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浙江温州的女子学堂,一群女学生的珍贵合影,照片由外国传教士拍摄的。曾经的中国,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女孩能够走出家门,进入学堂接受新式教育,非常不容易,一是她们的父母思想开明,二是拥有优渥的生活家境。
从她们的穿戴来看,这些年轻的女孩衣着鲜亮,都是来自大户人家,同时也得到家人的支持,能够在这里学习新知识,开拓眼界,是她们的幸运。
名士风流(二)
胡兰成是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
日本人投降,胡兰成要逃匿。
张爱玲说,希望你化名张召或张牵,记得有我张爱玲牵挂着你。
胡兰成逃亡温州,化名张嘉仪,即是冒用张爱玲家世,说是河北丰润人。
张爱玲的爷爷张伯伦,河北丰润人,李鸿章的女婿。
胡兰成在温州结识了刘景晨。
刘景晨,早年就读京师学堂,曾执教于温州府学堂(温州中学)。民国初年,被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候补议员。擅金石书画,尤善画梅。
刘景晨有两个学生,梅思平,邱清泉。
梅思平,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中央大学教授,做汪伪政权浙江省长。
刘景晨很讨厌这个学生。
邱清泉,外号邱疯子,因为打仗勇敢不要命。
邱清泉,温州人,先考上上海大学,校长于右任。后又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
作战机智勇敢,被派往德国学习军事。
回国参加抗日战争,战功卓著。
广西昆仑关一战,最为著名,他赋诗:
岁暮克昆仑,旌旗冻不翻。
天开交趾地,气夺大和魂。
烽火连山树,刀光照弹痕。
但凭铁和血,胡虏安足论。
1949年,死于淮海战役。
今天,台湾清泉岗机场,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示纪念。
刘景晨有子刘子刘节,中央大学教授。
60年代,在广州中山大学教书,原是陈寅恪的学生。陈氏久病卧床,刘节替老師去挨批斗,有人问起感受,他说,能替老師,无上荣幸。
在刘景晨处,胡兰成还认识了夏瞿禅。
夏瞿禅,没上过大学,却是著名的大学教授,执教之江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大学。
后入京,任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被称作"一代词宗"。
《鹊桥仙》
过解县怀黄仲则(一九二五年)
梅边山店,枕边城角,昨梦相逢奇绝。九原精爽逐人来,有一片马头黄月。 高堂灯火,儿时声口,能学鹃啼猿咽。风前骨相问谁寒,正满眼中条残雪。
胡乔木就是他的学生。
胡乔木,江苏盐城人,曾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读书。
他在清华读书时,对一个高他一年级的学长甚是敬佩,那位学长叫钱钟书。
谈到国学大师南怀瑾,李敖说:“在我看来,他就是个骗子!”某位北大教授也怒批:“这个南怀瑾的书只适合乡野村夫、文盲读。”
南怀瑾是中国近代一位非常传奇的国学大师,他一生精通多门技艺,既懂诸子百家,又会武术,甚至会教人“避谷”。
1918年,南怀瑾出生于浙江温州,11岁之前一直在家中上私塾。后来,西方学堂兴起的时候,他第一次走出家门读书,可南怀瑾对新开设的数学英语完全不感兴趣,一年后,他以倒数第1名毕业。
小学毕业之后,家里遭到了变故,南怀瑾不能去学堂了,他只好待在家里自学。
17岁那年,在家人的安排下,南怀瑾和姨表姐成婚,还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之后,他不顾家人的反对,独自一人跑到杭州学习武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20岁的青年南怀瑾来到四川,满怀一腔爱国热情投身于军队,成功考入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
毕业后,24岁的他成为了一名中央军校的教官。在那段期间,他一有空就会去访问一些高僧。
为了阅读佛教的经典著作《大藏经》,南怀谨选择剃发出家。在那个年代,要想看佛教书籍,必须得出家,出家之前他就立下志愿,希望能通过这次学习弘扬中华三教百家。
南怀瑾所追求的知识没有限制,为了求得新知,他不拘门派,不畏人言,也不怕艰苦。
为了宣扬中华文化,他甚至走上街头逢人就开口搭讪,要给人们讲解国术、中华文化,有段时间,人们几乎把他当做“疯子”看待。
但一心传扬文化的南怀瑾并不在意,他是文化界的苦行僧,亦是求知路上的跋涉者。
后来随着《易经》课程的开设,南怀瑾在各个阶层当中都有了极大的影响力,来听课的学生很多都成为了经济界、文化界以及政坛上的重要人士。
