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5公务员 书 浙江(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2015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作者签名、钤印、彩色插画、题字,32开布脊精装本《血战一江山》连环画欣赏。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2015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作者签名、钤印、彩色插画、题字,32开布脊精装本《血战一江山》连环画欣赏。

故事梗概

本书描写建国之初,我军陆、海、空诸兵种联合作战,一举解放由国民党余部盘踞的一江山岛的故事。

作品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前线部队某团为主线,把波澜壮阔、气魄雄伟的战斗画面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还塑造了团长章雪松、师侦察科长雷震霖、突击连连长赵昆等一些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描绘了我军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意志和力量。

访一江山岛

《血战一江山》连环画,是我调到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做编辑工作以后画的,虽然仍是业余创作,但这是社里的重点题材,领导很支持我深入生活。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当年解放军第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战况,我先到椒江参观解放一江山岛纪念馆,看了史料、照片,对详情作了记录,又去参拜了烈士陵园,然后准备去一江山岛,哪料到没有航班船,怎么办呢?通过部队联系后得知有登陆艇近日要出海会经过一江山岛,于是,我第一次坐上了登陆艇。登陆艇是平底船,行驶在海浪上颠簸得很厉害,好在我不晕船,在海浪上抛上跌下,行驶了两个小时后,目的地到了。但登陆艇靠岸地点不能在码头,而在海边的礁石草丛间,我就背着背包和画夹爬上了岛屿,登陆艇随即开走了。我沿着礁石爬了一阵,远远看见一排平房,有两三人在活动,走近后才知道这排房屋是原部队的营房,如今部队的驻扎地向东海前沿挪了,这里成了渔民临时住房,他们出海捕捞归来,就把捕获的鱼虾等晒在岩石上。我就在渔民驻地生活了几天,到海岛周边写生,观察岛上的地形、海滩、礁岩,联想近30年前解放军跨海作战的情景。一江山岛面积不大,战略位置在当年来说很重要,它是保护大陈岛等海岛的屏障,所以解放军攻克了一江山岛,国民党部队就守不住大陈岛了,急急忙忙派军舰把岛上的百姓和士兵全部撤离到台湾。一江山岛的解放使国民党丧失了东海沿线最后一个据点,所以这一战役很激烈,意义重大。

一江山岛战役所使用的船只、武器、服装等与现在部队的装备大不一样,为了还原当年的历史场景,我一面请部队的老同志回忆、介绍当时的战况及枪支弹药等具体装备,一面到图书馆翻阅当年的画报及各种资料,尽可能多画些,以便勾稿时应用自如。

我的认真努力得到了回报,《血战一江山》被评上浙江省连环画一等奖,画稿选页参加了“浙江省连环画、宣传画展” ,并以原著《踏平东海万顷浪》为题,参加在天津召开的全国现代题材连环画邀请展。

摘自《艺途留痕——钱贵荪绘画生涯60年》

画家简介

钱贵荪,曾用名:钱小凡,著名连环画家、中国画家;1936年出生,浙江湖州南浔人,中国美术家协会、香港美术家协会、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

早在上世纪50年代,钱贵荪就在老一辈连环画名家赵宏本、顾炳鑫、贺友直等指导下,创作了《电话》、《阵地上》、《哈森与加米拉》等连环画作品,展露绘画天赋。不久他考入专业美术院校学习,打下了深厚的造型基础,尤其在速写方面,他的技艺得到大幅度提高,当时就被称之为“速写大王”。之后他主攻中国画创作,同时在连环画领域亦不断推出作品——如《龙珠岛遇险记》、《英雄列车》、《渔岛之子》、《雷锋的少年时代》等,受到读者的热忱赞誉。

