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时期最赚钱的职业
1、70年代当屠夫
2、80年代开个体店
3、90年代公务员
4、10年代开网店
想信大多数经历过70年代的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一杀猪,二司机,三书记。这个年代的人生活远没有如今这么好,如今的我们基本天天离不开肉,而在这个时代,吃肉成了炫富的招牌,一听到谁家吃肉,就会觉得这家人生活过得挺好,甚至有的人在饭后会在嘴上摸上一些油,让别人认为自己今天吃了肉。所以这个年代的屠夫很受欢迎,而且还不是人人都能做的,那时的人可都羡慕这种职业。
在80年代,当时有句很流行的话叫“万元户”,在当时的社会里,资产能上万元的人绝对算的上是一位土豪。在这个年代很多人开始弃农投商,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们有生意头脑,而且在那时改革开放没多久的时候进入商业,获得了这个机遇,让不少人迅速成为暴发户。
相信现在很多在90年代的处于青年时期的人,他们的思想中还有着这样一个观念:做了公务员就是当了官,以后就是铁饭碗,不愁吃穿。在当时教育水平正在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很多人都钟爱公务员,因为公务员福利好,而且是当了官,在别人眼里就身份就比较高,以至于很多人趋之若鹜。
10年代,电商行业刚刚起步,一切都是百废待兴,这个时候进入电商行业无疑是最吃香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越来越发达,人们渐渐爱上了网购,这也让电商行业如日中天。当然谁也不知道时代会发展这么迅速,要是能知道网络发展这么快,相信很多人挤破头皮也要挤进这个行业吧!
大家觉得在现在这个时候,那个行业是最吃香的呢?不妨发表一下见解!#我要上微头条#
未来10年内依旧受欢迎的职业:
1、公务员,年薪起步10万
公务员过去人们曾称之为“金饭碗”,现在的人将它当做“铁饭碗”,无论是什么饭碗,都体现出公务员在人们心中比较高的地位,如果有可能的话大部分都会选择当一名公务员,再一个收入上,公务员的薪资基本上会随着职称等,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现如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份稳定的工作深受现在年轻人的青睐。
2、在编教师,年薪起步10万
教师的收入有高有低,低的一个月工资两三千,高的一个月上万,差距之所以这么大,主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教师的收入也就越高,不过这种地方对于教师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比如深圳的教师基本上都是985/211这样的本科学历起步,而南昌基本上就是普通本科毕业起步。
3、医院医生,年薪起步15万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现实是有人的地方就需要医生,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生病,而生病就需要找医生治疗,所以医生不可或缺,而想成为一名医生的难度非常大,就这一点从医学专业基本上需要读5年也可以就可以窥见一二,再一个门槛也越来越高,现在学医基本上硕士或者博士起步才比较好找工作,高学历使得医生这个行业收入也普遍很高。
4、网店店主,年薪起步20万
例如新疆一小伙周虎因忘不了新疆的雪山、沙漠和从小吃到大的瓜果,选择回乡,创业开起天猫店、并且成为电商老师,指导了3000多人成为网店店主,仅年销售额上百万的淘宝店就有100多家,而他自己的天猫店也逐渐壮大,成了村民增收的来源。
5、程序员,年薪起步18万
21世纪是互联网社会,而互联网社会离不开众多程序员在背后建设,所以在程序员这行是技术越厉害越吃香,中小型互联网企业的程序员一般年薪都有十几二十万,像BAT这样的大厂那就更高了,基本上都是四五十万甚至上百万。#我要上头条#
一位93年的专科同学分享自己毕业之后去了县交通局上班做公务员,工资也从当初的1500涨到了4000,后来头脑发创业开网店,失业至今快两年了……所以我们有的时候不能盲目的创业,有的时候做一个普通打工人,日子也可以正常的过啊。
70年代,杀猪的最吃香
80年代,个体户最吃香
90年代,公务员最吃香
10年代,网店主最吃香
