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青州在线公务员考试(青州公务员面试)

难以忘却的怀念 守喜老战友晚上好。看到你转发的材料,构起了我对杨勇健战友的思念。

难以忘却的怀念 守喜老战友晚上好。看到你转发的材料,构起了我对杨勇健战友的思念。 75年我任8连司务长,杨勇健由苏州知识青年从江苏阜宁入伍来到8连,因工作关系,我与杨勇健接触不多。75年底我任团训练队三排长,杨勇健是8连送训的骨干,我们朝夕相处。杨勇健学习认真,训练刻苦,模范作用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训练队集训结束时,被评为优秀学员。在训练队集训的一天中午,我在室外一棵大树下看书,杨勇健找到我通知我去队部开会,对我说,排长你爱看书,现在他爸所在的苏州印刷厂正在印刷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我如要,他让他爸方便时送一套到南京。我当即表示我要一套并按出版价付款。大概一个月后,我爱人写信告我,杨勇健父亲把书送到,书款20元钱己付。当时家中食物匮乏,只炒了油炒鸡蛋饭招待了老人家。此事至今我深感匮疚沒招待好老人家,每当我看到书橱中那发黄的四套书,仿佛就看到杨勇健站在我身边。

记得在1976年年初,曹文骏老战友任三营新兵连指导员,我任新兵连连长,组织三营76年新兵住在胶县河西屯村集训。杨勇健为新兵连8班长,记得组织内务检查评比时,8班内务评得优秀。新兵集训快结束进行队列会操时,8班的队列评为优秀。到场检查指导的衣服友营长,当时对杨勇健的口令指挥位置和8班整齐划一的队列动作非常满意,当场给予了表扬鼓励。 记得在1983年5月份的一天,我任师作训科长随郑广臣师长师司令部陈廷良参谋长师后勤部倪锡海部长参加军张志坚军长组织的战役勘察,夜宿青州595团招待所。忙完公务我于部队熄灯号吹响前回到9连连部。当时,主动择位坐下,让出了连部会议室中连长的坐位。杨志坚指导员和杨勇健连长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我。杨勇健非要让我坐在连部会议室中连长的位置上,他自己则在我的一侧坐下。我们热情的交谈起来。当我离开连部时,杨勇健连长和杨志坚指导员拉着我的手一个劲的说,老连长你以后要常回来看看呀!!!当时的情景,至今在我头脑中深深扎根,不时会浮现在我眼前。

85年我在国防大学上学期间,听到了杨勇健牺牲的噩耗,我心疼极了,痛惜失去了一位好战友好兄弟。如若杨勇健不牺牲,以他的素质以他的品质以他的能力,一定是能给部队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的!!! 在我尓后的部队旅途中,当我参加东海系列演习夜宿普陀山号豋陆舰舰长舱室,耳闻东海惊涛,眼看满天星斗时,我想起了杨勇健战友,群星中最燦灿最明亮的那颗就是你。当我乘坐指挥车驰骋在豫鲁大地,参加导调确山06演习时,我想起了杨勇健战友,在钢铁的洪流中,始终活跃着你那忠厚勤奋的身躯。当我参加全军十六所院校战法攻关时,我想起了杨勇健战友,你至今仍是与我相互帮助支持的战友。当我站在讲台上,面对来自全军的学员时,我想起了杨勇健战友,仿佛杨勇健就在他们之中,正在听我讲课。当我夜游上海南京路,看到正在享受太平盛世,在霓虹灯下流连往返的人们时,我想起了杨勇健战友,这和平浪漫的时光中,有你献出的热血和忠诚。杨勇健战友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鲜艳的国魂作家

一份35年的遗书揭秘英雄的炮班

我是公务员,老婆是企业的,结婚6年,父母一直看不上老婆,直到老婆生了儿子,小姨子也考上公务员才好转。老婆是潍坊青州人,朋友介绍认识的,人长得还算可以,我一眼就相中了,可父母总嫌她在企业上班,不是很待见她[汗][汗][汗]。

农村老人总觉得公务员、老师、医生、记者这种才是好工作,平日里说起谁家孩子在这些单位上班,都会留露出羡慕的眼神,哪怕可能是辅警等聘用人员,他们也觉得非常不错,在他们观念里,说不定干着干着就转正了,而企业人员,在他们心目中,干着干着企业就倒闭了,很难改变了。

