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考# 今天我也去考江苏省公务员了,谈谈我的看法
行测,相对来说,行测比较简单的,都做完了,刚估分了,48分[捂脸][捂脸][捂脸]
申论,第一题就把我干懵逼了,一句话概括新职业?[泪奔][泪奔][泪奔]
考场那么多美女,都不好意思问人家要微信[笑哭][笑哭][笑哭]
明年再来吧!
网上,有好事者给出了八省联考预测分数线。
这个分数线只能作为参考。江苏省在三月初才能通知考生成绩划定省控线。
最高档的投档线高,不能完全说明哪个省更厉害,因为只有语数外才具有比较性。
投档线低可能意味着其它科目的试卷比较难。由于赋分科目均分相同(70.2分),所以可能意味着物理或历史难度较大。
另外,考生还有上升的空间。因为老师(尤其是数学老师)和学生都在适应这种变化。
如果一个江苏考生的自己估分的分数,超出下面表格中的一本线30分,在江苏还是有211高校可以上的。
(数据来自网上,仅供参考。)
江苏省2022年物理类类本科一分一段表!
2022年江苏高考本科分数位次来了,今年大家考的挺不错的,物理类本科分数线也比去年提高了。还有考700多分的,真的很厉害了!毕竟今年的全国数学1卷可是江苏的老师出题,考完后数学题很难就上了热搜,平均分更是估分很低。
物理类670分及以上累计人数101人,660分及以上累计人数302人,600分及以上13787人,这个人数算是比较多的。湖南才8000多人。
高考估分模拟志愿填报到底重不重要?
15--19号是江苏省新高考第一年的模拟填报时间,最近面聊,微信,电话一直不断,全是志愿填报的问题,只是越接触,心情越复杂
1/孩子不想估分,也不和家长沟通关于任何高考的事情,要么抱着手机不离房间,要么出门饭点不见人影,约会,逛街,看电影,打球,出去旅游,有的还和家长明确规定,考完后几天内不要找他谈任何话,让他彻底放飞自我,释放天性。父母当时说好的忍了这么久,等高考完一起算总账的呢?好像什么都没实现,照样拿孩子无奈。父母啊,对孩子的爱,那真是不掺一点水分,嘴上说的再狠,都是心里最爱。等这些孩子再做了父母,才可能理解做父母对子女的心。
2/和其讨论志愿,院校和专业,三句话不过就可能争吵,不想学师范,不想学医,将来不要考公务员,父母认为最好的三个职业,对孩子来说是最先排斥在外的,要学土木工程,要学新闻传播,要学小语种,好像故意和父母对着干一样,不要再省内,上大学的地方越远越好。
3/对待模拟志愿,一点都不上心,孩子不想估分,自己也不想上机操作,认为就是演练,反正不影响正式录取,要么不填,要么乱填,有家长直接问,是不是可以随便填学校,搞得一时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为什么要随便填呢,既然填了,按照学生平时模考成绩填不好吗?
4/一半以上的家长一点都不着急,小孩不着急,是因为他不知道重要性,家长也不着急,本来了解的就不错,还不趁分数没出来之前多了解了解专业,无论考多少分,上什么层次的大学,专业的事情都可以提前做规划啊,都在等分数,即使分数出来了,不知道的内容还是不知道啊,再说了,孩子的几次模考成绩都有,可以参考模考成绩出一份初步方案啊,哪怕高考分数出来后,差异比较大,重新再做一份方案也知道了基本信息了,如果什么都等到高考分数后,一共就不到一周的时间,肯定紧张啊。
真的是皇上不急,太监急,所谓的无知者无畏,大概也可以这么形容,了解了志愿的重要性,了解做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知道做方案需要时间,了解的越多越着急,想想当初的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家里人也不懂,稀里糊涂也上了大学,或许一直佛系也很好。
我知道啥叫合不拢嘴了
2004年高考查分的第一天是个周末,我在公司加班,4点多钟,儿子打来电话说,爸爸,分数出来了,我问高还是低(与估分相比),他说高了很多,结果是全市第3名,江苏第176名。听到这个好消息,我立马放下手中的工作,立即开车向家赶,一路上,笑过不停,像吃了笑药,停也停不下来,我终于明白啥叫合不拢嘴了。
那几天是我们家的高光时刻,电话、上门的亲朋好友就没断过,清华、北大、复旦、南大、中科大等纷纷电话联系报考事宜,最后,我们尊重儿子的意愿报考了复旦大学。
与之前浑浑噩噩的我不同的是,这次我有着清晰的复读思路:
1、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首先是算分,每个学科至少得多少分才能不拖后腿,算来算去,除了数学比较稳,其它各个学科都相差蛮多的,理综三门学科差的最多。
于是在开学第一天,我厚着脸皮来到办公室,找到了各个学科的负责老师,寻求他们的帮助:我想考 985,这几门学科怎么才能学好。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化学老师告诉我的一个诀窍:每个元素体系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同时也是类同的,你先学好一类元素,之后迁移过去就能学的很快。
这个技巧不仅帮助我把化学从及格水平拉伸到优秀,同时在后面学习编程的过程中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2、增加学习时间
与此同时,增加对学习时间的投入。
那个时候,晚自习有三节,最后一节可以自己选择上或者不上,如果我不上的话只能回宿舍,会觉得无聊,慢慢的又会去租小说,重蹈覆辙。
促使一个人自律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有奖激励,一个是惩罚,我和同桌做了一个约定,互相监督上最后一节晚自习,谁溜掉的话给对方 100 元,当时我一个月的生活费是 300;
同时在这节晚自习时练字,在笔记本上写一百遍心仪大学的名字:哈尔滨工业大学。
写完后看看《读者》、《青年文摘》放松。
直到高考,我们俩都没有薅到对方的 100 元,他最终也考上了他心仪的大学。
自助者天助之,好的学习方法 + 时间投入 + 刻意练习 = 收获。
2010 年 6 月 7 号,我走进了熟悉的考场,心情很平静,仿佛是一场普通的考试。
考完后,收拾东西回家,隔了好几天才开始对答案估分。
如果语文作文不出大意外的话,分数还算满意。
查分的那个时候我特别记得,我正在听许嵩的《有何不可》,正在 QQ 群里和一些小屁孩聊许嵩哪首歌最好听,班级群里有人说可以查成绩了。
我紧张又淡定的找到准考证,打开查成绩链接,输入后闭着眼睛等待结果,歌声结束的那一刻,睁眼,稳了,能考上!
