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上海市民都有!包括外省市在上居住的。
沪飘达人#上海头条#好消息!上海好几个地区给居民发放防疫礼包了!放开为的是啥?并不是躺平哦!防疫战争还仍在继续!这些防疫物资,对目前上海老百姓来说尤其珍贵,是用钱买不来的!#上海头条# 、#我想上微头条#
欢迎“外地精英”来建设上海[大笑][大笑]
宁波晚报宁波晚报官方账号疑上海一男子地铁上不戴口罩还嗑瓜子#地铁 #做好个人防护
上海都这样。想想外地
近看上海上海四兄弟的私房拆迁,赔偿1000多万,房主说拆了以后变困难户了
10:32越来越多的外地男女去上海工作,感觉找对象比找工作还难!大龄男女挺多。觉得主要问题还是房价!
为什么要到外地工作,难道一个上海人在上海找不到工作吗?外地人都在上海打拼,也都很成功。赶快回上海吧,找女朋友也要找上海的,千万不要找外地的。爸妈都老了,需要你回家照顾了。
【江泽民与上海市制皂厂】1952年,江泽民在上海制皂厂上班,每天他骑着自行车从益民食品厂职工宿舍到制皂厂,当时江泽民任副厂长,他的工资是128元,厂里销售团队的得力干将丁际令是150元。
当时江泽民任肥皂厂的副厂长还兼任业务部主任,负责肥皂的销路问题,管理着全国各地几十个肥皂销售点。
此前,这家上海肥皂厂由英商经营,英商打算回国后,无心经营,生产力不足,但全国的几十个肥皂销售点也没撤,已名存实亡。这种情况下,恢复生产的同时,还要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压力。
江泽民负责后,为国营企业,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发生了变化。厦门第一次物资交流大会召开在即,江泽民派丁际令前去参会,为上海肥皂厂做宣传和销售工作。丁点头答应。
丁际令去之前要到工商局报到,工商局的同志就嘱咐丁际令,去到厦门要多关心一下上海的其他代表,当时去厦门参加物资交流大会的多半是私营企业或者公私合营企业,国营企业很少。
谁知道,丁际令到了上海,厦门的大会秘书处得知了上海市工商局的反馈信息,竟然把丁际领当成上海代表团的团长了。
当时有厦门百货公司反应有一批肥皂有质量问题,原来是天气潮湿,肥皂的包装纸回潮,导致产生霉斑,霉斑印到了肥皂上面,但并不影响使用。
丁际令当时下令,撕去包装,根据肥皂霉斑的程度分为几等,分档低价销售,有的定价2角5分,有的3角5分,不到3天,这批货就一全部处理完毕,货款到位。平均价格3角,跟出厂价持平。
大会很隆重而热闹,各省代表团团长都上台发言,丁际令也被请上台讲话。
当时打长途电话没有那么方便,丁际令就把自己的工作内容写成报告寄给了江泽民。随后又到广州、汕头了解销售市场。
回到上海后,江泽民先对丁际令分档处理肥皂的事情给予了表扬。随后话锋一转又对他进行了批评。
为什么呢?因为丁际令没有不是团长,却被大家认为是团长,这么大的事情也没向组织汇报,江副厂长担心他的安全,他说:“那里是个复杂的地区,万一出了问题,谁负责?我可负不了责任。你的工作能力强,但组织纪律不足,你今天一定要注意。”
这样的事,真是出乎丁际令的意料。他没想到江副厂长对于他私下处理肥皂的事没有批评,反倒对不以为然的“团长”称谓,进行了批评。
后来,江泽民到外地工作,来上海出差时,下榻于外白渡桥边的海鸥饭店,还打电话请丁际令前往叙旧。1987年,江泽民任上海市市长,到自己曾经工作过的肥皂厂视察,还特意请丁际令到办公室见一面,两人聊天时,还跟以前做同事时一样,同时,江泽民还询问了厂里其他的老同事的情况。
江泽民对老同事的关心和牵挂,让丁际令感到特别意外,他说,都过去30多年了,江泽民还记挂着我们这些曾经的老同事。#金粉社区# #江泽民往事#
#上海头条# 外地能做,上海你试试看,不被人骂死算你狠!