20年代,网红们最吃香
一些人没怎么经历过70年代,据家里人说,在那物资缺乏的年代,流行的话是:一杀猪,二司机,三书记。可见,在当时最受欢迎的职业是杀猪的,说明家里有肉吃。第二受欢迎的是司机,那个是时候小轿车司机也是很能赚钱的,汽车不普及,有车的人活动范围广,还能帮人带点东西,每个月工资有40元。
到了80年代,下海经商、万元户,这几个词变得流行起来。在当时做个体户成为一种潮流,想要挣大钱,就要去经商。那个时候真的有很多人因为有眼光,有生意头脑,抓住了机遇,实现了财富自由,成为富一代。也因此,有很多人手里有钱了之后投资房产,迅速致富。
10年代,国内互联网也发展的越来越快了,那个时候赶上淘宝出现的第一波风口的,几乎都赚够了一大笔钱。现在做电商的人多,也没之前那么容易了,所以现在淘宝也推出了很多减免,把以前收费的项目如生意参谋都取消了收费,这样一来对大家又友好了很多。自己开店虽然操心的事变多的了,但是自己当自己的老板,自己给自己打工,现在依然是很多人心中一个受欢迎的职业。
20年代,赚钱最多的莫过于网红了,一场直播,十几二十万进账。虽然说明星赚钱也多,但要承受的压力和曝光比网红多多了,而且直播带货还不一定比网红厉害。肯定有人会说,这个职业不长久啊!没什么意义啊!只能说,每个人追求不一样。就我来看,很多人都是趁着这个风口赚够一大笔钱,买个房,存点款,就已经足够下半辈子的生活了。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的想往这个方向凑呢!
至于90年代,公务员最吃香,其实,公务员的稳定、高福利,一直都很吃香!你们觉得呢?
80年代,出租车司机最吃香
90年代,下海从商最吃香
00年代,公务员最吃香
10年代,做淘宝店最吃香
如今,网络主播最吃香
在80年代的时候,当时国内经济还不是特别发达,人们就业的方向也只有种田和工厂,选择种田的人还是相当多的,毕竟种田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还有一部分人就会选择进厂,因为工厂里的工资很高,至少在当时是比较高的。然而当时最吃香的工作其实是司机,不仅能够每天开着小汽车,月薪还能上千,实在是有点舒服的工作!
接着到了90年代时,国内下海从商的人越来越多,成功的例子也不计其数,这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上了从商的道路,在当时那个遍地黄金的90年代,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你有点商业头脑,敢于克服困难,那必然混的不错。不像现在,那个你有胆子都没用!
00年代的时候,国内的教育开始向全面普及,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涌现,之前大学生能够找到很好的工作,但随着这么多的大学生涌现,工作也是不好分配了。不过这些大学生却发现了公务员这个吃香的职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公务员有着非常稳定的薪资待遇,福利还高,只要不是特别懒, 就能一直工作下去。
10年代,国内经济飞速发展, 网络购物开始逐渐改变人们的购物方式,有些嗅觉敏锐的人看到了机遇,于是选择了淘宝创业,成为最早的网店主之一,借着时代的红利,赚了不少钱。即使到了今天,淘宝电商依然还是最适合普通人创业的一个平台,一系列的如生意参谋,三宝一劵等工具的免费使用,还有其它减免政策也让经营变得更加简单、效率更高!
至于现在什么行业最赚钱,我相信大家心里应该清楚,没错,就是大家心中每天刷的短视频,但凡你能在网络有一点名气,那都是赚钱的,如果名气更大的,媲美明星也不是问题。
如今我们正在朝着5G时代进军,至于下个时代最吃香的职业是什么,还是需要靠你们来发现啊!#打卡郑州美好生活# #我要上微头条#
陆地上的高工资行业,工地,木工,钢筋工,都是300一天起步价了,小工230-260一天了。。修家电,100个人就有50多个人,暴利润,月入过万的,俱体怎么操作,看你本人。。A1大货,a3公交,b1-B3,都是8000~15000一个月。。装空调,修空调,暴利润,空调移动到另外一个房间收费200元半个小时搞定的事情,就赚200元。无货开网店,。学医,开小诊所,比公务员都吃香,专门看感冒,暴利中的暴利润,2-3年买房买车。铝合金门窗,装修等等,翻身也就是2-3年,。目前工厂都28-35元一个小时了,一天都有260起步了。。。人生选择的路太多了。。。
大连小两口攒钱计划……
昨天晚上去朋友家拿樱桃,他妹妹和妹夫在算今年樱桃的收入……而且规划特别合理,大家一起看看做个参考!