去年数学不太难,广东均分62,江苏92,湖南100多。湖南有100+?说话要有证据。这有什么好比的不是统一阅卷,就会有差异,去年江苏八省联考,江苏考的好,导致高考时语文物理阅卷时压分,我丫头一直是语文成绩拉高分的最后只拿了85分,搞得孩子要查分,后来发现全省最好也就110才知道压分的,还有物理孩子也说考的不错,最后也不理想好在其他科目都正常。
看看网友怎么说:
湖南2021年本一504,本二434,网上的数学,语文,英语平均分都不准的,如果平均分都这么高,本一,本二录取线就不会是这个。理科数学吧?如果全部平均那你湖南都是人才了。懒得跟你争这个,一个省数学平均分100分,除非湖没差生。试卷不一样吧,江苏不是文综理综。湖南江苏山东河北都是高考大省!江苏做模卷,基本不刷广东卷!数学是答案标准化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数学物理的参考性是最大的,语文这种才没参考性。本来怕和别的省差太多不好看,然后压分,谁知其它省也是怕不好看所以特宽松。弄最后江苏分数最差。去年湖南物理难。
这种网上都有试卷的。这个不可信吧,去年湖南省物理向600以上的有10000人了都。
你还真别不信。这是因为江苏中考已经淘汰了百分之五十多的差生了,这批没有参加高考的人假如中考没有淘汰那平均分肯定要低得多。
查到一份2020年的中考录取率,江苏55.90%(淘汰44.10%),广东55.63%(淘汰44.37%),两省基本差不多,估计今年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还真不一样,江苏参加高考人数只有3年前初三学生数量的30%多。
2022年江苏省数学平均分51分多一点,没到52分。广东50.72没到51分,湖南估计差不多,不相上下,所以都是半斤八两。
试卷不一样吧,江苏难度大点。新高考l卷,一样的。问题是:2022的数据公布了吗?
[捂脸]看到消息说这次江苏数学最高146,我们南通的孩子。不知道真假。
江苏竞赛成绩不好是因为江苏教育最强的南通,无锡,泰州,苏州这些城市都不搞竞赛。现在江苏竞赛就靠南京的两所超级高中支撑,那肯定不行。以前竞赛最火热的时候听过南通启东中学吗?一个学校半个学校去参加奥赛,那个时候广东湖南在哪?差远了,好嘛?
启东特产已经退出江湖好多年了,已经让人遗忘了他的存在[捂脸]。外甥姜中普通班校名次260左右,奥赛二等奖,用孩子话讲不屑去考。斗来斗去都是省内学生没意思!自己去查姜堰中学县级高中。
启东中学拿了16块奥数金牌,10年前,估计那时有的省累计也没它多。江苏不搞竞赛多年了,徽京外裸考清北。
我虽然不敢确信数据是否真实 但是从去年数学成绩来看 江苏数学均分九十左右 广东六十几 也是差了二三十分 主要是广东学生多 好的与差的相差太大。
我虽然不敢确信数据是否真实 但是从去年数学成绩来看 江苏数学均分九十左右 广东六十几 也是差了二三十分 主要是广东学生多 好的与差的相差太大。一个朋友湖南的,初中在我们这边上学,班上三十名左右,高一回老家市里二中上,高一班上前五名,高二上学期班上第一。
今年还没公布,去年江苏还不如广东。江苏很多学校已经不重视竞赛了,都退出了很多。另外70万还是40万考生,从大数据角度,已经没有偏差了。江苏教育强真的不是吹的。你为何要和江苏比,说明心里你已经认为江苏很强了。你怎么不和西藏比教育水平?