所谓“人红是非多”,随着南怀瑾知名度的提升,质疑的声音也蔓延而来。因为他没有上过一天大学,更不是任何领域的权威,可却成为了一名令人羡慕的国学大师。
名嘴李敖在解说《易经》时吐槽:“南怀瑾在我看来,根本就是个骗子。因为南怀瑾向大众传播的国学经历,都是经他自己咀嚼后的产物。”
也有北大教授也怒批:“这个南怀瑾学术不精,观点偏颇,他的书只适合乡野村夫、文盲读。”
其实,学历真的没有经历和努力重要!从南怀瑾的经历来看,他的学识很渊博。自从他去世之后,央视每年都发博文纪念,可见南怀瑾“国学大师”的身份,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因为南怀瑾涉猎传统文化颇杂,在这份“杂”里有精华,有糟粕。正如南怀瑾先生本身对自己的评价,他不是一个专业学术类学者,所以看他的著作便无需以专业的眼光去挑剔。
至于南怀瑾在书中的观点,固然掺杂有许多在今天看来有失偏颇的文字,但这并不能抹去他的贡献,以及他传扬中华文化所带来的思想价值。
普通人喜欢南怀瑾大师,除了他本人知识渊博,更多是因为,南师讲课时很幽默,能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那些博大精深的国学内容,变成大众可学可用的智慧启迪。
比如:
性格决定命运,脾气决定福气: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有脾气。
帮忙须有度:正所谓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送人一担米是仇人。帮朋友的忙,在他困难中救济一下,他永远感激;但帮助太多了,他永不满足。
不如意是人生常态:一个人活在这个社会上,都想自己名声好,成就高,一路春风得意,但那是不可能的。一个真正有道的人,处在这个社会,常有很多的委屈、侮辱、痛苦,没有办法向人诉苦,只有自己挑起来。
势利是社会常态:人与人的交往,人际事物的交流,势利是其常态。纯粹只讲道义,不顾势利,是非常的变态。物以稀为贵,此所以道义的绝对可贵了。
如今,南怀瑾大师离开我们十年了,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了纪念南师,出版社特别推出了一套南怀瑾大师讲中国智慧系列的好书:《人生无真相》、《中国有文化》、《正道的谋略》。
其中,在《正道的谋略》里就有60多篇谋略精华。在这本书里,南师拆解了《易经》《老子》《庄子》《列子》《长短经》五部谋略经典中的智慧精华。
主要内容涵盖了“立身事功”“出世入世”“内圣外王”“阴谋阳谋”“帝王之道”“领导学”“纵横术”等等。
在南怀瑾大师看来,所谓谋略,就是抓住别人的弱点,达成自己的目的。但谋略学是一把双刃剑,它本身无善恶,用得好可以利己、助人,用不好却一定害己。
年轻人一定要学谋略,但不可乱用,更要走正道,这才是本书的意义。
如果你目前正面临着以下困境:看似很努力,生活却还在原地踏步;同样的机会,为什么别人能抓住,你却只能错过;
人生每天都在疯狂内卷,你又该如何轻松面对;当你比别人弱时,又该如何反超对方;如何突破自己的认知能力等等。
现代人的这些困境早已被古人看破,南师更是将答案都写进了《正道的谋略》。除此之外,另外两本也道尽了中国智慧的精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或【看一看】购买噢#阅读的温度# #我要上 头条# #以书之名#
马公愚(1890—1969),浙江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百里坊人。寄籍上海。本名范,字公禺,后以禺字较僻,遂于禺下加心为愚。郑逸梅先生尝戏之云:公真有心人也。以字行。晚号冷翁,因其斋名“畊石簃”,故又署畊石簃主。
永嘉马氏,自清以来,以诗文、金石、书画传家凡二百年。曾祖昱中(解元出身)、祖父兰生(名元熙),均工诗文书画。公愚幼承家学,稍长曾师承瑞安孙诒让、究心周鼎秦权、石刻奇字。后与兄孟容就读温州府中学堂。晚年,上海中国画院聘为画师、及上海金石篆刻研究社社务。著有《书法讲话》《书法史》《公愚印谱》《畊石簃杂著》《畊石簃墨痕》等。
1942年,林心平被日军逮捕,为了得到情报,日军对林心平严刑拷打,林心平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宁死不从。
1919年,林心平出生于浙江平阳,因为家境优渥,加上父母思想开放,所以林心平很小的时候就被送进学堂学习。
1935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被温州师范学校录取。在校期间,她积极参加各种爱国行动,还组织他人一起游行示威。
但是林心平的这些行为,很快就引起了国民党的不满,他们向校方施压,要求她立刻停止这些活动。
校方给林心平下通知:“你要是继续开展这些活动,我们只能将你开除了。”
她坚定地回答:“我不怕开除,不就是不能上学,我就算去讨饭也不会放弃宣传爱国的!”
