而笑着将他们迎进了屋。这个女人,就是戴杏芬。

戴杏芬的父母很热情接待了他们,给他们准备了晚餐,还给何荣锋吃了消炎药、处理了伤口,何荣锋的烧退了下来。这个大小伙子两眼湿润,偷偷抹眼泪。

戴杏芬想着给他们在当地找找工作。第二天一早,她就联系了几家工厂,但只有一个岗位,三个人决定还是去温岭。

临走时,戴杏芬给了每人10元车费,还有一包红糖烤馍片、一串香蕉。她每月的工资不到90元。

三人非常感激,留下了戴杏芬的地址。但到了温岭,那位姐姐没能给他们找到工作,他们不得不逃票北上,去投奔天津老乡。一下睡过了站,睡到了沈阳。

听到沈阳宁官四川人不少,何荣锋决定在这里找老乡。连着两次,他们都被老乡骗了,干了半个月活,一分钱没拿到!直到第三次,才在一家工厂找到一份工。

何荣锋从工厂老板那得知,这里四川人口碑差,不好找事。听了这话,又想起自己被老乡坑的几次,何荣锋想起了戴杏芬之前说过的话:“有了好的口碑,老乡们才都有钱赚!”他想着,要不换个地方打工,但有个伙伴叹气说:“换哪都一样,天津、唐山我都干过,也是这样!”

这也太叫人郁闷了!何荣锋怎么都睡不着,他很想将这一切讲给远方的戴姐姐听。他拿起笔,开始在日记里,写下自己的心里话。写着写着,何荣锋心里越来越明朗:既然口碑差,那我要尽最大努力改变这种不好的风气!

何荣锋和几个小伙伴一商量,决定开始整顿劣迹斑斑的老乡。“戴姐姐,今天,将一个老乡骗子赶出了宁官”“戴姐姐,明天要将两个偷自行车的老乡赶走”……

在这场整顿行动中,何荣锋也被多次报复、挨打。但川人的口碑逐渐变好了,他也出了名,有些老板主动委托他招工。

不到两年,何荣锋还清了家里的欠款,又被大老板看中,做起了承包。十年里,何荣锋给戴姐姐写下了上千篇日记,他也由一个打工仔,变成了一个翁。他常跟人说:“戴姐姐跟神姐一样,点化了我,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

成为富翁的何荣锋,开始联系戴杏芬。他给她写信,但六七年的时间里,十几封信都杳无音讯,还有两封说“查无此人”被退回了。

原来,由于乡音差异,何荣锋把戴杏芬听成了戴信芬,加上戴杏芬一直在外打工。

何荣锋又找公安局帮忙查下仙居的户口登记,查找叫“戴信芬”的人。找出十几个人,没一个是她。何荣锋心里一沉,生怕她出事了。

此后,何荣锋每遇到浙江的合作方,都会讲一遍当年的故事,委托对方帮忙找戴信芬。2013年3月,一位浙江仙居的合作伙伴去了一趟杨府村,终于找到了戴杏芬。

几天后,何荣锋赶往仙居,见到了念叨了20年的恩人。为了报答恩人,他拿出100万的支票,但被谢绝了。戴杏芬觉得,自己现在没大富大贵,但也活得挺好的,知道这个弟弟过得好、有出息,就够了。

临走时,何荣锋又悄悄留下5万现金、价值10多万的补品。戴杏芬看到这些,已经赶不及追上何荣锋。几天后,她便和丈夫一起来到沈阳,将这些东西还给了他。

戴杏芬说:“当年做的就是一个正常人做的事,不值一提。”也许,善待他人、施以援手,对于戴杏芬只是一种日常的姿态,但对于困顿中的何荣锋,这一点善良,却成了冬日的一抹暖阳。

观音桥今天最靓的仔[奸笑]和最拥挤的店。这个熊熊和滚滚都很高,两米多的样子,觉得熊熊比滚滚更可爱。工作人员很辛苦,今天重庆达到了34度,穿上这样的衣服一定很闷热。为了增加节日气氛他们真的辛苦了。