江苏中考刷掉的人比广东多,均分必然高。广东70.2万考生只有28名集选,而江苏40.6万考生就有22名集选,28/70.2远小于22/40.6,这数据正说明江苏远强于广东。
这个你真的可以相信,江苏中考淘汰了一半人,基础不好的,高中都读不到,能读到到高中的,都不会差。去年数学广东均分62,江苏92,湖南100.1,相差太大了,数学一门直接甩了近40分[捂脸]。
江苏教育强于广东是肯定的!但是差距也是没有这么大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在参加高考的总人数里面。江苏只有一半的初中生能上高中参加高考!全国一卷七省统考,估计来去不大,我们孩子也高考,估分也只有九十多,平时一百一二十分,这次增加了难度。
比平均分没有意义!江苏在中考时就把50%的低分选手淘汰掉了,广东可能只淘汰了30%的低分选手。广东省总体教育水平,大致在新高考垫低。北方考生连和南方考生同卷的勇气都没有。北京的考生含着金钥匙的不能比。
你们觉得呢?欢迎评论点赞加关注下方留言讨论。#我在头条搞创作# #头号周刊# #2022高考季# #盛夏高考季#
还有几个小时,闺女的高考成绩就要来了。紧张啊!闺女这几天看似波澜不惊,没想到昨天下午也来一句:小紧张,期待!从23号开始各省出分数线,我就避免少刷头条,少去关注分数线。其实还是关注分数线,尤其是广东,江苏和河北的。
在考后,让她估一下分数,她一直不估。拖了好几天,孩子才算草草估了一下。闺女成绩一直不稳定,估分不理想,但是心里还是期待比估分好!我闺女的运气一直不错,比我强多了!草草估分后,我们就没再想分数的事。不想考虑太多,在成绩出来之前,快乐一秒是一秒吧!
对于高考成绩,说不在乎,那是假的。因为今年高考数学太难,我闺女平平时数学属于中等生,这次不敢多想啊。语文作文偶尔有写不完的时候,这次高考最大收获——写完啦!!英语相对也是弱科,还算理想吧。具体到会是一个什么成绩呢?由它去吧!
作为父亲,我也参加过高考,知道考试的不容易,考生的不容易,深知高中三年苦读是怎么过来的,所以在最后阶段不去给孩子压力,毕竟心态和健康是最重要的。
人的命运不能就用考上大学来衡量,人生路很长,高考只是一个阶段,以后的路,谁也无法预知。作为家长,生活中经历了很多,自己的人生旅途就是一面镜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俗话说,一只麻雀孵了一只蛋,麻雀很用心,一直想让这只蛋变成凤凰,可最终还是孵出了麻雀。
所以,不管成绩如何,不去想了,焦虑也没用。人一出生,基因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身体健健康康的,每天开开心心的,享受各自不同的人生吧!#淄博身边事# #淄博头条# #高考加油时刻#
高考结束才2天,邻居家学霸也估分了:
语文:100分(新Ⅰ卷)严重偏科,作文差
数学:130分(新Ⅰ卷)优势科目,特自信
英语:135分(新Ⅰ卷)含听力,卷简单
物理:75分(江苏自主命题),考砸了
化学:赋分前60分(江苏自主命题)
生物:赋分前75分(江苏自主命题)
赋分前总分575分左右,赋分后约590分左右,今年由于江苏数学卷难度较大,但物理和英语相对简单,综合下录取线会比去年低一些,一本492分左右,二本410左右。
学霸在省内的理想院校是东南或南理工,但这次发挥不理想,估计能选择的211只有南航、河海、南师大这样的院校。
#2022高考季#
高考前天刚刚结束,卷子刚交,居然今天就满网晒“估分”了,其中不乏估分650的,680的,还有估700,据说已经开始打听清华需要啥生活用品,升学宴在哪儿办比较有面子了。
全是扯!人均学历“博士后”的条友的帖你也信?
估分可以,但是估分有几个准的?误差大概多少?今年要估分您还得先听说过赋分制,就是你考了多少分,不是你以为的多少分,各地有一分一赋,有三分一赋,有五等二十一级赋分制……复杂吧?其它不相干的省市就不扯了,只说说八省新高考赋分,五等赋分计算表你整明白没有?
所以别急着晒“清华预录取通知书”,先来算一道算术题,不难,小学的:
选科生物,实考人数15万,生物卷面成绩80分,生物排名25250名,问最终高考生物计入成绩是多少?
算出来您再估分。
江苏二建终于出成绩了!法规险过![耶][耶][耶]
建筑小白,今年在朋友带动下,心血来潮考了二建,总算还是通过了!没有想象中那么兴奋,但还是些许欣慰!
实际真没有花什么费用,三本书花了170块钱,买了个5年真题35,其他就是报名费了。
一个半月的时间,每天晚上3小时,跟着网上免费视频学习,考前半个月的模拟真题查漏补缺。
考完法规我是绝望的,查分前一刻都没抱着过的希望,估分45[我想静静],查完成绩我都感觉是不是放水了![捂脸]
查分链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