见林心平如此坚持,校方只好把她开除。但她并没有在意,继续进行抗日救国活动的宣传。
1936年,林心平加入浙南游击队。在队期间,她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不怕苦不怕累,而这些,也全被领导看在眼里。
一次,上面有一封绝密文件需要转交,领导便派林心平去执行任务。
林心平知道这封文件对组织的重要性,一路上小心谨慎,躲过敌人的哨岗跟关卡,成功地完成任务。
返回途中危险重重!怕林心平遇到危险,领导就跟她说:“你就留在上海吧,在这宣传抗日也是一样的。”
于是,林心平就留在了上海。同年,在他人介绍下,她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南北交通掩护工作。
1942年,林心平产子。因为条件艰苦,加上月子期间过度操劳,落下了月子病。见妻子发病难受,林心平的丈夫诸葛慎很心疼,将她送到了一家医铺就医调养。
天有不测风云,那家医铺的老板被日伪军收买了。他将林心平在这就医的消息告诉了他们。伪军听到消息,立马带人来抓捕她。
很快,林心平就被包围了,她深知自己逃不出去了,便一把火将随身携带的机密全部销毁。
为从林心平的嘴里打探到情报,日军对其使用各种酷刑。面对日伪军的劝降,她不为所动。
日军见用了这么多刑罚,林心平还是不肯说,便将她丢进了装满硫酸的大池里。
就这样,林心平英勇牺牲,到最后连尸体都没能留下。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像林心平这样的英雄先烈还有很多。现在的我们虽然不能为他们做什么,但我们可以铭记历史,向英雄致敬。
作者:木同
编辑:唐肆的唐
#历史##人物#
1942年,日军用铁丝穿过她的胸部,又使用钉竹签、灌辣椒酱等36种酷刑折磨她,把23岁的她丢进了硫酸池,尸骨无存!
1919年10月,在浙江平阳北港水头街出生了一个女孩,名叫林心平。
林心平的父亲是远近闻名的医生,为人正直善良,靠着父亲的医馆,林心平一家日子过得还算富裕。
因为家中经济条件尚好,再加上林心平的父母思想开明,林心平打小就被送进了学堂。
也许是受父母的影响,也许是因为早早读了书,见识到了知识的力量,林心平从小就是个正直有仁义的好孩子,颇受村里人喜爱。
1935年,林心平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温州师范大学,当时正赶上日本入侵中国,内忧外患,老百姓苦不堪言。
极具同理心的林心平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为把日寇赶出中国,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时代的林心平常常和同学一起参加诸如罢课、游街、示威等抗日爱国运动,并于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可是,当时掌权的政府并不想和日本人发生正面冲突,所以不仅不支持学生的行为,反而还阻止他们,在阻止无效后,学校开除了这些“顽固”的学生。
回家之后的林心平,继续在父亲的帮助下进行一些抗日活动,但在一次被捕后,林心平的命运彻底被改变。
第一次被捕的林心平在监狱里待了一个多月,敌人多次对她用刑,她却置若罔闻,林心平坚韧的心性和不屈的性格慢慢展现出来,好在后来被营救出来。
一个多月的监狱生涯,不仅没有磨灭林心平抗战的信心,反而心里抗战的火焰烧得更旺了,为避免父母受到牵连,林心平偷偷跑了出去。
这一跑,就再也没有回来。
离开家乡之后,林心平先是在上海地下党组织工作,凡是经她之手的任务,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她总是不打折扣地完成。
后因工作出色,又被派往延安学习,在此期间,她和革命党人诸葛慎结为革命伴侣。
1942年6月,林心平因产后生病而住院治疗,丧心病狂的伪军头目得到消息后,立刻展开了秘密抓捕。
在弹药用尽后,林心平第二次被捕入狱,这一次敌人的手段更加疯狂,他们不断地对林心平施以酷刑,企图用肉体的折磨让林心平屈服。
伪军用尽手段,林心平却一直闭口不言,实在没有办法,伪军只得将她转交给日本人,希望日本人可以撬开她的嘴,他们觉得没有女人可以逃得过日军的刑罚。
可他们还是小看了林心平,她可不止是个女人,她还是一名女战士,是一名共产党员!
