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员政府采购(公务员政府采购管理办法)

政府采购投诉处理宜建立争议评审机制 《政府采购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的政府采购投诉处理部门和采购监管部门是一个部门,投诉处理行使的是“准司法权”,而监督管理行使的是行政监督检查权,因此极容易混淆

政府采购投诉处理宜建立争议评审机制

《政府采购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的政府采购投诉处理部门和采购监管部门是一个部门,投诉处理行使的是“准司法权”,而监督管理行使的是行政监督检查权,因此极容易混淆造成混乱,因此建议投诉处理和采购监管放在两个部门。

但如果把政府采购投诉处理放在财政部门的另一个职能部门,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其一、投诉处理不能收费问题;目前行政经费紧张,同时处理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的合同争议让全体纳税人买单,既不公平,也没有效率,费用应参照诉讼费或仲裁费的方法收取;其二、专业性问题;投诉处理是一个极其专业活动,公务员的素质难以达到;其三、人员编制问题;受人员编制所限,投诉处理人员无法满足大量的投诉处理业务;其四、公正性问题;由于投诉处理与采购人的关系,无法保证公平处理。

而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把政府采购投诉处理机构独立出来。

从世界各国加入GPA的国际的做法来看,有四类:

第一类由专门机构裁决处理,比如日本建立了政府采购审查办公室和政府采购审查局等。

第二类是由法院或专门法庭诉讼处理,比如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则规定由法院处理等。

第三类是既可以选择专门机构裁决,也可以选择法院诉讼,比如美国规定既可以向联邦审计总署和公用事业局的合同申诉委员会申诉,也可以向联邦陪审法院都起诉等。

第四类是先经专门机构裁决,然后才能到法院诉讼,比如,德国,先到在联邦政府采购委员会投诉,如对其做出的决定不满意,可诉至上诉法院的采购分庭司法救济。

就我国情况来看,第一类有点类似我国的仲裁委员会,一裁终局,目前全部交给仲裁机构还不具有现实性;第二类法院或专门法庭诉讼,目前诉讼案件爆炸,完全放到法院,不利于政府采购的效率;第三类是前两种的结合,或裁或审,前边已述,可行性不强;第四类先经专门机构裁决,然后才能到法院诉讼,这有点类似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机制,具有一定可行性,我们可以在吸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创新建立中国特色的政府采购争议评审制度,有以下思路:

其一、建立政府采购争议评审收费制度

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主要考虑劳动者是弱势群体,保护劳动者权益就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但是政府采购争议是处理平等主体之间的政府采购合同争议,政府采购合同适用《民法典》,因此政府采购争议仲裁应参考诉讼或仲裁建立收费制度。

此外,既然评标可以收费,那么争议评审也可以收费。

其二、建立政府采购争议评审专家库制度

政府在建立评标专家库时,也要建立政府采购争议评审专家库,运用专家的智慧裁决政府采购争议。既然评标要重视专家的作用,争议评审和评标一样具有专业性,也要重视专家的作用。

其三、建立争议评审组制度

可以借鉴《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仲裁法》以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的做法,《政府采购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可以明确规定“当事人发生争议后,可以从政府采购争议评审专家库共同选择一名或三名争议评审员,组成争议评审组”。

其四、建立争议评审与仲裁、诉讼的衔接机制

当事人不接受争议争议评审组或不履行争议评审组的决定时,可以选择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有管辖人民法院起诉。争议评审组的决定不是行政行为,处理的是平等主体在订立政府采购合同中的民事争议,解决了不服投诉处理决定,可以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误区,这也把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从投诉处理解放出来,全力做好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工作,也避免由于投诉处理带来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困扰。

既然评标委员会的决定有一定法律约束力,那么那么争议评审组的决定也可以赋予法律约束力。既然评标委员会对中标没有最终的决定权,那么也把争议的最终裁决权交给法院或仲裁机构。

其五、建立评标专家回避制度

本项目的评标专家不得作为争议评审组成员。

建立政府采购争议评审机制有如下好处:

一是彻底解决投诉处理与监督检查权的混淆问题,充分发挥市场的机制;

二是完全与GPA规则接轨;

三是把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解脱出来,专门进行采购监督管理,再无投诉处理带来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后顾之忧;

四是解决了投诉处理的经费问题、专业问题、人员编制问题和公信力问题;

五是解决了投诉处理和诉讼、仲裁的衔接问题;

六是解决了不服决定,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误区。

建议《政府采购法》争议处理一章,增加一条,“建立政府采购争议评审制度。当事人发生争议后,可以从政府采购争议评审专家库共同选择一名或三名争议评审员,组成争议评审组。当事人不接受争议争议评审组的评审决定时,可以自收到争议评审决定书十五日内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有管辖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也不申请仲裁的,争议评审决定书发生法律效力”。

如果《政府采购法》能建立这样制度,那么《招标投标法》也应建立这样的制度。(生青杰撰写)

把政府机关食堂开放,跟公务员一个价格就可以了。

新商业纪事财经作家

据说各地要办“国营大食堂”了,比如河北要到2025年建设5000家大食堂。以前的国营饭店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今后的国营大食堂可以进行数字化管理,粮油米面的采购可以走供销社大批量低成本,雇佣炒菜师傅集中搞大锅饭,定向面对社区居民,手机线上预约报名,刷码进入,刷码消费,还可以领取消费券,就这么定了,妥妥的。

天灾无情,鸿星有爱,众志成城,尔克困难!

