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考上公务员了吗,拿着证据去他考上的单位揭发他,人品道德有问题。不要给社会留下隐患。
人品:
太大的话题,随便说说。
一,人品往往是后置性结论,而不能是前置性条件。
就是,我们可以与一个人共事、交往、接触……一段时间后,说他“人品好”或者“人品差”,但没办法把这个当作一个条件去寻找。
人品类似于爱国,不遇到事儿,是看不出来的。
公务员肯定要招收爱国的,但你没办法把“爱国”当作条件,放在公务员招考里算分——因为没办法证明谁爱国,更不能证明谁比谁更爱国。
所以,我从来不说“婚前要擦亮眼睛”的,因为这其实就是把“人品好当作择偶条件”,婚姻出了问题,就是没看出来对方人品差——这玩意儿谁看得出来呀。
不打仗,谁看得出来,哪个将领爱国,哪个将领更爱国呀?
从没遇到过危险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真遇到了,是会殊死拼搏还是跪地求饶抑或卖友求荣——不仅外人看不出来,他自己事先都不知道。
一定要这件事发生了,得出了结论,才能倒推。
只能说,有些毛病,比如暴力、酗酒、吸毒、赌搏,如果已经在交往期间显露,就赶紧止步。
一个二十多岁没喝过酒的人,你是真看不出来他四十岁会不会酒精依赖的
二,人品差是一个标准,但人品好不是标准。
这人坑蒙拐骗,人品差——那么,不适合招他成为员工,也不适合与他结为伴侣。
这人孝顺,人品好——这意味着什么?孝顺这件事对成为员工有意义吗?对他老婆搞不好是负面意义。
三,人品是有局限的。
就像我刚刚说的,有“职业人品”,有“婚姻人品”,有“交友人品”,并没有一个人品,可以贯穿所有场景,普适所有人。
四,人品既有基本盘,也有个人化的一面,而后者也许更普遍。
比如,在相亲阶段,同时交往若干异性。
这在年轻女孩子看来,就是人品差。
问题是,在我看来,这非常正常,就和找工作同时向很多单位投简历是一样的。收
曾主任自曝自己是曾九离,自曝自己为什么不当公务员,不当妇女主任了?
1月28日网友爆料,曾九离说:“我的形象不配做公务员,我的形象也不配做妇女主任,啥也不配,所以我就辞职了!”
当公务员讲的是人品和工作能力,形象不是最重要的吧?疑似曾九离又是在炒作自己。
#公务员# 没人比山东人更爱考公务员了,不仅是公务员,事业编,银行,政府工作人员。家长们就是喜欢这样的女婿和儿媳妇。公务员代表的就是人品好,工资稳定,铁饭碗。在几十万上百万的家产面前都不如公务员,事业编香。我这样的没有公务员和事业编在我妈眼里就是没有正经工作的人。
先看焦雅辉,郭艳红,张颖职业专业敬业样样精通,脱稿精准,令人致敬
再看耳钉虚荣姐,同样是公务员,表面光鲜虚伪,费心捯饬打扮炫富,业务照本宣科还得磕磕巴巴指手念稿,表演拙劣低下,让人厌恶不舒服。
同样是国家公务员,孰是孰非,人品职技一见高低。
建议严查严办,把这些滥竽充数虚伪拙劣的害群之马清出公务员队伍。给人民百姓和纳税人一个说法。
网上大龄女孩,
近30岁都捉急了,
条件却依然一把把。
看这女娃近三十,
月薪4500工作稳,
应在四五线城中困。
郎的人品身高且不说,
金饭碗确是硬人设。
小城公务员编制本有限,
早被二十三、四、五的靓妹抢得晕,
条件这好为啥不选嫩?
男人都是那个心。
放开条件还有救,
“体制内”也一样行:
“三桶油”、“两条线”、“一支烟”,
高校国企堪比肩。
画地为牢非精选,
蹉跎岁月花会焉!
但凡少喝酒、
多喝茶,
早点关心女娃娃,
何至到大龄才逼她?
大家觉得有没道理呢?