在转交日本人的途中,为了羞辱林心平,他们甚至脱去林心平的上衣,用钢丝穿过林心平的乳头,牵着她走!
这一路鲜血淋漓,但林心平却始终抬着头颅,还高喊道:“抗战一定会胜利的!”
林心平被转交给日军后,日军信誓旦旦要从林心平这里挖到些秘密,因为他们的刑罚连男人都难以忍受,更何谈她一个女人?
于是悬吊,鞭打,灌水,电机,灌辣椒酱,钉竹签,日军将他们的36种刑罚全部在林心平身上用了一遍,可是林心平依旧不肯开口。
林心平的表现让日本人瞠目结舌,怎么可以有女人如此坚强,这根本就不是女人,这是一个魔鬼!
日本人清楚无论他们再对林心平用怎样残酷的刑罚,也不可能撬开林心平的嘴,而日本人也从刚开始的满心欢喜变得垂头丧气,甚至还有几分害怕。
一边是来自中国抗日军民的怒火,一边是这个如魔鬼般的女人,为了毁尸灭迹,丧心病狂的日本人竟然将林心平的尸体丢进了硫酸里,让其尸骨无存。
那一年,林心平不过才23岁,如果她生于和平年代,她的大好人生才刚刚开始。
为什么23岁的林心平可以承受住日本人地狱般的折磨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她的心中有信仰,一开始她心中的信仰是她的父母给她的,教她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她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她坚信在这场战争里,共产党一定可以赢,一定可以将日寇赶出中国,还中国一个和平安宁的大地!
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但是信仰的力量却是无限的,她是黑夜里的光明,正是这丝光明一直支撑着林心平。
她始终坚信,跨过漫漫长夜,黎明终将到来。
虽然林心平最终“尸骨无存”,但她却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是最可爱的人。
一个人生命的长度并不是由她活在人间的时间所来计算的,而是由她被人遗忘的速度来计算的,而女战士林心平是我们永远不会遗忘的人。
正所谓,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人物#
作者:夏陌
编辑:小星
【国家文物局:#距今百万年头骨化石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我国百万年人类史被实证#今天(28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通报了来自湖北、云南、温州、开封四处考古新发现,同时,国家文物局还通报了2022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考古工作进展情况。#百万年前头骨化石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
最新通报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发现中,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新发现1具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3号头骨。据介绍,2022年5月18日化石初露,头骨保存完整,表面有少量胶结物,颅型饱满,眉弓明显隆起,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处在欧亚大陆古人类近200万年演化历程的中间和关键环节上,是探讨人类东亚出现和发展的重要化石证据,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家文物局:距今百万年头骨化石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今天(9月28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通报了来自湖北、云南、温州、开封四处考古新发现,同时,国家文物局还通报了2022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考古工作进展情况。最新通报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发现中,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新发现1具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3号头骨。