我倒不觉得公务员一定好,我虽然是正科级的副科长,但在厦门这种大城市,工资刚够温饱,不认识啥人,也没啥人脉,老家人求你办啥事,基本也办不了,让他们打12345热线咨询,还以为你看不起他,无语。单位的很多女同事,稍微有点体力活,这也干不了,那也干不了,一个个矫揉造作的不行;天天穿一样的制服,连点女人味都没有[笑哭][笑哭]。

老婆贤惠的很,连蒸馒头都会,生活不要太在意其他人的看法,过好日子才是王道,大家说是不是?(13)

“知识改变命”科举时代最强音

唐朝科举之后要须经吏部考试合格,方可为官。不然就到节度使那儿当僚员吧。宋神宗时,参考人数有十万之众,而仅录区区三、四百人,难于上青天。

宋英宗后遂渐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而非明朝之时。宋代的宰相,参知政事,必须由科举出身之人担任。吕正蒙通过科举十一年后成为了宰相,可谓快也!

举人通过州府举行的“解试”后,由州府长官为其举办“乡饮酒礼”。入京考试中了要到主考官处“谢恩”,由主考官带领新科进士到中书省都堂拜见当朝宰相,曰“过堂。”宋代后怕成宰相的门生故吏或朋党之群,不准向宰相谢恩了。增加殿试,皇帝成了主考,成了天子门生。由状元带领众士子参见皇上,曰“朝谢”,又到国子监和孔庙拜谒至圣先师孔子,之后各奔东西。

白居易,当时靠一首试帖诗:“良璞含章久,寒泉彻底幽”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进入大唐国家公务员队伍。

北宋,山东青州状元王沂公,回乡省亲低调行事。之前被知州李继昌知道,组织一班衙役去欢迎,没想人家提前到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种人到什么时候都有。

《唐摭言》卷八载,彭伉与湛贲是连襟,彭伉先湛中了进士,看不上湛了。后湛贲中了进士,得知此讯,彭伉惊叫摔下毛驴“湛郎及第,彭伉落驴”。

闽北的秀才邝继聪上福州参加乡试,住在“贡院”旁的小巷里,下雨时有一群蚂蚁有被冲走的危险,邝秀才用一木条作桥,让蚂蚁爬到了安全的地方。考试时邝秀才把天字写成了“大”字,很是懊悔。阅卷官看时,发现“天”字那一横似乎称被什么虫蚀过,还是让邝中了举人,进京后,又中了进士,回家时,又往到了此巷,还写了诗:“灯笼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大小岂能定功过,须知此地能补天。”从此,此巷又成了“补天巷。”

况钟与于谦同时中进士、同时为官。离开苏州府上京赶考时,况写了“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

王韫秀是唐玄宗时“战神”王忠嗣的女儿,父失宠家道中落。王韫秀嫁了穷小子元载,鼓励元同学向上,求取功名。王美女写诗鼓励夫君:“路扫饥寒迹,天哀志气人。休零离别泪,携手入西秦”。元载中了进士,成了宰相,但却富贵而贪。大历十二年(777)李豫皇帝以元:“夜醮图为不规”之名赐死。唐律:妻女并不连坐,但要到宫中劳动改造;而王韫秀宁愿杖死,也不独活,真贞烈女子也!

雍正五年(1727)查嗣廷以“维民所止”的考题获罪。“维止”二字被段位诬为“雍正去头”而告发。

唐宣宗年间,礼部侍郎郑薰主持科考,误把考生颜标认为是鲁郡开国公颜真卿的后人,郑出于对颜真卿人品学识的景仰,把颜标取为状元,实际不是。颜标赚大了。

南宋末时,在度宗(赵禥)死的这一年(1275),在皇帝居丧期,照例大赦,开科取士,称“度宗榜”。第一名王龙潭,第二名路万里,第三名胡幼黄。有了:“龙在潭,飞不得;万里路,行不得;幼而黄(黄疸病),医不得。”此时,朝适已穷途末日,无济于事了,几年后南宋灭。