广场上更是暴晒热得不得了,还是有很多区县摆了扶贫助农的摊位,我看有酉阳,巫溪,巫山,城口,武隆那些,还有阿坝州的,摆出各种土特产,比如牛肉干腊肉香肠土菜什么的,其实有点担心那些肉制品在高达五六十度的暴晒下会不会出问题。今年国庆节确实热出了新高度,各区县农产品摆摊的工作人员也都在各自遮阳棚下坐着,没有避暑设施,真的是很容易中暑了。

不敢买肉,不过买了一些手工面,紫薯粉皮,蕨菜粉什么的,也是对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助农人员们的支持。

东吴武陵郡的五溪地区,距离东吴建业很远,远到跟蜀汉相邻,因为太远,那里的人几乎不受东吴朝廷控制。

公元263年,蜀汉被邓艾消灭后,东吴朝廷害怕五溪地区的夷人趁机发动叛乱,于是就让越骑校尉钟离牧做武陵太守,以防万一。

邓艾拿下蜀汉后,整个蜀汉就成了魏国的国土,魏国此时也派遣汉葭县令郭纯,代理武陵太守。

郭纯率领涪陵的百姓进入迁陵界内,驻扎在赤沙镇,并且引诱各夷族部落进攻的酉阳县,武陵郡中一片震恐。

钟离牧作为武陵太守,发现这一情况后,把手下能人全都叫来,问他们说:如今西蜀灭亡,边境受到侵犯,你们都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抵御?

众人回答说:

这两个县山势险要,各夷族部落都拥兵自守,我们不能用军队去吓唬他们,一旦他们感到恐惧,他们就会联合起来抵抗。我们应该慢慢地安抚他们,可以先派信使去宣教慰劳他们。

钟离牧说:

不能这样,现在境外之敌入侵,诳骗引诱人民闹事,我们应乘其根基未深的时候,迅速扑灭他们,这是救火贵在快速的形势。

于是命令外边加紧准备,随时待发。

抚夷将军高尚对钟离牧说:

以前潘浚领兵五万人,才敢去讨伐五溪夷人。当时我们还与刘氏联合一起行动,各夷族部落才顺服。

如今既没有往日的援助,而且郭纯已经占据了迁陵,而您却想,只用三千兵力深入作战,我看,很难取胜。

钟离牧说:非常之事,怎能依循旧例!

随即率领他的兵士夜间上路,沿着危险的山路行走了近二千里,杀了作恶之民中怀有异心的首领一百多人,还有他们的同党一千余人。郭纯等人四散逃走,终于平定了五等地。

参考《资治通鉴》

评论

钟离牧是一个有心中有数的人。这样的人,不盲目自大,也不盲目自卑,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做起事来,滴水不漏,确实是十分可怕。

钟离牧接受武陵太守这个职位,本来就是个危险的职位。

首先,五溪的夷人随时可能叛乱,如果没有效的防卫措施,他这个太守是镇压不住的。

到时候不用吴王治罪,五溪的夷人就把他给包围了,他也就呜呼哀哉了。

钟离牧出发前肯定能想到这些,可是他毅然前往,不怕艰险,就这份胆量,已经让很人佩服了。

再有,面对郭纯联合夷人的捣乱和破坏,钟离牧采用的偷袭战术,消灭了所有的带头搞破坏的人,这就让郭纯的计划落空,做的十分干净利索。

吴王能够用钟离牧这样的人,真是他东吴的福气。不得不说,钟离牧是一个在全心全意做事的人,而且效果相等的好,我们应该学习他!

对此,你怎么看?

#资治通鉴#

明崇祯皇帝十分吝啬,他流传下来的御诗有据可查的仅五首,但其中四首居然写了同一个女人。

1644年,张献忠再次领大军进犯夔州,秦良玉不敌。她说:“我一个垂老的妇人身份,蒙受朝廷恩惠二十多年,今天不幸战败,我绝不会以我的有生之年投降逆贼!你们谁要投降的,杀无赦!”