云南昆明河泊所遗址发现汉代建筑遗迹,出土大量封泥、简牍,为寻找西汉所置益州郡的郡治提供了线索,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实证。河南开封州桥与汴河遗址是唐宋至明清时期开封城市历史沿革的一个缩影,对研究北宋东京城的结构布局、大运河历史文化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对保护传承黄河文化、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浙江温州古港遗址发现了古城水、陆城门建筑遗迹和码头、栈道、干栏式建筑、水井等遗迹,规模庞大、体系完整,生动再现了宋元时期温州港的繁荣景象,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来源:央视新闻)
马公愚题郑伦画武进邓春树补图《纽氏程太夫人遗像》
书上题有:“《纽氏程太夫人遗像》马公愚敬题,独修塵外,福孤挺岁寒姿。乙亥元月。纽嫂夫人,五十六岁玉照,武进邓春树补图。
马公愚(1890—1969),浙江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百里坊人。寄籍上海。本名范,字公禺,后以禺字较僻,遂于禺下加心为愚。郑逸梅先生尝戏之云:公真有心人也。以字行。晚号冷翁,因其斋名“畊石簃”,故又署畊石簃主。
永嘉马氏,自清以来,以诗文、金石、书画传家凡二百年。曾祖昱中(解元出身)、祖父兰生(名元熙),均工诗文书画。公愚幼承家学,稍长曾师承瑞安孙诒让、究心周鼎秦权、石刻奇字。后与兄孟容就读温州府中学堂。晚年,上海中国画院聘为画师、及上海金石篆刻研究社社务。著有《书法讲话》《书法史》《公愚印谱》《畊石簃杂著》《畊石簃墨痕》等。
郑怀桥(1893~1969)名伦,原名慈纶,字奎生,号桐荫主人,因怀念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而改名怀桥,江苏吴江盛泽人。远祖于明末自徽州歙县长龄里迁居盛泽。清光绪十九年癸已七月廿一生于盛泽镇老宅世泽堂。父亲彦卿是恒义绸庄的经理,擅长书法。怀桥七岁始入镇上邵伯谦办的私塾,接受旧式启蒙教育。1901年,堂兄郑慈谷创建盛泽中西学塾,又称郑氏小学,怀桥遂进入镇上这第一所新式学校接受教育。郑怀桥的舅父黄淦是晚清至民国初年的一位画家。擅长人物、花卉画。尤对写照造诣颇深,在他的熏陶下,怀桥自幼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1906年正式师从舅父学画,由于他刻苦认真,多年后绘画技艺达到了相当的水平。郑怀桥也长于人物画,他宗法新罗山人、老莲居士及海上“四任”,博采众长,自成一格。山水画曾得到陆恢的指授。1925年秋,汪仰真等人组织成立红梨金石书画会,公推前清盛泽画家王秋言的再传弟子王镜斋为会长。郑怀桥与徐朗秋、朱乐余、吴野洲等数十人率先加入,经常参加研讨书画技艺(包括沪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交流心得和展览作品等活动。建国后,书画会解散,有的故世,有的搁笔,有的寓居他乡。唯有郑怀桥与朱乐余等少数人继续在盛泽画坛上耕耘。郑怀桥的许多作品均参加了省、市、县的美术展览。上世纪50年代曾绘周恩来总理和苏联领导人肖像。郑怀桥还喜欢收集明清字画,可惜于十年动乱中全部散失,只保留了部分自己的作品,1969年因病辞世。三十多年之后,经郑氏后人整理,延请沪上赵冷月、徐孝穆题签,出版了《郑怀桥画集》。
邓春树(1884—1954),一名澍、号青城、石圣、五百石印富翁等,江苏武进人。邓春树设私塾课徒外,好写字、吟诗、作画,精铁笔,以画石著名,故自号“石圣”,以藏印丰,故又自号“五百石印富翁”。著有《绘余诗草》、《四韵堂印存》、《两宜室随笔》、《青城画萃》、《青城石谱》、《胜游图韵》等著作。
晚上我在卧室教儿子作业,听到我弟高级知识份子和我妈的对话: 我弟问我自闭症女儿白天都玩手机吗?因为他每次来都在玩手机,我妈说是的,说我们夫妻太宠了,我弟也认为要建立规则,我很想反驳,你们谁也没带过这种孩子一天,无权说那么轻描淡写的话,不咸不淡经常说,却能寒碜人,甚至能杀死一个妈想带好一个孩子的决心,再坚持也禁不起舆论经常性的摧残
心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们每天在我身边,而我和你的认知却那么遥远,我虽然钱没赚到,信用卡负债,我不觉得自己带孩子有什么问题,唯一有问题就是陪儿子时间少
