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数字鸿沟指的是 公务员(电子政务数字鸿沟是什么意思)

#行测#【定义判断】数字鸿沟指的是由于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影响,人们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传播都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来实现的,由此造成了不同个体、群体或者国家在思想意识、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

#行测#【定义判断】数字鸿沟指的是由于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影响,人们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传播都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来实现的,由此造成了不同个体、群体或者国家在思想意识、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 )。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涉及数字鸿沟的是:

A.放假回家的小宋和同学用手机聊天,满口网络新词,一旁的奶奶―句也听不懂

B.小赵整天痴迷于网络游戏,父母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说,均没有效果,为此小赵和父母发生了多次争执

C.东部某镇种植的水果尚未成熟就已经通过网络平台被订购一空,而西部某乡质优价廉的水果由于无人知晓只能烂在树上

D.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其技术积累,在大数据处理方面取得了绝对的优势,他们进一步实行技术封锁,使得某些国家在大数据分享方面―筹莫展

#面试要趁早# #公务员面试# 公务员面试热点: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技术被应用于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而老年人数字鸿沟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对银发浪潮数字鸿沟,请谈谈你的看法。

2021年7月10日山东淄博事业编面试题

第一题:北京人社局副处长体验送外卖,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题:老年人数字鸿沟,谈谈你的看法。

2021年7月10日山东淄博事业编面试题(回忆版本)

第一题:北京人社局副处长体验送外卖,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题:数字社会,老人不会用数码产品,智能手机等,存在老年人数字鸿沟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模拟试题

  科技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和便捷。但是,有一批老人们不会扫码、不会移动支付,面临不可逾越的“数字鸿沟”,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观点

  目前,我们的人工智能和5G正在飞速发展,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更加的方便和高效。但是有些老年人不会使用移动手机,尤其是在当下防疫常态化阶段,他们不会扫描健康码,不会移动支付,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困扰,仿佛被时代所遗忘。我们应该予以重视,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2.消极影响

  一方面,老人的出行、支付、预约挂号、购买车票面临着困难,处处受限;另一方面,老人心里也会产生落差,觉得与社会“格格不入”。

  3.对策

  我们应当多多关注涉老高频服务事项,比如优先解决老人网上预约、交通出行、扫码等问题,让老年人可以更好地融入数字生活中去。

  (1)加快适老化改造。在一些基础服务事项中,对于老年人使用方面进行改造,比如流程简约化、字体放大化,更有利于老年人操作和学习。同时,建立完善的智能技术适老化标准体系,让各个领域都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2)开展智慧助老活动。对于老年人比较多的社区,可以由社区工作者牵头,请广大的爱心志愿者采取入户指导或者现场讲座的方式,耐心的教老人们使用智能化设备,在附近商超实际地去体验移动支付和健康码登记,让老年人现学现用。当然,老人们的子女也要多给予老人们一些时间和关爱,教老人上网,预约打车等服务。

  (3)保留人工服务。我们一些基础服务,比如挂号、结算、健康登记等服务,还是要持续地设立人工窗口,让老人们线下也可以办理相关业务。这样,才能够让老人们更加暖心,感受到时代的关爱。

2021年安徽选调生面试热点:不可逾越的“数字鸿沟”_政道公考_安徽政道教育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李少莉在新闻发布会上戴疑似三万的耳钉和四千以上的爱马仕丝巾,引起轩然大波,社会反响很大。

很多人觉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必太大做文章。

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一 企业家戴奢侈品无可厚非,代表企业财大气粗,公务员戴奢侈品背后会引发人们猜测能够花费比工资还高是否有腐败现象等。

二 公务员注意形象没错,但是要适当。现在疫情严重,老百姓收入普遍收到影响,如果政府官员生活奢侈,相比之下情何以堪?英国首相苏纳克第一轮选举败给特斯拉不是因为他是印度移民而是始终在上流社会,民众怕他不了解百姓疾苦。

三 一个人对自身的关注过多,必然对其他事务关注少了。焦裕禄这种人民公仆全心扑在工作,对自身要求不高,袜子补了又补,现在虽然不提倡对自己太节约苛刻,但是公务员打扮不用太精致,适可而止,要接地气点,太过高贵,把自己和人民之间划了个鸿沟。一般心里装的都是老百姓的公务员会觉得更多的钱投入到希望工程的贫困儿童更有意义。朴实无华才是老百姓心目中最佳形象。