他妹妹和他妹夫是211大学毕业,在学校就开网店月入4K左右,毕业后都在大连软件园上班两个人月入2万左右,小两口家里都有房产所以未考虑购房!
今年钱规划用处!
①学习充电(两个人都在考公务员、学习各种资格认证书、学习中医、小儿推拿)
②定期存款、基金。还有一部分作为投资用,两个人在高新万达有一家水咖店,每月有一定收入!
③父母子女定期储蓄健康投资,打入每月7000公共账户!
④各种赚钱门路……今年樱桃园又让小两口赚了一笔,包了100多颗樱桃树!
按照朋友说:“他俩从毕业到现在积累了不少财富,但是这两个孩子依然低调,目前两个人都29岁了,感觉压力越来越大,最主要考虑两个孩子的教育费用会越来越多……
大连奋斗的小青年不少,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30岁会有中年危机特别孩子越来越大教育费用是一个大支出啊!
其实这两个孩子的家庭都不差,但是他们说:“自己创造的会更香!
一辆10万以内的代步车从来不攀比也不在乎别人眼光……两个人内心强大,不虚荣!
可能这就是正能量的年轻人[赞]
你不懂经济瞎说八道什么了,实体店东西贵,大多数人都在实体上班了,现在挣不下钱,网店再便宜也会让你变成穷鬼,互联网解决不了全民就业,实体挣的多还再乎东西贵了,没网店的时候不见你说贵,实体钱也好挣,现在穷的可怜的为省一元两元叫唤了,没有网店的前十年是最好挣钱的年代,现在还嘴硬了,除非你是公务员或是有保障的一种人。
#以书之名#现在的实体店是被网店打垮的吗? 有人呼吁让国家管管网店。管,怎么管?这都需要时间来证明制度可行不可行。
有专家说收税,这是个办法。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税收只是为国家创收。但税收最后的结果也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历朝历代。国家如果只是一味的加重苛捐杂税。加重白姓负担,百姓压力山大。而官员们住豪宅。山珍海味。家里奇珍异宝。有句古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怎样才有的这句话。最后反而会落得个官逼民反。以史为鉴。国家领导人不会重蹈覆辙的。
言归正传,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困难时刻都在有。而人们所说的人人平等那只是一个梦想。但把差距尽量降低却能实现。那就需要有一个有大智慧并且有大爱无疆的人来领导。自私自利,只为满足一己私欲的领导注定是不长久的。
所以:做生意的都要想开点,市场不会有那么公平。 同样大小的一块地皮。不同地区政府会根据情况卖出不一样的价格。哪能平衡的了。就算没有网店。拿实体店来说,同样一件物品。在市中心租的商铺卖的价格和在郊区自家购买的房子所售物品价格能卖成一样的价格吗?
现在是信息时代。价格透明化了。可不代表没网络的时候大家买的物品价格都一致。
前段时间。晚上沸沸扬扬说的老坛酸菜面,没报道的时候,买面吃的也没说恶心呀!