笨贼一箩筐,对“段位高的贼”只有“投降”
#21天图文打卡挑战#
我在一家体制内单位工作有小三十年了。各种光怪陆离的事见的太多。
总体的感觉,人的素质越来越高,特别是通过事业单位招聘,以及公务员考试考进来的,不说百分百高素质,但从概率来说质量比以往好太多。
我刚工作那会儿(1992年),同事除了斗争年代过来的老家伙,“浩劫”时期的残渣余孽。还有新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
所谓环境塑造人,老家伙们像是粪坑里长大的鲶鱼,怎么看都妖模妖式,不像能吃的玩意儿。他们经常在办公室里明火执仗地干架,操爹骂娘。
那会儿的大中专毕业生素质也堪忧,固然那会儿大学录取率低,他们的智商没说的千里挑一,但因为他们大多成长于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时期,也有对物欲和竞争近乎本能的偏执。
“穷生奸计,富长良心”固然说的有点过。
但我从来不相信贫瘠的土地上会长出什么好东西,无论物质还是精神。
安适、从容、优雅从来只能在富足中养成。
贫瘠只会养成撕咬、欺骗、斗鸡眼、歇斯底里和戾气。
我遇到的笨贼是这样的。
笨贼是个老家伙,对新提拔的年轻女科长不服气,不服从工作安排,经常发生冲突。积怨越来越深。
有一次女科长的私家车停在单位门口,他拿一把锥子在轮胎上戳啊戳。
笨贼就是笨贼,漏看了一个监控摄像头,正好在监控区。
无论怎样,私下道歉、赔偿也好,反正颜面丧尽,早早提前退休了事。
我遇到的“段位高的贼”。属于那种“抬头的女子低头的汉”那种“低头的汉”。
平时人前不说话,一双眼整天在眼镜后面闪烁不定。
有一个曾经被他欺负到差点死的女同事,在组织考察“段位高的贼”的时候,女同事像受虐狂一样,拼命说“段位高的贼”的好话,说他“做事心细”,“业务能力强”,甚至不惜出卖替她说过公道话的同事……“段位高的贼”因此放过了女同事。
我们都很纳闷,问女同事为什么?女同事说:“他太可怕了,是那种根本不能得罪的人,我终于解脱了……”说完望天长出一口气,像是得到了圣母玛利亚的拯救。
这什么逻辑?为了解脱自己,不提公平正义了,根本没有人格的位置。从此也让我见识到了人性的复杂。
后来,我因为不愿意受辱,“不知天高地厚”得罪了“段位高的贼”。
大家不要以为像电影里一样,人品差的人总会被揭穿,事业不顺。恰恰相反,这号人往往洞悉人性(包括领导)的弱点,投其所好的能力特别强,虽说限于格局,不一定有大成,但在单位一般会有不错的位置。
“段位高的贼”,之所以“段位高”,是他绝不会犯在监控摄像头下戳人车胎的“低级错误”。你是永远抓不到他的现行的。
我的衣帽箱,锁芯被破坏。
布置的会场,临开会前会标被破坏。
玻璃台板,被用玻璃刀划过,下面还被垫了一个小石子,任何人轻轻一压,就会碎裂。
一刮风下雨,自行车就被扎车胎。甚至跟到家门口去扎车胎。
电动车稍微放过摄像头一点,车座就被划花,电池就被破坏……
遇到这种人,除了投降,还能怎样?
