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 面试时间通知来咯,各个地区的面试地点都在这里,有需要的自取哟!
2021年度中国银保监会考试录用 参公人员面试公告
2021年度中国银保监会考试录用 参公人员面试公告_时代顾邦教育
国考·银保监会面试英语命题规则及题型汇总
银保监面试英语题型主要分为自我介绍、职业匹配性和职业规格、专业知识和社会热点,其中再细分又分为个人情况介绍、兴趣爱好、个人素养、工作能力、工作素质、职业规划、报考动机等等
点击下图查看真题展示
2021国考各类单位岗位面试情况大盘点图来咯,有需要可收藏噢!各大省份纷纷通知节后面试,提前Get一下面试情况吧!
银保监会面试形式:结构化+追问,6道题,时间15至30分钟
证监会面试形式:结构化,5道题,考生需回答4道,时间20-25分钟左右#国考##银保监##公务员考试#
#2021国考##银保监会面试#
2021国考笔试成绩预计这两天即将发布,接下来还有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面试!
面试经常会从多个维度来对考生进行考查,特别是近年来对于时政的考察越来越多。
今日邦邦给大家分享一些银保监会高频时政考点。
快来看看吧!提前为面试做好准备!
银保监会面试热点话题:数字化经济
当前各地区为保障复产复工,保障居民返工通产,纷纷使用“健康码”来了解居民健康情况,缩短防控登记的时间,甚至多地实现“健康码”互认互通。对此,你怎么看?
金融观察。保险要买什么,怎么买?
随着身边得癌的人士越来越多,大家对保险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会有厌恶保险的情绪,依然以为保险是传销、是误导、是不赔。
想当初,大学毕业被保险公司面试成功后,网上专门查了查,全部是负面消息。当时因为没有其他更好选择,还是进入了,先干了再说。不过跟随中国的快速发展,保险业也在近十来年加速扩展,大量的保险公司年收入都奔向几百亿。
进入保险公司才知道,保险还是很专业、有保障的,保险公司即使重组也不会影响到保单存续,比如这两年的安邦变大家保险;保险的理赔时效也很快,总体遵循能赔尽量赔。当然,现在也出现了通过各种方式敲诈式要求赔偿的情况。
但是不得不说,中国的保险还是相对贵了,而且民众对保险的信任度还是不高。但从专业人士的角度看,保险还是应该买的,一则中国现在的食品卫生太差,高科技添加剂太猖狂,人们患病的风险很大;二则中国的福利相对一般,医疗额度越来越大,现在去医院,动不动就是千元以上。
真要购买,一买重疾险,二买百万医疗类的住院补偿险,三买定期寿险,四买意外险。
至于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偏重投资,正常有3%或以上的利息,适合有长期投资需求的。如果是短期的话,要慎重。保险一般期限会超过10年。
如何购买,一是官网或官方app,二是通过业务员。至于保费,都是由保监会审批备案,系统里自动生成,一个公司某一个产品全国保费一致,没有折扣一说。
【乌海权威机构公布23个电信诈骗套路】为积极响应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银保监会联合开展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宣传月活动,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中心支行和乌海银行集中开展了以“反诈拒赌、安全支付”为主题的一系列宣传活动。
1.刷卡消费诈骗
犯罪分子群发短信,以事主银行卡消费,个人泄露信息为由,冒充银联中心或公安民警连环设套,要求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套取银行账号、密码从而实施犯罪。
2.包裹藏毒诈骗
犯罪分子以事主包裹内被查出毒品为由打电话给事主,并称其涉嫌洗钱犯罪,要求事主将钱转到国家安全账户以便公正调查,从而实施诈骗。
3.快递签收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快递人员拨打事主电话,称其有快递需要签收但看不清具体地址、姓名,需提供详细信息便于送货上门。
4.医保、社保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社保、医保中心工作人员,谎称事主医保、社保出现异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钱、制贩毒等犯罪,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查,便于核查为由,诱骗事主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5.补助、救助、助学金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民政、残联等单位工作人员,向残疾人员、困难群众、学生家长打电话、发短信。
6.引诱汇款诈骗
犯罪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直接要求对方向某个银行账户汇入存款,由于事主正准备汇款,因此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往往未经仔细核实,即把钱款打入骗子账户。
7.贷款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一旦事主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8.收藏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各类收藏协会的名义,印制邀请函邮寄各地,称将举办拍卖会并留下联络方式。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则以预先交纳评估费、保证金、场地费等名义,要求事主将钱转入指定账户。