随着5G的到来。信息流通渠道更加便捷。以前大家不了解的事情会更加直观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产品的流水线生产。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大家想知道的公务员薪资待遇。这都不是秘密了。所以,做生意靠赚物品差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未来的高薪行业,都会向国外发达国家靠拢。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未知领域的研究工作。
大学生那么多。都想吃铁饭碗。可能吗?有文化的搞科研。没文化的搞手工技术。好多机器可以替代人工的工作都将成为历史。
商。在古代是排最后位置的。现代也一样。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不需要那么多商人了。现在是淘汰阶段。
最后我说一下。本人做美发从业20多年。对这行感兴趣,想学习的可以联系我。
终究我也无法逃脱,成为一名失业者,月底即将离开单位了。疫情前我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实体店老板。三年疫情不仅让我实体店倒闭,连网店都无法幸免。大量的订单因为长时间各地大面积风控封城没法发出,而赔款亏本,从而不得不走上外出打工之路,幸运的是经熟人介绍,千里迢迢来到了广东珠海这么一个二线城市,人口不过百万。和我居住的家乡不在一个量级,但是这座城市公务员和医护员教师以及事业人员工资都非常的高,我从事防疫工作,每月加补贴才9000多元。在当地算很低的了,好在工作不累。还包吃包住。今年工作九个月,总收入8万多,对于我这个每年开支达10万的家庭而言,一刻都不能停止工作,无技术,无学历的我在内地能拿到的月薪最高不会超过6000元。而如果我能去香港打工就可以每月上万,当然也希望在重庆,成都,香港,澳门这四座城能找到适合我的工作,我擅长做人际交往服务类型的工作,照顾老人或者家庭保姆、别墅保安、商务司机所要求的良好的服务
自力更生闯天下,撸起袖子加油干//@进取小七说生活:浙江不愧是浙江,“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省级商务部门带队出国,后续将通过包机、拼机、航班等模式组织超1万家企业赴境外参加经贸活动,敢闯敢干敢拼,浙江人的闯劲体现的淋漓尽致。三年疫情,因为防疫、隔离等种种政策,对跨境贸易、跨境旅游影响重大,不出市、不出省、不出国的防疫政策让很多浙江人都憋疯了,他们不怕形势不好,不怕环境不好,怕的是不能大干一场。浙江人是不会安于守成的,他们骨子里有一种拼搏的精神。同样是比较富裕的城市,就拿浙江和江苏来说,江苏就比较安逸。如果你同时在浙江和江苏两地上过学,你就会发现,江苏的同学毕业之后都是一大半都是去当老师,去考公务员的,而你浙江的同学,考公考编的比例就会小很多很多。他们宁愿开网店卖布、卖袜子。
浙江不愧是浙江,“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省级商务部门带队出国,后续将通过包机、拼机、航班等模式组织超1万家企业赴境外参加经贸活动,敢闯敢干敢拼,浙江人的闯劲体现的淋漓尽致。
社区团购风波,近日引发了两派网友“交锋”,连带网店与实体店的话题,也一再被带热起来。挺网派,主要从个人省钱和方便的出发点看问题,这个也没有错。反网派,其实应该是不存在绝对反网派的,只存在有限的反网派,希望对互联网平台进行限制的反网派,反网派也不可能不从网上买东西,进行网上支付。
有限反网派的角度是什么? 是从地区和阶层的贫富差距这个角度看问题的。挺网派的人,可能对宏观问题不热衷,考虑不到这一点;或者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一点,如本来就在发达地区,在网店大本营,在发货地的人;拿着固定工资的公务员、公立医生教师、做特定生意和拥有特定技术的人(本地市场经济循环不影响他们)等等,还有一种是偏僻县乡和农村网友,也是不参与大的市场经济循环,网络经济有利他们得到全国同步的商品,而负面因素却比较少。
有限反网派的人恰恰相反,他们可能绝大多数是身处三四五线城市和内陆城市的人们,受到了实体市场循环阻滞的影响。要么就是对宏观问题比较热衷的人,这些人当然也会包括部分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公务员教师医生企业家技术人员等等,对于全社会公平发展有忧虑感的人。
我在这里希望做的是严谨的分析,而不是情绪化的批判。笔者应该算是有限反网派的人,不过笔者也是时常网购,在这个随大流的趋势,如果没有来自全局性的宏观政策调节,笔者微薄的钱包抵制网购毫无意义。有限反网派,不是不要网络购物,而是希望对网络购物和消费,进行诸如税收、平台制度方面的改革,另一方面,实体店也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有关部门对此也进行扶持,让网络和实体达致一个相对平衡,相互补充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