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关系|周期问题
常见几何基本特征
1
单周期问题
“筐”是周期的整数倍:每个周期内元素出现的次数相同。
“筐”不是周期的整数倍:每个周期内部分元素出现的次数多一次,要关注余数部分。
2
多周期问题
大周期是两个小周期的最小公倍数。
图片
3
日期推断类
一、平年与闰年
普通年(不能被100整除):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
世纪年(能被100整除):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
二、大月与小月
大月:1、3、5、7、8、10、12月,每月31天。
小月:4、6、9、11 月,每月30天。
特殊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三、常用推论
(1)日期+7,星期不变,例如8月2日为周一,则8月9 日也为周一;
(2)任意连续的7n天内,一定有n个星期一、n个星期二……n个星期日;
例如任意连续的28天(7×4)必然包含4整周,必有4个周一,4个周二,……4个周日;
(3)每过一个平年,星期+1,因为平年为365天,365/7 =52…1,即52个循环后加一天;
同理,每过一年闰年,星期+2;每过一个大月,星期+3;每过一个小月,星期+2;每过一个闰二月,星期 +1;每过一个平二月,星期不变。
60岁称为花甲,花甲是从中国古代干支纪年的历法而来的。十天干十二地支、一个循环为60年,称为一甲子。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最早的干支纪日法可能追溯到商朝。公务员考试、历史类考试可能会涉及到干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公元后年份的有简便的算法,天干:用已知年份减去3除以10的余数对应天干的编号(余0则视为第10个);算法:用已知年份减去3除以12的余数对地支的编号(余0则视为第12个)。
比如我们熟知的辛亥革命是1911年,验证一下:(1911-3)÷10=190余8,第八位天干为辛;(1911-3)÷12=159整数,视为余0,则取12亥。我以前的算法就是找个参照年,再往后算[狗头]
纪月纪日法就相对复杂一些,有空写篇文章慢慢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