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考上广东公务员应该也算是光宗耀祖了[灵光一闪]
2006年,月薪4000元的广东公务员把熟睡的媳妇摇醒,低声说:“老婆,我卡里多了4100万!”媳妇还以为在开玩笑,看到余额后直接从床上跳了起来。几天后,老婆在电视上看到了自己的丈夫。
这个公务员名叫石悦,他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笔名,叫做“当年明月”。
石悦21岁时,按照家里人的意愿去考公务员,他也如愿地考上了全国只招5人的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对于他的工作,家里人都非常满意。
那时候的石悦下班后很喜欢做一件事,那就是有事没事都爱去天涯论坛逛逛,当年的“天涯论坛”是火得一塌糊涂,无数上网者都喜欢逛,在这上面,有各行各业的大神去分享文字。
而石悦最喜欢看的就是历史板块,他从小便是个历史迷,他五岁开始认字,七岁开始读《上下五千年》,十一岁就已经读了《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十五岁读《明通鉴》《明实录》等等,十七岁考上大学,长大后,又开始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

在石悦5岁的时候,他看上了书店里的一套《中华上下五千年》,但这套书很贵,一套就要6.5元,当时他父亲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0块,如果买这套书就要花掉他父亲五分之一的工资。
不过他父亲看他实在是喜欢,还是咬咬牙给他买了。拿到这套书后,明月读了不下20遍,封面都翻烂了,可以说这套《中华上下五千年》伴随了明月整个小学时光。
结婚后,石悦只要有时间就在电脑面前敲敲打打,出去逛街也要揣本书读读,可是她没想到,丈夫竟然写的这么好,而且写出了大名堂。
石悦的低调不仅瞒住了妻子,还瞒住了身边的亲朋好友,甚至包括他的领导。
直到石悦登上了电视台接受采访,领导才猛然发现,这不是自己单位的员工吗!这小子还真是深藏不露啊。
在单位里,石悦并不健谈,走在人群里,也毫不突出。很多人都疑惑一件事情,这个平淡无奇的石悦凭什么能赚4100万,这份好运气,简直就是天下掉金山,砸的人眼睛直冒金星。

尽管石悦火了,《明朝那些事儿》得到了读者的喜爱。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质疑,不仅质疑他的专业,还质疑他的身份。在一次央视《面对面》的对话中,他这样回答。
记者:你每天都坚持写吗?
石悦:是的,每天都在写,包括现在。
记者:每天写多长时间,你是公务员,耽误工作吗?
石悦:我每天写五六个钟头,从来不在上班时间写作,每天都是在晚上,只有家里的那个小书房才会给我创作灵感。
当年明月本人就和他的作品一样,处处透露着智慧,他创作和工作两不误,在成为畅销书作家的同时,他在官场也游刃有余、步步高升。
“以故事来科普历史”的开创者,明朝300多年的历史在他的笔下变得富有生气,明代的每一位历史先贤也仿佛在书中活了过来,让人读了印象深刻。
著名历史专家毛佩奇、阎崇年也极力推荐《明朝那些事儿》,他们评价道:“当年明月历史学识渊博、行文风趣,文字表达浑然天成,他的作品是知识点丰富、干货满满、富含哲理的不容错过的历史读物!”

《明朝那些事》为什么能够吸引一大批历史爱好者呢?主要有3点原因。
1、历史从未如此有趣
在《明朝那些事》之前,那些历史书都是极其枯燥的,像《史记》这种书,看得人头皮发麻,特别枯燥无味。而《明朝那些事》用最接地气的语言和诙谐幽默的方式,给你讲述历史故事,就像看电视剧一样,脑海中可以浮现出那些历史画面,一点都不枯燥。
2、短平快,适合碎片阅读
《明朝那些事》也适应了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基本上每一章读完差不多只需要10分钟,没有长难句,全是散句和断句,理解起来没有压力,有时间了拿起来随手读几章,读书不再是难事
3、故事丰富饱满,引人入胜
书中人物刻画和故事刻画都非常的饱满,故事主线、人物主线、剧情和人物心理描写都有体现。甚至对王公贵族以及市井人物的一生,都做了全景的展示,甚至可以引发人们对于当时体制的思考。

