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邻居还算好的,县级部门副科级以上公务员就是所谓的领导,53岁就离岗不上班了,待遇一分都不少。
一般县里面有多少县处级领导干部:在体制内,县处级领导干部是干事创业的重要力量;在市县当中,处级领导是市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导层,也是管党治党的“关键少数”,只有县四套班子成员和县两院一把手、县级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属于处级领导干部,从身份上都属于公务员;职级公务员只享受经济待遇,不享受ZZ和工作待遇,所以,一个县的处级领导干部有50人左右。#体制内#
县级部门里,按照忙碌程度可以分为四级:
第一级:噩梦模式,令人窒息
大概有4个:分别是两办(县委办、政府办)、纪委和组织部。作为县级党政机关四个核心机构,也是最忙碌的单位。没有所谓的周末和假期,基本处于随时待命、随叫随到的状态,其中又以两办最为忙碌,由于直接为党政领导班子服务,常常要熬夜写材料,可以说是县级公务员体系中最苦逼的一个群体。当然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这些部门的人员提拔晋升速度也远非其他单位能比。
第二级:困难模式,全年无休
大概有十几个:如宣传部、公安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应急局、住建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等,因为承担大量党政机关的考核指标,且大多与经济发展、安全生产、民生事务息息相关,工作普遍繁杂、忙碌。比如公安部门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任,民警也长期奋战在一线接警、执勤,事无巨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两年疫情防控,卫健委的工作也是异常忙碌,防疫值班、卡口执勤、核酸检测、入户排查,心理压力也是极大。
第三级:一般模式,可以接受
除了上述这些部门以外,其他的党政部门如人社局、科技局、统计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偶尔会因为迎检、考核等特殊情况出现阶段性地忙碌,有时也会忙到飞起,但偶尔也能适当放松一下,整体来说,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要比上一级部门稍低一点。
第四级:比较轻松,令人羡慕
如工会、团委、妇联、文联、工商联、红十字会、残联、科协等群团组织和党校、史志办等部门,由于工作业务相对单一,整体来说也要轻松很多,在体制内是名副其实的令人羡慕的部门。
当然,部门的忙碌程度并不能代表个人的忙碌程度,科室职能、工作态度甚至个人能力的不同也决定了你是忙是闲,换句话说,再忙碌的部门里也有清闲的人,再清闲的部门也有加班加点工作的,这也是体制内的一大特点,忙得忙死、闲得闲死,工作量永远无法均衡,却又不得不接受现实。
第一公务员的编制是固定的,如我们县级市100万人口,公务员3000不到,不会增加减少了。所以并不会考的人多,公务员变多;第二,合符条件的,每个人都可以考,只要有本事!
县级公务员干一辈子年薪都达不达10万,让我去华为,干10年退休吃利息足够了
所谓的稳定在我眼里就是扯淡!我刚看到说985博士毕业生会舍弃华为年薪接近100万的offer,而选择年薪20万的公务员吗?这个事我单独拿出收入说一下:A、华为就算一直100w年薪,27岁博士毕业做到35也有600w左右现金,就算公务员到手30w,你算算得多少年?B、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华为对博士特别优待,除非重大错误,不然不会辞退博士,我熟悉的领导很多四五十岁的。绩效和资源也会向博士倾斜。对于天才少年,人多的组可能会直接配两个本硕辅助你工作。C、华为(包括其他私企)收入并不是固定的,20w的公务员十年后年收入可能是30w,但100w起步的博士在华为,不犯错的话,干十年之后年收入300(这个数字还比较保守)绝对不是难事,华为对认真干活的人才不会吝啬。
刷题40000道,终于考上了公务员。
这个小伙子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在今日头条发了一个短消息。
说都知道公务员待遇好,没想到这么难考。
如此云云。
前段时间还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县级市招录公务员,中国十大名校来了一大把。
一个县里面的信息中心录入员,居然会来一个中科大的研究生前来招聘。
不是要科技强国么。
不是需要高精尖人才么。
我们的高学历人才到哪里去了?
如果大量的硕士博士,都在追求稳定的收入,安逸的生活,旱涝保收的饭碗。
卡脖子技术还有谁去攻克呢?
每次看到国考火爆,数千人竞争一个公务员岗位。都让人五味杂陈。
公务员需要人才,可是用不着一对博士扎进来吧。
每个人都有选择权,可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