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事实,该如何解读?
我一位朋友,一直在招程序员。
最近在聊的一位女程序员,是残障人士。
他大惊对我说:程序员这么不受待见吗?在女性择业的范围里,这个职业已经被健康女性抛弃了?
我说:你什么脑子,这说明国家对残障人士的福利做得好,让女性残障人士也获得了教育权和就业权。
他不服,对我说:按摩师很多是盲人,公务员没有盲人,外卖小哥有听障,但事业编没有听障。
我说:作家这一行里,有听障、有盲人、有高位截瘫、有脑瘫,也有大量的健康人士——这才是一个职业该有的模样。
具体问题具体讨论。
我问他:姑娘活儿怎么样?
他说:正在线上面试。
#听障女孩法考三年成律师帮上万聋人##关注残障人士不止今日#
关注残障人士就业创业,助力残障人士开启精彩人生!谭婷8岁因医疗事故丧失听力却不愿“认命”,“三战”司法考试成功通过,成全国首位“聋人律师”。如今她通过短视频平台科普法律知识,已帮助超过4000位残障人士,书写了自己的绚烂人生。
看到谭婷的故事,笔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让笔者感受到,哪怕一个人身上有着生理缺陷,但是内心里往往蕴藏还着巨大的能量。只要这个社会给予他们合适的平台,他们就可以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创造出让整个社会都为之敬佩的价值。
我国有八千多万残障人士,他们有人出行不便,有人世界一片寂静,有人眼前一片黑暗,但是都没有失去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一方面,他们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对残障人士要多一些理解、多一点关心、多一分耐心,让残障人士感受到爱与包容。另一方面,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尊重和接纳。其实说到底,就是残障人士的就业问题,这也是笔者一直最关心的领域。我们需要提高平等意识,给予他们更多创业或就业的机会平台,尊重和接纳他们进入正常的社会运行之中。笔者认为,一个残障人士如果能够靠自己的力量自食其力,并且还有机会帮助他人、帮助社会,他们才会给予自己最大的肯定,他的内心才是最快乐的。
让笔者感到欣喜的是,当下社会对残障人士就业问题给予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如北京、江苏、山东等多地公务员考试中均设置了面向残疾人的招录职位,为优秀的残疾人提供了更多进入体制内的就业机会。
近年着国家也陆续出台一系列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政策,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开始走出家门,拥抱社会。另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更多的残疾人也开始借助网络平台找到了人生新舞台。
说到这里,笔者也想到了一位山东老乡“网红”赵云超。赵云超今年36岁,是山东莱西人,从部队转业后因为意外造成下半身截瘫,从此与轮椅为伴。2017年开始,他开始在在网上创业,将家乡的梨子、苹果等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凭借着自己的吃苦耐劳,他如今年营收一百多万,还带动了周边村民一起致富。
12月3日是世界残疾人日,帮助残疾人更好的创业就业,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会定位,是一件善莫大焉的事情,也需要我们每一个群体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继续大力保护残障人士的合法权益,出台更多针对残障人士创业的帮扶政策。目前企业雇佣残疾人就业,在税收上也有诸多优惠政策,所以也建议各企业根据岗位特点,给予残疾人更多就业机会,实现多方共赢。社会各界、公益组织、媒体等,也应该给予残障人士更多关心和帮助,共同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
愿我们一同携手,让残疾人生活更美好,也让这个社会更美好。
她去上大学,肯定是她哥哥亲自开车送
我小妹夫妻俩都是残疾人,但上帝在给他们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却给他们打开了另外一扇窗。他们的一双儿女全都是学霸级的,兄妹俩先后都考上了大学,这让旁人羡慕不已。
昨天小妹夫妻为他们的女儿办了整整十桌升学宴,再过半个月就该去学校报到了。我猜想:外甥女这次去南昌上大学,肯定是她哥哥亲自开车送她去的。
9年前,我小妹的儿子考上了大学,这是孙氏家族中,继我儿子之后的第二个大学生。
外甥报考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武汉大学,开学后,我问我大妹妹:“是谁送华华去武汉的”?大妹说:“他朝仂(爷爷),叔爷(三叔)”。当时我还说了句:“真要得啦!可怜我家儿子上大学时谁送他”?