《明朝那些事儿》是了解明朝历史的不二之选,快速拉近我们和历史的距离,不论你是历史小白还是历史爱好者,对你的学习都会有很大帮助。
明朝是正统的汉人家国,华夏正统。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华夏z刚强一朝。
读史使人明智,如果你的孩子一直看书下去,也能够成才!感兴趣的家长和朋友们可以点击文末蓝色链接下单。
2006年,一个月薪3000元的广东公务员把熟睡的媳妇摇醒,低声说:“我卡里多了4100万!”媳妇一下子从睡眠中醒来,连忙问钱是哪里来的,公务员的回答让她瞬间心花怒放,再也睡不着:没想到我老公还有这样的本事。
这个公务员名叫石悦,是个老实憨厚的男人,但他也是一个作家,名叫当年明月,名字取自北宋晏几道的名句:“当时明月在,犹照彩云归”。

石悦来自湖北宜昌,后来按照家里人的意愿去考公务员,最后如愿地考上了全国只招5人的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对于他的工作,家里人都非常满意。
石悦人比较内向,从2000年参加工作起,整整6年的时间里,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期间职位和工资都没有多少变化,就连他的妻子也觉得他会如此平淡渡过一生,殊不知,石悦不声不响地就赚了4100万。
说起石悦4100万的来源,还得从他的兴趣说起。
石悦从小便是个历史迷,他五岁开始认字,七岁开始读《中华上下五千年》,十一岁就已经读了《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十五岁读《明通鉴》《明实录》等等,十七岁考上大学,长大后,又开始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
光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他就读了不下20遍,封面都翻烂了,可以说这套《中华上下五千年》伴随了石悦的整个小学时光。

工作后,石悦在逛天涯论坛时发现别人写的历史有错误,于是兴起了自己写的想法。经过细查,他发现很多人很容易就误解了明朝。
在他看来,明朝是一个很特别很有意思的朝代,里面的人物都是独立特行的人,好的都好到极点,坏的也能坏到极点。
但明朝统治的200多年来,不和亲、不纳贡、不和谈,甚至连短暂的妥协都没有,这样的明朝,有着独特的魅力。
于是,石悦开始研究《明通鉴》、《明史纪事本末》、《国榷》、《纲目三编》等书,所以《明朝那些事儿》并不是虚构出来的,而是有着丰厚的史实借鉴的。
石悦以小说和人物传记的方式,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用现代人的思维去加入自己的评论和观点。由于他的文笔幽默风趣,故事情节也引人入胜,评论犀利,所以他的文章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粉丝。

在后续更新的3年时间里,石悦每天雷打不动地写作2个小时,3年后他已经敲出了200多万字。这200多万字就是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凭着这本书,石悦狂赚4100万。
有人看到石悦的商业价值,于是劝说他辞职专业写作,更有书商开天价让他写《清朝那些事儿》。
但这些建议都被石悦拒绝了,石悦说:“读历史,写历史,是兴趣,不是生活。如果把兴趣当工作,那么工作没了,兴趣也没了。”
不得不说,石悦是个非常清醒的人了。
《明朝那些事儿》自2006年第一部出版后,就迅速荣登当当“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被评为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全国中小学生必读十本好书之一。
还连续多年被读者推荐为印象最深之书,并成为众多名人、明星、名流的枕边书,成为无数人口口相传的有阅读价值的读物。
著名学者吴思说:我很赞成《明朝那些事儿》对历史的解读,毕竟历史是一堆堆的故事和生动的人物组成,用老百姓喜欢接受的方式让他们去了解,是好事。
如果你也对明朝历史感兴趣,想让自己成为一个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能通过历史参透人性,突破现有的局限走得更高更远的人,那么这套《明朝那些事儿》你值得拥有。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看一看”珍藏一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