广东潮州府的黄士(万)俊,人穷志不穷,为了上京赶考,向岳丈借点盘缠,时逢丈人宴请人物,看到这酸儒,塞了两鸭蛋给这女婚走人。万历三十四年,黄士俊殿试第一,状元及第。后致仕回乡,作了诗,乡里称其“鸭蛋状元”。比范进幸运了,没想范进也是广东的,看来广东岳丈眼拙了。

乾隆五十四年(1789)保和殿,名叫刘凤浩的贡士,在日落西山后,尚未完成考试,礼部尚书常青见其书法工整遒劲,亲举烛让他考完,刘中了探花,故有“楷书取士”之说。

1904年,科举时代的谢幕考试,同样在保和殿,沈钧儒的贡士也是一手好楷书,阅卷官徐世昌也是书法高手,对沈氏一手小楷没有好感,认为在时代巨变之时却计较于小楷,要不得的。把沈安排在刑部上班。两年政刑部改为法部,沈在贵州司任主事。

草根皇帝刘备7--中平元年,黄巾之乱爆发。

这是东汉帝国崩溃的第一个引爆点。钜鹿人张角创立“太平道“,以符水治病等道术为号召,十余年间吸引信徒达数十万之众。

应该说,张角这个人不但有野心,而且还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马元义甚至渗透进皇宫,取得了皇帝身旁宦官的合作。

万事俱备,张角于是定下革命行动计划,所有信众均以黄巾为帜,行动时间为中平元年三月初六,行动代号:甲子。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广、计划最详细、组织最严密的起义行动。不过,再严密的计划,如果出现叛徒,也一样玩完。

这个叛徒的名字叫唐周,他在行动日之前一个月向洛阳中央告密。政府马上下令逮捕了马元义,并车裂处死,同时大规模搜捕洛阳皇宫内外的太平道信徒,处死千余人,并下令通缉反贼张角。

张角被逼无奈,只得仓促间下令起事,一时间,数十万黄巾党徒在全国各地揭竿起义,袭击公署、攻杀官员,十三州中有八州陷入乱事,结果是京师震动。

一向不作为的汉灵帝这回也知道事态严重了,他一方面下令调动军队捍卫首都,同时派出朝廷中几位最能打仗的将领,如卢植、朱儁、皇甫嵩,负责围剿冀州与颍川一带的黄巾军。

刘备所在的涿郡,算是黄巾军乱事较少的地区,不过当他听到郡政府要派兵前往南方协助平乱时,他马上便意识到,扭转命运的机会到了。

他立刻回去向“玄德会“的弟兄们发表了一通如“大丈夫当持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之类的演说,然后便拉着一票弟兄往政府投军。

当地的父母官见这群原本令人头痛的孩子愿意挺身而出,很是欣慰,也着实嘉勉了一番,便将他们纳入校尉邹靖的编制之下。没几日,这群未来的英雄们,便踏上了他们的第一次征途。结果,他们赢了。

不是笔者在偷懒,因为史书上压根儿就没有记载刘备和黄巾军初次作战的具体过程,甚至连他在哪里作战都没有记录,当然也不会有关羽、张飞斩程远志、邓茂的情节。

不过,根据之后的发展来看,刘备很可能去了东面的青州,最后征战于青州与冀州交界处的平原国。

虽然是初次上阵,但或许之前坊间打架斗殴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给了刘备和他的弟兄们很好的战斗基础,使他们在战场上颇立了些功劳,也开始打出了一些名号。

张角在黄巾起义之后不久就病逝了,这对于广大信徒们是个沉重打击,也因此,最初声势浩大的“乱事“仅历经九个月,就被汉政府给弭平。

战事之后,刘备便留在青州境内等待封赏。刘备这一等就是两年。就在他等得有点不耐烦的时候,他老家涿郡一带却爆发了新的乱事。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张纯、张举之乱爆发。张纯和张举都属于退休的政府高级公务员,素来与乌桓族(也叫乌丸)来往密切,其中张纯因不满汉政府不让他统率乌桓骑兵前往西凉平乱,索性自己造反(这叫什么逻辑)。

他说服张举与几名乌桓首领共同兴兵,张举称天子,他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聚众十余万,以辽西郡的肥如为大本营,兵势席卷幽、冀、青等州。

