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河南公务员博后

这是潮流,你的选择需要符合国家的大方向,国家现在在转型,大家都想追求稳定了,20年前你是不是也想赚个大钱,每个选择当时都是最好的,不要后悔努力往前就对了//@爱打篮球的炒股人:本科毕业十二年后,深夜反思,我

这是潮流,你的选择需要符合国家的大方向,国家现在在转型,大家都想追求稳定了,20年前你是不是也想赚个大钱,每个选择当时都是最好的,不要后悔努力往前就对了//@爱打篮球的炒股人:本科毕业十二年后,深夜反思,我很后悔当初的择业选择。一个好的职业规划真的是无比的重要,我本科毕业于北京的一所211/985大学,今天翻着看了一下大学同系的同学的发展情况,真是感慨万千,写给有缘人,强烈建议留给自己以后的孩子看。我们系有56个同学,毕业后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毕业后保研的、考研的,以及出国的。这些同学,大部分都发展不错。硕博连读的,目前已经是副教授级别了。出国读硕的,回来后基本在国企央企,只有一个例外,硕士去了牛津,回来后嫁的比较好,所以没去工作,当了全职太太,出国读博的,基本都留在了国外工作。总之,选择了硕博的,十年后再看,都发展的非常不错。所以如果有机会去挑战高学位硕博甚至博后,千万不要觉得没用,一定要努力去争取。

第二类:本科毕业后考公务员的,这类同学在我们系也有不少,有的是家里找关系,有的是靠自己考,都进入了编制内工作,刚开始工作的前几年,工资低待遇差,基本在单位就是打杂的,个个都叫苦连天,羡慕在社会上工作的。但5年后,再也听不到他们叫苦了,基本都稳稳定定成家立业,发福的发福,要二胎的要二胎,十年后,科级副科级比比皆是,大家也都很羡慕他们。第三类:本科毕业后校招进国企央企并坚持下来的,这类同学像满天星,散向了全国各地,他们刚进去待遇就不低,过得很滋润,十年过去了,现在也都大部分做上了小领导或技术骨干,工资福利很可观,但近两年听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后悔没考个硕,现在想考有点晚了。第四类:本科毕业后进入私企、小公司做事,打杂,自我创业。这类同学以我为代表(我是先公务员后与领导闹矛盾辞职下海),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过的很滋润,收入高,自由度高,天马行空,想干啥就干啥,喜欢做了就做,不喜欢做了就不做,毕业前五年,是这四类人中最早捞到金的,毕业五年后,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特别是过了35岁,发现陷入了职业瓶颈,创业成功的几乎很少,工作到了这个岁数,发现好像企业都不怎么爱要35岁以上的了,路越来越窄,本科文凭也不够用了,好的工作都要至少硕士,高不成低不就。

总结一下:如果本科学校不错,一定要去读研读博深造,实在读不上,一定要努力考公或进大企业,千万不要在小公司蹉跎了最好的年龄。当在上大学的时候,就一定要找年龄大点儿的人多聊聊,让他们多给你点儿建议,做好规划真的太重要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送给仔细阅读后有同感的人共勉!#如果我辞职了##职业规划#

爱打篮球的炒股人

本科毕业十二年后,深夜反思,我很后悔当初的择业选择。一个好的职业规划真的是无比的重要,我本科毕业于北京的一所211/985大学,今天翻着看了一下大学同系的同学的发展情况,真是感慨万千,写给有缘人,强烈建议留给自己以后的孩子看。我们系有56个同学,毕业后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毕业后保研的、考研的,以及出国的。这些同学,大部分都发展不错。硕博连读的,目前已经是副教授级别了。出国读硕的,回来后基本在国企央企,只有一个例外,硕士去了牛津,回来后嫁的比较好,所以没去工作,当了全职太太,出国读博的,基本都留在了国外工作。总之,选择了硕博的,十年后再看,都发展的非常不错。所以如果有机会去挑战高学位硕博甚至博后,千万不要觉得没用,一定要努力去争取。第二类:本科毕业后考公务员的,这类同学在我们系也有不少,有的是家里找关系,有的是靠自己考,都进入了编制内工作,刚开始工作的前几年,工资低待遇差,基本在单位就是打杂的,个个都叫苦连天,羡慕在社会上工作的。但5年后,再也听不到他们叫苦了,基本都稳稳定定成家立业,发福的发福,要二胎的要二胎,十年后,科级副科级比比皆是,大家也都很羡慕他们。

