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一名广东顺德公务员,决定重写276年的明朝兴亡史。这个决定让他一不小心赚了4100万元!他说:“我写文章有个习惯,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我写《明朝那些事儿》就是为了证明这个给别人看。”
这个公务员就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
《明朝那些事儿》这么多年热度不减,除了内容真实外,更充满了历史的智慧。
比如,胡宗宪。
此人一辈子都在一个人战斗,抗倭致胜在我看来完全是他一己之力,扭转乾坤!
为了社稷百姓,他不惜名节、呕心沥血;他的身前是穷凶极恶的倭寇,他的身后是自己用生命保护的百姓的误解谩骂,是朝廷袍泽的暗箭伤人,还要尽力保护海瑞等等,只因为他觉得应该为国家留下希望的种子和风骨!
打了一辈子仗,他没有死在抗倭战场上,却因为站队问题和内部派系政治斗争投入大牢,被折磨到自杀!
致敬谋国不谋身的高洁!明知被短尺们视为眼中钉,明知自己不容于众星捧月的短尺们,却依然一往无前,孤军奋战!留给世人萧瑟背影和史书上被污蔑的面目全非的自己[裂开]
剑埋深狱,忠魂绕白云。每每看到襄懋公自杀前的绝笔,总是觉得心里堵得慌。每每掩卷叹息,泪流满面:汝贞兄,穿越时空,小子懂你的愤懑、委屈、压抑和不为人知的孤独和痛苦[蜡烛][蜡烛][蜡烛]
去年,《明朝那些事儿》推出全新设计,书名采用著名设计师仓耳字体,融合古今神韵,耳目一新的装帧,磅礴水墨设计,大气开阔,科学排版,全新堪校,修正改进近百处,就是为了给新老读者最佳的阅读体验!
这套书原价336元,新春特价只需178元,整整7本非常划算!无论你看过还是没看过,都也可以买一套,赠送亲友,或者收藏,都是高品位的你,不错的选择!
一起随着作者去品味历史,感受中国曾经的波澜壮阔吧!话说回来,你喜欢哪位明朝皇帝呢?
北宋年间一个年轻人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时,认定自己就是第一名,拿着未来岳父的钱做了一套状元袍。同考的学弟试穿了这套衣服,没成想这学弟真成得了头榜。难道这套状元服有魔力?
这个做状元袍的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而这个学弟就是王拱辰。历史文献上记载,欧阳修长得挺丑的,高度近视不说,还有两颗龅牙,又瘦又矮皮肤还不好。但这小子运气很好。
欧阳修四岁的时候父亲就走了,靠着叔叔的接济,母亲的缝缝补补,生活才能勉强维持。欧阳修很爱读书,靠给大户人家的小伙伴做作业,慢慢走上了科考之路。
叔叔一直认为欧阳修以后能成大器,欧阳修在叔叔的鼓励下对自己的学业也挺有自信。但欧阳修首次参加乡试成绩并不理想。三年之后考过乡试,乡试之后就是进士,考不过进士就没办法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跟他一同赶考的包拯等都考上了,他有点沮丧地在京城溜达,内心想着,家乡随州真偏僻,自己没有良师指点,怕是很难高中。
于是22岁的欧阳修带着自己的文章去拜访了汉阳的胥偃,他可是当地的大官了,16年前就中了进士了。
欧阳修在拜见信上说,自己是未来肯定大有前途,希望胥偃能提拔自己一下。
胥偃看完欧阳修的文章,甚是满意,就问了欧阳修是哪里人,有没有娶媳妇儿,欧阳修说没有。胥偃就把自己15岁的女儿许配给欧阳修。欧阳修当然愿意啦。
然后两人就定亲了,他直接就留在了准岳父府上备考了。用现在的话来说,欧阳修就是“软饭硬吃”啊,后来还把老妈接到了准岳父家。
这门亲事真的是门不当户不对,但胥偃觉得欧阳修是潜力股,不知不要彩礼,还倒贴钱养女婿。
后来胥偃被调回京城,也带着欧阳修,提前一年就到了京城,还有一个京官做老师,欧阳修在准岳父的推荐下,是给你了大宋最高学府,国子监。之后欧阳修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进士考试,获得了第一名。
这会儿欧阳修真是自信心爆棚了,他认为在接下来的殿试里一定也能夺冠,但19岁的王拱辰得了第一名。而欧阳修位列第14名。主考官大人后来谈到这件事时说,真有点看不惯欧阳修志在必得的样子。
但14名的成绩也不错,也能当公务员了,这件事对欧阳修的妈妈来说,意义更重大。然后欧阳修就和胥偃的女儿完婚了,不幸的是,胥偃的女儿刚结婚一年就去世了。
不得不说欧阳修运气很好,投简历的水平很高。胥偃这个人有眼光,有修养,一眼就识中了千里马。这事放在现在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首先,人要有自信
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好,人生还能拼什么呢。虽然盲目自信会导致自恋,但真比躲在角落盲目自卑好很多。
第二,要敢于表现自己的才能
很多人有一个信念,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中国人实在是很多,人才也很多,你要会替自己吆喝,别人才会知道你擅长什么,有什么特长,才能在需要这方面东西的时候能想到你。
第三,要足够努力才能抓住机会
欧阳修这方面真的做得挺好的,他自从投靠了准岳父,考试方面没差过,虽然殿试没取得第一名,但也是过了优秀线的。
我是@芳芳没想到 ,关注我,一起品读好书,体会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