经历过之前黄巾之乱的胜利后,估计此时刘备也有点飘飘然了,什么张纯、张举之流全没放在眼里,最多也就是“小一号的黄巾军“,谅他也闹不出什么大动静来。很显然,他这是打错了算盘。

张纯、张举都曾经是两千石的政府高官,作战与行政经验极其丰富,与之前的张角相比,同样都是姓张的,层次上不知要高出多少。而乌桓骑兵更是悍勇无匹,那些举着锄头、粪叉子造反的农民军与之相比,简直望尘莫及。

刘备所属的青州部队刚一进入幽州,便在野外遭遇敌军,交战的结果是青州部队大败,那位领军的从事还没来得及报出自己的名号,便光荣殉国了,留下孱弱的士兵任乌桓铁骑蹂躏。

就在青州军即将全军覆没时,受伤的刘备做出了一件以他日后的“英雄身份“来说,实在不怎么光彩的事,装死。

列位不妨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张飞:“喂!大哥,你在干吗?“

刘备睁开一只眼:“嘘……快趴下,跟我一起做。“

张飞:“大哥……“

看起来的确不像个英雄,不过笔者倒认为,不管是英雄还是狗雄,能够活下来才是硬道理,刘备还未出道就深明此理,说明他在政治上已经趋于成熟。

这也使得他有别于那些死要面子,拿生命当儿戏,注定只能成为炮灰,一根筋似的将领。这为他日后成就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他靠着装死逃过一劫,这也在他的“逃跑史“上记下了第一笔,从此以后,他还有很多机会施展这项特殊本领。刘备,继续努力。

大战过后,刘备领着自己的残兵败将退回青州,此时朝廷对他征讨黄巾军的奖励刚好下来,刘备于是获得了生涯中第一个正式官职安喜县尉。

他手底下的弟兄们想来也是相当兴奋,簇拥着大哥来到安喜县衙报到,领了官印,换上正式的袍服,正儿八经地干起了官差,惩奸除盗,力保一方太平。

然而,所谓天有不测风云,刘备和他的一票兄弟保国为民的热忱,很快就被浇上了一盆凉水。

郭女王扑进曹丕怀里,哭得梨花带雨,“他鲍勋居然一点面子也不给您,非要把我弟弟给斩了!”曹丕也觉得面子挂不住,又被她哭得心烦意乱,更是对鲍勋恨得咬牙切齿,以至于临死前还不忘下了一道圣旨……

鲍勋的父亲鲍信,东汉末年被大将军何进任命为骑都尉。何进遇害后,鲍信就回到老家。

曹操讨伐董卓的时候,鲍信也参与其中。后来鲍信迎立曹操入主兖州,让他有了开创大业的大本营。

一日,曹操和鲍信遭遇青州黄巾,被对方团团围困。鲍信拼死保护曹操杀出重围,自己却战死了。

曹操派人去找鲍信的尸首,却没能找到,于是就雕刻了一尊木雕来祭祀他。

此后曹操厚待鲍信的妻儿,年年馈赠不断。

在荀恽的婚礼上,大家对曹丕如众星捧月一般,争相奉承于他。曹丕心情颇佳。

他发现一个相貌敦厚举止有礼的后生,一问才知道是鲍信的次子鲍勋。

鲍勋在兖州十分有名,大家称赞他严谨守礼,年少有德。

曹丕也听说过他,就想要招揽过来,”令尊与我父生死之交。相府正在用人之际,贤弟若是有意,我可在父亲面前打点一下,请你到相府做事,如何?”

没想到鲍勋并没有曹丕预期当中的感恩戴德,而是礼貌说道,”大家对相府的职位求之不得,我行事严谨自持,不敢激进求快,多谢公子的美意!”

曹丕碰了一鼻子灰,心中不满。

后来曹操为了栽培并管教曹丕,将邴原与张范任命为他的长史,并说道,“我还给你找了一个操行正派的伙伴。”

曹品一看正是自己不喜欢的鲍勋,只能暗自撇嘴。

鲍勋的年纪比曹丕小,他尽心地承担起出入相随、督促学业的责任。他为人刚正直率,做事坚守原则,不懂迂回,曹丕越来越厌烦他。

一日,鲍勋督促曹丕处理公文,曹丕心里厌烦,就对正在打扫院子的仆人发脾气,“屋子还没收拾完,打扫院子做什么?自己该干什么不知道吗?”

