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职场实录2】
职责职能要明晰!
我们科室的主要工作就是给领导转文件和通知会议等。
那么,转文件和通知会议的依据是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每个领导的分工了,你必须对每个领导分管的科室(领域)以及每个科室对应的职能职责都非常明晰。
平时对涉及到科室职能职责的文件一定要特别留心,最好是将这些文件收集起来,并时常翻看。这样,不管是通知领导还是转那些涉及到要具体上报材料的文件,你都能轻松应付,也不会出现各科室之间推诿扯皮的情况啦。
可能这么说你还是不太能感受到这样的好处,举个我身边的例子吧。和我在一个科室的李哥,前两天要通知一个会议,首先他是打电话问发布会议的部门是需要我们办公室哪位领导参加呢,但是该部门并没有给出明确意见,只说请你们分管XX工作的领导来参会就可以了,李哥按照以前的经验通知了王主任,但王主任认为这个不是他所分管的领域,于是李哥又找到对应科室负责人,该负责人查阅了科室三定方案,但是三定方案中也没有提到应该由哪个科室负责该工作。还好李哥突然想起以前有个文件中提到了该项工作是由XX科室负责,于是他找出了那个文件并向王主任汇报,王主任同意参会,任务圆满解决,nice!
如今社会,敢说真话的人少之又少。
有这么一位医生,说出几亿人民心中的答案,在如今英雄泛滥的年代,真正的英雄其实不多。
如同此医生所写,不能把职责义务混为英雄。医生的职责治病救人,公务员的职责为人民服务,警察的职责除暴安民,军人的职责保家卫国,商人的职责纳税维稳,空调工的职责安装维修...
职责就是职责,非要把职责英雄化。英雄的贬值率就太高了,也得不到人民的尊重。
360行,各行职责,无高低贵贱之分,才是王道吧!
有序放开后,体制内人员对核酸检测的需求反而增强了。
医生得看病,教师得授课,公务员得对外提供公共服务,随着对社会层面核酸检测不作要求,体制内人员的工作职责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在感染人数大增的情况下,都存在着职业暴露的风险。
为了避免出现因感染而导致工作人员大幅减少的情况,个人观点,一些地方可能反而会要求对体制内人员实行一天一检的核酸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感染情况,及时加以应对。
疫情并没有结束,从一定意义上讲,才开始。
为什么机关单位处级以下的公务员普遍不愿意去事业单位任职,主要与三个方面有关:
一是待遇。同级的公务员比事业编一年收入保底要多出两万元以上,对于普通的上班族而言,这是不小的差距,出于个人和家庭考虑,一般人都不会愿意从公务员调到事业单位任职,哪怕升一级,比如从科员升副科、副科升正科,甚至正科升副处,很多公务员也不见得愿意。
二是晋升。公务员有职务与职级并行并行制度,不能提拔实职也可以晋升职级,而事业编无论是管理岗还是专技岗,目前都只有单向晋升通道,空间相对受限。更何况,事业单位多半是机关单位的二层,本身平台级别就限制了个人晋升。
三是社会地位。公务员掌握行政执法职责,事业编主要职能是公益服务,一个处于主导地位,权力地位比较高,一个是服务为主,属于体制内的二等公民,地位高下立判。低级别的公务员往往最在意的是这个。
而到了处级以上基本上是领导干部,在体制内已经有一定沉淀和积累,要权力有权力,要地位有地位,家庭稳定后对待遇也没有普通公务员那么看重,在机关事业单位之间交流使用也比较容易,因此只要能提拔,这个级别的领导是愿意去事业单位的。毕竟体制内晋升是金字塔,越往上岗位越少,难度自然越高,早提拔意味着有更可能上更高台阶,没有哪个领导会拒绝这种机会。
#职场微头条# #直言职场# #职场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