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高州公务员公示(高州公务员招聘信息)

早就听说高州房价是全茂名最高,在全省县级市排行第八。今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震惊]!以城中央桂圆为例,万福、永盛、东方明珠、时代君越、中梁等均价8500元/方,好的户型、方向直接奔到9000元/方,个别楼王甚至过万![

早就听说高州房价是全茂名最高,在全省县级市排行第八。今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震惊]!以城中央桂圆为例,万福、永盛、东方明珠、时代君越、中梁等均价8500元/方,好的户型、方向直接奔到9000元/方,个别楼王甚至过万![震惊]

看得我这个高州土鳖心经肉跳,至于宝光片、山美片、石仔岭片的楼盘就便宜了,就普遍5000到6000左右。但始终都是:太贵,太贵,真TMD贵!

再跳出高州,看整个茂名地区房价,茂南水东的看着真是香,虽然人家好的楼盘也快两万,但普遍来讲,人家的均价比咱高州看着顺眼点。

至于化州、信宜的就更不用说了,个个都是看着更顺眼。

问题来了,高州一个小小十八线的县级市,人均工资3500。大公司又没几个,唯一出名点就是荔枝龙眼,以及那个龙头医院。但房价都快赶别的省会了,何来的底气?

这些卖楼的中介一个劲地喊,你看地段呐,地段呐,地段多好,新城发展就是这里啦!

呵呵,中介的话对也不对。确实,钱在哪里就发展哪里?现在整个茂名地区,重点之重就是茂南区、电白区,而高州围绕这两个地方,往东发展,故大楼盘普遍在这里进驻,且楼价比其他片区高。这无可厚非。

学过初中政治学都知道,市场等于人口密度和以及其的购买力。高州180多万的人口,这人口在县级市来讲是非常大。

你们会说,你前面说人均工资才3500,哪来的购买力?

曾经看过一个统计,表示一个城市的楼盘,他的客源是当地收入前30%的人。而高州这些人在哪里?

公务员教师医生一部分,珠三角打工族,在下面乡镇口袋里有一点钱的人……

只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年轻人越来越向往大城市,一年比一年低的新生儿出生率,这十八线城市的房后续如何呢?#茂名头条# #房价# #我要上头条#

提起我家乡茂名,估计很多家乡人很我一样,对家乡感情十分复杂:外地人如果说茂名不好,比如城区小啦,山卡拉、都没有高级建筑……自己马上反驳:我们茂名GDO是粤东粤西的老大,广东排名老七,差一点就赶上珠海,江门、中山、肇庆这些珠三角城市还在我们后面,我们乡下盖的楼,一栋四、五层的楼小意思啦!你跟我说我们穷!?

但自己内部人聊茂名时候,不由得又唉声叹气:消费水平快赶上深圳了,在外面吃个早餐,没10块钱就吃不好。

工资呢就昨不这么争气,是深圳上面的三分之一呢?

有人说你们经济这么好,为什么工资就这么低呢?这点,我们内部人都懂的,就不说出来了。并不是所有的茂名人都能进去油厂,都能当公务员,当医生,当老师。于是就有不少人来珠三角打工,据官方统计,有300万人来到珠三角务工,做生意。

可以这么说,在广深搵食的有1/3就是茂名人。

有意思的是,如果是自己人在家乡玩,我们家乡人,通常第一时间都在想,我们茂名有什么好玩的,没什么值得去玩呢。

但如果人在外地,或者是外地朋友来茂名玩的话。就头脑非常灵光,会想起一大串能玩的地方:比如高州的仙人洞,长坡水库,信宜的天马山,化州的南华寺,电白的放鸡岛、水东第一滩……

真是应了这么一句话,在熟悉的地方都没有风景。

但最令大家有共识了,就是在吃的方面。几乎茂名人都觉得自己家乡的最好吃。茂名人在吃的方面,绝对不属于广州、佛山,潮汕、客家。

不是我们茂名人买不起,而是不知道要吃什么,都有选择综合症。

比如说早餐,就有高州东门豆芽粉,牛腩粉,信宜吃惯嘴粉,牛肚粉,煎饺、高州特色的各种各样的籺、捞粉,沙琅粉皮、狗你炸,电白鱼炸……

啥,你就想吃个粥?都有好多种哦:

田鸡粥、信宜沙煲鸡粥、水东鸭粥、白鸽粥、虾粥、瑶柱粥……

更不用说正餐了,完了,饭后的水果也挺多,谁不知道茂名是中国水果第一乡?荔枝、龙眼、三华李了解一下。

哎,写到这,不写了,我流口水了,老妈给我做了我爱吃的艾籺,我要吃了哦!