全国首部!3月1日生效实施。

浙江出台《浙江省古道保护办法》,系全国首部专门保护古道的地方立法。对古道保护不力的政府相关部门将会被处分。

据了解,2015年以来,浙江全省共投入3亿多元用于古道的保护修复。

目前,浙江现存古道1200余条,总长9000多公里。

昨天上午,著名的浙江商会第二次会议在杭州落幕,首任会长马云先生辞职。成立于2015年的浙江商会是拥有国内知名企业家参与,涵盖互联网~高科技~金融~汽车~教育等诸多产业的,商会会员遍布世界。马云在第一届理事会议上就立下四条军规:“即不行贿、不欠薪、不逃税、不侵权”。一段时间浙江商会推动了商会在经济平台的发展的导向……

【全面深化“四规范一公开” 迈向法治监狱新征程】

2015年,浙江省金华监狱联合金华市检察院,率先在全省开展以“四规范一公开”为主要内容的监狱阳光执法体系。

  近6年来,监狱严格规范罪犯的“劳动岗位分配、计分考核、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办理、分级处遇”四项工作,全面实行狱务公开,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肯定。这是法治监狱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推进法治浙江建设的有益探索。

  规范执法显正义

  监狱是刑事司法的最后一道防线,核心就是要牢牢把握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如何实现公平正义?省金华监狱的答案是:规范执法。

  “儿子,妈妈要么去找警官打点下关系,看看能不能给你安排一个轻松点的劳动岗位?”

  “妈,你别花这个心思了。监狱里的劳动岗位调动安排都很规范的,搞关系没有用的,等我的条件符合了,自己会提出申请,去更符合我特长的岗位,监狱会按规定办理的。”

  这是在省金华监狱服刑的罪犯李某和母亲的一段对话录音,为了不让儿子在里面“吃苦”,母亲以为能找关系调整其劳动岗位,但李某的一番话让母亲彻底打消了这样的念头。

  跟李某母亲有同样心理的罪犯家属,并不在少数。然而,近年来,随着监狱“四规范一公开”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罪犯及其家属认识到,找关系、走后门是行不通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踏实改造。

  “在这里,所有罪犯的管理标准都是一样的。”监狱狱政管理支队民警金林飞介绍,罪犯的计分考核、减刑假释等,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以罪犯岗位调整为例。“监狱有勤杂岗位选调,首先根据定岗定编需求,在各监区发布选调岗位公告,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罪犯可以提出书面申请,经量化评估考核排名公示、民警评议、监区审核、监狱审批后发布选调公示,接受所有罪犯的监督。”金林飞说,经过这样的“一公告两公示”流程,罪犯才能实现岗位调整,全程公开、透明、规范。

  “罪犯服刑最为关心的两个问题是:能不能早点出去和能不能轻松一点,我们就是从这些关键性环节着手,从源头上将执法规范做细做实,扎紧制度和权力的笼子。”监狱刑罚执行科副科长党敏说。

  今年1月,罪犯王某在参与职务类犯罪假释排位12个月后终于轮到呈报,并于4月顺利通过监狱长办公会审议,向法院提请假释,他对民警说:“没进监狱前,总认为托人找找关系有用,可事实告诉我,金华监狱的狱务公开真正做到了公正透明,只有靠自己努力才能早获新生。”

  “‘四规范一公开’实施以来,监内违规违纪率和检举率明显下降,罪犯和家属对监狱的信任度明显提升,让社会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司法的公平公正。”监狱长洪建军说。

  狱务公开更“阳光”

  阳光是最有效的防腐剂。

  现实中,由于权力不公开透明,社会对监狱执法存在一些质疑。基于此,省金华监狱向社会公开狱务,以堵塞滋生司法腐败的漏洞,提升执法公信力。

  在监狱的会见室内,一本《狱务公开手册》备受家属关注。这本手册,为公众科普了罪犯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减刑与假释条件,以及提请审批程序等。

  “对于减刑假释的条件,这本手册用图表清晰地罗列出来,我就一清二楚了。”有罪犯家属这样说。

  除了这本小册子,省金华监狱还创新了狱务公开形式。罪犯可以通过监内罪犯教育专网,查阅狱务内容;罪犯及家属可通过触摸屏电脑或在宣传橱窗内,了解狱务信息。

  此外,省金华监狱还通过“监狱开放日”等活动,接受社会监督。2020年春节前夕,监狱就邀请了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制监督员以及新闻媒体等到现场实地参观。