“段位高的贼”后来越来越丧心病狂,已经到了人见人怕的地步。领导也怕,经常安排他出个美差进行安抚。
不过古语有“天夺其魄”一说,他因为职务安排对原局长不满意。
原局长一宣布“二线”,他就跳出来,对原局长的公子疯狂报复。
说原局长公子是“傻逼”,全靠老子的关系上位。还在局长公子提拔前,化妆投匿名信。
“段位高的贼”,也只是“小处段位高”,大事糊涂。
他没想到,老局长在本地深耕几十年,树大根深,退休了也有能量。动用关系,调监控,查邮局,把他坐实了。不知是用了什么“阴招”暗暗阴了他一下。
反正“段位高的贼”那段时间失心疯一样,在单位跳脚嚎了小半年,下班不敢直接回家,每天下班东绕西绕怕别人跟踪。喝醉酒了,都不敢让别人送他回家。
反正,我的经验,“段位高的贼”,你真得罪不起。
“斗而不破”,“明斗实降”,“尽量满足”,“补锅锯箭”,“只要不在自己手里爆了”……是那些“聪明人”对付“段位高的贼”的方法,反正就是永远不能撕破脸。
除非你做好牺牲职场甚至生活的代价。
这就是真实的世界。
我们面对的世界,有名义世界,有口号世界,有纸上世界,有未来世界,有乌托邦世界……
但从寒武纪的三叶虫起,我们就是能厘清现实世界的生物的后代。
厘不清的,不仅自己死的很惨,也对不起那些清醒的祖宗。
@禾麦文化
关于李少莉女局长这个事情我想谈点自己的不成熟的看法。
一是不能在事情没弄清楚之前先入为主。不能搞有罪推定,认为耳钉、私巾等来路不正,怀疑别人有贪腐的问题,甚至推定别人能当上处级干部可能用了不正当的手段。几万元的饰品,家里经济条件好的还是消费得起。至于有没有问题,网民有质疑和举报的权力,纪检监察部门自然会答复的。
二,爱美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女人。明星商人银行职员很多人开豪车穿华服佩戴高档首饰,打扮时常精致没有人说什么。很多女公务员也喜欢打扮,这与水平能力人品是没有什么联系的,我很欣赏漂亮精致的女人,女人把自己收拾得山青水秀代表国民的良好的形象有什么不好?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女人特别是女官员受关注的程度高,穿衣打扮再精致在平常是没有事的,但在一些正规场合特别是疫情防控这样的发布会,还是质朴些比较好,这样才能显得低调内敛,亲民随和。
三,人前显贵,人后遭罪。一般人应该都懂这个道理,很多官员谦逊低调,朴素内敛,甚至有的人刻意的装穷装朴素,都怕惹麻烦。疫情期间,群众心理焦虑,一线工作人员辛苦,经济下行,很多人生活压力大,情绪容易冲动,高调的妆容奢华的打扮出境,网民把不满情绪发泄到她身上是必然的,让她这个事件成了群体情绪的渲泄口。不知道李副局长是疏忽了还是根本没有这个境界。大多数美女都是无脑的。想必她现在应该后悔死了。
四,关于用手指文字念稿。我理解这不一定就代表她不学无术没有水平。我想可能是不熟悉这方面的工作,也可能是没见过大场面。但我认为恰恰说明她认真负责,生怕在特殊时期特别的场合特别的发布会上出错,才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人无完人,难免出错。改革开放几十年了,社会应该更加的宽松和包容。做人不易,为官很难。希望李局长能够经得起有关组织的审查调查。如果她真的有问题做问题说,但无论什么情况,不问青红皂白就网暴和翻老底,乱猜疑,从各方面去否定一个人,甚至侮辱伤害人的作法,盲目的仇官仇富,我认为是一种戾气,真的不可取。
我是一名政府大院机关食堂的工作人员,我们食堂不仅对大院里的近千名公务员提供餐饮服务,还对公务员家属和离退休公务员服务。
虽然就餐人员大多素质都还好,但还是有个别人的人品真是一言难尽。
这不,今天早上食堂保洁大姐把卫生间卷纸上上去了不久,就有人反映卷纸用完了。而且当时还早,根本没几个人来就餐。保洁大姐就在外间做卫生,进去几个人她还有印象,难不成又是那个背包包的大妈?这时有个女顾客的偷偷指了指那个大妈,小声告诉保洁大姐就是那个大妈把大半卷卷纸都扯下来装包里。
保洁大姐将这一情况报告了经理,经理直接给那个退休的大妈说了一通:卫生间卷纸是供大家使用的公物,每个人都应该爱惜并节约使用,在这里用可以,拿回家就不行了。说得那个退休大妈脸红脸白的,都被人看到了,她还有什么辩解的?
有好多退休老人退休金并不低,但就是有个别人看到公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被人家看到了难道不尴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