鲍勋好像没听懂他的指桑骂槐,继续与他讨论公务,曹丕心里暗骂,“书呆子!”

还有一次,曹丕看见曹植接待了一些自己不太认识的客人,就躲在屏风后面,想听听他们说些什么。

恰好鲍勋跟在他身边,低声劝他,“君子岂能行此窥探之事。”

曹丕不便出声与他理论,只好悻悻地离开,心里对鲍勋的反感又多了几分。

217年,曹操册立曹丕为太子,同时任命鲍勋等人为太子中庶子。

曹丕不喜欢鲍勋天天给他讲道理,想图个耳根清净,就把鲍勋外放到西部做都尉。

一天,郭女王在侍奉曹丕的时候撒娇道,自己娘家弟弟在曲周做县吏,正是鲍勋管辖的,想让鲍勋关照一下。

曹丕苦笑道,“鲍勋我可管不了,这样的事,他连父亲的面子也敢驳回。”

郭女王软磨硬泡,曹丕没办法只好给鲍勋写了封书信。

没想到小舅子官没升上去,没过几天,却被鲍勋查出他曾盗窃管家布匹,给判了个死刑。

郭女王哭得梨花带雨,让曹丕给求情。曹丕只好又写了一封书信,让鲍勋手下留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鲍勋答复,我不敢私自纵容此人,于是就把所有的情况如实上报了。

曹丕火冒三丈,就要罢了鲍勋的官。可是鲍勋是曹操信任和器重的人,又是按规矩办事,曹丕一时动不了他,就把新仇旧恨都记在心里。

后来曹操去世,曹丕继魏王位。当初东宫的老人都获得了晋升,只有鲍勋没有封赏。

曹丕酷爱打猎,之前曾有人劝谏他,他还勉强听得进去,但劝谏的人也都挨了罚。

如今没有了曹操的管束,再加上自己已经身居高位,曹丕愈加地放肆起来。

一日他要兴师动众地外出打猎,大臣们不想惹祸,都噤声不语,只有鲍勋站出来劝阻他不该在守丧期间去打猎。

曹丕当场就把鲍勋的奏折给撕了,还免了他的官。

但鲍勋的人品在朝中有口皆碑。几年之后,在陈群和司马懿等人力荐之下,曹丕又启用鲍勋担任御史中丞。

225年,曹丕要率大军讨伐东吴,询问大臣们的意见。鲍勋第一个提出反对,他认为应该先休养生息,好好总结前几次失败的教训,充分准备后再做打算。

但曹丕不听,依旧出征,结果无功而返。

返回途中,魏军暂时驻扎在陈留。陈留太守孙邕去拜见曹丕,之后顺便拜访了好友鲍勋。

当时魏军正在扎营,尚未建成,只是匆匆草立了营标。于是孙邕便没走大路,而是走了小路。

有人便指责孙邕违反军纪。鲍勋调查后认为营垒尚未建成,孙邕的行为算不上违纪,就将这件事压下了。

后来有人将这件事报给了曹丕。曹丕终于逮住了机会,就要严惩鲍勋,判他劳役5年。

大臣们认为鲍勋犯的错,罚金二斤就可以了,就为鲍勋求情。

结果曹丕大怒。此时,曹品已经病重,他自知时日不多,竟然还在记恨鲍勋,执意下令将他处死。

众人求情,曹丕吼道,“谁再敢求情,就与他同罪。鲍勋今日必须得死!”

于是鲍勋在狱中身亡。之后人们在他家中没有发现任何多余的财物,可叹他一生克己奉公,坚持原则,却未得善终。

此后二十多天,曹丕也去世了。

小姨子考上国家公务员,老婆表扬我,说我这个姐夫做得好。小姨子在西安上的师范大学,临近毕业,找工作成了家里的头等大事,她自己想考研,家里人觉得她有教师资格证,可以当老师,我主张考公务员。

大三放暑假,我就跟老婆说,让小姨子不要回青州老家,到我们家复习,反正白天我们都上班,不会打扰她。为了支持她学习,我下班就回家做饭,也努力克制与老婆的二人世界。她不会的题目,陪她讨论,公务员招录职位表公布后,帮她研究,提高录取成功率。

小姨子的考点在山东交通学院,她人生地不熟,我特意向公司请假陪考。上午行测结束后,也不敢问考的咋样,给她开了个钟点房休息,下午继续考申论。等成绩最煎熬,虽然自己不图回报,还是希望她能考上。一天,她给我发微信,说笔试通过了,我特别开心她第一个通知我。提醒她在家人群里发一下,让大家都高兴一下,还发了200元红包。作为姐夫,你是不是也对老婆家的事特别上心?