#谢谢你年轻人#

互联网时代、老年人社会交织,生活真的离不开青年人的帮助。

我是一名退休公务员,虽然满头银发,但是双目炯炯有神。退休以后,虽然孩子不在身边,我和周围的同龄人相处得还算融洽,曾以为自己融入社会不存在问题。

现实却狠狠地打脸。考虑到买东西方便,孩子在我的手机上安装了微信、支付宝。到市场买菜时,刷了支付宝。到了还钱日期,明明知道,孩子在微信钱包上存了5000元钱,却不知道怎么还上,一辈子没有欠过别人的钱,一下子着急了。

这一次的经历,让我真切感受到自己被社会科技边缘化了。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仍有1.57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没有“触网”。“数字革命”的步伐急速向前,“慢速度”的老年人与社会科技的距离被逐渐拉大。在互联网+时代,摆在数以亿计的老年人面前的,不仅是他们的社交困局,也是一道有待打破的“数字鸿沟”。

无奈之下,我厚着脸皮敲开了对面邻居的门,了解到对面家里有一位年轻姑娘。敲开了门,说明意图,请人家帮忙还钱。

姑娘耐心地说,要还支付宝的钱,先得把微信钱包里的钱,打到姑娘的支付宝账户上,由姑娘再打到我的支付宝花呗账户上。

一番操作,帮我及时还钱,解决了一件心事。生活的现实告诉我们,智能生活真的离不开年轻人。说到这里,我真心想对帮我还钱的姑娘说一声:谢谢。

不少人都有这样一个观点,公务员和教师都可以考,又没拦着农民工人不让考,在那些公务员,教师努力学习的时候,那些农民工人浪费大好时光,吃苦是应该的。还有人说,不同行业就要走待遇上的鸿沟,要不然农民子弟就不会努力,中国人就不会进步。对比我要进行反驳:

1.《了不起的盖茨比》开篇就有一句话:“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任何时候,忽略基础条件都是耍流氓。首先,每个人接受的教育水平天差地别,农村的基础教育跟城市的基础教育没有可比性,升学率也没有可比性,家庭教育也没有可比性,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流行一句话“寒门难出贵子”。其次,即使考上同一所大学,专业不同也限制了考公考教难度的不同,理工科考生考公只能考三不限,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更是直接不能考教师。最后,即使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毕业,家庭对你考公的经济支持也不一样,有的人毕业在家备考一准备就是几年,甚至花几万块钱报班,没有经济压力,心无旁骛,有的人却不得不赶紧谋生,被工作压的喘不过气根本没时间备考。所以你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量别人够不够努力。

2.觉得统一各职业待遇就会导致社会不再愿意读书上进,也是无稽之谈。北欧国家之所以幸福指数高,就是因为没有职业歧视。真正的良好社会,应该是各职业收入差距不大,这样才能减弱社会内卷,当大学老师和工人的收入差不多的时候,选择只会基于兴趣爱好和是否合适,而不是因为某个职业能骑到别的职业头上,享受更好的福利,否则,职业选择只会变得功利化,增加社会内卷,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

“不少人都有这样一个观点,公务员和教师都可以考,又没拦着农民工人不让考,在那些公务员,教师努力学习的时候,那些农民工人浪费大好时光,吃苦是应该的。还有人说,不同行业就要走待遇上的鸿沟,要不然农民子弟就不会努力,中国人就不会进步。”

在我看来,在实现“按需分配”之前讨论这些问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这些“分工不同”、“待遇不同”等因素依然是当下推动人类追求进步的强大动力!

