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考公务员那么火?
还有十几天国考就在眼前,今年国考再创新高,说到底还是时代红利。现在有些积蓄,且日子过的还算滋润的编制人员,其实都是二十年前同龄人的胜者。
那时改革开放,南方东方各以深圳上海为中心欣欣向荣,父母们认为发达地区处处有机会,读书的认可度不高;刚好内地受到香港古惑仔文化的影响,孩子们不好管教,工人的地位在政治上一直受到鼓励,工厂是消磨无所事事又不爱读书的年轻人的好去处。再说了,根据几千年的小农经济父母思想,孩子养到十几岁初中毕业,也该为家里做出贡献了。而那些少数具有长远眼光的父母,和真正热爱学习的孩子,成为了时代的受益者。
不排除有少数打工人成为了人上人。但是大多数工人都成为了被时代筛掉的人,地位也一落千丈。而知识分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他们的职业也越来越受到尊重,读书就自然而然地被大家当成了共识。对于现在的公务员,以前的大学生来说,因为大学生少,所以上了大学基本上就也就不用愁了,哪像现在的应届生,本科只是底裤,想要升级打怪,还得继续考研考博。对于更早的大学生来说,考个编制,有分配的工作和房子;后来的大学生当个公务员或者老师,房子在涨价前用住房公积金买好,再在工作之余,考个律师资格证,也比现在要容易得多。
正是因为大家看到了这一点,父母也感觉到了,可是不能太清楚地表达出来,只会催着孩子升学,最好能考公考编考研考教资。随之而来的问题大家也都感觉到了,大的孩子在“内卷”,小的孩子是“鸡娃”。大家朝着这个方向走,日子肯定会更好,可是如同村西边老王所说的“为了考证而考证”无疑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甚至出现了有大一新生就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的现象。
知识是获得美好生活的基础,我们大多数人的父母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挨过了社会的毒打,才会拼命叫我们读书,我们的老师更是日复一日叫我们好好读书。他们虽然都是为了我们好,但是他们的话我认为都不能尽信。父母是没文化,更重要是受了闭塞的环境、和祖祖辈辈影响的认知能力低下,才会仍然在底层;老师有的读书都读了几十年,毕业一出了校园就进了校园,四五十岁还在写论文评资历考证书,他们读书的价值就是教书,充其量就是一个通道而已,创造性比其他行业小多了,他们不会教学生找工作和闯社会,只会教孩子读书和考证。最近很火的“元宇宙”概念,老师会教你想吗?
虚拟和现实这个互联网新阶段是未来至少十年的发展红利,它未来创造出来的工作岗位远超过国家公务员的空位,人均工资也会超过公务员的工资。现在大家把脑袋削尖了考公务员,但是想想,公务员的退休工资远超过农民和工人的退休工资,当初“独生子女”的政策由公务员带头实行,那么现在的“共同富裕”公务员是不是也要做出表率?
说了那么多,不是不要大家打工,不是不要大家考公务员,更不是表达读书无用论。在现在的这个时代,机会是留给社会所需要的人。如何做一个社会需要的人,首先就是要拥有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随大流,不一定适用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