崇祯四首御诗写的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历史上真正存在的、战功赫赫,唯一正式列入国家编制的汉族传奇女将军——秦良玉。

秦良玉,是唯一一名记载在二十四史的将相列传里的女性。也就是说,是中国有历史记载的唯一受到过当时朝廷册封的女将军。她先后被朝廷封为“大明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讨使、一品诰命夫人”。死后还被南明追封为“忠贞侯”。

古代对女子的要求,一般都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为什么秦良玉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这还要从她出生的家庭说起。

《明史·秦良玉传》说:“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其实秦良玉是个白富美。在家排行老二,她还有三个兄弟。父亲秦葵是由州县里保送国子监入读的岁贡生。在封建社会,普通家庭的女性孩子很少接受教育,即使是大家闺秀,能够“通经史,工词翰”者也寥寥无几,而秦良玉不仅通经史,工词翰,而且“习骑射,究韬略”。其父根据动荡的时局给予孩子文武相结合的教育,为秦良玉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父亲教秦良玉诗书字画之余,也不忘苗家传统,从小训练她舞枪弄棒、骑马射箭。

秦良玉长到十八岁,身材高挑颀长,容颜英姿飒爽。这样优秀的姑娘,当然得有良人相配。

她遇上了大她四岁的石柱宣抚使马千乘。马千乘不仅武功高强,而且高大英俊举止优雅,和秦良玉简直是绝配。他的先祖乃东汉开国功臣之一伏波将军马援,因战功显赫,被封为石砫宣抚使。

所谓夫唱妇随。秦良玉为了帮助丈夫立军功,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组织了一支军队: 白杆兵。“白杆兵”是一支以白杆长矛为主要武器的部队,是秦良玉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所创制。用结实的白木为杆,长矛矛端有钩,矛末有环。作战时,形成“杆索”,悬崖峭壁瞬间可攀,特别适于山区作战。此外,秦良玉还训练一支500名妇女组成的亲兵,被视为白杆兵中的精锐部队。

万历二十七年(1599),播州杨应龙正式造反。此时,秦良玉第一次真正上阵。初次上阵,秦良玉不下须眉,她与副将周国柱和叛军在邓坎周旋,运用从小熟读的兵法,成功将叛军遏制在了邓坎。

万历二十八年(1600),叛军趁着官军夜宴之际偷袭,秦良玉夫妇合力将其击败,并且率军反攻,转败为胜,秦良玉进而乘胜追击,深入敌境,接连攻破贼军七个城寨,率领酉阳诸军攻取播州重地桑木关,以此功绩“为南川路战功第一”。

身着戎装的秦良玉,无疑是战场上一道亮眼的风景线。抡得起重达八十斤的双剑。年纪大约三十五六,手底下还带着一支四十余人的“娘子军”,鲜衣怒马,光是想象那画面,就让人不由叹服。

马千乘因为得罪了一个太监,含冤而死。秦良玉继承丈夫职位,成为宣抚使。

崇祯三年(1630),永平四城被清军攻陷。

皇太极越过长城直奔京师,崇祯诏令诸军勤王。秦良玉率军千里奔袭,双方在城下鏖战,接连收复了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解救了京城之围。

崇祯帝大加感慨,特意在北京平台召见秦良玉。优诏褒美,赏赐彩币羊酒,并亲赋诗四章,彰其功绩。

崇祯十三年,张献忠连破朝廷军于观音岩和三黄岭,“神弩将” 张令被杀,而秦良玉奔过去救人,却被张献忠打败,其属下三万人几乎死伤殆尽。

明朝灭亡前夕,地方权限增长,秦良玉这种地方将领也大规模扩军,白杆兵由于兵源不再精挑细选,其素质也大为下降,这当是多达三万的白杆兵几乎全军覆没的重要原因。

已六十八岁高龄的秦良玉,带着她手下久经战阵的白杆兵,浴血抗战。一直到张献忠败亡,其部终未能攻入石柱半步,川东汉族人民避难于石柱者十余万。

南明隆武二年端阳节过后,七十五岁的秦良玉,在一次检阅过白杆兵后,刚刚迈下桃花马,身子突然一歪,离开了人世。

秦良玉一生戎马40余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抛开其他不说,只论秦良玉的忠君爱国精神,是超越古今的。

“有谁像秦良玉一样?一生的精神,都拿来放在安内攘外,剿贼御侮上面呢?她一生为国家奋斗,为民族牺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38285/
1
上一篇北辰公务员遴选网(遴选公务员北辰遴选)
下一篇 青海公务员报考资格(青海省公务员怎么报名)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