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看就是没有在国外读过书的[捂脸][捂脸]1。 老师上课用的PPT是一定会课后分享给学生的。2。选课后,你的教授就会给你syllabus(教学大纲---很重要!!),里面会有这门课的要求,每周进度安排; 必须要读的书和文章,推荐要读的书和文章,作业,考试时间安排,评分标准......3。上课前要是没有把教授布置要看的书看完,那你是自讨苦吃!!!4。教科书的事情,确实是贵,不过,可以租,没有很多租书的网站,一般都是20,30美元就有一个学期,电子书更便宜。还有就是图书馆基本都有教授要读的书,可以借,如果没有告诉教授,教授可以申请图书馆去买! 还有就是图书馆基本都会有电子版,上学校网上图书馆便可!!!
探五郎
为什么国外教授讲课都不用教材?

最近在看了不少耶鲁和哈弗的视频课程,发现有个让人很费解的事情,很多外国教授讲课的时候手里都只拿几张白纸,连本教材都没有。找了一下在国外留学的几个朋友问了问,发现他们(英国和法国)也是一样,他们上课的时候,也没有任何教材的概念,只有老师的讲义(基本是ppt或者word),然后辅助推荐一些“参考资料”、“读本”、“研究报告”等等,一般老师会给个名字和作者版本,然后自己去图书馆找和借阅。他们说,和国内相比,国外的书太贵了,很多动不动就上百欧,所以学校基本都不会统一准备教材,老师也不会强制你买。而且他们上课,基本都是放ppt,很少有老师板书,你要做笔记全靠你自己听、自己记,很多时候可能听漏了一下,后面就缺了一节,和我们以前的学习方式真的有很大的差别。当然,国内虽然有教材但是教程更新速度太慢了,基本上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很多东西太脱离应用实际了,学完了根本没用。我想想也是,现在大学生为啥找不到工作,一部分原因可能也和这个有关,举个我妹他们学校的传媒专业,现在的课本还是很多年前的,什么报纸、期刊的发行,广播电视概论,然而现在都已经到了新媒体、自媒体、短视频的年代,学这些多多少少有些过时了,所以听她说她很多学长学姐毕业了都去考老师考公务员,毕竟这些工作不用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看看这五年里面,就业情况的红牌专业和绿牌专业对比就能发现,那些传统的专业毕业之后都很难就业,而那些技术类的,往往却供不应求。为啥以前总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很多时候,因为这些东西,这些知识每天都在进步,你掌握以前的内容,过时的内容,根本就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