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教研员属于公务员吗(教研员相当于什么职务)

既想当校长,又想晋升正高级职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山西出新政 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一直以来都不排除存在很多的问题和诟病,许许多多不公平的现象让老师们敢怒不敢言,忍气吞声甚至失望至极。

既想当校长,又想晋升正高级职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山西出新政

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一直以来都不排除存在很多的问题和诟病,许许多多不公平的现象让老师们敢怒不敢言,忍气吞声甚至失望至极。

即使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了,由于名额有限,于是大家都理解凡事总要有个先来后到,同一条件下,让工作年限长,付出多的一线教师先评上,也是合情合理的。

可是有时候事情的结果并不是这样,当大家都觉得某些一线教师今年可以评上高一级职称的时候,最后的结果却是学校领导鸠占鹊巢评上了。

如果学校领导也在教学一线任课,哪怕就是做做样子少带一些课,大家也没有意见,本身领导的事情比较多,负责管理一个学校的大小事务,操心也多。

但是教师职称评审有一条,必须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教学一线人员,那问题就来了,一线教师评不上,反而是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却捷足先登,这让幸幸苦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

面对这种情况大家也是无可奈何,打碎牙齿硬咽下去。

这种情况已经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了,这不山西省就印发了《关于2021年度全省中小学校教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

从今年起,取消正高级教师标准条件中对申报人员的奖励和荣蓍要求。

这条规定确实非常接地气,大家都知道,含金量高的奖励一年只有一次,那就是教师节才会有政府奖励,而且有名额限制,能够得到这个奖励的人少之又少。

最重要的就是这一条了:教育管理工作人员(不含从事学科教育教学的校长、园长和教研员),均不得参评正高级职称。

而且农村教师也可以参加正高级职称评选了,各市推荐的正高级教师参评人员中,农村(含镇区多村)人员不得低于实际申报总数的20%

山西省的这条规定确实很有针对性,对于那些从不代课却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成为既得利益者的学校管理人员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

当然,我们也不是说学校领导就没有晋升的机会了,他们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学校需要一个好校长,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对于那些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领导也应该有一个晋升通道,比如参照公务员职级并行政策,可以给他们定为行政岗,按照贡献予以晋升。

毕竟这些都是和个人收入直接挂钩的,不能因为管理层评不上职称,没有其他渠道增加工资,也是很不公平的。

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教师成为管理人员,或者管理人员成为教学人员,也可以通过相应的身份改变,对应其工资的改变,这样灵活运用,对于所有的人员来说,都是合情合理,公平公正的。

焦作姚老师因为职称评审而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虽然姚老师至今都没有评上高级职称。

但这件事情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职称评审制度不能一成不变,更不能把教师与管理人员放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让他们竞争,其结果就是加剧了学校领导与教师的矛盾,非常不利于开展工作。

试想想,一个负重前行,而且手中毫无特权可言任人摆布,一个轻装上阵,手握指挥棒随时叫停,二者之间怎么能够有可比性?

我们期待着,随着山西这一政策的落实,其他地方也能够有所响应,进一步优化职称评审制度。

特别是制定职称评审制度的专家们能够深入基层,倾听广大教师的呼声,深入了解情况,不断改进优化职称评审制度,能够让一线教师安心工作,不要再为了职称评审劳心费神,影响工作。

如果职称评审过程中再出现几个姚老师,让学校备受质疑,让教师伤筋动骨,消磨了大家积极进取的工作热情。

与其这样还不如取消职称!#教育大家说#

高考作文阅卷

转发自“吉报教育”《北大教授:作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不打基础,不说“人话”》2022.7.11

文中:漆永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高考评卷语文科目原负责人

“基础打好了,一切都好了;书读得多了,鉴别能力自然就出来了。所以我经常讲,还是打基础。字词句写好了,作文就能写好;作文能写好,书读多一点,个人的鉴赏能力、思辨能力也都上来了。”

我们希望孩子写什么样的作文?