【最不该上梁山的四名好汉】1、柴进。柴进是大周柴世宗子孙。宋太祖陈桥兵变,仍维持他的贵族身份,还赐给了他誓书铁券。柴进并不安心当个富贵财主,专门招接天下好汉,养起了门客。

 

《水浒传》所称的好汉,并非现代意义的好汉。武松与张青在十字坡相逢,“两个又说些江湖上好汉的勾当,却是杀人放火的事”。柴进所结交的好汉,其实是社会不稳定份子。柴进的官方身份来头大,官府也不敢找他麻烦。

 

柴进上梁山,是因他的叔叔柴皇城家的花园水亭被殷天赐所霸占。殷天赐是高唐州知府小舅子。殷天赐看上了柴皇城的花园水亭,便直接带人上门抢,柴皇城被殴打致死。柴进震怒,准备到京师告状。此时殷天赐上门,跟着柴进的李逵直接打死了殷天赐。

 

柴进被知府抓获,在牢中受苦。梁山集团救出柴进后,把知府一家杀了个精光,柴进上了梁山。受招安后,柴进跟着宋江攻打方腊。柴进化名柯引,在方腊军中当卧底,还当上方腊驸马。消灭方腊后,柴进担心受奸臣谗害,便借口患有风疾辞职,重新回到沧州为民,最后无疾而终。柴进一阵忙活,最终又回到起点。

2、李应。独龙岗祝家庄、扈家庄、李家庄三庄曾约定互相呼应,抵抗梁山集团,李应正是李家庄庄主。李应和祝家庄发生隔阂,因为时迁等人做了一件上不得台面的事。

 

时迁、杨雄、石秀在祝家店投宿时,时迁手贱偷了祝家店里的报晓鸡。事情闹翻后,三人把祝家店给烧了,还杀了店里伙计,但时迁被抓了。可以说这件事时迁三人丝毫不占理。李应在庄中主管杜应的引荐下,认识了杨雄等人。李应为人仗义,听说时迁被祝家庄所擒,马上去书一封请祝家放人,哪知祝家庄不给面子。

 

李应使一条浑铁点钢枪,身背五口飞刀,百步伤人,神出鬼没。可以说李应很有两下子,他哪受得了祝家庄如此看轻?于是李应找上祝家庄兴师问罪,祝家庄照样不鸟他,李家庄与祝家庄翻了脸。

 

虽然李、祝两家翻了脸,但宋江攻打祝家庄时,李应却袖手旁观。李应的态度很明确,坚决不和梁山有半点瓜葛,当个土财主,养几房娇妻美妾,岂不是美滋滋的。宋江这伙人不讲武德,不惜手段要把李应赚上山。

 

梁山集团攻破祝家庄后,宋江以祝家庄的名义告发李应勾结梁山。李应被知府所抓,在押送的路上,梁山集团杀了知府,劫出了李应。此时的李应仍不肯上梁山。梁山集团把李应一家老小骗上了梁山,一把火烧了李家庄,李应这才不得不上了梁山。

 

李应从头到尾都不肯上梁山。他上了梁山后,名为主管钱粮,其实只是挂名。李应跟宋江打方腊,平定江南后,当了宋朝的官。李应听说柴进称病引退,于是也推称风瘫不能为官,辞官回老家独龙岗,当他的富家翁,从而得善终。

 

3、秦明。秦明祖上军官出身,秦明本人是青州兵马统制,正经的宋朝公务员。虽说宋的武官地位不如文官高,但也歹也是朝廷编制的官员。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

 