  

  2018年12月4日,省检察院副检察长王祺国在全面深化“四规范一公开”工作推进会上高度肯定该项工作,他说:“省金华监狱的‘四规范一公开’工作是监管监督法治化、现代化的重大实践创新,有力保护了罪犯合法权益,有效防范民警违法犯罪风险,为深入推动新时代监狱执法管理、监督领域的发展注入活力、提供经验。”

  阳光执法新发展

  随着“四规范一公开”执法办案体系的不断深化,省金华监狱迈入了法治监狱建设新征程。

  2021年2月26日下午,金华市检察院检察长钟瑞友在走访调研时提出,要擦亮“四规范一公开”这一监检协作的金字招牌,对标对表省内外先进经验,挖掘重点、发挥合力,推动实现“一体发展、全域推进、共促共建、共享共赢”。

  为方便基层执法办案,监狱还制作了办案纠错对照表,将减刑、假释所需间隔期、奖惩数,按不同类型、不同刑期等要素,以表格形式直观展示出来,确保经办民警呈报时不出差错。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升了监狱的办案质量,也让人民群众进一步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另一方面,数字化改革的推进,也推动了“四规范一公开”不断向纵深迈进。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判观点:关于案涉拆迁协议是否是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本院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2015年5月1日后订立的行政协议发生纠纷的,适用行政诉讼法及本规定。2015年5月1日前订立的行政协议发生纠纷的,适用当时的法律、行政法规及司法解释。徐斌、徐丽、郑春美起诉主张案涉协议签订于1999年5月18日,当时适用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案件问题的批复》第二条规定,“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因房屋补偿、安置等问题发生争议,或者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后,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反悔,未经行政机关裁决,仅就房屋补偿、安置等问题,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受理。”原审法院认为本案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驳回徐某等人的起诉,并无不当,徐某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案涉纠纷。至于徐某是否是民事诉讼的适格原告,以及民事权利主张的诉讼时效等问题,均非本案审查范围,不做评判。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案例来源: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行 政 裁 定 书(2020)浙行终750号

关注@常凤江律师,分享更多的法律知识。

2010年,绍兴有两户村民对负责高铁建设拆迁调解的工作人员说:“我们要四倍拆迁款,要不就不搬走!”不料,一年后,他们后悔不已,一分钱都没拿到。

 

那时候浙江省所规划的杭甬高铁建设图最终敲定,很快也定下了开工日期。

 

杭甬高铁全长150千米,是一条从杭州市连接到宁波市的高速铁路,为当地居民的通行起到了极大的便利。

 

而按照原有设计图的规划,这期间需要经过绍兴市袍江区的一处居民区。

 

当时政府给出的拆迁意见,按照房子面积与人口进行计算后,每一家基本都能拿到百万以上的拆迁款。

 

这对于这些种地打工的农户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绝大多数村民对拆迁款也很是满意,都签署了同意拆迁文件,拿着赔款高高兴兴地去往了别处。

 

可没想到,有一家孙姓人家的要求却搞得有关单位是焦头烂额。

 

原来,孙某一家不满足于政府开出的赔款条件,而是直接开口要超过其他村民四倍的赔偿款。

 

他之所以想要这么多钱,原因便在于他觉得自己家的一个三层楼房,下面还是院子,面积远比其他邻居要多,就应该比别人多拿钱。

 

房屋面积大多拿钱倒是无可厚非,可孙某开出了超过正常赔偿款4倍的价格,任谁也不会答应。

 

有关单位多次来到孙某家做工作,可无论他们怎么劝说,孙某一家就是死咬着不放,说什么也不会退步。

 

这一来二去,还产生了连锁反应,孙某的态度也让住在他对面的王某一家产生了同样的想法,是不是自己家的钱那少了。

 

结果,整个拆迁工作只剩下孙某和王某两家还在这里胡搅蛮缠。

他们商量说,拆迁款不给到位,就绝不搬走!