关于家乡,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大家一起聊聊。

#广东微城事# #茂名#

南方211院校,9个文科男生,毕业5年后的生活现状?纯正的文科专业,毕业后的选择有哪些?

本期投稿人2017年毕业于南方某211院校,所学专业属于人文学科,如今毕业已近五年,接下来我将以他的口吻讲述他与八个同班好友的经历和现状。

同学a,吉林人,家里做生意的,属于不差钱的那种,大学期间一心投入话剧表演,也是话剧社副社长,参加过全国性比赛。

本科毕业后先去上海一家私企工作了两年,然后辞职去香港中文大学读了一年至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入职北京某头部教培机构,负责文学教研,现在跳槽到了北京一家财经类期刊做编辑工作。

同学B,宁夏银川人,公务员家庭,家庭条件自然也不差,大学期间便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情商高,会来事儿。

大学当了四年班长,本科毕业后申请到了中外合作办学的翻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成了一名央视记者,虽然无户口无编制,但每天都过着高大上的生活,综合年收入20万以上。

同学C,陕西西安人,普通农村家庭,家境相对一般,但为人豪爽仗义,毕业后留在了学校所在地,先去新东方教了两年语文,月薪8000起,后来考到了当地的一所公办中学,综合年收入20万左右。

同学d,江苏盐城人,父母在银行工作,家境比较殷实,性格憨厚朴实,很会吃,也很懂事,特别喜欢哲学。

毕业后考研去了上海某高校哲学专业,但后来又放弃了,现在自己在做美食自媒体,收入不太清楚。

同学e,江苏无锡人,普通农村家庭,家境一般,大一大二时有点放不开,显得很拘谨,大三大四开始变得外向,专业排名也逐渐提升,最终顺利获得本校保研名额。毕业后选择留在本校,跟着院长硕博连读。

同学F,浙江嘉兴人,家里也是做生意的,同样不差钱,而且英语好喜欢各种洋气的东西,学习成绩也很好,最终保研去了上海某211院校,现在在上海某985院校读。

同学G,湖北黄石人,公务员家庭。大学四年各种玩飞盘,佛学,西班牙语,自媒体都涉猎过,大家都以为他会直接工作,结果却选择了考研。

最终调剂去了上海一所双非院校。读研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拿过奖,发C刊,评上海优秀毕业生,可以说是一路开挂。现在在江苏某985院校读博。

同学h,广东茂名人,家里从事计算机相关行业,所以它是个电脑高手,也是个地道的广东仔,大学四年里经常因为广东口音的英语被嘲笑,但他的其他学科成绩很好,曾经获得过国奖。毕业后保研去了北京某985院校,现在继续在那儿度过。

最后是我自己,河北保定人,教师家庭,从小学习成绩比较好,也没什么经济压力,毕业后顺利保研到了某985院校,但出乎亲戚朋友意料的是,研究生毕业后没有继续做学术,而是成了深圳的一名老师,到手年薪20多万。

我们九个人当中八个人读过研,目前四个人读博,两个当老师,三个做新闻媒体。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我们读研读博的比例这么高?

其实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学术资源和保研政策都有倾斜,而且不少同学本来就有做学术研究的志向,第二是大家的家境都普遍比较好,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允许我们从事学术研究。

这就是人文学科类专业毕业五年后的经历和现状,没有太好,但也普遍不差。希望可以给学弟学妹一些参考,感谢您的倾听,如果有所共鸣,不妨一键三连,如果有所感触,欢迎投稿分享。#高考志愿##工作##大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35083/
1
上一篇高佳音 北京公务员
下一篇 高州招聘公务员(高州市公务员考试)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