第三类:本科毕业后校招进国企央企并坚持下来的,这类同学像满天星,散向了全国各地,他们刚进去待遇就不低,过得很滋润,十年过去了,现在也都大部分做上了小领导或技术骨干,工资福利很可观,但近两年听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后悔没考个硕,现在想考有点晚了。第四类:本科毕业后进入私企、小公司做事,打杂,自我创业。这类同学以我为代表(我是先公务员后与领导闹矛盾辞职下海),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过的很滋润,收入高,自由度高,天马行空,想干啥就干啥,喜欢做了就做,不喜欢做了就不做,毕业前五年,是这四类人中最早捞到金的,毕业五年后,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特别是过了35岁,发现陷入了职业瓶颈,创业成功的几乎很少,工作到了这个岁数,发现好像企业都不怎么爱要35岁以上的了,路越来越窄,本科文凭也不够用了,好的工作都要至少硕士,高不成低不就。

总结一下:如果本科学校不错,一定要去读研读博深造,实在读不上,一定要努力考公或进大企业,千万不要在小公司蹉跎了最好的年龄。当在上大学的时候,就一定要找年龄大点儿的人多聊聊,让他们多给你点儿建议,做好规划真的太重要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送给仔细阅读后有同感的人共勉!#如果我辞职了##职业规划#

本人双非博士,硕士双非,本科三本。土木工程专业。

本人第一学历比较弱,目前博士得业绩如下:TOP期刊二作一篇,中科院2区文章一作2篇,中科院三区文章1篇,中科院二区二作+第一通讯一篇。本人目前拿到江苏海洋大学(硕士点)、陕西理工大学(硕士点)、河南开放大学(在校生比较少,大部分都是电大类的学生)、许昌学院(二本、预计3年左右会有硕士点)、黄淮学院(二本、预计3年左右会有硕士点)的offer,目前还有一个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专科,河南排名非常靠后,学校承诺年薪30万。

笔者老家河南,目前非常迷茫,不知去向,本想着去外地,不在河南卷了,大人卷,孩子高考也卷,并且河南郑州省会的高校少,待遇偏低;但是,本人基本上没有长时间在外省呆过,怕定居外地想家,并且疫情长年不回家时,不知是否能适应,这只是一个层面的担忧。

目前,陕西理工大学开出的待遇:

(1)引进费30万+10万;【其中,(a)若买房,公对公转账30万;(b)不买房,分三次提取(40%,40%,20%);另外的10万,完成协议的考核后发放。】

(2)科研启动资金10万;

(3)事业编制,工资8K-1.2w之间,前三年讲师职称副教授待遇。

(4)配偶人事代理。

江苏海洋大学开出的待遇:

(1)税后到手工资9.3K;

(2)安家费60万(二篇中科院二区文章+10万);【(a)20万到协议规定的国家级项目后发放;(b)购房券10万;(c)40万,6个月试用期后,发放80%;三年考核合格后,发放20%】

(4)租房补贴3.6w/(3年),科研启动资金15万。

(5)配偶带编调动,需排队等。

许昌学院 开出的待遇:

(1)税后到手工资未知;

(2)安家费40万,第一年给20万,剩余平均每年给。

(3)校内100m2房子(多层)或40万外购房子;