我本科在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读书,本科毕业后就开始参加高考阅卷。那时候在历史系,参加的是历史阅卷,后来也参加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卷子的评阅。到了北大以后,我从历史系转到中文系。

北京市语文高考的阅卷在北大。北大中文系是谁管本科生的教学谁来负责高考阅卷,再加上公务员考试、北大自主招生考试等的阅卷工作。我前后干了三十来年,确实也有一点经验,还有一些教训,更多的是有感触和希望。

如何使阅卷更公平,赋予的分值更合理更正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比如现在通行的双评制度,就是一道题最少要两个人来评阅。两个人评阅在多少分值之内算是合理,这个叫做阈值。

但假如一个给的分特别高,一个又给得相当低,那就超出了这个阈值范围。所以阅卷员压力也很大。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反复鼓励阅卷员说,大家要敢打高分,敢打低分,甚至敢打满分。只有这样,才能拉开距离,解决分数趋中的“大肚子”问题,才能让好作文显现出来。

2012年北京高考没有一篇满分作文,那年作文题是关于一个叫老计的铁路巡道工的故事。老计在大山深处他负责的一段铁路上不断地巡察,日复一日,天天如此。我们知道火车一般不鸣笛,火车遇到突发事件,或者经过村庄、道口时才鸣笛,但是火车看到老计时给他鸣笛,表示尊敬,他也向火车敬礼。

材料是一段很煽情的文字,是真人真事。原来想真人真事,考生应该有话说,但孩子们写得惨不忍看。后来我们就下了决心,那年没有给一篇作文满分。不是不想给,是实在找不出一篇作文可以打60分。

没有满分作文,考生、家长、社会、媒体就有意见。我说那好吧,我们就“放下身段”,下到中学去了解情况,看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因此,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我下决心到北京的中学去。

有时候我一个人去,有时候找中学老师,找我们北大的几个年轻老师一起去。到一个中学,请周边的教研员、高三语文教师、同学都来,我们面对老师、面对学生,大家敞开来谈。你来质问我,我来回答你。我们希望孩子写什么样的作文,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

我现在还在跑招生,也常到全国各地做一些宣传。其实我的年纪真没必要这么干了,就是想宣传一些理念,小了说是北大的招生理念,大了说是这个国家培养人才的理念,如何通过一篇作文体现出来。

我经常跟孩子们说,我们都过了50岁,西北有一句俗话,翻过山坡的驴走下坡路了,这个国家靠我们已经不行了,要靠你们。我说希望在199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或者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就是现在参加高考的孩子,希望你们在作文里说点人话、说点实话,希望社会上流行的说虚编谎的风气在你们手里把它减弱甚至灭掉。

说虚编谎、虚报浮夸是我们国家悠久而顽劣的传统文化,既然是传统,就很难根除,但我希望在现在的这些孩子一代把它给根除掉。那么,能否首先从写作文说人话、说实话开始?这是我苦口婆心到处讲的主要原因。

现在中学语文的教与学,最大的问题是忽视基础。过去高考命题的时候,前头还有15分的选择填空,叫做基础知识考题,现在这个没有了。并不是完全没有了,而是散在阅读与其他题型中,给大家感觉是没有了,似乎基础知识不那么重要了。我们总是老往下迁就,迁就所有的孩子都会答,迁就所有的孩子都能答完,迁就让人人满意,结果是人人不满意。

语文能力强的孩子,在高考中是吃亏的。因为数学、物理、化学如果考一道竞赛味儿的题,就能把考生的能力做出区分,但语文没有,语文没有一道题能把学得好和学得不好的孩子区别开来,把读书多会观察会思考的孩子区别出来,很难。

2013年我们设计了两套调查问卷,一套是针对教师的,一套是针对高中生的,出了100道题,教师、学生各50道,内容包括是否重视阅读,哪些课文受欢迎、哪些课文不受欢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如何看待课外补习以及作文的教与学等。我们发现有15%的孩子,我把他们叫作语文的死忠派。100个孩子里面有15个孩子天生喜欢语文,不管老师教得好不好,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他就天生喜欢语文。

我们最对不起的是这批孩子,这帮孩子中学没有教好,到了大学假如他不在中文系,比如他到英语系,他就靠中学学的这一点语文知识打天下,所以导致目前外文书籍的翻译水平极低,尤其哲学书。

我不看翻译的哲学书,因为外国哲学本来就很难读,你再看现在人翻译的东西,更看不懂。最简单的断句标点都没法看,一大段句子就一个标点符号,我们换三四口气,……

当今中小学校之怪现象还续:有关校长和老师你还不知道的事情#师者说#

前面两期揭露当今中小学之怪现象,都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今天再续两个怪现象。

怪现象之六:校长没有不会喝酒的。校长不光是hold住学校工作的,而且绝对是hold住酒桌的。

一个教师入职以后应该有职业规划。一般四个方向:1进入二级机构,然后一级机构,再就是法人代表(校长);2骨干教师,教研员,建立自己的工作室,直到教育专家;3改行,要么考公务员,要么下海创业;4佛系教师。这里先说第一个方向。第二种和第三种是极少数,绝大部分老师都是佛系。