提起儿子,我就想哭,那年儿子还不到十九周岁,带着对病榻上父亲的牵挂,带着对未能继续读高中的小妹的愧疚。独自拖着沉重的行李,辗转到他就读的大学。
可怜谁送他去呢?他父亲生病,母亲听障.残疾,姐姐在外打工,妹妹还小,况他父亲身边离不开人,妹妹得照顾他父亲。只能自已坚强面对,那时候,还没有直达他学校所在的城市的客车,他先乘客车到景德镇,然后转车到学校的城市。
看我想远了,怎么光写自家儿子了,好,言归正传。
我小妹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工作两年.,通过自身努力,考上了公务员。孝顺的他,想到父母都是残疾人,妹妹还小,他选择了在离家仅几十里的邻镇镇政府工作,以便能常回家看看。
我这个外甥工作勤勤恳恳,他不抽烟,不喝酒,更不赌博。工资除了上交父母一部分,其余的都攒着,并在两年前成了有私家车一族。
外甥工作的镇政府离家80余里,有了自已的轿车,他差不多每天下班后都开着车回家来陪父母,第二天早上又驱车赶去上班。
不用问,这次外甥女去大学报到,肯定是她哥哥亲自开车送她去。
#90后女老师教天线宝宝发声#
善良的人,总是那么动情!
学校开学记,都是一片祥和,但是有一个特殊的学校,开学是没有任何声音的,哪怕是哭闹声呢!
听障儿童的数量在全国人口基数上可能不是多的,但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个体在一个家庭,基本就是家庭的全部了。在农村来说,这样的孩子就是残障儿童,是要拖累父母一辈子的。
大手拉小手,未来一起走
小柠檬是在出生半年后才被父母发现是有听觉障碍的。爱笑,大眼睛,完全像是一个天使一样,或许是因为太漂亮了,上帝把她的听觉忘记打开了,天使般的小柠檬出生时完全没有被父母重视到,因为是个女孩!
在小柠檬1岁半的时候,她就长期在这个特殊学校了,几乎之后没有见过爸爸妈妈了。农村的条件有限,但是也是这个环境不能再差的学校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给了她成长的地方,给她学习知识的场所。这个是当地县长坚持办出来的特殊学校,给了一部分孩子不一样的未来的光。学校的老师都不是科班出来,都是妈妈,爸爸,都是由特殊孩子的爸爸妈妈组成的教师团队,这些爸爸有的之前是大老板,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工人,因为家里的娃来到这样的学校,做一些之前完全没有涉及到的领域。刚开始的时候,一些妈妈接受不了,总是哭,在外面哭,在学校哭,在丈夫面前哭,在孩子面前哭;反倒是孩子主动抱抱大人,露出纯净的笑脸,勇敢的面对未来。
小柠檬是最特殊的,因为没有爸爸妈妈陪伴,甚至于没有爸爸妈妈经济上的支持,但是她确实表现出来最勇敢的,好在善良的其他的爸爸妈妈是看得到她的逞强的,读得懂她的倔强的,给予很多爱的支持!
离开很简单,但是坚持下来很难!每天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们,一天保持好的心态很简单,两天保持也很简单,但是年复一年的坚持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小小的院子里有大大的字,是大人们抬头就能看见的,是大人们崩溃坚持不下去的精神支柱,大手牵小手,未来一起走!
现在通过社会的力量,每周到学校来做志愿者小哥哥小姐姐越来越多了,注入很多新的精气神,改善了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孩子们的幸福度,同时也让大人们觉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整个社会都在帮助这群特殊的孩子来成长!
大手拉小手,未来我们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