(4)博士津贴4000元/月;每个月发2000,3年考核合格剩余2000补齐。副教授待遇5年。科研启动资金20-25万。

(5)配偶人事代理。

河南开放大学

(1)税后到手工资未9.7K

(2)安家费30万,住房补贴30万。

(3)科研启动资金20万,公积金3600元。该校没有科研奖励。估计每个月到手就这么点工资。

(4)配偶合同工。

河南水利和环境职业学院(河南垫底的高职院校)

(1)年薪制30万。

(2)安家费20万,科研启动资金20万。

(3)租房补贴2000元/月

(4)配偶带编调动。

笔者毕业后基本上也呆在导师组里继续做东西,背靠导师,还是能出文章和项目的。目前,有一种想法不知是否合理,请广大知友指教,带上导师在笔者就职的高校做兼职教师(兼职硕导)。目前,给某某的院长提过,对方答复:“后面请该导师做我们的兼职硕导,加强交流”。我目前比较迷茫,不知去那里。各位网友,

另外,笔者读博前,一直在一三本教师,还有2年就可以评副教授,但民办高校的副教授出去基本80%的高校都不认可。该想法就是跟这自己导师读一个博后,同事把民办高校的副教授评了。

本人双非高校,找的平台是本人尽力找的,请勿嘲笑本人。每一层次的人,做该层次的事,请211-985-双一流-海归知名博士、博士后嘴下留情。本人仅仅为双非层次,望留情。#头条创作挑战赛#

【西南地区某高校副教授待遇情况】

个人情况:男,34岁,去年从985高校博后出站后进入地方性高校,经管类,副高职称。只做科研,不做横向。

坐标:西南某省会(首府)城市,全国排名200-300名之间的地方性人文社科类高校,固定部分:副高一年15w(正高的话22w-25w)。每个月10号,发基本工资,税前8000,税后6000。每月20号发补贴2000。年底再发一次年终奖,全院平均3w。每年总计15w。

还有浮动的部分,就看自己个人情况了:

最近五年还有安家费,每年3w。科研奖励:拿了一个国家项目,年底会有5-8w奖金,发两篇文章也会有2w。这些浮动的也会有10几万。

其他福利:校内一套很便宜的140平集资房(周围商品房房价1.2w,此房价格是商品房的零头),校园里有附幼, 附小,附中(全市排前五名的,校外人挤破头想进来)。

总结:拿我来说,副高15w一年是固定的,如果努力做科研,肯定会有20w+。

最后一句话:条友们刚入校,还是要做科研才能立得住。

@90后职场者 说:

这要看人,看学校,看专业。

一般来说教授的收入由三个部分组成,工资+项目+灰色收入。

正教授的薪资基本在1万上下浮动。

项目的话要分学科,文史类在这一项基本没啥收入。理工科就上不封顶。

灰色收入的话,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比如科研基金套现等等,看你胆子大不大,职业操守有没有。

下面就说个身边的例子。

我们村(河南某国家级贫困县下属某村庄)出了一个北大考古系教授,据说是他们系最年轻的正教授and系主任。

我妈跟这位教授的妻子是高中的闺蜜。

目前得知的情况是,这位教授月薪一万,无任何灰色收入,一心扑在学术研究上,有时候还要自费出一些学术书籍。

其实对于他而言,想捞钱很简单。一些文保建筑需要进行修复,每年都会有竞标,他是决定竞标结果的人。一个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项目,都由他来拍板决定。这其中油水大着呢。但是项目方送的钱、礼,他一概不收,只从文物保护的角度,从技术的角度来评判标书。

经他批的项目怎么说也有几千万甚至上亿,随便收点5%的好处费,也至少能拿数百万。

人家就是不干。

想起十几年前去北大游玩,我妈的闺蜜领着我们,然后这位教授就骑着一辆破旧不堪的自行车来给我们打招呼,由于经常野外考察,脸晒得黝黑。

这才是民族脊梁,由衷敬佩。

#直言职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36325/
1
上一篇公务员可以升职吗(公务员还能升职吗)
下一篇 雷神看法:山东一地建铁门阻断国道?媒体调查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