最近我都萌生去找点佛书看,看看佛理,佛理有很多普度众生,宽慰心灵的哲学,有没有粉丝是修佛的,可以推荐一下
晚上10点我和老公谈论自闭症是否是宠坏了才我行我素乱发情绪,我老公说家里人可能以为孩子的情绪是宠坏了出来的,我问他怎么看孩子情绪的根本原因?他说不是宠出来的,我说是不理解语言引起的,他说是的,拿下午停电瓶车的事来说
第一,她是觉得我们换路走回家远了发情绪
第二,是她不理解为什么电瓶车要放家后面充电,她觉得可以在前面充电
说完我和我老公达成一个共识,我们的自闭症孩子,是温州和杭州两地,公认的带的好的孩子,我们都是尽量满足她带大的,所以她比同款孩子好,既然这样是对的,我们就不要被别人的思想左右,自己的孩子自己带就行
最后我让我老公听着,我说自闭症孩子本身就是一个死局,不带她肯定好不了,带她也未必能好,既然这样我们就逆向思维带带看,普校能上就上,孩子不想上就不上,尊重孩子,尽量满足她,我老公同意了
这几天我抖音上看我以前老师发的视频,他说送孩子上普校是做违孩子心的事,孩子违心了就好不了,即便好了内心都是伤疤,这些孩子本自具足,家长不打乱她的思维,她就有生活自理能力,平时在家我们可以拍照做课件促进下,这是老师的原话
我为什么去看老师的抖音去学习了呢,是因为我纠结上了,我在和粉丝们一样,对她不上学的心放不下来,所有天下的母亲都希望孩子上学堂
前段时间她上学我观察到,她上课注意力是有集中了很多,有在学习看老师怎么解题,但还是上的特别苦恼煎熬,一点都不开心,所以动摇了我让她去上学的心
我经常想尊重她不上学,可我的顾虑很多,不上学了她的字词怎么系统地学习,她这么好的苗子不上学可惜了,她的数学怎么跟进,都需要系统的去学习,哎!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太难了,不过再难我也会让她做个快乐的自闭症,其他都是浮云
好了我的分享到这了,今天辩证上不上普校,答案交给她的心吧!
下图是各种照片,除了第一张其他都不是今天拍的
杭州农学院-隆尧统计大学-江西高等师范学校(江西优级师范学堂)沿革
#高校设置##高校合并##高校更名#
1.江西高等师范学校(江西优级师范学堂)沿革
1907年江西优级师范学堂创建
1912年江西优级师范学堂更名为江西高等师范学校
1918年江西高等师范学校停办
......1914年江西优级师范学堂(部分)参与合并组建江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现发展为豫章师范学院
-----------
2.隆尧统计大学沿革
1958年隆尧统计大学创建
1963年隆尧统计大学撤销
----------
2.杭州农学院沿革
1950年浙江省立杭州农业技术学校创建
1954年浙江省立杭州农业技术学校撤销
......1951年浙江省立杭州农业技术学校(部分)并入浙江省立农业技术学校,现发展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1951年浙江省立杭州农业技术学校(部分)并入浙江省立处州农业技术学校,其后参见浙江:“温州林学院沿革”
......1954年浙江省立杭州农业技术学校(农艺专业)并入浙江省立嘉兴农业技术学校,其后参见浙江:“嘉兴农学院(……)沿革”
1958年杭县初级农业学校复校
1958年杭县初级农业学校更名杭州市农业学校
1960年杭州市农业学校、杭州林业学校、临安农业学校合并升格杭州农学院
......1956年余杭农业学校创建
............1958年余杭农业学校更名为临安农业学校
......杭州林业学校创建
1961年杭州农学院撤销
......1961年杭州农学院并入浙江农业大学,其后参见浙江:“浙江农业大学(……)沿革”
......1964年杭州农学院(部分资源)改建为杭州市南湖农业学校,现发展为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打卡温州铁定溜溜乐园,一处充满欢乐与童趣的主题乐园, 园区位于温州市大荆镇,是一个主要以铁皮石斛为核心,集合主题游乐、田园休闲、旅居度假、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目前主要包含溜溜乐园、石斛文化园、农耕乐园三大主题园区,这里有着目前全亚洲最长的虎溜溜(1620 米),一座目前世界第二高的溜溜塔(61.8 米),并配套慢方舍主题民宿,一处非常适合亲子游玩和朋友拍照打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