建议国家采购鸿星尔克作为公务员的服装,支持国产,从我做起!

#南京爆料#老赖“南大苏富特”中标,江苏省委组织部:请加强监管![打脸]

江苏省委组织部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采购项目,金额89.8万元,成交人:江苏南大苏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登录“信用中国”查询,江苏南大苏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即“老赖”。

依据《政府采购法》和各部委“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等法规,“老赖”没有资格参加财政项目,采购人应该加强监管,拒绝“老赖”,维护公平公正诚信!#南京#

万万没想到!吉利星越L成功中标,这简直太厉害了吧!据吉利汽车官方信息显示,吉利星越L成功中标国家电网2022年采购项目,由此可见国产吉利汽车确实崛起了,相信在不久后,我们的公务用车领域又将再现一款“明星”车型。大家有何看法呢?

只要公务员用车和国企用车,出租车都用成国产车,国产车自然也受到老百姓的追捧

公务用车现在不是都改用国产的,支持民族产业。

支持国产!公务用车更应该支持

帝豪GL,警车用的很多很多的,路上经常见到,这有啥稀奇的?吉利车质量还是可以的。

现在提倡国产化,国产化替代,建议从政府单位,事业单位开始做起,比如公务员不能用苹果手机,苹果平板,提倡买国产车,单位采购国产车,服务器,数据库用国产的,我们有鸿蒙系统,欧拉系统,金山办公软件,有阿里云,有龙芯,有自主的高铁技术,5G通信技术,只要能替代到,都用国产化替代,比如汽车,国产完全可以替代欧美日韩进口的,其中德国宝马奔驰奥迪在华销售就有两万亿,市场巨大,手机国产的也可以替代,暂时不能替代的,要逐渐替代,这样我们的公司,我们的产业才能做大做强,才有钱加大研发,提高技术,实现内循环!

【转】关于供销社的一些讨论

1.供销社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供销社是全国供销总社下属的组织机构,有县供销社-区供销社-村供销社等分级。全国供销总社,是一个和财政部,国资委平级的单位,隶属于国务院直管。供销社理事会是参公的可以理解为是公务员编制单位,然后供销社下属,有控股的一些具体操作事情的机构,算是国有企业,里面的人可以认为是国企员工。

2.供销社主要的功能和目的是什么?

主要可以抽象成两个功能(其实还有很多具体操作上的变化),上行和下行,即从农民手中收购农产品或相关产品并出售,和将其他农民需要的物资,从农资用品,到生活用品,采购并销售到农民处。

供销社在过去,是一个基础的社会组织形态。但目前的情况来看,想回到过去那种组织形态,还是不太一样的。目前的供销社,主要的目的,一个是助农,农民不论是卖自己的农产品,还是买一些农资和日用品,都缺乏成体系的渠道和资源,供销社可以帮助农民解决类似的问题,提供相关的资源。另一个是乡村物资保障,在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物资可能会过剩或者错配,那在比如物资流通不畅的一些特殊情况下,有时候物资短缺很成问题,甚至会引发挤兑和价格炒作等问题,那这时候供销社能够更平稳的保证特殊情况下物资的供应。

3.供销社的运作机制是怎样的?如何看待“重启供销社”?

供销社里面个人也可以参与进来,出资,到时候也可以进行分红。但供销社是在整体考量下,以助农&保障物资等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的,各种运营有市场化的考量,但并非完全自由市场化,但和医药集采也有不同,总之是兼有机关单位和自由企业双方特质的。

“重启供销社”并不准确,供销社一直存在,但主要是在乡村,城市里面比较少,所以在城市的居民感受上来说是个新鲜东西。县级供销社约几千个的级别,基层村级供销社在10万级别,入社农户千万以上级别,年销售收入6万亿级别,规模着实不算小。甚至有个上市公司叫“供销大集”,就是做供销社相关业务的。

4.为什么近期对于供销社的讨论显著增多?

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方面原因是,各种会议上强调乡村振兴,在过去长期发展中,农民和乡镇,因为资源的集中程度不够,发展上并非处于优势,城乡分化程度越来越大,强调供销社的机制,可以在之前的基础建设上,让农民和乡镇的收入水平提高,实现助农惠农,缩小城乡差距,这肯定是个方向。二方面原因是,加强包括物流供应链,贸易服务等物贸一体化建设程度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不以单纯利润考核”,有望更好的实现助农惠农和统筹规划。三方面原因是,近期各地也有一些物资流通不畅的情况,尤其是乡村,在这种情况下,统一高效的物资调配和保证变得尤为重要,供销社就是一个重要抓手。

5.供销社对投资的主要影响?

