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湘阴乡镇公务员(湘阴乡镇公务员招聘)

刘立波接受审查调查 湘阴县政府办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刘立波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刘立波接受审查调查

湘阴县政府办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刘立波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湘阴县政府办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刘立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湘阴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刘立波简历

刘立波,男,汉族,1971年10月出生,湖南湘阴人,大学学历,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8月至2017年5月先后任湘阴县物资发展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湘阴县财办、商务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湘阴县金融工作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湖南洞庭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任湘阴县政府办主任科员(负责金融办工作);2019年8月至2022年3月任湘阴县地方金融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2022年3月至2022年5月任湘阴县政府办党组成员、副主任;2022年5月至今任湘阴县政府办一级主任科员(主持地方金融服务中心工作)。

来源:湘阴县纪委监委

1949年,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兵败如山倒,我党的工作重心也逐渐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此后组织分别从东北以及华北等地派出了好几批南下干部团,跟随大军南下,接管南方的城市。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工作重心的变化,很多农民不了解政策的变化,对后续的土改运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此时是我党的宣传工作者主动站了出来,深入农村,及时报道当地的土改运动,缓解了农民心中的疑虑。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就是建国初期深入农村报道土改运动的人员之一,他的名字叫姚力文,撰写过很多颇有影响力的文章,而且他还曾担任刘少奇的秘书。不过,十年特殊时期,姚力文也受到了牵连,并被关押起来。那么,姚力文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姚力文出生于1926年,山东省金乡县城关镇人。1941年,15岁的姚力文就在我党的带领下投身抗日战争的烽火狼烟当中,担任了鲁西南专署文教科科员,活跃在沂蒙山一带的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了大量宣传与后勤工作,见证了我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赶走日本侵略者。

解放战争时期,姚力文被调到《冀鲁豫日报》,担任了编辑以及记者等职务,此后他长期活跃在华北的宣传阵地,及时报道解放区的政策,解答老百姓的疑虑,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宣传人员。1949年3月,北平和平解放后两个月,姚力文跟随《人民日报》进驻北京,继续从事宣传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姚力文被任命为驻省记者,当时南方恰好是土地改革运动时期,很多老百姓对土改的政策不理解,姚力文在湖南时期曾深入益阳、常德、湘阴等多个县市的农村,对当时农村的土地制度做了深入调查,写出了《是谁造成贫困和灾难》一文,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后来这篇文章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并入选了高中语文课本。另外,在报道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过程中,姚力文还及时向老百姓宣传了我党的土改政策,稳定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解答了老百姓的疑虑,也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1958年,姚力文被调到中央办公厅,1959年,他被调到刘少奇身边,担任了刘少奇的秘书。此后姚力文长期担任刘少奇的秘书,在农村工作方面给刘少奇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是刘少奇身边的得力助手。然而,令姚力文想不到的是,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他也因为担任刘少奇的秘书受到迫害,并在1967年被关押起来。

被关押期间,姚力文受到严酷的迫害,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1975年,姚力文又被下放到山东省兖州拖拉机厂工作了两年时间,直到1977年,粉碎“四人帮”后,在上级的关怀下,姚力文才被调回北京,进入《人民日报》的编辑部,继续负责农村方面的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到了祖国的南岸,当时姚力文深入广东地区的农村,系统地报道了广东省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奖励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指出了制度存在的缺点以及问题,引起了中央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持续探索包产到户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如今姚力文已经96岁,晚年他的主要爱好就是读书看报,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多次报道农村问题的专家,姚力文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这既是对他的肯定,也是对他多年以来深耕农村的褒奖。

1976年,她成为了我国第一夫人后,依旧骑自行车上下班。在丈夫辞世选墓地时,也只提了一个要求:找块荒山坡就行!她就是华国锋主席的夫人:韩芝俊。

 

1931年,韩芝俊出生在贫苦的农村家庭,17岁时经人介绍与华国锋相识、相知,最终相爱,并在11月下旬举行了结婚典礼。

 

两人的婚礼异常的简陋。对着桌子上的国旗和毛主席像鞠了三躬,这个亲就算成了。

 

婚后的两人志同道合,生活上奉行艰苦朴素,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60年。有人打趣华国锋为什么会娶韩芝俊,华国锋说:“志同道合,同甘共苦,我们定能白头偕老。”

 

婚后不久,华国锋在湖南湘阴县担任县委书记,在这里一待就是20多年。在此期间两人也拥有了爱情的结晶,夫人为他生下了2个儿子和2个闺女,幸福不言而喻。

 

1976年,伟大领袖毛主席辞世,也正是这一年,华国锋当上了中国最高领导人。

 

成为第一夫人的韩芝俊,一如既往低调节俭。后来有媒体报道,她为了不给国家添麻烦,甚至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骑车上下班。据说,她的待遇还赶不上一些科员级的公务员。

 

低调,朴素,节俭,平易近人。是大家对华国锋两夫妻的评价。因此,大家亲切地称韩芝俊为“韩姑”、“韩姨”。

 

后来,为国家操劳了一辈子的夫妻俩相继退休,仍然奉行节俭生活方式。据警卫曹俊洪回忆,1995年他再次见到华老的时候,发现他老人家的衣服上缝着厚厚的补丁。

询问华老原因,华老回答道:“这衣服还能穿啊。”

 

除了衣服上的补丁,二老也不喜欢麻烦国家安排在家里的服务人员。经常偷偷把需要洗的脏衣服藏起来,最后韩芝俊自己去洗。甚至到了晚上,家里的灯能不开就不要开的,他们认为节约能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他们家里的厨师谢师傅也曾说过,二老的生活非常节俭,家具只要能用就不会换,喜爱山西美食的韩夫人还经常亲自下厨。

 

2008年,华国锋溘然长逝。华老的追悼会上,近2000多人来与老人告别。

在华国锋临终前,曾表示死后想要葬在卦山。在韩芝俊的不断申请下,华老终于得以落叶归根,荣归故里。

有关部门曾询问她,对华主席的墓地有什么要求没有,韩芝俊只提了一个要求,找一块荒山坡,埋了就行。

 

没有人会比韩老更懂华老,简单,朴素,不给国家添麻烦就是处理事情的原则!

 

韩老曾说,华老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到如今都住着的是国家的房子,是标准的无产阶级。

 

华老走后,韩芝俊依然守着跟华老共同生活过的院子。里面有华老自己种的各种果树,葡萄,还有蔬菜,时间的痕迹在这个小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时至今日,韩芝俊已经91岁高龄了。有人去拜访韩老,发现他们家的摆设依然是七八十年代的风格。家里家具的摆放也依然比照毛主席书房布局。沙发还是那个沙发,客厅还是那个客厅,就连窗帘都没有变。

 

有人说艰苦,朴素这几个词语,太遥远了,但这些传统美德其实仍然存在着。尤其是韩芝俊等从那个艰苦岁月走过来的人们,一直还在默默的坚持,值得人们学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34742/
1
上一篇湘西公务员政策(湘西公务员工资多少)
下一篇 溧阳公务员考试招多少(2020溧阳公务员招聘)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