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信业务的前世今生(1)
一百年来,随着信息通信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向强,通信业务也从电报和寻呼到互联网,从固定电话到移动电话,再从1G到5G,各项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呈出不穷。有些通信业务正在被我们追捧,而有些通信业务却存在了我们的记忆中。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那些曾经出现过的、与我们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通信业务的前世和今生。
电报业务
光绪十六年(1890年),甘肃创办电报业务。
民国11年(1922年),甘肃将电报业务分为政务电报、公务电报、特种电报、寻常电报四类。民国21年(1932年)2月,新增“汇款电报”。民国24年(1935年)7月,交通部公布《国内电报营业通则》,将电报定为五类十三种。即:官军电报、局务公电、私务电报,公益电报、特种电报五类:十三种:私务电报分寻常电报、加急电报、交际电报、新闻电报和加急新闻电报5种,公益电报分航行安全电报、气象电报、水位电报、赈务电报4种,特种电报分邮转、铁路电线经转、国内船舶、特约减费4种。其中铁路电线经转和国内船舶两种,甘肃尚未开办。
民国37年(1948年),交通部开办“雨量电报”,甘肃兰州、酒泉、敦煌、靖远、庆阳、天水、武都、岷县电信局开办此项业务。同年,甘肃开办“气象电报”“水位电报”两种。
1950年9月,为配合全国土地改革,开办“土改电报”。同年,奉邮电部令甘肃将防疫电报改名为“疫情电报”。另开办“电信金库电报”。1956年春,邮电部通知取消防空情报和军委气象报两种,增加普通企业电报,并将国际新闻电报归类于国际书信电报。
1976年,兰州首次开办传真电报业务。传真电报分四种:相片传真、真迹传真、文件传真、报纸传真。
1985年4月1日,邮电部规定:凡在国内通过公众网路传递的文字、图表、相片等统称为“国内公众电报”,并分为国内电报、国内船舶无线电报、传真电报、用户电报四种。
1988年,甘肃各地(市、州)级城市开办礼仪电报业务。1990年10月,省邮电管理局在地(市、州)及部分有国际业务的县局开办公众真迹传真业务。1990年以后,用户传真逐步替代真迹传真。1992年,甘肃全省绝大部分县以上城市开办礼仪电报业务。1993年起,全省公众电报业务呈逐年下降趋势。1996年7月1日,兰州市开办国内双向鲜花礼仪电报业务。
2000年,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改革公众电报业务,引导业务转移。2001年8月1日,甘肃各地(市、州)电信分公司取消公众电报业务中0..特急和加急业务,传统电报业务逐步淡出百姓生活。
2005年12月,甘肃电信公司调整普通公众电报投递频次、收缩营业网点,开展水情、地震等行业用户电报退网。12月1日起,甘肃电信公司取消公众礼仪和鲜花礼仪电报业务。2006年7月1日甘肃电信公司停止县(区)分公司电报受理业务,引导客户选用其他通信方式替代电报。2007年4月28日,甘肃用户电报业务退网。2008年用户电报仅存68份。2009年公众电报仅存417份。
#陇原通信百年红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