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的存在有必要吗#
当然有必要。辅警是指由政府出资,公安机关统一通过笔试、面试、政审、体检招录并与其建立劳动关系,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指挥和监督下从事警务辅助工作的人员。辅警是合同制聘用人员,干着与警察同样的活,但不属于公务员,因此工资福利比作为公务员的警察差了一大截。但是公安部门确实是人手不够才招聘的。
我的上个月的“公务员人数未来会减少吗”的回答中,我告诉朋友们,我国的公务员总数是710万左右(2014年为717万,2015年为716.7万,每年都有微小变动),相比较而言,2015年美国的公务员有2800万左右(这个数字仅仅是事务官,不包括政务官人数)。2015年美国人口3.2亿,中国同一年是13亿左右,中国总人口是美国的4倍,公务员仅为其1/4,因此中国公务员人数不多,而是偏少了。
很多朋友难以相信这是真的,说我们的公务员有几千万之多,甚至更多…… 其实这是对公务员和财政供养人员的混淆。我国的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人员我国的确只有710左右,其他可以算财政供养人员,符合公务员定义的第三个条件,但不一定符合第一、二个要求,因此不能算公务员。
中美两国公务员的统计口径不一样,中国事业单位人数并没有统计进来,诸如辅警、协警等国家机关的临聘人员并也没有统计进来,2008年国家统计局有一组统计数据:政府机关人员1328万(可以理解为公务员+临聘人员),事业单位人员2618万,财政供养人员共计3946万,占当年总人口的比重的2.97%,官民比为1:34。
按照这个统计口径,我国的财政供养人员人数并不少,加上国企职员,会达到5000万以上,就算如此,与美国的官民比对照,也不算高。我国的官民比1:26(按照5000万与13亿推算),美国的为1:11.4(按照2800万于3.2亿推算)。
如今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美国的71%左右了,我们的公共事务并不比美国少,人口多出了美国的3倍,可以想象公职人员有多辛苦!不要拿看到的个别现象代替整体,或者拿过去的现象代替现在,目前可是反腐不限高,逐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时代,没有几个公职人员能混日子了!
因此,我的观点是我们不能给国家添乱,跟风胡乱反对所谓公务员过多、财政供养人员过多的说法。人员多少是跟岗位走的,岗位设置是依据公共事务决定的。所谓因事设岗,因岗进人。管理部门能够理性对各类公职人员进行改革,理顺关系,该要多少设置多少,让公民都享受到最好的公共服务,这才是最终目的。同时有利于管理部门每年统计和公布准确的公职人员数字,在阳光下接受监督。
否则因担心公众不理解,各类公职人员总是不敢根据实际增加编制,但是工作总要干,任务总要完成,只能采取变通的方式达到目的(比如参公、借调、临聘等,会造成同工不同酬,人员不稳定问题),结果导致准确人数更加无法统计,统计了也不敢向社会公布,进入恶性循环圈,不利于国家公共管理的长远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事业!
结论:辅警不但必要,应该根据考核结果把优秀的辅警转为公务员类人民警察,把不合格的警察降为辅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