一个地区校长的数量是固定的,最多100个教师中会产生一位校长。最主要的是学校校长的产生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说由上级任命,而不是由下面选举。所以当今中小学,你没有社会背景,没有上面的人打招呼,力荐你,就没有当校长的可能。所以你得自己培养社会背景,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你得接近上层,接近领导,不但要领导知道你的能力,而且要让上级知道你要求上进,要求被提拔。不然上面没有人认识你,怎么会提拔你?在人情社会的大中国,只要不犯法,没有钱办不到的事情,没有酒桌上谈不成的事情!酒文化得以弘扬,深化。

此时校长候选人是要“投资”付出的。在纠正“四风”的大环境下,各机关各学校的食堂酒店化,宴请活动一次也不会少。校长们上任后还得继续在酒桌上推进学校工作,联络兄弟学校感情,稳固扩大自己的关系网。此时拿公款吃喝,联络私人感情就名正言顺了。所以一般校长都是“酒精”考验的。

怪现象之七:校长希望学校规模越大越好,老师希望规模越小越好。

公办学校老师们私下有句话:学校衰落老师苦,学校盛极老师更苦!原因在哪里?公立学校里哪怕只有一个学生,老师们工资一分不会少,而工作任务多轻松!但是学校公用经费是按学生人头拨款,校长手上能用的钱少了,校长“能量”小了。相反,学生数多了,教师数没有变化,教师人均工作量增加了,而教师的工资不会有一分钱的增加!绩效工资总量不变,工作内容增加,就是摊大饼效应,饼子越大越薄!然而校长高兴了,因为按学生数拨款的公用金费增加了,这个钱是一分也不能发给老师的!虽然校长不能把公用金费据为己有,但是使用权是校长的。所以校长此时“能量”变大了。

当然教师群体是高素质群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写的就是教师。绝大部分教师是有这种奉献精神的,但是教师也是凡人,不是神,所以当下中小学校中的这些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

你们学校有哪些怪现象呢?欢迎交流!

我是夏老师闲侃,欢迎关注夏老师谈教育

#鄂尔多斯#【违规借用企业车辆、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报销差旅费,鄂尔多斯通报3起典型案例】

20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将至,为进一步严明纪律,强化警示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现将我市纪检监察机关近期查处的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一、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能源局原煤炭纠察队中队长闫平违规借用企业车辆问题。

2016年12月,准格尔旗能源局原煤炭纠察队中队长闫平向准格尔旗金盛源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借了一辆价值48万元丰田牌坦途皮卡车(蒙KTD066)作为自己日常和工作检查使用,2018年5月将该车归还。2020年12月,闫平受到政务警告处分。

二、鄂尔多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质监站站长董栓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

2012年至2014年,董栓在担任市质监站(挂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中心)站长期间,市质监站从试验中心试验费收入中,以给临时工发放工资等名义,违规为质监站在编在岗的正式职工发放津贴补贴共计114余万元。2020年12月,董栓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三、鄂尔多斯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工作人员刘武才违规报销差旅费问题。

2015年10月,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原教研员刘武才携带家属赴深圳参加“2015年第十八届全国德育年会暨‘十三五’规划立德树人研究与实验开题会议”,违规多报销5天的交通、伙食补助及住宿费共计1388元。2020年12月,刘武才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以上通报问题都是近期查处的典型案例,既有违规借用企业车辆问题,也有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违规报销差旅费问题,反映出个别党员干部对党的纪律不在乎、不敬畏,我行我素,顶风违纪,受到严肃处理,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时刻反省。

 “五一”将至,全市各级党组织要不断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不懈抓节点、促整改,坚决防止节日期间“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要求,认真遵守相关纪律规定,自觉抵制歪风,树立务实节俭、文明廉洁过节的良好风尚。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日常监督,深挖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坚决查处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公款大吃大喝、违规发放津补贴、公车私用、违规接受宴请、旅游等突出问题,持续净化节日风气,巩固正风肃纪成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36944/
1
上一篇共青团 公务员(共青团公务员是什么编制)
下一篇 公务员政(公务员政审查哪些亲属)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