销售渠道层面:如超市,百货,电商,等等,这些其实主要的市场是在城市,而不是乡村,和供销社可能有竞争关系,但并不强烈,供销社还是在乡村为主。

上游农资企业方面:这一块是有合作的,一些农资,比如种子,农药等,供销社会和他们有采购或者销售关系的。

供应链企业方面:这一块其实是供销社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因为供销社的功能,主要就是从农民那边买来然后卖给其他人,另一方面采购一些重要生产&生活资料,再销售给农民,那么一些大型的供应链企业,尤其是深入原产地的一些供应链企业,包括供应链改造-物流仓储服务-采购贸易销售一体化的一些企业,比如【厦门象屿】,未来是有可能和庞大的供销社发生共振,共同进步的,比如厦门象屿,本来就在农产品层面,有着深入的供应链深入和改造。此外,农产品常见的问题,就是“损耗率高”,“资源错配”,供销社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机制去解决很多问题,但还是需要一些深入的基础建设,比如仓储物流,比如贸易物流一体化&信息化,这一点和厦门象屿这样的上市公司,可以有很好的合作和共振。

#山西小县城打破铁饭碗 903人超编# 最近,看到有人抱怨单位几个月没发工资了。他不是私企员工,而是公务员。

发不出工资,有经济下行、卖不动的原因,也有人员超编的原因。

以小县城为例,一个县城部门设置,除了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还有县防雷办、县未保办、县采购办,县海外联谊会、县归国华侨联合会等等机构。有些机构的部分岗位是吃闲饭的。

以山西某县为例,全县人口12万,就有近2000人拿工资的,每年发工资近7个亿。

然而,这个县财政收入不到13亿,入不敷出。

尽管这样,还是有人削尖脑袋往里面钻。因为他们知道,几个月不发工资,总会发。

如果不在体制内,工作不稳,待遇低,生活没保障。

朋友是某直辖市的公务员,工作了几年却选择跳槽。

朋友是基层干部,他的岗位相对来说比较日常,整理文件什么的,当年考上公务员也是非常不错了。但是他总是开玩笑说和我说,别看我现在年纪老大不小了,但是我是我们部门最年轻的同事,部门的同事都把他当自己的儿子闺女养。不忙的时候,下了班,就逛逛工作单位的箱子什么的,日子倒是惬意,但是的确是没什么劲头,也没啥多的钱。而且我的朋友他没有单位宿舍,住的是那种年轻公寓,一个月也要三四千,把万不到的工资,一般都上交房东了。疫情的时候,跟很多基层的公务员有一样,他被借调到了防疫办公室,没日没夜的忙,但是对于他来说,他觉得没什么收获,基层的工作有时候是一些体力活,对于经验和技术的积累貌似不大。

后来,在三十岁的时候,他选择了跳槽。但是他不是直接跳槽,而且先去读了个MBA,选的是人力资源的岗位,他想着先去读MBA提高自己的学历,然后毕竟因为公务员基层工作,经历的人,三教九流的都很多,因此和人打交道有一套本领,学一学人力资源管理,去企业还是挺有帮助的。

肯定有很多人想问:公务员想跳槽可以吗?当然是可以的。其实更重要的是怎么跳,如何跳的好,我觉得我的朋友的选择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一、 借助自己公务员的工作经历所积攒的优势

有一句话讲,所有的经历都是为未来打下基础,虽然你不知道具体是在什么地方。就像题主所说的公务员的工作,是一个闲职,无所事事,但是相信在题主的日常工作中,还是会接触到一些平常人所没有接触的事务,比如各色各样形形色色的人,三教九流的都有;比如政府公文的撰写,如何准确的向公众表达政府的想法以及如何有效的向老板传递信息;又比如,如何和自己年长很多,又有资历的同事打交道。这些都是你的积累,你可以借助这些去挖掘如果你要跳槽,有哪些岗位适合你。

像我的朋友,因为他之前的工作需要接触很多人,因此他选择了人力资源岗位作为未来的工作方向和职业选择。我还有一位朋友,工作经历相对比较资深了,虽然没有跳槽离开公务员,但是也接到过不少猎头的电话,邀请他去做政府关系专员,这也是结合这位朋友之前的工作经历和优势所匹配的岗位,现在不少大型企业都非常注重政府处理,毕竟有时候政府采购,尤其是民生项目的政府采购,薄利多销带来的收入也非常可观,因此很多大的公司都有招聘前政府雇员的习惯,这也是题主的跳槽方向之一。如果题主不知道有哪些岗位时候公务员背景的人,可以进入我们的社交群,多聊聊多听听,就能对职场有更深入的了解。#工作# #生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36630/
1
上一篇案底影响公务员(公务员另一半有案底会有影响吗)
下一篇 贵州公务员热(贵州公务员管理局)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