秦明性格急躁,一听到清风寨居然敢对抗官府造反,立马按照知府指示,率军剿灭清风寨。清风寨收到秦明率军出征的风声,面面相觑,俱各骇然。可见秦明手上很有本事。

 

再猛的秦明也中了清风寨宋江、花荣的埋伏,被清风寨俘虏。秦明虽然性格火爆,但是人很识实务。秦明见花荣、宋江对他很客气,他立马放低姿态。秦明姿态虽低,但是吃了清风寨的几杯酒后,还是要求宋江、花荣“还了我盔甲、马匹、军器回州去”,并且声明“生是大宋人,死为大宋鬼”,就是杀了他秦明,也休想他归顺清风寨。

 

这边的宋江为了赚秦时上门,做了件禽兽所为之事。宋江命人冒充秦明部下,把青州城外数百人家烧了个干净,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秦明背了这个黑锅,不得不上随宋江落了草。上了梁山后,秦明是马军五虎将之一。

 

受招安后,秦明随宋南征北战。打方腊时,秦明迎战方腊的皇侄方杰,方杰不是秦明对手。杜微见方杰打不过秦明,于是从方杰背后突然闪出放飞刀,秦明为躲飞刀,不小心被被方杰一戟刺死。

 

4、徐宁。徐宁是东京金枪班教师,说起来还是林冲同事。林冲说过徐宁的金枪法、钩镰枪法天下独步。宋江等人正为连环马伤脑筋,商议破连环马之策。汤隆说钩镰枪可破连环马,问题是没人会使钩镰枪法。于是汤隆出卖了他的表哥徐宁。

 

更大的问题是徐宁是官府职员,只要他脑子不蠢,是不可能主动辞去收入的稳定的工作,老老实实上梁山当强盗从事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汤隆又说了,把徐宁的镇家之宝雁瓴砌就圈金甲偷到手,引诱徐宁上梁山。于是时迁把雁瓴砌就圈金甲偷到手,汤隆亲自下场设下圈套,步步引诱徐宁上了梁山。为绝徐宁退路,汤隆身穿金甲,假冒徐宁做强盗。于是徐宁的身份从官府职员转变成了强盗。

 

徐宁死得很惨。打方腊时徐宁突遇敌袭,杀出重围的徐宁为救郝思文,重入重围,但脖子中了毒箭。随后徐宁被关胜所救,但徐宁当夜昏迷数次,七窍流血。神医安道全又不在军中,半个月后徐宁金疮不痊而死。如果徐宁没上梁山,还是那个朝九晚五,平平淡淡过一生的小职员吧。

一分钟唐史(637):有一个历史规律,今天看来也还适用

龙朔元年(661年)唐朝征高句丽,再次无功而返。统观整场战役,给人一个疑问:去年发兵十万,消灭高句丽后方的百济,这次为什么不从百济出兵、两面夹攻呢?

原因很简单:这时的百济非但出不了兵,自己还等着别人增援呢。

有一个历史规律,今天看来也还适用:灭国不易,维稳更难。

苏定方虽然一战而灭百济,但战后重建,一直是个烂摊子。

幸好这时出现一个关键人物,让事情有了转机。

龙朔元年十二月,就在李治下诏讨伐高句丽的同时,下达一道不起眼的命令:‘青州刺史刘仁轨坐督海运覆船,以白衣从军自效。’

这个因办砸差事而一捋到底、以平民身份从军效力的刘仁轨,正是那个关键人物。

刘仁轨的人生,充满了意外和坎坷。

他出生在隋文帝末年,跟李世民差不多年纪,青年时正赶上天下大乱。幸亏他从小爱读书,学识不错,又早早加入到唐军阵营,总算平安渡过乱世。不过和马周一样,刘仁轨缺少一个伯乐,在官场上混得并不如意。公务员队伍一干几十年,还是个科级干部(陈仓县尉,九品)。

县尉差不多就是公安局长吧。治安历来是不好干的,打交道都是些违法乱纪的人物,该着刘仁轨倒霉,碰上一个难缠的刺头。

这人叫鲁宁,是当地一个军分区司令(折冲府都尉)。折冲府主要负责府兵的训练和征调,日常民事还是由当地州县管辖。他仗着自己级别高(折冲都尉一般为四品,属高级干部),根本不把县里干部放在眼中,‘豪纵暴横’,大概就是横行乡里的意思吧。刘仁轨对他的情况有所耳闻,来了后特意警告:以前的事情我不管,从现在开始要守规矩哈!鲁宁威风惯了,哪会把他放在眼里,不但照常横行霸道,还当众对刘仁轨破口大骂,刘仁轨一怒之下,‘竟杖杀之。’