 

孙王两家的态度让施工队和有关部门很是生气。

可眼看着开工时间就要到了,如果开工延后的话,很可能会影响到交工日期。

怎么办?难道真的要答应那两家坐地起价的无理要求吗?

不能同意!

同意了以后再遇到类似事情,大家都这样无理取闹,工作还怎么做?

 

于是,经过多个部门的决议,不再派工作人员对这两家进行劝说。

而是召集铁路工程师重新修改规划图,绕过这两家房屋,重新设计高铁路线!

虽然这会让建设预算变高,施工的时候也会麻烦一些,但这也是当下最好的办法了。

 

如果相关单位答应了这俩家的要求,那么其他村民要是听说了这事肯定也会回来要的说法,这样事情也会变得更麻烦,况且这本身也不符合拆迁规定。

 

很快,施工方就拿着新的规划书开始了工作,所有接受拆迁的房屋均被推倒,只剩下孙某和王某两家屹立在那里。

 

这回轮到孙某王某俩家人慌了。

他们两家还没搬走,施工方就能开工了呢?

 

直到他们从以前的邻居得到了修建铁路不再需要自己家里的地方后,顿时傻了眼。

 

这回别说是高额的赔偿款了,就是正常的拆迁款他们也拿不到了,人家根本就不需要用这俩地方了。

 

后来,孙某王某两家开始频频前往有关单位重新协商拆迁问题,甚至跟工作人员央求道:

“哪怕是少给我们点钱也行。”

 

可人家的答复也很明确:

“你们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我们不再需要这两处地方了。”

 

从2010年铁路动工开始,到2015年正式通车,孙某王某两家也找了相关单位5年的时间。

 

在这期间里,因为原来的邻居都走了,周围在施工,他们的出行、采购、居住环境受到很大影响。

 

看着其他邻居现在都在城市里住上了楼房,自己还在这一片荒凉的地方受苦受难,别提有多难受了。

 

王某一家终于坚持不住了,将房子留在这里,举家搬迁,之后便没了音讯。

 

而孙某又坚持了一段时间,可工作人员始终都是一个态度:“不需要你家的地,如果未来需要用地的话,可以再谈。”

 

谁都能听出来,这也就是个客气话,高铁都建成了,这地方哪还会建别的东西了。

 

孙某一家最终还是带着无尽的悔意搬到了别处。

【@七秋往事 】

 

说起来,如果当初这俩家没有狮子大开口,而是同意起初的拆迁政策,或许现在也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可是他们太过贪心,坐地起价,工作人员多次劝说都不听,这种行为对高铁修建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

要知道,修建高铁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政府也给了很不错的拆迁补偿,可孙王两家却借此机会狮子大开口,这种行为实在令人不耻。

而贪心太过,最后什么都不会得到。

对于,孙王两家最后的结局,你怎么看呢?

#头条创作挑战赛##社会#

分享上海苏州河上的那些桥@70后的上海大叔#上海头条##街拍##上海身边事##老照片#

浙江路桥

浙江路桥别名垃圾桥,因为毗邻垃圾码头得名,可见老上海人对于名字没有特别的讲究。

浙江路桥其实与外白渡桥是同时设计,同时建造的,因此桥梁类型相似,但因为水面宽度问题,浙江路桥的钢结构为鱼腹式就一跨,因此与外白渡桥的大气相比,浙江路桥的下横梁中低两头高,看着有些头重脚轻。

【1】,拍摄的是“浙江路桥2015年大修后留下的碑文”

【2】,拍摄的是“浙江路桥两堍都已比较破旧,图为2008年2月时,浙江路桥北堍”

【3】,拍摄的是“浙江路桥是苏州河从上游开始数,第一座能看到浦东陆家嘴的桥梁(2016.5)”

【4】,拍摄的是“当然新楼盘也挡了不少浙江路桥的风水,回溯到2010年......(2010.5)

【5】,拍摄的是“浙江路桥北堍显得冷清(2017.12)”

【6】,拍摄的是“热闹的马路集市,浙江路桥北堍。(2006.10)”

【7】,拍摄的是“浙江路桥北望(2016.5上旬)”