李少莉的履历很棒,还在继续工作,一边接受调查。在开部门会议,几位男同志听得很认真。

当领导的就是当领导的,看上去比以前憔悴不少,没有了之前的光鲜亮丽。看不到精致,看到了简单。

李少莉履历,太多的巧合,恰到好处的晋升,差一步转不了事业编,差一步成不了公务员,差一步就要退休了,差一步晋升不到副局长。

人是何等的运气?这难道都是巧合吗?这些时间点让人感叹,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每一步都在踩点,而且都非常的精准到位,从工人身份转变。1984年进入纺织厂上班成为工人,开始了他的学徒班学习。到1990年4月徐的中专学历,到医院上班,通过转干或者带干,成为事业边人医院。就这一步从工人的身份变成了干部,何等的重要。

接下来又从事业边到公务员在2003年7月李绍利调到卫生局工作。经过三年的时间。直到2006年7月被踢吧。卫生局是行政部门。他的身份再一次转变由事业编制人员,成为了行政干部及公务员。

2003年的时候,公务员要经过考试。在这一年他掉进了政府机关工作岗位成了后来的公务员岗位。

人家又踩上了点儿,就这样华丽转身成为了公务员。

其实看着这样的履历都觉得生活中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怎么会有人把每一个点踩得如此的精准,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

去周围的人都很普通,没有达到那个级别,看不到还有这么彪悍的人生。

当2006年进行全国范围内公务员首次登记要求从2003到2006年期间,从事业单位通过调动进入行政单位的人员定向,逆向调动。违反环境必考的程序不能登记。

但首次登陆时,如果是副科级可登记公务员,而李局长就是在2006年7月t 18为中蒙医科副科长,符合登记的相关条件。

只能说堪称完美的人生,就这样一步步的开始了,而历史的过往似乎又在眼前。

接下来还有更精彩的,这是关于年龄问题,到底是多大不清楚,因为网上有两个版本的年龄。

年龄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他意味着一个人的政治生命。

众所周知女干部的退休年龄是55,所以在55岁的年龄,基本都已退休。但是在。2021年3月1日起,国家实施了正副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的新规。

他们的年龄可以延至60岁,按照规定。李少丽眼看就要退休,但是在2020 年8月,再次被提拔为副处级,担任副局长属于副处级干部,按照相关规定当然要延迟到60岁退休。

总结一下,每一步的华丽转身堪称完美,每一步都踩得极其精准到位。如果这样的活法不能成为人生赢家,其他人啥也不是。

工人到干部,到事业编,到公务员,到科级副局级。

多少工人一辈子与干部无缘,就不要说去什么事业单位,还有什么公务员想都不要想,简直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很多人在自己的岗位,从一而终好一点的,做一辈子不好一点的,半路单位倒闭开始灵活就业。

老百姓的人生,之所以不励志就是太频繁。很现实,大多数人都是这个样子,不是他们不想改变。而是大多数人对当时的场景都无能为力,很多人不是不努力,努力了是没结果。

这里不是酸,只是说了一个现实。

《人民的名义》高育良为何可以从汉东大学的一个教授转隶为政府官员,并且一步一个脚印当上汉东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的高位?

在之前的剧情描述中可以看出,高育良原来是在汉东大学教书,然后阴差阳错的进入政府公务员序列并且当上高官,他为何能完美转变?最后又落寞?

一,很有才华,很有本事,并且精于法律,深谙官场。

二,正因为第一点,所以被当时的省三把手梁群峰书记看中,调到了政府部门,做起了大官。也开始了他的“千秋大业”。

三,当时的环境,对于事业编和行政编,尤其是教师和公务员之间没有明显的鸿沟,可以实现无缝对接,因为当时的政府公务员急需人才。放到现在,想要从教师跨越到公务员,难于登天。

四,因为第一点,高育良一路坐到了很高的位置,省里第三把手,但是他错就错在没有满足现状,还想到更多的利益,所以他就走上了贪污的不归路,最后也是被自己的徒弟侯亮平给抓捕了。

可以说是很讽刺了,他辛辛苦苦干了那么多年,从一个大学教授干到如今的大官,这一路有多么艰辛,也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国企普通员工如何转变成公务员# 这如果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太简单了。因为那时候没有鸿沟,企业的人可以调机关、机关的人还想调企业,因为企业的福利好。当时我厂几个调市工会当了科级干部的人,后来都要求回了厂。

而且当时企业里符合条件的干部,可以转为国家正式干部,我就因转干、又恰逢干部取消行政24级而涨了一级工资。后来还作为科级干部档案全部留存市人事局。

1997年后企业取消了行政干部编制,都是合同制工人了。所以说现在想转变成公务员,那真是难于上青天。

现在都是逢进必考,除非走这一条独木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35568/
1
上一篇公务员档案审阅结论(公务员审查个人档案)
下一篇 陕西省公务员省考面试时间(2019年陕西省公务员面试时间)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