9.机票改签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签服务”为由,诱骗购票人员多次进行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10.重金求子诈骗
犯罪分子谎称愿意出重金求子,引诱事主上当,之后以诚意金、检查费等各种理由实施诈骗。
11.PS图片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收集公职人员照片,使用电脑合成淫秽图片,并附上收款卡号邮寄给事主,勒索钱财。
12.“猜猜我是谁”诈骗
犯罪分子获取受害者的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后,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并声称要来看望受害者。随后,编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
13.冒充黑社会敲诈类诈骗
犯罪分子先获取事主身份、职业、手机号等资料,拨打电话自称黑社会人员,受人雇佣要加以伤害,但事主可以破财消灾,然后提供账号要求事主汇款。
14.提供考题诈骗
犯罪分子针对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拨打电话,称能提供考题或答案,不少考生急于求成,事先将好处费的首付款转入指定账户,后发现被骗。
15.高薪招聘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16.复制手机卡诈骗
犯罪分子群发信息,称可复制手机卡,监听手机通话信息,不少群众因个人需求主动联系嫌疑人,继而被对方以购买复制卡、预付款等名义骗走钱财。
17.钓鱼网站诈骗
犯罪分子以银行网银升级为由,要求事主登录假冒银行的钓鱼网站,进而获取事主银行账户、网银密码及手机交易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18.解除分期付款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专门渠道购买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再冒充购物网站的工作人员
19.订票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门户网站、旅游网站、搜索引擎等投放广告,制作虚假的网上订票公司网页,发布订购机票、火车票等虚假信息,以较低票价引诱事主上当。
20.ATM机告示诈骗
犯罪分子预先堵塞ATM机出卡口,并在ATM机上粘贴虚假服务热线告示,诱使银行卡用户在卡“被吞”后与其联系,套取密码,待用户离开后到ATM机取出银行卡,盗取用户卡内现金。
21.伪基站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向广大群众发送网银升级、商城兑换现金的虚假链接,一旦事主点击后便在其手机上植入获取银行账号、密码和手机号的木马,从而进一步实施犯罪。
22.金融交易诈骗
犯罪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获取事主信任后,又引导其在自身搭建的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从而骗取事主资金。
23.兑换积分诈骗
犯罪分子拨打电话谎称事主手机积分可以兑换智能手机,如果事主同意兑换,对方就以补足差价等理由要求先汇款到指定账户;或者发短信提醒事主信用卡积分可以兑换现金等,如果事主按照提供的网址输入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后,银行账户的资金即被转走。
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中心支行
乌海银行
2021年11月30日
【从老人交费所想到的】
#张家口头条#上午到燃气营业厅,一对儿年迈的夫妻也来交费,把发票递到窗口,服务人员说,不用,拿燃气IC卡就可以啦,老人又拿出IC卡,服务人员把lC卡插入电脑,说到上次冲卡没有激活,这次冲不了。老人马上补充到插过卡,也听到过滴的一声。没办法,只能回家再试,悻悻地离开了。
当今社会老人出门很难,除了腿脚不便外,凡涉及到交费、转账、看病之类对老人来说就是难题,特别是对于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更是难上加难。
记得多年前在山东做过一个项目,他们是当地最大的清洁公司,员工有三千多人,60岁上下的人占多数,招人与留人都是问题,通过沟通达成共识,从尊重的角度和温暖的角度出发面对这个群体,比如说,在市场,给有意向者提供一张如何到公司的乘车线路小纸条;在公司,面试的时候,一定要给面试者倒杯水,不可以同时处理其它事宜,包括接打电话;入职第一天,一定会告知他们怎么解决吃饭的问题,周边有哪些小餐馆,洗手间在哪里等这些关乎吃喝拉撒的细节……
反过来再说燃气交费,在燃气IC卡背面确实有操作说明,但老人仍有操作不当之处,这个时候我们可否现场提供一块燃气表,实际给老人演示一遍呢?实操往往比文字更易理解。回到家,老妈看到发票中保险费由20元增加到了50元,不知理赔范围扩大了还是理赔额提高了呢?
让人高兴的是前些天在报纸上看到一个信息,银保监会发出通知,银行不能强迫老人使用银行卡,要尊重老人的使用习惯,保留纸质存折存单等业务……
社会在进步,操作更便捷,但不能忽视老人群体,关注关爱老人绝不是一句口号,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体现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的每个细节,真诚服务每一天,这其中有无真诚老百姓是能感知到的。
愿老人无奈离开的背影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