我们的沈殿霞

林奕华《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9月第一版

2015年5月第二次印刷

“等待香港”撷取了林奕华近二十年来在香港、伦敦以及其他各地写下的关于香港的长短文字,书名取材自贝克特的经典荒诞剧《等待戈多》,仿佛心中有个等的对象,而我们可以做的只是被动地等待。

等待香港:永远的香港人

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摘自《等待香港 香港制造》

我读的第一本林奕华的书是《是轮流传不是轮流转》,非常的惊喜,很长的时间里对当年被腰斩了的电视剧《轮流传》念念不忘,不停在网上问为什么,妄想有完整版的《轮流传》剧集还魂,但妄想始终是妄想,《轮流传》边拍边播,根本沒拍完。

但是只要见到林奕华的书必买,买回必马上读反复读,我视他的书为“追剧神器”。可是喝着TVB的奶长大的人,竟然这么晚才知道林奕华,这是我的遗憾。每一次重读都像是第一次阅读,只因记性不好,这让我有点沮丧,于是在书上又涂又划,在手机上抄抄写写,试图让自己长点记性,只望勤能补拙。

最近参加了三联中读马凌的读书笔记训练营,再读《等待香港》一书,心情却有点沮丧。我以为抄录书中的金句、精彩段落就是读书笔记的天花板了,可老师课堂上讲的“精读”,我压根就没有实践过。

原来自以为快乐的读书方法,也只是普普通通的阅读入门法则,学海无涯嘛,能接受平凡的自己。但想要改变自己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依然爱读林奕华的书,爱《香港制造》里的每一篇文章,可我总不能重复自己过去的观点吧?抄过的读书笔记也不必又搬出来展示吧?

慢着,“似是故人来”之我们的沈殿霞篇,有这么一句“十三岁在岳枫导演的《红楼梦》中轧上傻丫头一角是如此恰如其份。”(P89)先不管恰如其份还是恰如其分,沈殿霞绝不可能十三岁在岳枫导演的《红楼梦》里演出傻丫头。

第一,我刚刚看了1962年袁秋枫导演的《红楼梦》,有沈殿霞的戏份。这里我不需要再查资料核对,李翰祥导演的回忆录《三十年细说从头》里,有写到袁秋枫的这一版《红楼梦》。

第二,岳枫导演1952年拍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新红楼梦》,李丽华严俊主演。

第三,沈殿霞的生日,网上有1945年7月和1947年7月之说。以1945年为准。不管1945或是1947,沈参演《红楼梦》的年纪,都不是十三岁。沈1958年来港,1960年以童星身份拍摄《一树桃花千朵红》,倘若按1947年出生算,倒是十三岁。但2022年是肥姐77岁生忌,又对不上了,我数学不好。

我口口声声说爱读林奕华的书,确实又经常翻阅,为什么现在才发现“我们的沈殿霞”这里有难懂的数学问题和导演的张冠李戴问题?林奕华搞错了,他的读者们都没发现?责任编辑也如此信任?

我是真的爱林奕华吗?我真的会读书吗?差点怀疑人生。然人谁能无错?如果还有机会买到最新的版本,“我们的沈殿霞”会更新吗?我要不要冲动的去@林奕华或浙江大学出版社?

有人认为书评就是吹捧,翻翻文字就洋洋洒洒数千字。也有人觉得书评只能说好话,批评就是攻击。这些都是狭隘的偏见,读书和做人一样,诚实正直义气。

我依然爱林奕华,爱等待香港系列。沈殿霞的生日、岳枫或袁秋枫的疑问,只是小问题。“我们的沈殿霞”从第80页到到第96页,从一到九,从2006年到2008年,写了九篇,林奕华是真爱肥姐亦真爱肥姐所在的娱乐圈。

只是这一次的阅读,被提醒原来陪伴成长,奉献笑声的开心果,我们永远的肥姐,生于1945,这让我有点伤感。

《驴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35592/
1
上一篇嘉兴公务员培训(嘉兴公务员培训机构排名)
下一篇 qq群出题公务员(公务员的题和事业编的题)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