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笔记·随笔
无论是在这儿、还是我身边的人,遇到了几个都是考试惜败、重振旗鼓,想问我一些相关的经验。
一开始我都会很积极,尽自己所能的去回答,恨不得把对方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都梳理一遍...尤其是我身边人问我的事情,我的回答会更加的事无巨细...
其实,我们本来是一起备考,她耐不住这种煎熬并抱怨自己的环境,中途选择了退出,后来看到我一直坚持上岸了,开始像我请教经验,听完了也说很有道理涨知识了,但后面天天坐在桌前玩手机走马观花,刷别人的上岸贴发焦虑日记,这样的度过十个小时,然后又开始说自己一天学了10小时为什么还是考不上,该摆烂就摆烂,而且就算明知自己的备考策略有问题还是继续沿用...
这和我减脂略有成效那一阶段的情况如出一辙,也有好多人问我减脂的方法,我起初也会兴冲冲的从营养搭配回答到有氧和无氧的结合的方式,但后来问我的人,基本上也依旧我行我素、高油高盐,自欺欺人的吃各种碳水炸弹,现在再遇到有人问我类似的问题,出于礼貌我只会回答...“管住嘴迈开腿”
我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有点太多了...我现在真的有点回答麻了,如果是小白第一次参考,我还能理解,毕竟小白可能不清楚公考实际的难度和竞争力,坚持不下去就放弃了,但已经经历过一次公考的人,怎么还会这样呢。
我感觉这类人的信念还不够坚定。
因为当你的信念坚定时,至少态度应该是积极的,当遇到问题可能的解决办法时,应该去积极的分析、测试这个方法适不适合自己,而不是感觉要更新策略和方法,比较麻烦,就选择了逃避。
那些看似很努力却毫无改变的人,或许是因为一开始就做了不改变的决定...
一直以来,我的公考申论成绩都是徘徊在55—65分左右,除了河南省考会故意压低申论成绩以外,其他的考试成绩足以说明自己的申论复习是有问题的。最近,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下,大致有三点:一是自己思想上的不重视。好多朋友一提起申论,都连连摇头,认为它是“玄学”,考前学与不学,考试结果差别不大。过去,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而且,我一直觉得自己还有一点写作能力,所以,从思想上就放松了对申论的学习,好多次申论都是“裸考”。二是自己之前的学习方法不对。申论属于“文学”范畴,讲究的是逻辑思维,而不是生搬硬套或天马行空。以前,自己只会就题论题,摘抄、概括、归纳,这些方法是完全不够的。三是思考深度不够。申论的题目都是基于材料给的,答案自然来自材料,但是要想做到准确、全面、有条理地组织答案,只凭摘抄是远远不行的,况且,申论并不是考察你的照抄能力的,而是考察你的思考深度,特别是省部级试卷,尤其是大作文,考的就是你要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去深入理解题干的用意,抓住问题的关键,去材料中仔细寻找答案,然后才是全面、准确的概括总结。其实,申论考的就是你与出题人之间的思想交流,考生只有把握住出题人要考察的角度,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寻找、组织、概括答案。
对于申论,我将调整自己的复习策略,第一,思想上重视起来。幸好国考延期了,自己还有时间去学习,先把基础课程和做题技巧学一遍。第二,加强练习。每周限时做一套申论试卷,然后认真对答案、总结归纳,强化记忆核心知识点。
总之,我认为申论,不是“玄学”,而是“实学”。我也不知道自己对申论的理解是否正确,那就坚持下去,让这次国考成绩验证我的理解吧!加油![点亮平安灯]
资料分析笔记上篇[灵光一闪][666]
#国考#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公考# #公考备考# #省考# #省考备考# #学习打卡# #事业单位考试# #事业单位联考# #公务员备考# #公务员# #行测如何备考# #行测# @今日头条 #资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