这下可惹了祸了。

(更多文章,可关注本人‘大唐往事’系列)

【梁山三傻】1、李逵。李逵因为在老家打死了人,逃了出来,流落在江州当个小牢子混日子。李逵的日常爱好是赌钱、输钱、赖账、借钱、喝酒。李逵的偶像是及时雨宋江,他视宋江为偶像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宋江日常散财,可以满足李逵在财物上的需求。李逵把宋江当为忠心投靠的大哥,宋江却把李逵当成替他做脏活、累活的工具人。

 

为赚朱仝上山,宋江等人指使李逵杀死四岁小孩。这种丧尽天良之事,也只有李逵这种没有头脑、甘当宋江狗腿的傻子才能干得出来。李逵干完这桩脏活,毫无心理压力。宋江临死前,怕李逵造反坏了他忠义的名声,因此把李逵骗来,亲手毒死了对他忠心耿耿的小弟。李逵得知真相后,毫无怨言。李逵这一生,只为宋江而活,甘当一个杀人工具,梁山一大傻。

 

2、秦明。秦明原是有朝廷编制的公务员,他能落草清风山,是因被宋江所坑。宋江赚秦明上梁山之计,非常阴毒,足见宋江之腹黑。宋江命人扮做秦明的部队,把青州城外的百姓杀了干净,房屋夷为平地。知府误以为秦明投降梁山,把秦明老婆杀了。

 

秦明只得入了清风山。秦明明知他从官员沦落到剪径的强盗,全是宋江毒计所赐。他对此也耿耿于怀:“害得我忒毒些个,断送了我妻小一家人口!”但在在行动上,秦明从未找宋江报仇,而是掉头就娶了花荣妹子当老婆,秦明在梁山集团颇为卖力。有时很迷茫,秦明不思报仇,而甘心给仇家卖力,他是傻还是蠢?

 

3、卢俊义。卢俊义之傻,在于识人不明,眼睛用来出气。卢俊义是个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大财主,还有个看起恩爱的老婆贾氏,可谓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贾氏却在卢俊义的眼皮子底下,和管家李固好上了,给卢俊义戴了顶绿帽子。

当燕青告知卢俊义你绿了,卢俊义气得当场踢了燕青。他不是气李固绿了他,而是气燕青故意黑李固。卢俊义这眼神啊。

 

卢俊义犹如提线木偶般在墙上写下那首水平低劣得令人发指的藏头诗。其后李固、贾氏以此为凭,揭发卢俊义与梁山勾结。卢俊义因此吃尽了官府的苦头,上梁山当了二把手。当宋江这种腹黑之人的二把手,卢俊义很难。

 

征辽时,宋江定了个诈降之计。卢俊义借机痛骂宋江:“俺在北京安家乐业,你来赚我上梁山。你那黑矮无能之辈。”虽说两人事前商量好,但很难说这不是卢俊义的心声。假如当初早识破李固、贾氏的不良之心,卢俊义是不是不会这么惨?燕青劝卢俊义激流勇退,卢俊义竟然还是选择曾坑害过他的朝廷,最终被害死。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卢俊义受了这么多磨难,也未见他长一智,是不是傻。

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几乎不发微信朋友圈,你知道吗?

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央企工作人员几乎不发朋友圈,而且职务越高,发朋友圈的会越少。

根据笔者观察,这是因为体制内管理较为严格,单位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办事,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代表着重要形象。朋友圈其实也就不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所以他们不喜欢发也不愿意发,省的给自己找麻烦。也有部分人会发,但是大部分朋友圈都是转发宣传单位工作的公众号文章。

你的身边,都是这样吗?#公务员考试##事业编##体制内##公务员##我爱我的祖国##国企##央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35065/
1
上一篇青岛公务员面试班(青岛考公务员培训班)
下一篇 青海公务员招聘2020(青海公务员招聘公告)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