估计是外地来沪的
大上海,又逼疯了一个#路人视角 #社会百态 #路边抓拍 #交通安全 #街拍 @DOU+上热门 @DOU+小助手 @抖音短视频
00:08外地来上海不得进入餐饮服务,吃饭只能叫外卖。
来上海10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家里没有矿的外地男生即使考上了令人羡慕的上海公务员或是事业编,父母也还是会一脸惆怅劝他们赶紧回老家,因为这点收入在上海根本买不起房,很可能找不到对象一辈子打光棍!网友分享的朋友儿子考上上海事业编和国外研究生,儿子想去上海事业编,父母想让儿子去国外念书,这两个角色在传统的印象中颠倒了。
原来儿子考研考编3年多终于上岸了,因为考怕了所以希望能尽快稳定下来。父母因为上海房价太高,自己的积蓄和儿子这点收入根本买不了,儿子以后很可能会买不了房结不了婚。一时间本来应该高兴的事竟然变成焦虑的根源。
@小朦在上海 说:
小编认为还是应该学习上海的父母,在给到足够的信息作为参考后,剩下的就是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
孩子已经长大,他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他也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父母能做的不是越俎代庖,而是应该默默支持!
大家觉得呢?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上海身边事#
原本早就约好了,礼拜六几个大学同学一起聚一聚,外地的同学提前订好了机票和酒店,马上就要成行了,上海突然出了新的政策,外地来沪五天内不得进入餐饮、娱乐等场所。
眼看聚会就要泡汤,大家思前想后研究政策,最后准备去酒店里开个房间,然后叫外卖或者酒店的餐饮服务,一起在酒店房间里吃[狗头],还能一起看看世界杯。
根据我市疫情防控有关要求:1.入沪前需在随申办“来沪返沪人员服务”小程序上填报行程。
上海发布今天早上刚刚公布了本市疫情防控的最新消息:11月3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例。
上海人去外地要遵守当地的防疫要求,外省市人员进入上海要遵守上海的防疫要求很正常,支持上海市政府的决定,早该实施了。
等风来yjm现在返沪来沪人员,随申码上面有了新的标记,上面写着未满5天。而这个未满5天的标志将约束你不能进入商场超市人员密集的地方,然后三天三捡,再过一天,到第5天再一次核酸检测为阴性,随身码上就取消了这个标志。根据上海发布,此规定从11月24号起实行,请大家注意,看来还是不能跨省旅游,否则回沪也太麻烦,至少有5天不能到菜场超市去。#上海头条# #每日打卡上热门#
上海对年轻人关上大门了吗?
现如今,上海常住人口的40%都是外地户籍人口,如果只看常住人口中的16岁—59岁的适龄劳动力,则50%以上都是外地户籍人口。上海的年轻人,只要正常大学毕业,985,211的话更好,敢于拼搏奋斗,买房子留下来,是不难的。但是关键在于,这样是否符合你的人生选择。上海就像一个抽水机。从全国吸引各种各样的人过来。最终,富二代、美女、超级学霸接盘楼市,上海房价节节攀升。普通年轻人进入格子间,过起了白领生活,也盘活了租房市场,但随着年纪增大,很多人也就慢慢离开上海,真正扎根上海的人寥寥无几。
上海,适合家庭有原始积累、教育背景无硬伤、个人能力出色来做资本相关的职业。能在上海留下来的至少有三个条件。家庭有原始积累,且不说富豪之家,但是有关键时刻能给牵线搭桥的能力,而且不需要拼搏房车,无太多生存压力,就是想把原生家庭提升一把。深圳,适合珠三角各种拆迁户,来深圳就只有老师和公务员值得一来,其他任何行业包括但不限于金融、互联网,需要你个人非常能卷,又努力又抬头看路,不停换机会。
决定一座城市对年轻人是否友好的,并不是这座城市的房价几何。而是,这座城市是否有足够多的有前景的工作机会,是否有相对公平的上升通道。对于年轻人而言,至少在这些方面,上海可能拥有整个中国大陆都少有的优良条件,如果硬要比较的话,大致只有北京、深圳这些房价同样高企的城市可以媲美。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探讨[送心]
#上海头条#上海落地检已经正式取消了,外省来沪的朋友可以畅通无阻了,从今以后“请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新时代来临了!再次祝愿每个入沪的朋友们平安顺遂![祈祷]#上海头条# 、#我想上微头条#
上海人注意了,近期去外地返沪,或者外省市来沪人员,即使不是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包括沪昆、沪太等通勤人员,都需要在“来沪返沪人员服务”小程序上进行申报哦。
申报很简单,可以在随申办app,“随申办”微信小程序以及“随申办”支付宝小程序里搜索“来沪返沪人员服务”登记页面即可。
#上海身边事# #上海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